中國評論通訊社於2015年——青羊年發佈了《韓國戰略與東亞安全格局》。本書是由中評社出版的第一本綜合有關韓國採訪以及評論的册子。我曾多次接受過中評社的專訪,而我能為這第一本有關韓國的書寫序言,不勝榮幸!
這本書可以分為三章。從第一章,我們可以了解到習近平、朴槿惠政府上台以來中韓關係的發展情況以及其發展對兩國的關係、歷史方面的意義。在第二章,論韓半島問題以及東亞安全中則詳細地分析了中國針對核危機等一系列北韓問題所扮演的角色、在中美關係等錯綜複雜的周邊環境下韓國所處的情況。第三章是有關韓半島、東北亞問題的評論,從第三章我們可以看出中評社評論的敏銳性。這本書有以下四點意義。
第一,就韓國而言,今年有著特殊意義。今年是二戰結束70週年,是南北韓“光復”70週年,中國抗日勝利70週年 ,俄羅斯戰勝70週年,日本戰敗70週年,是1895年朝鮮國母因日本政府的陰謀而被暗殺的120週年。也是韓日建交50週年。今年,區域內也許有不少曲折,而中評社近兩年收集有關韓半島以及東亞安全的分析資料,進行出版,此時機無疑最佳,並且有助於研究今後的區域內的環境變化。
第二,這本書各方面的內容都非常協調。其論調並不偏向於特殊學問或政策的一方,而維持均衡。採訪對象的範圍很廣,包括教授、國會議員、政府部門的前任部長等。參與採訪的教授們都可謂是專家,他們對於有關政策甚有研究,也開展了許多活動。研究主題也很廣,包括韓半島、東北亞、亞太地區等。
第三,本書是中評社青年記者的新聞作品叢書,其內容可靠並生動。由於網絡的發展,信息泛濫成為了社會問題。而中評社的青年記者為了報導毫無差池的消息而奮鬥,保障了信息的可靠性。一年前,我對當時訪問首爾的中評社青年記者團印象很深刻。他們對採訪很有熱情,認真對待採訪對象,而且為了傳播最真實的、不偏不倚的信息而做出最大的努力。他們的態度感動了我,我完全能感到他們在異國他鄉從早到晚辛苦工作的熱情。他們採訪了參加首爾安全對話的亞太各國國防高官以及專家,並把所採訪的內容生動地報導了。習主席訪韓時,事先本來沒有採訪計劃,然而中評社青年記者團採訪了彭麗媛女士所訪問過的東大門市場,為讀者提供了有關信息,引來了許多讀者的積極反響。
第四,本書提供了“第三者”的觀點。中評社對報導台灣內部的信息以及兩岸關係、中國政治經濟的活躍性等方面頗有競爭力。2007年,在《懸局與悟思-郭偉峰評論選》的序言中,現任中評社社長郭偉峰先生把中評社評為“不是網絡的傳教者,但是我們追求成為優秀思想的傳播者”。並把中評社的角色定為“分析內因和外因, 反思國際政治, 深思兩岸關係, 求思中國前途”的通訊社。中評社的報導和分析針對中國和周邊國家、大國的關係等一系列國際政治的了解很深。在與韓國專家的採訪當中,作為香港媒體,在客觀的角度上涉及了韓國人沒有想到的部分,其分析能力可謂十分簡明扼要。
我十分期待今後中評社的角色以及貢獻。中評社是在中華地區影響力相當大的媒體。1998年由 《中國評論》月刊起步,於2005年正式發展為網絡型新聞媒體,中國評論總部設立在香港,並在北京設立記者站,在廣州設立出版社。北京是中國政治權力的出發地,廣州是改革開放的重心地,香港是一國兩制的試驗地。中評社掌握各地的性格,基於民族性、廣泛性、共建性,深受中華圈讀者的歡迎。中評社這次出版第一本有關韓國的書,意味著其交流範圍將超越中華圈,在新的領域進行更廣泛的交流。韓國將成為中評社的非中華圈交流現場。
最後,我要感謝中評社郭社長、包括郭至君記者在內的中評社許多記者對本書的計劃、出版、採訪、編輯。希望通過此次出版,中評社也能在韓國繼續發展下去,深受韓國讀者的歡迎。並且,我還想向各位韓國的專家們表示謝意,他們認真接受採訪為中華地區的讀者們傳達了韓國的觀點以及立場。
希望今年在韓半島以及東亞地區充滿和平,實現共同繁榮。
2015年1月2日於韓國外大研究室
(序作者為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訪問學者、韓國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部教授、全球安全合作中心所長)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