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26年郭沫若在《我來廣東的志望》一文中首次提出“珠江文化”概念,並高度評價它對革新中國文化的巨大作用以後,極少有人提及珠江文化,遑論對其作深入詳細的研究。而同爲中國大江大河的黄河文化、長江文化的研究成果不絶如縷。珠江文化的作用力,某種程度上講,却又不能不令人佩服有加。郭老説:“我們要改造中國的局面,非國民革命策源地的廣東不能擔當;我們要革新中國的文化,也非在革命的空氣中醖釀的珠江文化不能爲力。”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珠江文化對改變中國面貌,推動中國歷史前進有巨大的作用。特别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珠江流域翻天覆地的變化,其深層根源即來自珠江文化的巨大作用力。
長期以來,珠江文化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極大地限制了它的生命力。近年來,中山大學黄偉宗教授,以其淵博學識、深刻洞察力、獨到目光、厚重文化積澱和敏鋭時代感,重新發現珠江文化,並爲它的研究和發展,不遺餘力地鼓與呼。1989年,在《論珠江文化及其典型代表陳殘雲》一文中,他重新提出珠江文化概念,與1926年郭老第一次提出這個命題,相隔了60多年。爲使珠江文化研究具有廣泛群衆基礎、集結廣東文化精英、獲得各級領導支持,作者調動他卓越的組織能力、宣傳能力和親和力,於2000年6月在廣州成立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並被推舉爲研究會會長,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珠江文化研究,至今已經經歷23年。爲獲得珠江文化第一手資料,作者不顧年邁體衰,以花甲之年奔走在野外考察荆棘叢中,兩廣、海南、港澳、福建、江西等地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20多年來,研究會著書近200種,近億文字,如此浩翰的出版工程,在廣東出版史上是空前的。而作者這次獨立完成問世的《珠江文化綜論》(2022年11月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約90萬字,是一部關於珠江文化的皇皇巨著,也是同類著作無法企及的,是作者重新發現“珠江文化”以來集大成之作。
《珠江文化綜論》是一部學術著作。開卷所見,即有“總體論”“先哲論”“江河地域文化論”“民係民族文化論”“‘一帶一路’與海洋文化論”“地方特種文化論”“珠江文化論”“珠江學派論”等,以“論”爲綱,繼而拉開帷幕,深入討論問題,逐一給予論证。從綜論而言,作者首先提供珠江文化的宏觀斷面,包括“中國珠江文化史”“珠江文化叢書”“中國南海文化研究叢書”“海上絲綢之路書係”“珠江-南海文化書係”等。這些書論總序,從大處着眼,高屋建瓴地論述珠江文化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奔騰不息的各個階段特點,迂逥曲折的歷程和高低起伏的歷史斷面,從而在整體上勾勒珠江文化産生發展的一系列歷史剖面,提供整條大江大河發展特點和規律,主要學術流派和成就,代表人物等,給人以宏觀、博大和深刻的觀感。
作者在大塊鋪陳珠江文化宏觀建構之同時,像庖丁解牛一樣,以細膩、鋒利的筆鋒,剖析珠江文化各個組成部分,分解爲“先哲論”“地域論”“民係民族文化論”“華僑華人與僑鄉文化論”“‘一帶一路’與海洋文化論”“古道與海陸絲綢之路對接論”,凡14部分,對珠江文化這些要素無不備述其詳,包括歷史淵源、文化特質、風格、形象等。無一不用力精深,真正達到先分析、後綜合、貫歷史、樹形象,論從史出,以論帶史,兩者交相配合,從而引出一系列符合邏輯的結論。例如,對樑啓超的評價,即發端於其組織和發動戊戌變法的活動爲依據,歸結於珠江文化的正面特質和精神。樑啓超後來退出政治舞台,專心學術研究,發表政治、哲學、文學、宗教、歷史、藝術、詩歌等著作約1500萬字,成爲蜚聲中外的一大學問家,尤其對珠江文化的貢獻,與時俱進,追求正義,淡泊名利的氣節,是珠江文化的一個哲聖代表。在書中,哲聖人物,除了樑啓超,還有珠江文化始祖舜帝,佛教六祖惠能、詩聖張九齡、近代珠江文化先驅容閎、詩聖黄遵憲等。他們作爲珠江文化的代表,其思想、行爲、論著、貢獻等都一一得到充分肯定、張揚,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崇高地位。
珠江文化除由各部類文化組成以外,也由流域大小支流文化整合而成。在綜論中,作者對西江、東江、北江及其他支流文化不失其觀察,致力於發掘、張揚、鈎沉它們的文化歷史、内涵、特質和風格,成就斐然。特别是2003年,作者發現被忽視了的粤西南江文化帶,提出應重視和開發珠江流域這一最早文化帶,並命名爲“嶺南祖地”,具有文化開拓性意義。
珠江文化是一個多元文化體系,作者根據每條江河的發源地、歷史、空間分佈等,開創以江河流域爲對象的流域文化系列,也很有創見。如文化大師復旦大學譚其驤教授説的,中國文化有地域性,不能不問地域性籠統地談中國文化。本着這一原則,作者十分注意以點帶面,以點帶綫。在綜論中,即有以梧州、賀州爲代表的西江文化,以東莞爲代表的東江文化,以韶關、英德爲代表的北江文化等。追溯江河文化源頭,作者又創造性地提出封開是廣府文化源頭,建立了台山僑圩文化、鳳崗客僑文化等文化概念,且與時俱進,深入拓展潮汕海絲文化、江門“一帶一路”文化,後又以敏鋭目光和深刻洞察力,提出海陸絲路對接論,這是一個高明遠見和空前創新。作者提出南雄珠璣巷、廣西瀟賀古道、梅州鬆口等都爲海陸絲路不同方向、不同區域之間對接點,並推而廣之,將嶺南海陸絲路與全國海陸絲路連接成一個整體,在這個平台上認識海陸絲路對接價值,這是一個超前的創新和貢獻。
珠江文化的特質和風格之一是經世致用,爲社會經濟發展服務。作者不是書齋式學者,而是接地氣、重實踐的文化學者。作者很多創新見解一方面來源於社會實踐,另一方面又回歸社會,爲現實服務,充分體現了珠江文化的務實性、應用性風格。2007年,陽江海域發現宋代沉船“南海1號”,並在當地建設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作者對此定位爲“海上敦煌”,得到甘肅陸上敦煌熱烈響應,而廣泛傳播。由此帶來響亮品牌效應,作者功不可没。此外,仁化丹霞山作爲一種地貌類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録”,也有作者一份貢獻。作者早年曾在當地作《丹霞世界·世界丹霞》報告,影響甚廣,對後來丹霞山擴大成功申遺效果,影響頗深。類似事例,不勝枚舉。説明《珠江文化綜論》一書,是流淌着作者野外調查的汗珠,費盡心力寫成的碩果。
(原載《光明日報》2023年06月29日 16版)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