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城鎮化下傳統文化的演變與應對

  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潮流席捲全國城鄉,尤以經濟發達地區爲甚,廣東珠江三角洲首當其衝,引起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領域的全面變革,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也産生不少負面效應。這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關注,重新檢討城鎮化的利病得失,經驗教訓和啓示。在這種背景下,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爲我國改革發展的戰略方針,同時提出新型城鎮化的口號,成爲今後我國城鎮化的發展方向,效果當可預期。基於此,回顧30年多來傳統城鎮化的特點和經驗,比照新型城鎮化要求的差异,顯得非常必要和迫切。而本文注意的焦點,是在總結傳統城鎮化引起傳統文化變遷基礎上,根據新型城鎮化要求,提出應對策略與措施,以供有關方面决策參考。

  一、傳統城鎮化對傳統文化的主導觀念

  近30年多年,我國城鎮化走的是一條以農村人口、産業、土地向城鎮轉移爲主要内容的道路,對生産力發展、擴大城鎮人口和建成區規模、增加就業機會,提高人素質,改變人生活方式等,發揮巨大作用,效應非常明顯,無可置疑。但這個迅猛社會變革,對農村傳統文化也不能不生産劇烈振動,後果也很嚴重。這首先應歸結於城鎮化對傳統文化的觀念上,存在不少偏差。這反映在以下各方面:

  第一,在指導思想上,城鎮化主要停留在經濟和社會領域,並未顧及對傳統文化可能産生的衝擊和後果。故這個城鎮化的成就,也主要體現在經濟和社會層面。例如廣州城市人口在1978年爲168萬人,到2010年爲1270萬人,增長6.6倍。建成區面積從1978年68.5km2擴大到2011年990.1 km2,增加了13.5倍。這個數字背後伴隨一系列社會經濟巨大變遷,傳統文化自不能幸免,但並未進入城鎮化指導思想上,未占應用位置,失誤由此産生。

  第二,在城鎮化政策上,没有明顯規定或突出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延續和繼承、發揚等問題。結果潮流一來,傳統文化被裹挾其中,衝擊得支離破碎,後果容後述。

  第三,巨大外來工人工作爲傳統文化載體,進入城市,佔領那裏文化空間,與當地文化難免發生矛盾和衝撞,如果政策滯後,或調適不當,誘引一連串社會問題。例如在珠三角,集聚了廣東3000萬外來工大多數,又以廣州、深圳、東莞等城市最爲集中,一些地區甚至超過當地人口,文化差异導致社會管理問題不少,爲决策者當初始料不及。

  這些應屬城鎮化頂層設計和政策指引方面的問題,在城鎮化快速發展形勢下,難免失之考慮不同、指導滯後或片面,甚至粗糙,以及反應遲鈍麻木等,由此産生的後果也是不可避免的。

  二、城鎮化對傳統文化的衝擊

  這首先是三農問題突出,引起農村傳統文化根基被動摇,進而削弱它存在和發展基礎。

  近年政府爲解决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不遺餘力,確實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各界的好評。但在城鎮化影響下,三農問題依然存在。首先是農業,取消農業税,對農民是一個自古未有的歷史性解放,極大地减輕農民負擔。很多人由此離開土地,當然更多的農民被卷入城鎮化潮流,進入城市,農業勞動力大規模减少,很多農田抛荒、棄耕,非常可惜。這己不是個别現象,甚至在許多城市郊區,土 地非常珍貴,但一樣有農田爲野草、瓦礫、垃圾覆蓋。次爲農村,大量人口尤其是主要勞動力轉入城鎮,農村人口結構産生巨變,留守農村的大部分爲老弱婦孺,即使暫在農村青壯年,出不願從事農業勞動。筆者在雷州農村看到,當地收割水稻、甘蔗等農活,雇傭貴州人或河南人代收,當地青壯年則遊手好閒於鄉間,不願承擔農業生産和鄉村建設重任。又進城務工或致富農民在城裏購房,成爲新一代市民,原來住房年久失修,殘破不堪,布滿蜘蛛網,不少有價值的古建築被拆除或移作他用,失去傳統建築價值。很多農村一片蕭條冷落,成爲“空心村”,與城鎮形成鮮明對比。筆者在東江客家地區、雷州半島、西江、粤北連山、連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山區等所見這類現象比比皆是。這不是縮小而擴大城鄉的二元結構,城市的繁榮在某種程度上是以農村的凋零爲代價的,這非常值得反思;三是農民,一部分農民因各種建設征地而失去土地;另有主動棄耕,不再依附土地,已失去農民的身份,變爲無根的一族。這樣做的結果,在短期内可不致産生嚴重問題,但我國到底是個農業大國,農民占人口大多數,雖然城鎮化力圖使他們改變身份,但這不是簡單的户籍變更,而廣及文化教育、知識普及,道德修養等提高人口素質水平問題,也首先是人的現代化問題。還有改變農村落後面貌,使之分享現代文明等城鄉協調發展等問題。故進城後農民,多數人對城市缺乏歸屬感、安全感,難以融入城市社會,被邊緣化也由此産生。人口盲流現象也同時出現,在廣州、深圳、東莞等城市,盲流人數不少,很多人依靠抬荒爲生,形成嚴重治安、環境污染等問題。實際上,農民對土地依戀仍很濃厚,感情也很深,也就是説,不管他們漂流到何方,土地仍是他們的根,失去土地,農民就會失去安全感,所以城鎮化與三農,仍有其矛盾一面。據有人在廣州、東莞對外來一族問卷調查,在“是否完全融入城市”回答中,兩地有如下答案:

  表1  融入城市感的城市差异

  表格略

  也就是東莞有82.7%、廣州有82.3%外來工没有或僅有部分融合入城市感覺。而另一項“被調查對象對當前居住城市的不適應地方”,則更鮮明地反映外來工的傳統文化對移入地方文化的衝突和“扺制”詳見下表。

  表2  被調研對象對當前居住城市的不適應地方

  表格略

  將各項不適應元素綜合,則東莞約有73%比例不適應,廣州也爲73%。可以説外來工大部分不能適應當地文化環境,深層根源是文化衝突。即外來工離來原居地,他們所承載傳統文化基本上難以在城市立足,又未能認同和接受他們打工的城市文化,成爲没有文化根基的一族。這實際上是抽掉了農村傳統文化基礎,使之漂泊不定,無所依附,是傳統城鎮化帶來一個隱性文化憂慮。

  二是傳統農村或社區的宗族文化功能大爲削弱,不利於解决族群内部或族群與族群之間矛盾,也不利於構建和諧社會。以祠堂、姓氏爲核心宗族組織,有很深厚群衆基礎和巨大凝聚力、向心力。舊社會宗族勢力甚至把持地方事務、代替政府。在當今條件下,宗族仍是政府以外一種很强地方力量,起到政府不能起作用,特别在廣東這種移民社會裏,宗族作用顯得尤爲突出。在城鎮化背景下,農村社會結構由於大量人口入城市而發生解構,青壯年入城,剩下留守老弱婦孺難有組織、活動能力,宗族組織的功能脆弱不堪,或蜕變爲老人會和老人活動中心,發揮不了輔助社會管理功能。更由於農村傳統聚族而居的方式被打亂,族群被空間分割;而“城中村”的改造,使大片居屋爲“石屎森林”取代。村民上樓成爲居民,變成鷄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一族。僅保留下來的祠堂只作爲宗族象徵和一種文化符號,失去了作爲宗族文化核心作用。廣州頗負盛名獵德村、楊箕村、石牌村等,經舊城改造後,悉變成現代化城市一部分,不復有鄉村文化景觀,村民有事上村委會,祠堂冷落,標誌着宗族文化被肢解,稀釋,是否需要保留或傳承,這都要在城鎮化過程中認真思考和尋求正確答案。

  三是城鎮化造成社會轉型,嚴重衝擊文化認同和地方感,傳統文化受到嚴重挑戰或失落,但其作用並未泯滅。城區或開發區擴大、新樓盤、住宅區興起,吸納大量農村人口入居。這些都是新型文化空間,有各種現代化設備和服務,但它們並不爲新移入居民認同。因爲新社區改變了人們交往方式和人員結構,使原來的熟人社會向業緣社會轉變。新移入居民思想還比較守舊,重視昔日情感生活,宗族、家族、鄉里、鄉親的傳統關係根深蒂固,並在情感世界交流中起主導作用。他們對原來群體的認同遠遠大於新居地城市居民的認同,其價值取向仍偏重於原來標準。亦即人入新社區,但文化認同、價值取向還是舊的,非一時可以改變。故不少進城後的農村居民,難以適應城市生活,居住一段時間以後,往往要求返回原居地,因哪裏有他們熟悉的人群和濃濃的鄉情,實是傳統文化再把他們拉回故鄉。所以僅有人口、土地、産業的城鎮化而没有文化的城鎮化,這種城鎮化是臨時的、不穩定的,因而是不持久的。過去城鎮化恰恰忽視了這個精神層面的城鎮化,反過來又説明傳統文化是一種本根文化,具有深厚社會土壤和强大生命力,往往會超越形勢和政策,頑强地存在和發揮作用。

  四是農村風俗文化被削弱,功能大爲下隆,不利培養地方感和文化認同感。東漢應劭説“爲政之要,辯風正俗爲其上也。”我國很多節假日,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元宵節等都是按風俗活動安排的,風俗是農村傳統文化最重要元素,其力量不容忽視。城鎮化以後,農村大量人口入城,風俗活動由此變得冷清、淡化、弱化,只有春節放假,打工者回鄉才熱鬧一時。而對城裏的風俗活動,包括節日儀式等,對外來工而言,節日的意義發生轉移,儀式也淡化,甚至缺乏參與意識。以下一項調查反映了這種變遷。

  表3  被調查對象喜歡節目情况 

  表格略

  外來工只對春節、國慶節,五一勞動節認同和喜歡,其他節日對他們都缺乏吸引力,也不會參與。這同樣説明,風俗活動一旦離開它們的原生地,也就失去生存土壤。外來工在城市實際上被排斥在這些活動之外,而原居地風俗活動又不能參與,造成風俗文化的懸空狀態,

  也是一種异化現象。這恰如列斐伏爾(Henri Lefe bvre)指出的,“日常生活表現出一些新的异化特徵,第一個即是風俗的消失,而風俗的消失即是節日的消失。” 城鎮化對鄉村的風俗的衝擊即正好如此。

  五是農村生態文化受到損害。至少在廣東農村,歷史上很講究村落風水,即環境工程,成了適應自然、以期保證人的好運氣的一種空間模式。即村落應“枕山、環水、面屏”,通常是前塘後村作爲總體布局方式。池塘常在村落之南、東南或西南方向;與水塘方向垂直的,爲縱向巷道,交會於塘邊的爲濱塘大道或曬谷場。池塘最好爲明月形,距巷道3-5米,既有心理因素,亦符合功能需要,包括養魚、蓄水、洗滌、積肥、消防等,還有調節小氣候、美化環境等功能,稱爲“風水塘”。而濱塘大道平時可作曬場,社交遊息,後山或村背廣種樹木,以造成緑化環境。此外,還根據地形特點,還有造橋、建亭、修堤、修建文昌閣,文風塔等,以增加村落鎖鑰氣象和人文氛圍,有利於保護祖先人文教化與事物,祈求子孫繁衍,文化興旺。樑啓超在新會茶坑故居,即爲一典型鄉村聚落。這種聚落選址和布局,包含很豐富的自然和生態文化内涵,是一種處理人地關係良好模式,千百年來維持村落生生不息至今,是傳統文化一項瑰寶。

  幾十年來,村落合併、舊村改造、新宅建設、各種征地、人口外流、土地轉讓、承包等,時時在侵蝕、損壞村落格局和風貌,良好生態環境變得支離破碎、殘缺不全,失去了生態文化功能和意義。

  即使被現代化了“城中村”,也僅是千城一面的建築物堆砌,不見人文關懷,没有人情味,人際關係冷漠,人成爲物的奴隸,根本不可能與生態文化的傳統村落同日而語。

  六是民間藝術失傳,後繼乏人。民間藝術植根於農業社會中,反映了歷史民間藝人創造的杰出成果和聰明才智,具有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價值。如廣東陶瓷、刺綉、雕刻、漆器、葵扇、草席、彩扎、剪紙、年畫等都享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譽度,它們分佈在城市、大部分在農村;在城鎮化衝擊下,這些以個體手工勞動爲主民間藝術,産品缺乏市場競争力而萎縮,大部分青壯年入城而缺乏繼承人,也甚少有人願意傳承這類藝術,使之面臨着失傳危險。如何在這種危局下擺脱困境,走出低谷,是城鎮化潮流中要妥善處理好的問題。

  三、新型城鎮化下傳統文化保護和發展

  近代以來世界强國崛起和經驗表明,依託工業現代化和城鎮化,是走向富强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近三十多年城鎮化的成果,已驗证了這一道路的正確性,但也不可避免地産生了以上對傳統文化的衝擊等矛盾和問題。近年,新型城鎮化口號被提出,並成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一項重大戰略决策,正强有力地推動我國城鎮化進程。在新型城鎮下背景下,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問題也與日俱增擺在人們面前。還有不少人認爲這個新城鎮化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强調城鎮化的質量與效益;强調城鎮化過程與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相協調;强調各社會群體尤其是農民、城市低收入者在其中的普惠性;城鎮分佈空間格局的均匀性;城鎮發展動力的内生性,以及可持續發展性等。一言以蔽之,就是要以生態文明來統攝新城鎮化。在這個主體思想指導下,改變過去城鎮化一些模式和方法,以求新的效果,包括城鄉一體化,就地城鎮化,發展中小城市,限制大城市,以及經濟、資金、制度安排、生態保償等一係政策性規定等,以保障新城鎮化的貫徹落實。在這些理念、政策之下,傳統文化仍是一個繞不開、必須正確處理妥善解决的現實問題。根據上述存在問題和經驗教訓,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對傳統文化宜在觀念和對策上提出如下建議:

  (1)新型城鎮化與傳統文化是一個統一整體,兩者不可分割,不能將兩者對立起來,而應通盤考慮,統一規劃、建設和實施,以此作爲新型城鎮化一個根本性指導思想。

  歷史經驗顯示,城鎮化是一個包括人、自然、産業、歷史文化、社會、生態等在内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過程,傳統文化是一個本根文化,既不能丢,也不要淡化或邊緣化,而要與這一過程同步發展,不斷研究可能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使之得到保護、傳承、開發利用和發展,與城鎮化同步前進而毫不遜色。

  (2)要防止和警惕傳統文化在新城鎮化中消失或被“化掉”。傳統文化實是一個地方、一個族群的靈魂,地方認同、文化認同的根基,一旦消失,後果很難挽回。如很多古建築被拆除,即使恢復也很是假古董;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産,失去不可能再生,就像珍稀物種一樣,不可復製。故在新城鎮化進程中,要預先劃定傳統文化保護區、保護名單、文化傳人,並創造有利條件,保障它們的存在、傳承和可持續發展。例如對一些有文物價值古建築、名村名鎮、傳統街區、名優特産、工藝、器物、風俗活動、民間信仰,甚至罕見方言等應納入傳統文化之列,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一個民族或族群,要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地域的族群之林,不能没有本根文化,它就是傳統文化。

  (3)堅持以人爲本,提高人的文化素質,作爲保護傳統文化的根本措施。人是傳統文化最主要載體,人文化素質高低直接關係到對傳統文化價值判斷取向、保護良窳和開發利用方向。在新型城鎮中,“人”和“物”是城鎮統一體中兩個關鍵要素。“以人爲本”就是要以生態文明的理論、知識、制度等來教育、提高人的文明程度,樹立正確的生態文化觀,使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保護歷史遺産,實現從“農民”到“市民”轉型。爲此應加强對農村人口的文化宣傳教育,建立農村傳統文化信息資源庫、各類民間文化遺産博物館,培養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繼承人、建立名鎮名村和傳統文化保護區,以及相應法規制度等。根本目的在於普遍提高人文化修養,真正成爲傳統文化的守護者。與“以人爲本”的另一面,是“以物爲本”,在城鎮化中,容易出現見物不見人狀况,只建設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厦和各種設施,而忽視人文精神的培育。在城市創造和擁有巨大物質財富之同時,形成財富崇拜和金錢崇拜的社會風氣,造成環境污染、生態惡化和危機後果,由此付出的代價,反過來又扺銷了物質文化的富有。所以,在新型城鎮化中,堅持以人爲本,而不是唯“物”至上,就有可能造就一大批生態文明人,自覺而不是自發承擔起保護、傳承、發展傳統文化的重任。

  (4)改造傳統文化資源,加入現代文化内容,使之跟上時代前進步伐,與新型城鎮化同步發展。

  傳統文化是農業文明範疇,有它特定時代烙印和内涵。如果説在過去城鎮化中,受到各種衝擊是難以避免的話,那麽,面臨新一輪城鎮化挑戰,傳統文化也必須作出響應,不是消極地等待,而要積極地自我調適,自我更新,自我提高,充實以時代内容,增强自己競争力,爲自己 贏得生存空間和發展機遇,才有可能立於不敗之地。實際上,新型城鎮化與傳統文化發展應是同步進行的。新型城鎮化既是城鄉一體化,那麽,傳統文化無論是鄉村的還是城市的,都會卷入這個潮流,分享它的成果,從中得到發展的生機和活力,邁向更高的文化層次,這個前途是毫無疑義的。

  (5)加大傳統文化資源的開發,納入新型城鎮化軌道。

  傳統文化是一筆寶貴文化資源,應充分利用新城鎮化的機遇,加大開發力度,在保護中開發,又在開發中保護,這應是對待傳統文化最好的方式。這包括發展文化産業,發展旅遊業,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並與名城名鎮名村保護結相合,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産品市場,加大資金,人才扶持,鼓勵群衆參與,加强相關法制建設和政府監管等。例如廣東不少傳統文化項目,都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而得到傳承。包括疍民鹹水歌、客家山歌、雷歌、舞獅、舞麒麟、汕頭英歌舞、雷州人龍舞、群衆性遊藝活動如佛山秋色、番禺沙灣飄色、紫泥飄色、市橋水色,以及一些特技表演,如雷州爬刀山、翻刺床、穿令箭、下火海等;甚至古老地名,也歸入傳統文化保護之列。例如龍川、新興等,已被聯合國有關組織認同爲“千年古縣”,掛上匾牌,當地人引以爲榮,對强化當地人地方感,作用匪淺。可見傳統文化將在這一過程中,作爲新城鎮化一部分,撤脱過去城鎮化被動和被衝擊狀態,而以嶄新姿態和裝束,參與新城鎮化建設,並爲自己開闢新前程。

  四、小結

  近30多年農村城鎮化,在取得巨大成就之同時,基於對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意識薄弱而産生不少負面效應,包括由於三農問題而出現鄉村本根文化被動摇、宗族、風俗文化被削弱,生態文化受損等。在新一輪城鎮化高潮中,在總結這些經驗教訓基礎上,應以生態文明觀爲主導,樹立對傳統文化正確觀念,防止其消失或受損,並采取相應對策與措施,使之納入新城鎮化軌道,得到保護、繼承和開發利用,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

  (原載《北京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