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從嶺南客家文化看河洛文化的創新與發展

  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的核心,也是華夏文明的摇籃文化,它隨着歷史上的多次移民,不斷向周邊地區傳播,並與當地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相適應,發生文化創新和發展。其中南向的一支,從先秦開始進入嶺南,在閩粤贛等地區傳播,宋元時期,隨着大批中原移民南遷,作爲一個獨立的民係文化——客家文化最終形成。這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客家文化在保留和傳承河洛文化特質和風格基礎上,也在與嶺南地理環境相適應,以及與當地文化的交流與互動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質和風格。客家文化的形成是中原河洛文化在嶺南地區的創新與發展的結果,充分彰顯了以河洛文化爲核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的文化特性,因而傳承數千年而不中斷,具有强大、持久的生命力。河洛文化在嶺南的創新與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河洛平原先進的農耕文化到嶺南客家山區全面開發的梯田文化

  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之一,它産生於中原腹地——黄河中游的洛河流域,是以伊洛盆地(即洛陽盆地或洛陽平原)爲中心的區域文化。相關考古資料表明,在三四千年前,河洛地區的生態環境良好,非常適宜人類生産、生活。水文、氣候、土壤等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使河洛地區成爲我國農業起源與發展的中心區域。相關考古資料表明,早在夏代,生活在河洛地區的人們就已經開始使用木耒、石斧、石鏟、骨鏟、石鐮、蚌鐮、穿孔石刀、陶刀等農具,《周禮》中提到的“五穀(黍、稷、菽、麥、稻)”在河洛地區均有種植,反映了當時河洛地區農耕文化十分發達。中原人南遷後,也將河洛地區先進的農耕文化帶到嶺南客家地區,並結合當地山多地少的自然環境,因地制宜地創新發展了以耕山爲主、梯田文化占優勢的山區農業文化,這一爲適應新地理環境的生産生活方式,可以説是一種熱帶亞熱帶山區經濟模式,也是一種文化形態上的創新與發展。

  二、河洛文化崇文重教的傳統在嶺南客家地區發揚光大

  崇文重教是河洛文化的優良傳統。客家先民中有許多人是中原衣冠望族,來到蠻荒的嶺南山區,可供謀生的門路不多,於是他們發揮自己原有的文化優勢,以讀書作爲求出路的一種手段,故崇文重教成爲當地的一種社會風氣,教育文化發達、人文鼎盛是客家民係的一個重要文化特色,也是客家文化在繼承河洛文化的崇文重教之風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而結出的碩果。

  三、從河洛文化濃厚的宗族觀念到嶺南客家地區重門第、揚家聲之風俗

  深受河洛文化影響,客家人具有濃厚的宗族觀念,看重出身門第和家庭的名聲,多稱自己爲中原世胄,鄉土和群體意識十分强烈。在嶺南客家地區,祠堂林立,故有“凡大小姓,莫不有祠”之説。有祠必有堂號,這些堂號通常以反映祖先居地或發祥之地的名稱來命名。而各個堂號皆有堂聯,並多以客家人在河洛地區的原居地的郡或官名入聯,以示不忘故土,且上下聯中也常常有“世澤”、“家聲”之類的專用詞語,反映了他們懷念祖宗功德、溯本追源的心態。而這種文化景觀在嶺南其它地區則難以見到。這些堂號使同一姓人的凝聚力大爲加强,宗族凝聚力也由此而生,可保持至幾十代不變,也是傳承和發展河洛文化的一種原動力。

  四、從中原普通婦女到嶺南主要勞動力地位的轉變

  條件惡劣的山區環境使客家婦女成爲家庭主要勞動力,由此形成一個迥异於中原普通婦女的的特殊婦女群體,她們這種獨特的精神風貌使客家文化在中國風俗地理上佔有最具特色的一角。“婦人爲市,男子坐家”。早在明代就爲客家係地區的一大景觀。近世不少客家男子漂洋過海謀生,進一步促使婦女走向田間,她們不僅要操勞家務,還要從事原由男子承擔的勞動。而嶺南其他民係地區的男子外出謀生也並不比客家係少,可是婦女參加户外勞動比客家婦女大爲遜色。客家婦女堅韌不拔、喫苦耐勞、賢良温順、生活儉檏,集中國婦女傳統美德於一身,正如有學者指出的,客家婦女向我們展示了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態度。 這是客家婦女的獨特性所在,也是河洛精神文化在嶺南傳承與創新發展的具體表現。

  五、從中原河洛話向嶺南客家方言的演變

  宋以前,客家先民入居廣東人數少且分散,客家方言作爲一個民係語言尚未形成。宋以後,隨着大批中原人南下,在嶺南山區已出現了反客爲主的人口格局。宋末元初,南遷客民所操的語言脱離了其原來的語言環境,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到宋元之際完成了從中原漢語分化的歷史過程,成爲一種新的方言——客家方言。“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既是客家人恪守的信條,也是凝聚客家人的一種强大内在力量。客家方言既保留了客家先民原居地中原河洛地區古漢語的語言特色,也受到了遷居地嶺南當地方言的影響,是客家民係認同和區别於其它民係的主要標誌之一,也是民族多語言交流、融合、創新發展的産物。

  六、聚落形態從中原散居到嶺南集居轉變

  客家移民爲適應嶺南山區環境和維係宗法社會秩序等,創建了多種客家屋式,反映了河洛居住文化及建築文化在嶺南客家地區的創新與發展。其中以圍龍屋的數量居多,且最具客家民居建築特色,集中反映了客家聚落和建築文化的主要特徵。這種群體屋式可容數十户甚至數百户居住,内部有嚴格功能分工和布局,充分體現了客家人以宗族爲核心的社會結構,也是河洛文化重根、重家園的傳統觀念在嶺南客家民居建築文化上的體現和創新發展。客家先民原先分佈在中原坦盪的地形上,居住的村落星羅棋佈,爲方便耕作,村落相互距離不過數公里,形成村落連綿格局。但南遷後,這種客家聚落和建築遍及客家人所在地區,充分展現了客家人極强的適應與應變能力,是河洛文化在嶺南的創新與發展。

  七、結語

  綜上所述,客家文化是嶺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根在河洛。客家先民從中原遷居嶺南,作爲中原文化的載體,在嶺南地理環境下,爲適應入居地的社會、經濟和文化條件,不斷調適、創新和發展自己的文化,並最終形成獨具一格的客家文化,既反映了河洛文化與客家文化的源流關係,也充分彰顯了以河洛文化爲核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傳播力。

  (原載朱小丹主編:《河洛文化與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河南人民出版社,2022年,本文略有删改)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