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出身農耕家庭,小時候生活困苦,1977年恢復高考改變了他的命運。他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勤勞愛家,工作積極上進。作爲妻子,我理解他的不易,盡力扶持他全心身地搞好工作。
1. 理解先生
理解張先生窮苦出身的不易。張先生是永定縣鳳城鎮人,也是農村户口,小時候家裏靠農作耕種過日子,家裏弟妹多,生産隊分配的口糧嚴重不足,生活特别困苦。
他説,以前城里人生産隊耕地少,累死累活每年每人只能分到三百多斤谷子,碾成大米只有二百多斤。那個年代大興割資本主義尾巴,不允許農民私自開荒種地,不允許種雜糧來補給不足的主糧,每年到了三月至五月家裏就斷糧。度饑荒的時候,主要靠外公外婆家接濟糧食和購買政府分配的陳年回銷糧,同時家裏也會用大量的木薯粉蕉芋粉充飢。家裏經濟困難,没錢買肉買油,一塊肥肉用鹽來腌,掛在架子上,煮菜時用肥肉在鍋壁上擦一下,再炒菜,油水嚴重不足,整日飢腸轆轆。由於青少年成長期營養嚴重不良,他的體質一直很虚弱。他説是因爲長身體的時期,吃太多木薯粉蕉芋粉吃壞了身子。
他是家中老大,弟妹多,從小就要幫干農活,挑糞、施肥、鋤地、插秧、收割稻子、砍柴等都干過。他小學二年級開始,每天中午要到北門山用竹蔑框收集鬆毛和楓樹葉,解决家裏日常生活的燃料;三年級開始要到永定河挑水,解决全家人的飲用水,他家到永定河很遠,還要爬永定紀念碑那一排又高又長的台階,挑水是極辛苦的活;四五年級就跟鄰居一位老爺爺做土磚,一塊土磚賣兩分錢。初中開始課餘時間去建築隊做小工,挑砂石、挑磚、搗混泥土水泥板,做小工一天可賺六角錢工資;高中開始用板車到河裏挖砂、挖小石子、拉磚塊和砌房屋地基的大山石,拉大山石路途十幾公里,一板車才賣2元錢,用來積攢學費和貼補家用。
有一次張先生拉大山石,石頭抬起後中間斷裂,砸到膝蓋,去掉一大塊皮肉,露出了白色的骨頭,鮮血噴涌而出,同伴見了驚恐不已。這時正巧有一群阿姨挑擔路過看到了這一幕,其中一位阿姨馬上放下擔子,在路邊釆了草藥,用她的乳汁一起搗爛,敷在傷口上止血,後由同伴用板車送他回家。萬幸没傷着骨頭,經歷了一個半月傷口基本癒合,這個傷口至今還會在氣候變化時傷損疼痛。五十年過去了,他仍然記得當年緊急出手相救的那位不知名阿姨,他多次對我説,如果能找到這位恩人,一定要去看望感謝她。
1976年6月他高中畢業後回鄉務農,爲了以後的生計想學一門手藝,便跟着木匠師傳學做木工活。一年後遇上了恢復高考,1977年考入福州大學,讓他成了那個年代的天之驕子。
一次探親體驗讓我理解了地質隊野外作業的艱苦。1982年1月張先生福州大學地質專業畢業分配到閩西地質大隊。大隊部在三明市,他所在地質八分隊在武平縣中山鎮膨潤土礦區勘探找礦,工作地址在武平縣中山鎮種猪場。
八十年代初期,交通極爲不便,他來龍岩車程五個小時,還需在武平縣城轉車往中山鎮。縣城轉車常常會趕不上班車,要麽走路幾個小時,要麽在武平縣城住一個晚上,第二天才能回到隊部,每來一趟龍岩很不容易。
1985年我倆相識之後,倆人戀愛主要靠書信往來,我從未去過他的單位。有一天,我的科長幫我拿信件,看到張先生的通信地址大爲詫异,便提醒到:“小王,你男朋友到底是干什麽的?通信地址怎麽會是種猪場?你還是要去看一看。”正好我有探父母的假期,提出想去他的單位看看,被張先生一口回絶。他説,你千萬不能來,我們野外地質分隊没有女生宿舍,你去了没有房間給你住。他這麽説我也就信了,從此不再提此事,他也極少在我面前提及野外地質找礦工作生活的艱苦和回龍岩交通不便的難處。
婚後不久,他所在的地質八分隊在武平中山完成膨潤土礦勘探工作後,將成建制調往上杭紫金山金礦勘探工作。爲此,他以夫妻分居兩地爲由多次向閩西地質大隊申請,從地質八分隊調到了龍岩東肖地質四分隊。以爲是倆人單位都在龍岩,空間距離變得更近了,没想到他又被下派到連城鉛鋅礦區外圍野外普查找礦小組。鉛鋅礦區在連城縣廟前鎮,距離廟前鎮政府還有三十多裏。
婚後的第一個探親假,我提出去探親,這回張先生同意了。我坐班車去,他到廟前鎮車站來接我。鎮上到鉛鋅礦的班車,一天只有一班,中午12點發車,我没趕上,只好下午轉搭載礦的大貨車。去鉛鋅礦的沙土公路,路况差,盤山越嶺很險峻,嚇得我心驚肉跳。大貸車摇摇晃晃,至傍晚時分纔到鉛鋅礦總部。
鉛鋅礦總部隱藏在深山溝的一個村莊裏,他們的地質分隊野外普查小組有七人,租住鉛鋅礦職工宿舍。這幢有點年頭的二層老舊職工宿舍,在鉛鋅礦總部對面山脚下,周邊是老百姓的菜地農田。地質隊這些人住的單間宿舍没有衛生間,喫飯自行解决,用煤油爐或電爐在各自的房間裏煮。
生活居住條件差點算不上什麽,最難的是日常生活物資的匱乏。鉛鋅礦總部生活區只有一個小賣部,只能買到簡單的日常生活用品,没有菜市場,買菜買肉要搭乘載礦的大貨車去廟前鎮上購買,極爲不便。鉛鋅礦的職工和村裏的老百姓自己種菜,自給自足。偶爾有附近村民殺猪會拿到礦區來賣,若有遇到,買上幾斤肉或大猪腿算是改善生活了。野外地質隊的人房間裏都備着好多麵條,常常白開水煮面。
我去探親,張先生托閩南同事買了許多海蠣干和巴浪魚乾,我們用巴浪魚乾、海蠣干煮面,算是美食了。没有青菜,白天他們去野外找礦,我就到附近菜園子轉悠,看到有人澆菜,就問能否賣點青菜給我,常常也有收穫……
有一天我與張先生的同事聊天,我説:“你們這些野外地質隊員太不容易了,工作生活環境那麽艱苦……”没想到他對我説:“嫂子,鉛鋅礦生活條件已經算是不錯了,是我所待過最好的地方,其他地方的環境更爲惡劣。”他的回答讓我内心很震驚,張先生之前從未在我面前説過這些。剛畢業的我,没有任何社會生活經驗,對於野外地質隊的工作,似懂非懂,從未仔細去考量過。
接下來的日子,張先生同事的這番話一直縈繞在我的腦際,我慢慢理解了地質隊野外作業艱苦的工作生活環境,也開始直面夫妻分居兩地問題。半個月的探親假期很快結束了,這次親身體驗了地質隊的生活,知道了張先生野外工作的不易,特别希望他能盡快調離地質隊。
2. 支持先生
張先生調入龍岩地區土地管理局,工作非常發奮。我所能做的就是承擔下照顧家庭孩子的一切事務,解除他的後顧之憂。
當時,龍岩地區土地管理局成立不久,土地管理在我國也是剛剛興起的新生事物。他的工作從零起步,没有以往的經驗可鑒借,唯有靠他自己學習摸索。閩西山區山多耕地少,加上地方經濟的發展,工礦企業、城鄉居民建設等用地的需求,現有的耕地面積在不斷减少。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如何讓有限的土地發揮最大的功效?這是他平日裏思考最多的問題。
節假日,他常常一頭扎進圖書館、書店、資料庫,借閲的書籍資料,一堆堆放在家裏的書桌、沙發、茶幾、床頭。他有驚人的記憶力和很强的學習能力,他閲過的資料,重要内容在哪本書籍資料上,第幾章節,甚至第幾頁,這些資料又放在家裏的哪個位置,他都記得精準。家裏清理打掃衛生,他的資料我只能理工整,不能挪位置,更不能動順序。那些年,他閲讀了國内外數百萬字的圖書資料,汲取知識養分的同時,也拓展了視野,拓寬了知識面。他迫切希望能够根據閩西特有的山區條件,研究提出一套既保護耕地又能保障發展用地需求和土地資源資産化規範管理的可持續利用建議報告。
爲了摸清“家底”,掌握第一手的資料,他走遍了龍岩各縣(市)鄉鎮。他曾一年下鄉二百多天,指導基層開展土地清理和土地調查。他牽頭組織編制龍岩市及下屬各縣(市)土地總體利用規劃,他是課題組和技術負責人,忙得不可開交。當時,土地管理對於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是一件新鮮事,閩西這類山區,尤其是地區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在全國幾乎是空白。作爲全國地、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試點單位,這項工作的難度是可想而知了。他幾乎把所有的節假日及業餘休息時間,都用在了工作學習上。
那時,我們已經搬進市政府蜈蚣山宿舍,他把廳裏的茶幾當書桌,把飯桌當圖板,查閲資料,繪製圖件,撰寫研究報告。以前没有電子設備,用稿紙手寫材料,修改很不方便。晚上孩子睡了,夜深人静,他讓我幫忙看稿和鈔寫修改後的内容。他坐在茶幾的這頭,我坐在那頭,他思維活躍,寫稿改稿速度很快,我看稿抄稿要緊趕慢趕。三十幾年過去了,陪他一起熬夜寫研究報告的場景,至今印象深刻。
張先生扎實的大學基礎以及多學科的知識功底,加上他的勤奮努力,使他在全新行業脱穎而出。他作爲多項課題組負責人和第一執筆者,多項研究成果先後獲得部、省、市科技進步奬和科技成果奬;並在國内兩家知名出版社出版發行,供全國地、縣級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學習參考借鑒。他曾在《中國土地》等知名報刊雜誌發表學術論文十幾篇。多篇論文獲得省地市優秀論文一等奬,其中一篇論文被原國家土地局、人事部聯合舉辦的“土地用途管制與耕地保護”高級研修班録用。因科研成績突出,他榮獲第三届福建青年科技奬和第四届福建運盛青年科技奬。1995年起連續三届被評爲龍岩市管拔尖人才,龍岩市優秀知識分子。
龍岩市科協主席曾在全市科協會議上感概地説到:“張輝雄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長期潜心鑽研,結合工作實踐開展課題研究,成爲閩西同時獲得“福建青年科技奬”和“ 福建運盛青年科技奬”二項殊榮的第一人,實屬不易,他爲閩西科技界争了光。”張先生結合工作實踐和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開展課題研究,又通過課題研究提出解决實際問題的方法,來指導和促進龍岩市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探索和創新。他負責的多項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曾獲得過國務院、福建省人民政府和龍岩市政府的表彰和奬勵。他本人也多次被評爲福建省國土資源系統和龍岩市政府土地管理先進工作者。閩西日報也以題爲《事業成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報導了張先生的事迹,我們家也曾接受過閩西電視台的專題采訪。
2001年我們搬家,住進了新羅區後門前龍岩市國土資源局的集資房。新房有三個房間,裝修的時候,專爲他裝了一個書房,一排大書櫃,辦公桌椅配備齊全。本想給他準備一個私人獨立空間,一來讀書寫材料更安静,二來他的書籍資料不會在客廳隨處擺放,影響家裏的整潔美觀。没想到搬入新家後,他還是照樣搬張小板凳,坐在客廳的茶幾前,讀書看報寫稿。他説,十幾年來已經習慣,就喜歡在廳裏讀書工作,喜歡我在他跟前晃來晃去做家務。這讓我好無語,新家的客廳仍舊是一堆堆理不清的土地管理專業書本報刊雜誌,一叠叠剪報和讀書筆記。我曾夢想自己的新家工整簡潔清新,因爲他讀書的習慣,新家給予我的夢想又一次無法實現……他愛學習的良好習慣幾十年始終没有改變。
他工作緊張,壓力大,下班後經常一頭扎進游泳池鍛練,游泳後回家吃我煮的粗茶淡飯。飯後在宿舍樓下陪我散步,同棟樓的同事鄰居戲稱我們夫妻倆天天轉圈圈。轉完圈圈,他回家繼續讀書看報。他的讀書筆記和剪報貼本,一箱箱堆在書房,不定期需增减清理,這些都是他常態化的學習生活規律。
張先生的一位同事曾對我説:“你們家老張,業務特别熟悉,業務能力非常强。他像是一部詞典,他的大腦像是存儲器,涉及他分管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政策條文没有他説不出來的……”。我想,正是因爲他堅持學習,長期積累,加上他過人的記憶力和超强的學習能力,法律法規政策瞭如指掌,業務能力强也就不足爲奇了。
繁忙的工作讓他越來越無睱顧及家裏,曾經龍岩水泵廠同事眼中勤勞的張先生,慢慢地變成了家裏的甩手掌櫃,我包攬了日常起居生活的全部家務。
由於工作壓力大,張先生原本虚弱的身體雪上加霜,口腔潰瘍、感冒咽喉腫痛等小毛小病成了家常便飯,我小心翼翼,細緻入微地呵護着他。經多年的慢慢調理,他的免疫力和扺抗力明顯提高,體質得以改善。
我與張先生從相識相知到携手同行,相濡以沫四十年。我始終牢記母親的教誨,在單位做好工作,在家裏照顧好家庭,帶好孩子,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張先生看在眼裏,記在心上,我的付出和努力,也得到了他的肯定和贊許。
感恩張先生一路同行,盡管曾經艱難,但倆人一起喫苦打拼的歷程值得回味,也有價值和意義。現在我們的家庭從原來的三口小家變成了六口之家,温馨和睦,我在加拿大含飴弄孫,其樂融融,這是上蒼賜予我最好的回報,也是夫妻倆最大的收穫。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