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是福建省的省會城市,因滿城鬱鬱葱葱的榕樹而得名“榕城”。在我的成長軌迹中,榕城三年的學習生活,是我人生非常關鍵的時期,美麗的榕城給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記憶。
1. 初離家鄉
1981年夏,我永定一中高中畢業,應届考上福建機電學校。1977年恢復高考後的那些年,大中專院校録取率很低,農村孩子考上中專也足以轟動鄉鄰。在那個年代,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國家包分配,考上了就意味着將來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按當時的説法,就是“吃谷子的變成吃米的”,剥掉了谷殻,跳出了農門,改變子孫後代的命運。我考上福建機電學校,家族親人引以爲豪,尤其是我的爺爺、父母更爲高興。
隨着開學日期的臨近,家裏開始準備我的上學物品。行李箱是請木工做的實木箱子,高中同班同學吴曉霞的父親幫忙油漆,刷得橙色鮮亮。母親爲我做了兩套新衣裳,備齊了所有的日常生活用品。最奢侈的是母親去永定縣城百貨公司,花了35元給我買了一塊上海牌手錶,這塊手錶也一直伴隨至我參加工作。我長至18歲從未出過遠門,没有離開過永定,甚至連客車都未曾坐過。爺爺不放心我一個人的行程,要求父親護送我到福州。
當時交通極爲不便,感覺永定到福州太遥遠了。出發那天,我和父親帶着那個笨重的實木行李箱,凌晨乘最早的班車,坐了兩個多小時才從永定趕到龍岩,再轉乘火車前往福州。以前的緑皮火車是燒煤的蒸汽機車,人多擁擠,乘坐環境差。一路叮噹叮噹摇摇晃晃走十幾個小時,晚上九點才扺達福州。
路途顛簸勞頓,但心情愉悦。第一次踏出永定山城,懷揣着希望和夢想,奔赴心中向往已久的榕城。一路上,我張大眼睛,好奇驚喜,心情躍動,思緒隨着奔馳的列車飛揚,暢想着未來。
到了福州,學校有校車到火車站接新生,接車的學長學姐們很是熱情。福建機電學校座落在福州市五一路邊上的東水路1號,我坐在校車上,看着窗外飛馳而過的城市繁華街景,猶如劉姥姥進大觀園,眼花了亂。
2. 學校和專業
福建機電學校是所百年老校,現已昇格爲福建理工大學。當時的福建機電學校是機械工業部的部屬中專學校,曾爲福建省大中小企業培養了大批的優秀技術人才,爲振興福建工業作出過巨大貢獻。那時中專學校類招生分三個等級:第一批次是隸屬於部級重點中專學校,如福建機電學校、福建商業學校、厦門輕工學校等;第二批次是省級重點中專學校,如福建銀行學校、厦門集美財經學校等;第三批次是地市級學校,如龍岩衛生學校等。當時能被福建機電學校録取的學生,基本都是各縣市區中考成績姣姣者。
福建機電學校素有“小清華”之稱。校園環境優美,有一幢新建的綜合教學大樓,有理化及機電類各種實驗室,有一個藏書近17萬册的圖書館,有標準的運動場及排球、藍球場,也有室内單雙杠鞍馬等健身教學場所,校區内還有一個很大的校辦工廠。另外有學生生活區、教職工生活區,有一個學校專屬的温泉大澡堂。學校的教學質量也是一流的,師資力量雄厚,學校管理嚴格,教學嚴謹,教學設施齊全,教學時間安排緊凑,是所讀書的好學校。
福建機電學校是省級工科類中專學校的領頭羊。學校的專業設置規範完整,有機械製造、機械設備、鑄造、金屬熱處理、工業企業電氣化、工業企業管理等12個專業。我的專業是工業企業管理,這是一個新專業。
在改革開放初期,各行各業百廢待興,振興工業企業成了重中之重,急需大量的企業管理類人才。爲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學校在1981年,也就是八一級增設了工業企業管理專業。因是第一届招生,只招一個班,我們班簡稱爲企01班。我們學校雖是中專學校,但使用的教材都是大學教材。我們班工業企業管理專業,基礎科目的設置與其他技術類專業一樣,一年級至二年級主要上基礎學科,有大學語文、高等數學、大學英語、機械製圖、金屬材料力學等。
3. 優秀班級
我們企01班是個非常好的集體。看看1984年6月拍的畢業照,前排同學手上的25張奬狀和兩面錦旗,就足以説明我們企01班這個集體的優秀出色。這張照片上的題詞“三載結出團結果 未來繪製智慧圖”,前一句正是班上四十位同學,在恩師們的帶領下,三年團結奮進拼搏,結出碩果纍累的高度概括。企01班曾獲福建省1983年度五四青年先進集體,是全省三個院校班級獲奬單位之一。
全班同學來自全省各個地市,基本上是各個縣區的中考姣姣者。40位同學中,32名男生,8名女生。有些來自農村,家庭條件較差,但學習很勤奮。班裏的男生大多書卷氣重,文質彬彬,才華横溢。女生也各有特點,各有所長,有嬌艷聰慧的小女生,也有在體育場上英姿颯爽的鏗鏘玫瑰。班上有太多可圈可點優秀出色的帥哥美女,如林德志的詩歌文學才華;黄德勝、王躍虹的文章曾獲全校作文競賽一等奬;會寫小説的陳漢炎;陳金榜、張燊雄的書法文筆;還有我的同桌寫作快手葉絮榕;蔡娟、吴美蘭的漂亮和才氣;出口成章、大家稱之爲蘇小妹的蘇麗;美麗可人的牡丹白麗娟;運動場上兔子般靈巧的官根梯……一些同學畢業步入社會後,勤奮努力,成了企業家或政府官員。
我們的班主任張學堅老師人特别好。講話細言細語,和藹可親,對待學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讓同學們倍感温暖。政治科任張時賢老師是廣東梅縣大埔客家人,他給我講客家話很親切,他説,我們是鄰居老鄉。印象深刻的是張時賢老師來上課總是精神抖擻,頭髮永遠是梳得油亮工整。他爲人剛正,他的政治課不僅僅講大道理,更多的是通過自己的思想品德行爲來引導學生,啓發學生。雖然張時賢老師大我們一輩,却有着一顆年輕的心,課餘時間常常和我們企01班的同學打成一片,是企01班的無冕班主任。財務管理科任戴露老師的專業課講得很好,對我關愛有加,這門學科我也學得特别好。
最能展現企01班團結奮進精神的,是每學年的全校秋季運動會。我們學校運動會評比規則是按班級團體總分進行全校評比,全校評選出獲勝班級一至三名。
第一學年秋季校運會,我們還是剛到的新生,大家不知底細,只有個别同學暫露頭角。第二學年校運會,正值1982年全國人民熱情高昂學習女排精神,振興中華,倡導體育興國的時期。我們企01班同學也群情激昂,團結一致,調動班上有體育特長的同學,摩拳擦掌,積極訓練備戰。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年校運會上,企01班取得了全校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最亮眼的是團體得分三分之二是班上女同學拿下的,而女同學的人數僅占班級人數的五分之一,這個獨特現象當時也轟動了全校。
我們班八位女同學,基本上各有特長,有擅長跳高、跳遠、跨欄的,有鐵餅、鉛球、標槍的,還有短跑及中長跑項目的,凡是班上女同學參加的項目大多能獲得好名次,甚至破了校記録。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運動會上女生4x100米的小組接力賽,最讓人刺激。我們班出場的是吴美蘭、蔡娟、官根娣、沈愛玲,她們四位都是短跑高手,穿着釘字鞋,美蘭和根娣的速度猶如一道閃電,蔡娟的大長腿兩步並一步輕盈飛奔,愛玲小步疾馳,搭配組合無敵,讓其他對手聞風喪膽,她們拿下了冠軍還破了校紀録。我的優勢是長跑項目,包攬了1500米和3000米的冠軍,三年級秋季運動會還破了校紀録,爲班級團體奪冠貢獻了一份力量。企01班蟬聯了兩年學校秋季運動會團體冠軍,名揚全校。
校運會最能體現一個班級集體的凝聚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我們班平時男女生不交往,但運動會期間就不一樣了。只要有班上同學的項目,男女同學都會觀戰,當拉拉隊鼓舞士氣,做好後勤服務。同時,像蘇麗、王躍虹等文筆好的同學積極撰寫廣播稿,宣揚好人好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激勵人心。這樣一個積極向上、集體榮譽感强的團隊很容易激發個人鬥志,大家團結一心,爲了集體利益各盡所能出一份力。
校運會對於個人而言,我的感悟是要敢於嘗試,勇於挑戰,實現自我的突破。我之前並不知道自己的耐力體能好,具備長跑的潜能,高中時期的運動會從不敢報名參賽。到福建機電學校後,與蔡娟一起堅持每天晨跑。二年級校運會報名,在舍友們的倡導下,我也僅僅是抱着參與嘗試的心態,却跑出了好成績,老師同學們驚喜,我自己更是深感意外。據説,我三年級創下的校紀録成績保持了若干年才被學妹刷新。
4. 校園生活
同窗三年,朝夕相處的校園生活,給我留下了許多難忘的回憶。
我們班8名女生分别來自不同的地市,福州葉絮榕、建歐蔡娟、寧德吴美蘭、漳州蘇麗、三明官根娣、莆田沈愛玲、安溪白麗娟。8個人正好住一間宿舍,宿舍裏有5張架子床,十個鋪位,其中一進門的兩個鋪位給大家放箱子。宿舍中間拼着4張辦公桌,兩個人合用一張桌子,一個人佔用一個抽屉。8個女生喫飯也正好一桌,以前我們的飯桌由食堂統一指定安排。
我們宿舍風氣好。團結友愛,學習上互相幫助,生活上相互關心,從未有過矛盾衝突,大家都没有校園牽手戀愛的故事。每個周五體育課後,我們端着臉盆,提着水桶,一同去教職工生活區的學校温泉澡堂洗温泉。爲了學校文藝晚會,班長張貴和領着女生們去福州幼兒師範學校學跳舞。我們曾利用晚自習借故翹課,8個女生悄悄去五一廣場電影院看電影;我們還一起去過東街口“味中味”美食店品嚐福州小喫。
我的同桌葉絮榕,家住福建省協和醫院宿舍,父母是醫生,我們外地來的女生水土不服,她領着我們集體去看醫生。絮榕請我們去她家喫飯,我第一次吃到如此好吃的大塊燜羊肉。還有蔡娟,企01班女生的靈魂人物,她非常優秀,長得漂亮,書讀得好,字寫得好,又熱愛體育運動;蔡娟特别乾净整潔,我們每個週末跟着她一起打掃宿舍衛生,清理床鋪、桌子、抽屉,這些好的生活習慣我一直延續至今。還有吴美蘭,也是個美人兒,人好,書讀得好,體育特别好。體育課鞍馬、單雙杠等技巧性項目,體育科任徐老師必定讓美蘭第一個上,給大家做示範動作,讓我自嘆不如,羡慕不已。我和美蘭特别同頻合拍,走路都是一陣風,外出逛街總是相約。還有蘇麗,古典有才的蘇小妹,是我上下鋪的好姐妹,福州冬天冷,我倆乾脆就合鋪取暖,兩床被子墊一床蓋一床,至今我還調侃她説,咱倆是同個被窩鑽出來的好姐妹。還有沈愛玲,她的家庭特别困難,學校補助生活費,她拿的最高。她身體較差,我常陪她去學校食堂訂病號營養餐。
那時候的我們課餘生活極爲簡單。學校只有一台電視機,在我宿舍樓對面的二樓大禮堂,只有像類似女排比賽之類的重要節目才開放。我們宿舍裏最享受的課餘生活除了看書看小説,就是聽廣播劇。我和蔡娟有收音機,節目開播時,經常是宿舍放一台,去洗刷間洗衣服的人帶一台,聽小説連載。王剛老師的廣播劇《夜幕下的哈爾濱》,陳鐸老師解説的《話説長江》我至今還記得……
我們班男女同學的關係很具有時代特徵。正常情况男女同學不講話,更没有交往。班上四十位同學分四個組,每組兩位女生,平時即使前後桌男女同學也不打招呼,只有在幾種特定情况下,才有互動交流:
——去校辦工廠車間實習。由於安全問題,老師交待男同學要幫助女同學鎖定機床卡盤,這時候女同學會主動找男同學幫忙。我常常找同組李詩清,他個子較高,他的實習機床又經常在我後面。剛畢業不久,有一次李詩清到龍岩出差,來龍岩水泵廠看我。他敲我的房門,很大聲地喊我的名字。他見到我調侃到:“王同學,現在可以找你講話了。在學校的時候,只有非常時期,我們男生才能得到跟你們女生講話的榮幸……”。
——校運會。企01班集體榮譽感强,校運會上全班同學群策群力。賽場上凡是班上同學的項目,不分男女都會去加油助威,男女生也會相互交流切磋,提高競技水平;賽場下分工協作搞好後勤保障和宣傳工作等,男女生之間合作互動愉快。
——期末放假前洗被子的時候。每個學期結束之時,男女同學都會去學生生活區的公共大水池洗被子。有部分男生不會洗被子,一床被單放大半包洗衣粉,打起的泡沫比人頭還高,然後,高高的個子站到水池裏去踩踏,越踩泡沫越發地多,讓人見了忍俊不禁。看到這些不會洗被子的男生,我們女生深感同情,後經商量,女生們集體幫班上一些男生洗被子。
——班級組織集體外出活動。如班上組織去春游秋游:爬鼓山,坐公交車到山脚,靠兩條腿走到山頂;去磰溪野炊;游西湖公園等,這類班級活動男女生偶有互動。
那時候的男女同學關係特别單純,就連講話都臉紅尷尬。雖然彼此交往不多,但並不影響同學間的情誼。
那時候的我們免費上學,國家對大中專學生除了免學費,還有生活補助。我們學校的補助標準是每人每月父母雙職工的9元,父母單職工的12元,父母農村的14元,單親家庭兄弟姐妹多或家裏有特殊情况,經濟特别困難的16元。學校標準伙食是16元,每月去學校總務處領定額飯菜票。飯票不要錢,我們理工類學校飯票定量30斤,銀行學校等商科類學校是28斤。我拿12元的補助標準,去領飯菜票的時候需要補交菜票差額4元。學校食堂一張菜券值一角六分錢,可以買一份菜,有葷有素,另加一碗免費紫菜蛋湯或冬瓜湯,同學們戲稱爲洗鍋湯。若不够吃也可以自己加菜,一般葷菜1角錢,青菜3分至5分錢一份。
我最喜愛福州名菜荔枝肉,酸酸甜甜外酥裏嫩,第一學年我因此吃胖了不少。週末我時常去姑姑和表姑家蹭飯吃,每月的飯菜票很足够,有時還有剩餘飯票轉送男同學。男同學30斤飯票普遍不够吃,要家裏寄全國糧票或福建省地方糧票,買飯票1斤需人民幣1角4分2厘錢加糧票,不够吃的同學自掏腰包。
父親每個學期給我50元的生活費。50元錢除了每月交4元的菜票差額,還剩30多元作零花錢。一個學期約四個月,僅僅日常零星開支是足够的,如果想要添置新衣服,就捉襟見肘了。那個年代的服裝是裁縫師傅手工定制,我們學校邊上有位裁縫師傅做的衣服特别漂亮,我很喜歡。因爲做新衣服我也曾有過身無分文的時候,還好在福州有姑姑表姑作後盾。記得有一次口袋空空,便去馬尾羞答答地伸手向姑姑要零花錢,姑姑姑丈二話不説給了我幾元錢,這樣我去找同學老鄉玩的公交車票錢就有了着落。那時錢大,一站公交車票才幾分錢,幾元錢可以辦許多事情。那個年代,同學們都生活簡檏,宿舍裏大家彼此彼此,不會因爲來自農村困難家庭而有心裏落差。
5. 實習與分配
當年我們學校培養學生的方向,是面向機械工業的技術型人才,學校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很重視。工廠實習是我們的必修課,實習又分爲基礎學科的實習和專業實習,一二年級是基礎學科實習;三年級專業實習,也就是畢業實習。
基礎學科實習在本校的校辦工廠進行。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每個學期都要實習兩周。福建機電學校的校辦工廠是福州台鑽廠,是原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台式鑽床定點生産企業,主要産品“武夷山”牌台式鑽床系列暢銷國内市場,出口歐美及東南亞國家。校辦工廠有鑄造車間、金工車間、金屬熱處理車間、裝配車間等,我們實習從鑄造車間翻砂脱模制坯開始學起,重點是學習金工車間的車、銑、刨、磨等機床操作技能和識圖能力。
鑄造車間的工作與黑漆漆的砂子打交道,又臟又累,但操作安全,只要膽大心細,工作任務均可完成;金工車間實習首先從車工開始學起。學習開車床加工零配件,剛開始心裏高度緊張,生怕毛坯未夾緊,零件飛出來;生怕把零件車過頭報廢;手、眼並用,高度集中,用游標卡尺測量,分多次把零件加工至圖紙尺寸要求,整個過程,很考驗一個人的動手能力。
金工車間車、銑、刨、磨的工作性質差不了很多,只不過加工零件精密度不一樣罷了。這些都是機械行業一綫工人的基本工作,並没有我們之前想象的輕鬆快樂。我知道當農民的艱辛,一年到頭,面朝黄土背朝天,無論酷暑嚴寒都要干,只有勤勞才有收穫。歷經了校辦工廠實習,才發現要當好工人也並不容易,除了需要體力和精力,還需要腦力,需要技術和技巧。無論是農民還是工人都要有喫苦耐勞、踏實勤懇的品質,干一行愛一行,才能專一行精一行。
三年級是專業實習。三年級上學期重點上專業課,下學期安排畢業實習,寫論文及論文答辯。畢業實習是自帶課題,深入到福州大型機械企業的對口部門,如福建機器廠、福州機床廠。班上同學選擇實習課題的故事也讓我記憶深刻,我們企01班學生的培養方向就是企業管理人才,我們的實習課題有人力資源管理、生産管理、車間管理……財務管理。常言道,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全班四十位同學中三十九位都朝着企業生産、銷售、人力資源等管理崗位選課題,唯獨我選擇了財務管理。那時搞財務核算多數人不感興趣,而我只想從小小會計做起,踏實走好職業生涯的第一步。
我的選擇讓財務管理科任戴露老師好驚訝,也因爲全班還有一個我選了他的課題,讓他很欣慰。他問我:“爲什麽你會選我的課?不想跟着大家走?”我答:“一個女孩子,只想踏踏實實做個小會計。”後來,我去了福建機器廠財務科實習。福建機器廠是大型國有企業,是福建省機械工業行業的龍頭老大,當時該廠正在進行企業内部財務核算制度的改革。在實習期間,我跟着財務科長深入到各個車間,參與企業最基層部門的財務核算調查。這段經歷也爲我畢業後在企業從事核算工作打下了基礎。期末結束,我的畢業論文獲得了優秀的好成績。巧合的是後來幾十年的職業生涯,無論在企業還是在行政事業單位都與財務核算工作有着不解之緣。
三年級下學期,一邊實習一邊準備畢業論文,同時,大家都面臨着畢業分配去向問題,那個時候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由國家統一分配。八十年代初期,各行各業正在振興崛起,地方各部門急需人才。爲發展地方企業經濟,平衡各地市人才需求,學校招生及分配,原則上是“從哪裏來回哪裏去”,但對大型重工業企業有傾斜。我是龍岩永定的生源,原則上分配回永定。由於福州三明大型重工業企業多,也可以留福州或去三明,但留福州的難度很大。我們班分配權掌握在學校,更具體一點説在班主任手上。那時候的我們普遍都是服從分配,不會私下找學校班主任提要求。實習期間,班主任張學堅老師找我們逐個談話,想瞭解同學們的分配去向意願。
記得張學堅老師找我時,是和班上另一位永定同鄉陳漢炎同學一起談話。我考慮到永定除了一個小型企業永定縣水輪機廠,没有其他更好的企業,就給班主任提了我的分配意願:希望留福州,其次回龍岩,如果前兩個志願都不行,就去三明。班主任問:“如果永定縣一定要人回去呢?你們兩個怎麽辦?”我沉默了,這期間陳漢炎同學一直没説話。班主任又問漢炎:“漢炎,你的想法呢?”漢炎答:“好的地方先讓給碧雲,我是一個山里人,哪裏都行。”漢炎的回答,讓我無地自容,在切身利益面前,在個人前途大事面前,他表現出來的胸懷格局,給我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課。後來,班主任把我們兩人都安排在龍岩,只不過考慮到我是女生,分配到龍岩市中心的龍岩水泵廠,漢炎在近郊的龍岩市化工廠。幾十年過去了,當時師生三人談話的場景至今歷歷在目。
5. 親友關愛
福州是我從小向往的大城市,這裏我有三個姑姑,一個是親姑姑,另兩個是表姑,她們都有各自完美幸福的家庭。
我的親姑姑叫王福英,姑丈鄭文添是永定鳳城鎮桃坑村人。姑丈和藹可親,對我很好,當時姑丈是福州市晋安區政府的辦公室主任,辦公樓、宿舍樓就在我學校邊上。當時姑姑的家住在福州馬尾區,每個週末姑丈會來邀我一起乘坐公交車回馬尾。
由於我們學校管理嚴格,女生宿舍樓男生止步。每個週末姑丈回馬尾時,就會到我的宿舍樓下喊我:“阿雲,你在嗎?我們回馬尾啦。”時間久了,整幢樓的女生都知道我的姑丈了。在馬尾姑姑家,有表姐鄭玲,表姐夫李宏昌,表哥鄭平,表弟鄭魏。我時常和表姐同進同出,她帶我去馬尾農貿市場買菜,教我挑菜挑螃蟹海鮮……姐夫是福州邊防支隊的軍人,帥氣温和,他帶我去坐快艇游閩江口,教我包餃子,慫恿我吃血淋淋的血蛤……第一學期結束,寒假我没有回家,在姑姑家過年,第一次過别樣的春節,很是新奇快樂。福州三年,姑姑一家給予了我太多的關照,這份恩情足以讓我銘記一生。
表姑鄭秋娥是福州五中的老師,表姑丈王樹勛是永定城關書院下坑人。表姑丈在福建省外貿進出口公司工作,兩個表弟王勁毅、王勁軍特别優秀。表姑一家住在福州五中教師宿舍,與我的學校僅一條街之隔。表姑一家對我非常好,我常去表姑家蹭飯吃。最記得表姑做的炒興化粉和福州面綫,加入香菇肉絲青菜一大盤,上面加蓋兩個荷包蛋,一出鍋香氣撲鼻。表姑會説:“碧雲,趁熱先吃,學校没有什麽東西吃,來姑姑家别客氣,年輕人要多吃點……”表姑温柔關切的話語至今猶在耳邊。
有一次我踩到生銹的釘子傷着了脚掌,把表姑急壞了,又是送藥又是送吃的……幾十年過去了,表姑表姑丈對我細緻入微的照顧,一直銘記於心。表姑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是全國優秀教師。她在福州工作生活了幾十年,但她身上客家人的優秀品質一點没有變:熱情好客,大方得體,别人有困難極其熱心幫助,是出了名的熱心腸大好人,福州永定老鄉們給予她極高的評價。表姑是我心中的榜樣,她優秀的品格,待人接物的情商一直影響着我。
另一位在福州樹木園工作的表姑鄭永蘭,是父親的發小和同學。永蘭表姑把我當作是自己的女兒,對我也關愛有加。
福州三年,還有一群差不多年齡的鄉友,大家互動的快樂時光,也讓我記憶深刻。福建銀行學校的王滿招、廖秀梅,福建交通學校的劉茂華,福建供銷學校的戴貴煌。我們五人幫是高中同學,又相聚福州,似兄弟姐妹,關係特别不一般。他們四人的學校在倉山區,我的學校在福州市中心,乘車方便,週末我們經常互訪。後來,又認識了福建地質學校的廖永楨,福建省計委工作的戴誠榮。廖永楨和戴誠榮就像是我們的大哥,給予我們許多幫助和照顧。
福州的鄉友同學週末經常相約聚會:去金山寺野炊,去銀行學校背後的蓋山登高望遠,去西湖公園賞秋菊,還曾一起去照相館留影紀念,大家總有許多相聚的理由。戴誠榮有一部照相機,是我們的免費攝影師,爲我們留下許多珍貴的青春倩影。
我高中八班的同學吴曉霞第二年考上福州大學,賴曉軍、李麗萍、黄俊卿當時也在福州服役,我們常有往來。女同學時常相約去李麗萍和黄俊卿的部隊蹭飯吃,回想起來特别親切,也很有意思。賴曉軍的部隊就在我的學校邊上,他常約我一起去找一個同鄉漂亮女孩。這個女孩手工活做得好,她還幫我勾織了一個很漂亮的自行車三角架裝飾物。N年之後,偶然知曉他的賢妻就是當年那個女孩,我才恍然大悟,呵呵,真是幽默有趣。
另外一位與我緣份特别深的同學是吴秋蓮。秋蓮高三與我同班,比我後一年考入福建機電學校,成了我的小學妹。兩人同一棟宿舍樓,同一棟教學樓,常常形影不離,彼此相互關照,如同親姐妹。在機電園裏我倆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兩人深厚的友誼也一直延續至今。
榕城三年,學校嚴格的教學管理制度,良好的教學秩序,扎實的專業知識學習,讓我的知識面得到拓展,知識結構也有質的提昇,奠定了我職業生涯發展的基礎。企01班老師同學的陪伴和關心,幫助我如期完成了學業;福州親友更是豐富了我的課餘生活,讓我遠離家鄉也有温暖依靠……這段求學經歷對我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影響。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