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娘家在永定縣鳳城書院龍磜圳上王屋,父親是長子,我是爺爺奶奶的長孫女。農村生産隊時期生活艱苦,父親外地工作,母親一個人拉扯着四個孩子,非常不容易,現在回想心中有些酸楚,但兒時給我留下的記憶更多是快樂美好。小時候的我們,和土壤草木親近,與猪牛鷄鴨牲口爲友,光着脚丫提着土箕在田頭水溝撈魚摸蝦,埋頭喝圳坑裏的水,去山上採野果,自製土式玩具,夜晚伴着蛙聲蟲鳴入夢鄉……心靈自由,苦中尋樂,這是那個年代客家農村孩子苦而多彩的生活寫照。
據説,我出生時,村裏與我差不多前後出生的四個孩子中,只有我是女孩。爺爺奶奶看到别人家的都是男孩子,心裏很是失落。聽母親説,我滿月後每次帶去外婆家回來都生病,爺爺説是不是這個孩子的命裏不能外出去别人家?於是便拿着我的生辰,去永定縣城找“日狗”盲人算命排八字。“滴個妹子命裏哪裏都可以去,她也會招許多弟妹。妹子的八字好,以後不知會好了哪家人……”日狗如是説,爺爺聽了十分遺憾,對奶奶和我母親説,太可惜了,是個女孩子,要是個男丁就好了!
雖然算命先生給了爺爺奶奶最好的答案,但終究是個女孩,討不到爺爺奶奶的歡喜。父親外出工作,母親要生産隊出工,母親便把周歲的我送到外婆家,讓外婆幫忙帶。
外婆家在古鎮村黄屋,與我家龍磜村一河之隔。外公黃超源是個老革命,解放後不久就過逝了。外婆張十姑勤勞能幹,操持着一個大家庭。記憶中外婆家的土樓很大,家裏除了外婆,還有大舅、三個表哥、表嫂以及大表哥家的孩子們。大表哥的女兒黄榮華與我年齡相仿,成了我最好的小伙伴。外婆家邊上的另一棟樓還住着外公的弟弟一大家子,外婆教我叫滿叔公、大舅、小姨、小英妹滿姨……我在外婆家很受寵愛,滿叔公家里人也很喜歡我,尤其是小英妹滿姨,她大我十歲,正好可以帶我的年齡。我稍大一點,小英妹滿姨就帶我去河邊放牛,去稻田裏摸泥鰍魚蝦,跟她上山砍柴割笠箕釆野果。
我偶爾回龍磜,外婆有時也會叫小英妹滿姨跟着我回家,以便幫母親搭把手。外婆家在永定河畔,以前的永定河河面寬廣,水流湍急,我回龍磜必須經過一座窄長的木橋,那座木橋叫古鎮橋。回我家,過了古鎮橋還要沿着河岸走很長一段崎嶇山路。我稍大點懂事了,常常會想媽媽,有時趁外婆不注意,悄悄溜走,飛奔過橋,想偷跑回龍磜家看媽媽。外婆發現家裏找不着我,就會趕緊上樓登高遠眺。若我正在過橋,外婆先静静地看着我,生怕喊叫聲驚嚇到我掉入河中。等我走下木橋就開始大喊橋頭邊耕作的村民:“XX,我們家的龍磜人跑啦,快把她攔下。”
最後一次的偷跑經歷至今記憶猶新。那次我過了木橋快速跑向通往龍磜的那條山路,忽聞外婆大聲喊叫,正在河邊放牛的小英妹滿姨聽到喊聲飛奔而來,把我從石壁小道上抱下來,夾在掖下送回外婆家,那一年我已經五周歲了。
事後外婆風趣地説:“外孫狗冇用,邊喊邊走”。於是,外婆找我母親商量,考慮到安全問題,决定送我回家,换我大弟錦文去外婆家,錦文剛好一周歲。接下來幾年,外婆就這樣帶大一個又换小的,幫襯着女兒把孩子們拉扯大。爲此,父親對我的外婆感恩戴德,我們一家也特别尊重敬愛外婆!我特别懷念外婆!
我被外婆送回了龍磜家,那一年父親在書院中心小學教書,母親便把我送去上書院小學的幼兒班,直至正式上小學。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