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五、農家小孩苦中尋樂

  少年不識愁滋味。在那個檏素簡單的年代,我們的童年質檏單純,農村孩子忙中媮樂,苦中尋樂,可説回味無窮。

  1. 砍柴摸魚採野果

  小伙伴們上山割笠箕砍柴是常態。主要是解决自家生活燃料,有時也賣笠箕柴草賺點零花錢。

  我們村口有個磚瓦土窑,需收購笠箕柴草燒瓦窑。我和小伙伴們割的笠箕柴草會賣一些給磚瓦窑,賺點學雜費和零花錢。小孩子割一擔笠箕柴草賣不了幾個錢,記憶中,我割瓦窑笠箕累積了好久去結賬,也才拿到一元一角錢,厲害的小伙伴當然就多些。那個時候的兩分錢可以在學校門口向老阿婆買一根煮熟的玉米或冰棒。那時的小朋友口袋裏都没有零花錢,我們一幫小伙伴靠賣笠箕柴草能賺到錢,不論多少,心裏都很滿足。

  小時候的零食來自於山野田地裏。春天、夏天,我們與蜜蜂相争,吸食杜鵑花、美人蕉等的花蜜汁,甜甜的。秋天,小伙伴們與小鳥小野獸搶食,山上的野果成熟了,只要能吃的,都成了我們的美食。去山上撿蓮子,采摘當圓子、烏鷄子、早禾子,田頭地裏有布籮子,吃得滿嘴紫黑;還有紅紅的野草莓酸酸甜甜;新鮮玉米杆當甘蔗吃也有滋有味;稻田裏挖的小小野荸薺又甜又脆……

  我家後山上,父親小時侯還種了板栗、柚子、李子、桃子,不過這些水果不等成熟就會被村裏的頑童們擼光,母親時常會提前下手摘一些回家放熟,當然口感就没有那麽香甜了。採的野果子,採了就往嘴裏塞,没有要清洗的概念;樹上摘的桃李梨也不要洗,往身上衣服擦一擦就吃了。

  小伙伴也會邀約去撈魚蝦捉泥鰍。以前的農田水溝魚蝦泥鰍多,我們會提着土箕去捉小魚小蝦,在水溝或割完稻子的農田挖泥鰍。若有收穫,母親拿來煎蛋或煮米粉大薯,可口美味,這是一道讓我忘不了的童年美食。

  我大弟弟錦文特别手巧,小時候很會抓魚。有一次,我們一大群小伙伴去上山砍柴,在村裏的小河上游發現有魚可撈,男孩子全都跳入深潭,潜入潭底抓魚,女孩在岸邊守候。唯有錦文每次浮出水面手上都抓着白白的魚朝我扔,其他男孩抓上來的大都是樹葉泥沙。我没有容器裝魚,就用斗笠反面裝,用衣服來包。姐弟倆弄到好多魚很高興,柴草也不割了,抱着魚直接回家。回到家裏,母親見了大爲驚喜,表揚我們厲害。

  2. 童年娱樂花樣多

  小時候的玩樂是自製玩具,自創玩法。小伙伴們偶爾閒暇邀約一起也玩得不亦樂乎,如躲迷藏,在曬谷坪上玩老鷹抓小鷄、跳繩、踢毽子、打紙板、打五子,時常在月色中玩到家人喊回家才肯罷休。

  跳繩的繩子是家裏籮筐上解下來的舊繩索;毽子是家裏公鷄尾上拔的鷄毛,裝在有四方孔的銅錢上;女孩子踢的紙毽子是用廢舊作業本剪成細條扎成紙球;紙板用較硬的紙張來折;“五子”要去小河裏撿特别圓滑漂亮的小石子,五個小石子爲一副“五子”,打“五子”想成爲贏家也需要技巧。

  有時也鬥蟋蟀、斗水絲牛、鬥金絲魚,去竹林裏捉笋蟲……最有意思的是鬥金絲魚。這種魚客家話叫“膨皮婆”,魚的身上有横條紋,鑲嵌着七彩顔色,有雌雄之分,雄性魚身花紋及魚尾艷麗多彩,似鑲嵌着金絲閃閃發光,所以公“膨皮婆”也叫金絲魚。小伙伴們要拿着土箕帶着玻璃瓶,到田頭或水溝積水深處且有水草的地方去撈,若撈到雄金絲魚就太幸運了。

  養金絲魚很需要愛心,養魚的透明玻璃瓶裏要放水草,養魚的水需經常更换保持乾净,餵米飯粒。這種魚最愛吃的是蒼蠅蚊子,多餵蚊子蒼蠅,魚身上的色彩更加艷麗閃亮。

  鬥金絲魚很好玩。開戰時,小伙伴們會各自抱着魚缸,集中找個大廳桌子,把兩至三條魚集中到一個玻璃瓶中,魚發現了陌生入侵者就會攻擊對方。有時戰鬥是慘烈的,輸方或許魚尾魚鱗被咬傷。

  我們的童年没有玩具的概念,小伙伴們却有着許多自娱自樂的土式玩法,花樣百出,趣事多多,趣味盎然。

  小時候記憶最深刻的故事是《西遊記》。我的仲宣堂叔大學畢業後去了東北工作,有段時間病假回來休養,他的口才極好,故事講得生動有趣。從他口中我第一次知道了《西遊記》,什麽孫悟空大鬧天宫、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些故事讓我魂牽夢繞,常常以背小弟弟爲藉口,去仲宣叔叔家裏纏他講故事,他有空時就會給我講上一兩回。有時因爲聽故事忘了回家煮飯煮猪食,母親生産隊放工回到家,竈冷鍋冷,猪圈裏的猪餓得嗷嗷叫,家裏連個人影都没有,母親就會大聲喊我帶弟弟回家,回到家裏常被母親責罰。

  回憶兒時,有太多的故事可書可寫。我這一代農村孩子的成長經歷具有時代特徵,大多數人兄弟姐妹多,生活艱苦,但大家都一樣,也就不覺得特别難,這些經歷已成爲我人生記憶中的一筆精神財富。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