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身體性”是基於身體視角進行非遺研究。該研究認爲非遺的傳承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身體性的體驗和技能的傳承。爲何非遺身體性可選擇作爲理論的可能?通過文獻與訪談分析,乃因其可完全展現出非遺的三大核心價值——非遺本體論、非遺知識論與非遺方法論,且非遺身體性的理論可涵蓋並回答三個重要的問題;非遺是什麽?非遺内容爲何?非遺如何保護?
“身體”(Body)的研究在西方是一個重要的思考轉向,然而中國對“身體”的認知觀念却比西方來得更容易心領神會。中國對“身體”的理解並不像西方是處於一種分裂狀態,而是處於自然和諧合一的哲學觀念之中。研究檢索近年中國有關“非遺身體性”的研究主題發現,研究範圍廣且呈現多樣化的内容,包括研究傳承人個人史、口傳歷史、哲學比較等,或用身體當作非遺分類、身體特性、身體與遺産觀念、技藝、技術、巫術等。以上結果呈現出兩個訊息;第一是呈現中國學者身體哲學觀與西方不同,認爲看似多樣龐雜的主題其實都包含在中國哲學影響下的身體概念爲主題的研究範圍之中。第二則顯示目前非遺與身體相關的研究所遇到的問題,除了未有清楚的定義也未提出系統的理論,在缺乏非遺身體性的理論架構下使非遺身體性研究出現龐雜多面向的研究成果。故綜合在身體爲主題的前沿學科、中國哲學身體概念的研究與提出中國式非遺保護的前提下;以非遺身體性的研究體系突顯出其構建的必要性。
相較於其他非遺研究主題以“非遺身體”爲主題的文獻數量雖少,但都提出以身體作爲非遺研究獨特觀點與適切性。綜合包括以下幾點:
“身體”觀點可解决非遺定義與分類問題。2009年劉鐵樑提出非遺是物質性還是身體性的問題,質疑物質與非物質的分類方式,認爲非物質文化遺産普遍的特徵就是身體性,主張深層次的保護將身體經驗變成每個人的切身感受,才算成功的保護。向雲駒(2010)也認爲身體是非遺的原科學才是遺産分類的起點。
身體的特性對非遺内容有更豐富的層次。向雲駒(2010)並更深一層提出身體遺産應由形而下轉到形而上的層面,認爲身體遺産最高境界包括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物我相忘、他我無别,并且認爲身體性就是感覺的豐富性和感官的敏鋭性,李占偉(2018)除了承襲向以身體作爲分類基礎並認爲身體的主體性包括了自我意識覺醒、自我身體的欣賞、自我價值的確認,人與神、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關係(2018)。錢永平(2010)認爲非遺身體性特徵必須建立在社會生活的基礎,身體技能與行爲、人的自我意識與社會生活是個三角關係,不可分割。
在基礎以及廣義的非遺文獻中也提出身體經驗的價值。楊亮與張紀群(2018)討論非遺的價值評估系統中强調回到心理與精神價值層面的價值評估重視身體心理經驗與非遺價值的關係討論。馬知遥與潘綱(2017)從傳承人的口述史作爲非遺身體性的實踐運用。
身體觀點的隱匿將如同失準的天秤。從非遺所訂定的來源跟制度的過程本身存在二元對立衝突的矛盾(西方/東方、强/弱、主/副、本國/异國、有形/無形等)。李菲(2017)揭示出非物質文化遺産制度内部所隱含的雙重中心主義話語權及其所導致的“身體”缺位影響了非遺知識體系,如同失衡的天秤。
國外二元爲基礎“身體”的研究分散在各學科,缺乏完整身體研究視角。西方不乏關於“身體”研究主題但分散在各領域中討定義論使得身體主題分裂呈現,例如民俗文化、人類學、心理學、社會的身體等,故國外非遺的身體研究内容,依循學科分類的基礎也將身體研究思路限制在學科框架中,例如非遺項目中舞蹈的身體、日本遺産中文化的身體。
綜合來説,因國外的研究無法突破二元窠臼,且國内學者已洞見問題提出身體轉向的可能。然而缺憾是目前關於非遺身體性的研究不足,缺乏理論系統建構的研究。故研究契機將是立足中國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的特色,創新建立非遺身體性保護理論的可能。
針對非遺理論核心,以下嘗試以非遺身體性觀點回答非遺是什麽?非遺的内容爲何?非遺如何保護?
非遺本體論:身體經驗的知識。非遺項目的發生最初的目的是爲解决人類的需求,非遺是掌握身體知識的主體。可以從兩個層次來看,第一將非遺項目本身視作一個完整綜合性的身體,强調它的完整性、有機活態、各部分知識的協調性、關聯性等,具有身體的特質。所以從非遺項目的本身也刻畫了不同的知識,例如從非遺的身體看出人類學、從非遺的身體看出社會學。第二部分是,非遺承載的主體是傳承人,所以知識不單獨是本身的知識也是傳承人身體的知識,是兩者經驗的融合。所以非遺本體論就是由經驗知識所搆成的學科。傳承人的身上所保存的身體經驗,並不僅是單純的民俗經驗,而是具有傳承人特質、獨特的非遺身體性。如此非遺的知識並不能定義爲民俗,也不能定義爲文化,從身體視角將産生新的定義。可以這麽説:非遺是一個被保存下來,也是多年所留下來的一個身體經驗,可讓現代的人“體驗”。
梅洛-龐蒂並没有提到身體的消逝與知識消失之間的關係,然而非遺身體性是“非遺”加上“身體”的公式,其動態的保存方式是“將身體經驗從一個身體傳遞到另外一個身體的過程”,所産生的價值超過肉體的身體的限制,肉體會消亡殆盡,非遺身體却恒久傳遞在歷史之間流動,突破了主客、時間的概念。所以從哲學身體的研究視域出發,非遺身體性,不僅藴含豐富内涵的思考的價值,其中更具有前瞻性的突破。
非遺方法論:非遺保存的方式。其次是非遺身體性的研究顛覆了現在非遺保存的思考方式。現在的保存的方式身體是被動的,認爲給予好環境非遺體質則會長好,達到保存的效果。但爲何仍然無力?乃因非遺的身體具有先驗的内涵,然而一味給予後驗的環境,是忽略了個别身體的主動性。就如同辦了許多的傳承班跟傳習所,就是爲了找到能够把傳承的精神傳下去的“身體”(接班人),而此身體它本身就具備了身心完全的準備,包括高度的理解、高度適合度以及天生的潜能、天賦,萬中選一的就是爲了尋找具有内在主動性又與外在因素配合剛好的“身體”(接班人)。每個傳承人能够作爲“傳承人”,除了非遺制度賦予頭衔之外,更重要的是傳承人心中或生命中,與非遺項目兩者之間産生的特殊經驗,此特殊經驗觸動人(傳承人)决定從學習者到傳承者。學習非遺的項目很簡單,但要决定成爲一個傳承人,需要心理與身體重要的、多重的經驗觸動。故,着眼傳承人與被傳承人身體性的研究、觀察與實踐,使得目前保護方式增加了新思維。
不僅如此,研究非遺身體感可以更細緻地觀察並保護非遺傳承。身體感的變化是傳承的指標,可以從身體感可以看到非遺傳承的變化。例如,過去的生活與現代生活不同,日常生活的身體感就不同,若追踪非遺傳承人的身體感,可發現非遺不同的改變,并且可以通過研究身體感找出影響的因素。
非遺知識論:重新定義非遺的内容。非遺身體性的研究,可重新定義非遺的内容。非遺的特色核心就是傳承人的身體經驗,其價值不單單只在於失傳的技術技藝,而更在於傳承人對於技藝掌握的經驗,就是傳承人所强調:有没有抓到“味道”。例如,壩子腔“豪放”,梅葛調“身在大山風景的感覺”,祈禱小米豐收歌“合一感”等。所以它傳承的價值不僅是壩子腔戲曲架構唱腔,而是演唱時身體感受到的豪邁感;梅葛史詩價值除了口傳文學價值,更於再現時身體感覺在馬游村大山深處的感受;祈禱小米豐收歌吟唱時身體可以感受天人合一的感覺。這些“非遺身體感受項目”將重新加成非遺的價值。從傳承的實踐上;鼓勵學習一門失傳的技藝,與鼓勵身體去體驗非遺身體的感受,動機與價值不同。在價值表述上兩者比較;一是“非遺是一個瀕臨絶種的傳統技藝”,與“非遺是一個古老傳下來的方法,可以讓身體經歷到合一感、豪邁感、與身歷其境的感受”,這兩者價值不同的。非遺珍貴原有的價值不變,但從非遺身體性的研究,可使其産生新的價值。
非遺一直在民俗學、人類學、文化學、社會學等不同的學科當中尋找自己的定位,期望達成非遺學的目標。而非遺身體性的研究,可將非遺核心具體呈現,故可納入考量評估成爲非遺本體論的可能性。身體性的研究也是一個新的研究取向,可以重新檢視非遺的核心;本體論、知識論、方法論,建立一套非遺身體性的研究方法與研究理論,不僅可以重新檢視非遺的研究與保護,未來非遺研究將不必過度依賴社會學、人類學之研究取向,反之能提供方法與其他學科交互研究,將是非遺學科研究者一大貢獻。
非遺身體性視角詮釋要點。綜合非遺身體性的輪廓;非遺身體性是一個研究工具、研究取向、研究理論,提供研究者從不同視角觀察非遺。故在此歸結以非遺身體性爲視角,對非遺重新詮釋的要點。
非遺是什麽?是遠古留下來的一個身體經驗;非遺就是傳承人執行非遺項目時所掌握的身體經驗(身體的感受項目)。非遺如何傳承?非遺傳承一個身體經驗傳承到另外一個身體經驗的過程。具何價值?除了之前研究的價值之外,另包括身體感受的價值。非遺如何研究?非遺的研究可以通過觀察身體經驗的項目。非遺如何保護?非遺保護就是要保護好具體的身體經驗,將此身體經驗傳承下去。非遺如何觀察有效傳承?就是要掌握學習者有無習得傳承人所掌握的身體經驗。有無一套研究模式?有,若未來與其他學科交流互借,身體感覺項目或許可能用定性的量表來衡量,即用測得方式取得非遺的身體感。
最後,非遺身體性的研究需要更多投入,現階段必須有更多質與量的研究成果。社會學與人類學關於身體研究之所以能具有清楚的研究論述,乃因足够的研究成果基礎。反觀非遺身體性研究,數量不足以至無法將非遺身體性説得清楚,非遺身體性究竟是什麽?首先需要更多的學者投入研究,才能建立學科的基礎與價值。從哲學出發,借鑒社會學與人類學的經驗,帶領非遺研究穩健地走上具有前沿思考眼光與解决問題能力的研究之路。
作者係福建龍岩學院文旅康養研究院副院長,台灣文化資産保存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