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的看法

  一、融合發展是創新型理念,也是内涵不斷擴張的概念

  兩岸融合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個重要的對台工作理念和政策主張,是“新時代黨解决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1月2日重要講話”曾提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2021年3月,在福建考察時他明確强調“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並提出“三融”的新提法,“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將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擴大到“兩岸各領域”。這説明,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兩岸融合發展的理念、思想和政策主張一直有發展,内涵在不斷擴張,同時形式也在不斷擴張。對此進行研究還可以進一步參考中共二十大報告涉台部分和去年8月中國政府發表的對台白皮書。

  從大的方面講,融合發展與和平發展兩個概念彼此連接、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但和平發展指的是兩岸關係的發展階段,融合發展指的是兩岸關係發展的路徑和方式,既是必要路徑,也是有效方式。從核心内涵來講,融合發展的目標走向是和平統一,並在這一過程中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這也意味着它是實現高水平和平統一的堅實鋪墊,是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先决條件。完成和平統一需要心靈契合,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需要休慼與共,這些都要在融合發展中得以實現。

  從小的方面講,融合發展與“同等待遇”存在密切關係,但融合發展屬於戰略層面,“同等待遇”屬於政策措施層面,或者説技術層面,是對融合發展的貫徹執行和具體落實。在這裏,需要强調融合發展跟過去所説的“經濟讓利”“惠台政策”是有區别的,並不是盲目地“給予好處”,而是有目的地促使兩岸民間社會有所整合,在整合中讓更多台灣同胞對大陸方面的善意和誠意有感。總的來講,從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到“各領域融合發展”,在目前階段是應融則融,能融則融,將融合發展與和平發展緊密聯繫起來,將融合發展與和平統一緊密聯繫起來。

  二、融合發展在初期還是要“以我爲主”

  兩岸融合發展本應是雙方的一體化整合,是雙向發力的事情。大陸經濟總量、整體實力的發展和成就爲兩岸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40多年來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也已經讓兩岸至少在經濟領域存在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台灣對大陸包括香港的出口依存度達到43%)。但在目前島内特殊的政治生態和兩岸關係復雜嚴峻的情况下,盡管雙方可以進行一些交流合作,但還較難實行雙向的融合發展,因此,在現階段融合發展可能首先要“以我爲主”“單向啓動”,可以在以後適當時機考慮“從單向走向雙向”。關於促進融合發展的政策及措施是大陸主導的,也是中國政府發佈的,“台灣當局”不會提出,甚至也不會積極響應。因此,在一定時期内,融合發展只能“以我爲主”,大陸方面應該提供更多地服務於融合發展的公共産品,提供政策性引導和社會性引領。

  三、重在做人的工作、做人心的工作

  兩岸融合發展主要面向台灣同胞,要做好廣大台灣同胞的工作。多年來,我們提出做好島内民衆工作主要有三個面向:基層、青年、中南部。政策和做法導向是盡可能地向多數民衆下沉。針對來大陸的台灣同胞而言,是面向“新兩岸族”,即來大陸工作、求學、就業、創業、生活的同胞,做好他們的工作。要有培養“新兩岸族”的意識,也要有從交流到交心的工作機制。

  做好台灣同胞的工作,就是做好人的工作。近年來,我們在這方面有了一些新的舉措。這在大陸方面發佈過的“31條”和“26條”中都得到充分地反映。“31條”和“26條”大家都很熟悉,這裏就不重復了,但强調“31條”是12條+19條,其中有19項措施面向的是台灣同胞,也就是面向的是人。“26條”是13條+13條,其中後面的13項措施面向的也是台灣同胞,也就是説面向的是人。而在各省市頒佈的多種多樣的幾十條中,大致也是如此。這反映了一種值得注意的政策導向和政策重點,就是充分考慮兩岸關係發展的底層邏輯,即展現善意、善念、人情,滿足兩岸民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意願和訴求;通過具體措施的推行,讓兩岸關係從“兵兇戰危”轉到人化世界,對當下兩岸關係和兩岸事務進行符合民心民意的治理。當然,對於對台工作來講,就是重在做人的工作、做人心的工作。

  四、要做島内“沉默的大多數”和“陌生的一部分”的工作

  應該説,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在技術上不存在太大問題,問題是政策和人爲因素。疫情前的2019年兩岸人員往來曾達到約900萬人次,其中台灣同胞來大陸超過600萬人次。2015年實施台胞來往大陸免簽注,全面實施卡式台胞证,大大方便台胞往來兩岸,當年即達到985萬人次峰值。截至2021年,兩岸三通之後,雙方人員往來有1.5億人次,台胞赴大陸計約1.12億人次。這意味着,雙方之間已經形成了某種社會性交往的局面。但是,在民進黨當局限制交流、阻斷對等信息的做法下,在島内無良媒體的操弄下,兩岸同胞之間的相互瞭解和理解仍然存在一些障礙,台灣民心民意仍然存在“兩張皮”的情况。

  有一個特殊例子。大陸同胞跟台灣同胞交流,只要直接見面,坦誠對話,雙方都感到很容易談攏,很容易走到一起,也很容易成爲好朋友。這背後自然有中華文化、社會習俗等天然因素的作用。前不久大陸五所著名高校的學生在北京大學黨委書記的帶領下到台灣訪問交流,受到島内各界人士的歡迎,包括藍營緑營背景的民衆都歡迎。北大一位同學回來興奮地對人講,跟台灣青年交流没有障礙,似乎見面三分熟。這次赴台訪問連同馬英九先生的大陸行,應該説是今年兩岸交流中的兩件大事,對兩岸關係緩和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但兩岸關係的真正轉暖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島内人士對大陸學生的友好態度,甚至親和對待,並不見得就能轉化爲他們對兩岸關係的立場態度上,或轉化到選舉中的投票行爲上。前面説過,我們曾提出做島内工作的重點是基層、青年、中南部三個面向,我們也確實在這方面下過很大功夫;但還是有不少台灣同胞對大陸比較陌生,有的還抱有一些成見。

  因此,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兩岸交流交往已有30多年,彼此來往也曾呈現熱絡的局面,如前所述,來往人次達1億多;但還是有很多,甚至是多數台灣人没來過大陸,對大陸並不太瞭解,對大陸的資訊更多的是從民進黨、緑營名嘴、地下電台等渠道獲取。這些台灣人或對大陸知之甚少,或根本無知,或還有些扺觸和敵對看法,甚至還存在着類似“信息繭房”“同温層”的情况。民進黨當局操控輿論和在這種操控下兩岸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現象,確實窄化了部分島内民衆的視野,弱化了認知能力,很多人長期被“洗腦”形成路徑依賴。應該説,對於我們來講,他們是“陌生的一部分”。另一種情况是由於島内特殊的政治生態和復雜的社會環境,在政治問題(包括對兩岸關係的看法)並没有公開表達態度,處於某種“潜水”狀態,也就是“沉默的大多數”。因此,要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就要更多地與“陌生的一部分”接觸、來往和交流,從陌生到熟悉、到相知,改變兩岸間信息不對稱的狀况,加强他們對兩岸現實和大陸對台政策的認知;也要激發“沉默的大多數”的覺悟,讓他們得到更多正能量的支撑,也敢於傳播正能量、敢於弘揚正能量。因此,這裏特别强調要有效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兩岸交流、對台工作的重點應該更多轉向那些没有來過大陸的、對大陸基本信息無法接觸、知之甚少或得到扭曲信息的民衆的工作。换言之,要從過去强調的三個主要面向,即基層、青年、中南部,轉向“陌生的一部分”和“沉默的大多數”。

  五、用大陸治理績效的事實和造福台灣同胞作爲關鍵吸引力

  劉兆玄會長曾經在中華文化論壇的大會演講中强調,采取什麽樣的制度固然重要,但它只是一種手段,關鍵看是否能滿足民衆的福祉龢利益。在某種意義上講,制度優勢首先體現在治理績效、效能,而績效和效能的核心就是對民衆福祉龢利益的滿足及其滿足程度,這也是“以結果爲導向的”。

  兩岸關係有政治對立的一面,也有制度之争的一面存在,而且制度競争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對於制度之争,我理解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治理制度或治理模式,就是看誰治理得好,誰能取得真正的治理績效;第二個是社會制度、價值觀層面的制度,這個可以討論,也可以競争。大陸方面領導人强調,中國大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40多年來大陸確實在這條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在處於新時代新征程,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應該説,大陸方面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已經有40餘年了,成就就在那兒擺着,現在大陸方面正全力以赴貫徹落實“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這是對綜合國力的全面提昇和充實,因此,大陸的發展更面臨着光輝的前景。實踐檢驗這種制度、這條道路是不是成功,是不是有它的特殊優勢,要靠事實説話。當然,我們要繼續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進一步加强社會建設和法治建設。從“以結果爲導向”的標準衡量,現在雙方的制度也可以去比較,也就是用事實和效果來檢驗。除了這些之外,兩岸關係發展中還有理念的競争,觀念的競争,包括統獨理念,這些都是很值得研究的問題,也要經受歷史長河的檢驗。

  二十大報告强調,“我們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繼續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這裏,“關愛”和“造福”兩個詞是很暖心的,“造福”一詞是首次使用。台灣同胞跟大陸同胞一樣,也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是在民進黨荒腔走板的執政下這個主題被淹没。台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台灣同胞命運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息息相關,台灣同胞福祉係於兩岸關係融合發展。多年來,大陸方面接連頒佈惠台政策,采取多方面實際措施,大力推動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落實台灣同胞“同等待遇”,將“以人民爲中心”的執政理念貫徹於對台工作的細節。隨着這些政策和措施的繼續推行,其效果將不斷彰顯,有感度會越來越高。

  作者係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教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