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報告强調貫徹新時代黨解决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明確指出了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戰略目標、基本方針、原則立場,展現了反干涉反“台獨”的决心和推進祖國統一的戰略信心,報告中指出,將“繼續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爲兩岸交流指明瞭政策路徑。
一、“新時代黨解决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列入二十大報告具有重大政策意義
“新時代黨解决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首次提出,見於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决議》:“黨把握兩岸關係時代變化,豐富和發展國家統一理論和對台方針政策,推動兩岸關係朝着正確方向發展。習近平同志就對台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張,形成新時代黨解决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决議文中對“總體方略”的表述,有兩層深刻含義:其一,總體方略的形成是建立在“習近平同志就對台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張”基礎之上,其内涵豐富,包含了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推出的對台方針政策的集成,包含了習近平同志歷次對台重要論述及主張,特别是2019年1月2日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四十週年大會上重要講話中提出的“五項主張”,具有重大戰略性、系統性。其二,“總體方略”是建立在新時期“黨把握兩岸關係時代變化,豐富和發展國家統一理論和對台方針政策,推動兩岸關係朝着正確方向發展”的政策與實踐重大成果之上的,其中包括十八大以來推出的一系列對台政策與措施,具有重要政策性、實踐性。2022年8月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將“黨在新時期解决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納入其中,再次突顯其重要性。
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解决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要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决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二十大報告是黨在新時期的綱領性文件,“總體方略”列入其中具有重大的政策意義:一是重申中國共産黨堅定不移地將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性任務目標,國家統一進程與民族復興進程相輔相成、共同推進,是對國家統一目標任務的定位;二是當前和今後,推進兩岸關係發展和國家統一進程中,貫徹落實對台“總體方略”將是基本方針與政策思路;三是報告中提出,大陸將通過貫徹落實總體方略,“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够實現!”,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引領兩岸關係、推進祖國統一的戰略自信。
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大政方針展現戰略自信與定力
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對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最有利”,這就從政策與戰略高度明確了對於統一前景及統一方式的認識與判斷,特别是在當前台海局勢面臨空前嚴峻的内外挑戰,近幾年各方對和平統一可能性及前景的不同看法與争論不斷出現的情况下,在黨的綱領性文件中再次明確了自1979年以來確立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仍然是大陸對台的基本方針,體現了對台大政方針的延續性與穩定性,而政策的穩定性是建立在戰略自信和戰略定力基礎之上的。
中共二十大報告强調,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基礎上,推進同台灣各黨派、各界别、各階層人士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其中有三個要點:一是重申了“一個中國”“九二共識”等基本原則與立場。二是在此基礎上,繼續推進同台灣各黨派、界别、階層展開廣泛深入協商,所謂廣泛深入協商,個人理解應是包含多種形式、多個層級、多方領域的,可以是民間論壇,也可以是政黨對話,可以是機構團體的協商,也可以是學術會議的研討。三是强調“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和平統一的進程”,突出了“和平”,體現了大陸追求和平、維護和平、争取和平的最大誠意、耐心與信心,也是對台灣廣大民衆期待兩岸和平發展願望的積極回應。
三、指明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政策與路徑
報告中有三處提到台灣同胞:一是“堅持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堅定支持島内愛國統一力量,共同把握歷史大勢,堅守民族大義,堅定反獨促統,偉大祖國永遠是所有愛國統一力量的堅强後盾”。二是“兩岸同胞血肉相連,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我們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繼續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三是“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絶非針對廣大台灣同胞”。
報告中用了相對較多的篇幅提到廣大台灣同胞,其中應有幾層深意:一是强調團結並支持台灣同胞共同反“獨”促統,這既是對台灣統派的强有力支持,更是對廣大台灣同胞從民族大義及長遠利益出發共同反對“台獨”、促進統一的期待與呼吁;二是明確將廣泛台灣同胞與極少數“台獨”分裂勢力區分開來,在反分裂反“台獨”方面將會展現“硬的更硬”,而在照顧台灣同胞利益福祉、落實兩岸一家親方面將會“軟的更軟”;三是表明未來將加大促進兩岸交流與融合發展的力度,特别是在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時增加了“各領域”,表明未來兩岸融合發展的廣度與深度都會進一步拓展,會涵蓋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更多更廣領域。同時,大陸也將持續出台“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這將成爲長久持續的政策方向,不會因台海局勢的起伏、島内政治生態變化而中斷或者改變,其中體現祖國大陸把握引領兩岸關係主動權與主導權的自信與能力。
四、青年交流爲兩岸融合發展注入新動力
應馬英九文教基金會邀請,北京大學郝平書記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大學等5所大陸大學36名師生赴台交流。在台期間與台灣大學、政治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東華大學等高校師生進行交流,並赴台北、台中、新竹和花蓮等縣市參訪。在兩岸重啓交流的新時期,青年交流成爲重要的亮點,相信將爲兩岸關係發展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三年疫情兩岸交流受阻,疫後兩岸交流重啓,高校赴台交流代表團能够成行是兩岸交流中的大事,是對今年初馬英九率團赴陸交流的積極回應,預示着在今後兩岸交流重啓的浪潮中,青年交流、高校學生交流將會成爲兩岸人文交流領域中非常重要的亮點。
在“台獨”和外部干涉勢力的不斷挑釁之下,當前兩岸關係處於較爲緊張嚴峻的狀態,在此背景下,兩岸青年交流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有着重要且特殊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兩岸青年通過面對面的深入交流,在彼此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樑,起到融合感情、消弭隔閡的作用;二是兩岸民間社會對雙方交流都有需求和期許,青年作爲兩岸的希望和未來兩岸關係的主要參與者及承擔者,以青年交流作爲兩岸重啓交流後的先行項目,實際上是爲兩岸交流注入了來自青年一代的新動力,這種自下而上的動力推動着兩岸關係向前發展;三是兩岸民衆同是中華民族,同爲炎黄子孫,中華文化是兩岸共同的根脈,兩岸青年在文化教育領域的深入交流,對於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夯實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推動作用。
交流是兩岸人民天然的需求,青年是兩岸關係的未來,是民族復興的希望,在兩岸重啓交流的新時期,相關各方都應該積極地爲兩岸交流開拓更多的領域,創造更多的條件,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推動兩岸關係朝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
五、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爲深化兩岸融合注入新動能
2023年9月,國務院發佈《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這是國家層面第一份專門爲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文件,是深入貫徹新時代黨解决台灣問題總體方略的重要舉措,是持續發展和完善兩岸融合發展政策體系的新布局。《意見》從三大方面、六個重點全面規劃福建作爲兩岸融合示範區的目標及遠景,共提出21條建議,其中涵蓋了將福建打造成爲“台胞登陸第一家園”的各個方面,包括暢通台胞往來通道、促進台生來閩求學研習、鼓勵台胞來閩就業、優化涉台營商環境、深化産業合作、支持厦門與金門加快融合發展、支持福州與馬祖深化融合發展、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發展、擴大社會人文交流合作等,定位目標清楚,政策措施具體,經由在福建的先行先試,再向其他地區延伸推廣,相信未來必將有助於提昇兩岸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進一步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拉緊同胞情感紐帶龢利益聯結,增進兩岸同胞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鑄牢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夯實祖國和平統一的基礎。
作者係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涉台事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