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報告指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應該共同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中進一步指出,福建可以成爲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踐行者和先行者。本文主要就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歷史文化基礎談幾點看法。
一、兩岸融合發展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礎
兩岸和平統一是歷史大勢,不可阻擋,既是中華民族實現最偉大復興之必然,也是全體中華兒女追求國家統一之最大願望。隨着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不斷深化,兩岸和平統一的呼聲也不斷高漲。如何進一步厚植和平統一的基礎日益成爲兩岸同胞的重要任務,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就成爲重要路徑。通過融合發展,實現兩岸優勢互補,促進兩岸民衆心靈契合,增强兩岸同胞情感,共享兩岸發展成果,共建共同精神家園,共同應對當前面臨的各種國際風險和危機。但台灣社會的“台獨意識”已經浸透到各個階層,由此造成兩岸民心的疏離和對立,兩岸和平統一的思想基礎受到嚴重侵蝕。
隨手翻開按照李登輝旨意並由他親自撰寫總序的《台灣主體性的建構》一書,該書2004年出版,至今已近20年,梳理一下台灣近20年的發展歷程,以“去中國化”爲標誌的“台獨意識”推介成爲主綫,現已經蔓延到台灣社會各個層面。書中所設計的“台獨”路綫圖正一步一步往前推進,其最終目的地是台灣獨立建國。李登輝在總序中明確説要從“政治、外交、經濟、教育文化、科技、環保和中國威脅等方面,提出台灣國家的主張,樹立國人追求的標杆”。因爲長期以來,“台灣人民被灌輸大中國意識,台灣歷史文化被打壓,台灣人民無從認識自己的歷史文化,也因而無法確立對台灣的國家認同”。因此“堅信唯有建立台灣歷史文化的主體解釋,才是解决問題的根本。”由此可以看出,自李登輝開始的“台獨”進程已經啓動,就是要進行歷史文化主體性建構以及台灣主體教育。一旦“台獨”意識成爲主流民意,“台獨”勢力就可以在台灣推動“台獨”公投,從而建立“台灣共和國”,這也反映了蔡英文當局一再聲稱台灣年輕一代爲“天然獨”的背後的目的。
毫無疑問,全面消除各個領域的“台獨意識”的影響和重建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一個中國的國家認同以及認同教育成爲當前首要任務,這也是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的基礎性工作。
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親望親好,中國人要幫中國人。我們對台灣同胞一視同仁,將繼續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爲台灣同胞和台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讓大家有更多獲得感。其目標是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爲發展增動力,爲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兩岸要應通盡通,提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要推動兩岸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合作,社會保障和公共資源共享,支持兩岸鄰近或條件相當的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很顯然,這種融合發展是務實的,是從關注兩岸民衆的福祉出發的,表達了真誠和善意,希望得到善意的回應和積極地響應,使兩岸能相向而行。通過融合發展,可以加强兩岸民衆的交往交流交融,在交往中拉近距離,在交流中增進認同,在交融中實現一家親,最終實現兩岸的和平統一。
二、兩岸融合發展需要不斷建構歷史認同
如何實現兩岸的融合發展,需要克服和消解兩岸多年來的隔閡和誤解,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求同存异,求同化异。由於蔡英文當局不斷推行“去中國化”、不斷開展“台獨意識”的教育,兩岸的歷史認同幾近被消解殆盡,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必須重建歷史認同以及開展歷史認同的教育。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瞿林東主編的多卷本著作《歷史文化認同與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歷史地考察和分析了中國爲什麽會成爲統一的國家龢民族的最深層的原因。在後記中説,中國之所以成爲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存在和現實實體,其根本的原因是中國歷史上的歷史文化認同傳統。“因爲中國有悠久的和連續不斷的歷史,以及反映這個歷史的連續不斷而又豐富厚重的史學;同時,又有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和這個文化的巨大的凝聚力。當我們在研究過程中,深入到中國歷史上的歷史文化認同傳統這個領域的時候,都會發自内心的震撼和感動,即使在金戈鐵馬,刀光劍影的時代,歷史文化認同的趨勢也不曾中斷,這種歷史上的表象和表象背後的深層的歷史運動似乎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在中國人的思想觀念中是至高無上的,是牢固而持久的,不僅是漢族而且少數民族政權一如既往地建構中華文化的歷史認同。海峽兩岸雖然根脈相連,但相隔多年,歷史認同仍然需要不斷建構。
台灣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台灣古稱夷州、琉球。我國的古籍《尚書·禹貢》篇記載的“島夷”,即指台灣。中國歷代政府在台灣先後建立了行政機構,行使管轄權。歷史文獻已經證明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但蔡英文當局的歷史教育告訴學生,台灣只有400年的歷史,台灣從來就不屬於中國。我們認爲這是背離歷史事實的,但台灣的教育却將虚構歷史當作真實的歷史並灌輸給學生。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的教育已經貫穿到台灣的整個教育中,台灣青年人的歷史認同已經出現了認同危機。所以,歷史認同的重新建構在兩岸融合發展中是當務之急。
三、兩岸融合發展需要建構文化認同
兩岸融合發展既需要人員的交往交流交融,更需要心的交往交流交融,心靈的契合最終歸結爲文化和價值的認同。
每一個到過台灣的人都會説,台灣保存中華傳統文化不僅完整,而且深厚。台灣同胞也以此爲自豪。但“台獨”意識在台灣的蔓延和擴展是如此之快,令人震驚。從文化的視角看,文化的傳承和認同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但在台灣的中華文化傳承却没有形成民族的凝聚力,反而是離散力,這值得認真思考。
台灣文化無論從根源、内涵,還是表現形式,都與中華文化一脈相承,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峽兩岸具有共同的文化傳統,但今天要想實現“認同”需要兩岸共同建構。
海峽兩岸共同使用漢語,也同用一種文字,即漢字。台灣居民使用的文字始終是漢字。
漢字作爲中華文化最基本的細胞或元素、人們交際的工具和記録漢語的符號系統,是中華文化産生和發展的關鍵,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媒介。可以説,正是由於漢字的創制和使用,中華民族才進入文明時代。同時,由於漢字搆成的特點,使其藴涵着深厚的文化傳統,從而成爲維係民族統一、傳承歷史文化的認同標誌,發揮了重要作用。
兩岸文化同文同種同源,這是歷史的客觀事實,但“台獨”理論工作者將兩岸文化發展過程的差异性擴大爲本質的差异,從而否認台灣文化屬於中華文化,認定爲是没有主體性的多元文化,這無疑是一種文化虚無主義,是一種背離文化發展歷史的十分荒謬的文化觀。在兩岸融合發展進程中,這種扭曲的文化觀必然造成各種衝突,影響兩岸人民的心靈契合。
四、兩岸融合發展需要構建核心價值認同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命脈不絶,靠的是中華民族强大的凝聚力,這强大的凝聚力來自何處,來自中華民族對自己民族的核心價值的强烈認同,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的認同。這種基本精神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在生活和社會實踐中提煉昇華起來的,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的一種精神力量。我們把它概括爲:愛國主義、中華統一、憂患意識、自强不息、天人合一、民惟邦本、重義輕利、貴和執中、舍生取義、崇禮重德等。以此觀察台灣“台獨意識”的濃厚和不斷地蔓延,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中華文化的傳承中丢棄了最核心的精神和價值,這就是愛國主義和中華一統的價值認同。
愛國主義精神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靈魂和旗幟。愛國主義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精神,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最深厚、最穩固的思想根基。愛國主義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核心是對民族和國家的生存發展、繁榮興旺等根本利益的關心與維護。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習近平總書記説:“要愛國,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愛國,是人世間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説,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是心之所係,情之所歸。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習近平總書記説:“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根植於中華民族心中,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維係着華夏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爲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鬥。”
愛國主義精神搆築起民族的脊梁。習近平總書記説:“愛國主義情感讓我們熱泪盈眶,愛國主義精神搆築起民族的脊梁。這一切,匯聚成禮讚新中國、奮鬥新時代的前進洪流,給我們增添了無窮力量。”
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積澱,“中華一統”理念,已成爲中華民族深層的社會心理結構,成爲中華民族的政治思維定勢。它不僅推動中華民族融合與發展,形成一個具有極强的向心力的整體,而且“大一統”對於中華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及其生活都有着深刻的影響。
習近平談到中華文明的特點時説,“中國文明從一開始就重視‘大一統’。中國人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國家是第一位的。歷史多次證明,只要中國維持大一統的局面,國家就能够强盛、安寧、穩定,人民就會幸福安康。一旦國家混亂,就會陷入分裂。老百姓的灾難最慘重。”千百年來,中國人都秉持着這個道理。
“中華一統”理念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中,影響了幾千年來中國人對國家命運的思考。今天,它的現實意義在於,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必須凝聚全體中華兒女的共識,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面對當今劇烈變動的世界,必須堅守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底綫共識,這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底綫。
維護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是中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源泉。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國家分裂是中華民族天經地義的政治價值取向。這種價值取向在民族矛盾衝突之際,在國破家亡的被佔領時期,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多少仁人志士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事异族、投二主,背叛祖國,多少民族敗類因分裂國家、破壞統一而被永遠釘在歷史的耻辱簿上。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雖然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出現分裂和動亂,但統一是社會的主導形式,即使是在分裂狀態上人們也心歸統一、力争統一。只有認識了這一中華文明的特點,才能深刻瞭解昨天的中國,認識今天的中國,看到未來的中國。
毫無疑問,“中華一統”理念鑄就了中華兒女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價值取向,並轉化爲一種價值標準,在評價重要歷史人物時,往往把是否追求和順應“統一”還是要求“分裂”當作一個重要的尺度。“大一統”意識强化了人們認同國家統一的自覺性,成爲中華文化培育統一意識、指導統一實踐、完善統一秩序的顯著標誌。“中華一統”理念作爲政治文化居於中華文化的核心,不僅决定着其民族文化的特點,更决定着其性質和走向,從這個意義上説,“中華一統”理念與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文化最核心的價值理念,因此,在推進兩岸融合發展過程中必須築牢這一最深厚的思想和價值的根基。
綜而述之,推進兩岸融合發展必須厚植歷史文化根基,更要重新建構兩岸民衆的歷史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真正實現兩岸人民的心靈契合,爲兩岸和平統一奠定深厚的思想和社會基礎。
作者係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華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