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2024大選前,台灣有56個關心教育的民間團體,公佈“2024年全國家長最關心的十大教育議題”問卷調查。接受調查的民衆包含3282位家長、1142位社會人士、777位教育工作者、178位學生,相當具有代表性。依據統計結果,重視度第一名的是孩子的“品格教育”。
中華文化圈自兩漢以來,一向重視品格教育。因爲獨尊儒術,基本上以“仁”爲核心。1949國民政府遷台,更强調“德智體群美”五育,德育居首位。因此小學有“生活與倫理”課,中學有“公民與道德”課。教材内容既確立行爲規範,更注重道德行爲之實踐。但時至今日,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强化道德感,雖然仍是關乎孩子一生發展與幸福的事,却已成爲台灣校園當中最難落實的一環。爲什麽呢?
自1994教育改革思潮成爲台灣教育主流之後,一切價值觀向西方看齊。“公民與道德”科目被改爲“公民與社會”,雖增加了經濟、政治與法律的比重,却輕忽道德教育。我們舉2019年開始實施的《108課綱》(社會綱領)的六大課程目標爲例:一、發展個人的主體意識,以及自律自治、自發精進與自我實現的素養。二、提昇獨立思考、價值判斷、理性决定與創新應變的素養。三、發展民主社會所需之溝通互動、團隊合作、問題解决及社會參與等公民實踐的素養。四、增進對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學科及領域知識的探究與理解能力。五、發展跨學科的分析、思辨、統整、評估與批判的能力。六、培養對於族群、社會、地方、國家和世界等多重公民身份的敏察覺知,并涵育具有肯認多元、重視人權和關懷全球永續的責任意識。
綱領課程目標有“主體意識”,有“獨立思考”,有“分析、思辨、統整、評估”,有“人權”,有“永續”等。衆聲喧嘩中獨缺“品格”一味,至於孝順、誠信…更付諸闕如。但這種價值觀的轉變符合中華文化特質,有利於未來世代的發展嗎?
各民族文化的形成都各有其歷史脈絡,西方文化重視個人權益,中華文化則重視群體利益,其實各有利弊。但若未加整理爬梳,一味追隨,讓兩種價值觀互相拉扯,就造成台灣社會的兩代隔閡,也使“品格教育”躍居爲家長關注的第一名。其實,兩岸三地都有類似問題。主流教育因肇基於西方學術脈絡,追隨已成爲一種慣性,檢討却得面對質疑,轉向更需要極大的勇氣。但中華文化的韌性却絶不容忽視,她盤根錯節又無所不在。因此,當我們將目光移開學術圈,投注到真實人間世,你才會發現文化“隨風潜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力量,早已欣欣然萌生新芽,以不容忽視之姿,亭亭而立。
本文分成三部分:放眼兩岸,放眼世界,放眼未來。
二、放眼兩岸─中華文化在民間
1949年後,兩岸的文學便似有一道海峽中綫,各有各的政治背景,各有各的人群聚合,各有各的社會流動…於是分别形成不同的論述。中綫以東的台灣,既延續古典、一以貫之;也落地生根、自成一統;有寫實主義,也有現代主義;中綫以西的大陸,則有自己的思想堅持,自己的悲歡離合、自己的生命故事。如此發展下去,兩岸文學應走向涇渭分明,然而,兩岸思想脈絡中都看得到“文章經國之大業”的抱負,看得到“興、觀、群、怨”的文化影響。尤其在通俗文學中更明顯可見,無論用字、遣詞、謀篇、布局、取材……,可以説,兩岸早就進行跨中綫的融合。若進一步探究近年兩岸文本劇本故事内容,更可以看見兩岸都在進行各種傳承下的創新。
(一)台灣
觀察台灣30年來通俗文學類碩士論文的研究主題變化,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見此趨勢。80年代,台灣通俗文學都取材於中國戲曲小説,所以論文研究也以此爲重心。如:白兔記故事研究,三笑姻緣故事研究(以唐解元一笑姻緣爲主),二郎神傳説,五通神傳説研究等皆是,研究材料不脱中國古典,但都是台灣民間耳熟能詳的故事。但自2012年後,現代大陸流行或研究的素材進入台灣研究的範疇,如:當代華文盗墓小説研究,宋、元、明道教酆岳法研究,大陸網絡穿越言情小説中的女性書寫——以《清穿日常》《世婚》爲例等。非常明顯,兩岸互相借鑒,互相影響,新元素的引入,讓論文有了新的討論空間,有了打破框限的切入點。
學術之外,影視文化更是如此。兩岸交流之初,無論文學文化影視事業,港台都具備一定的優勢。但四十年來,大陸挾其14億人口的龐大量體,及網絡世界鋪天蓋地的藝文産品,形式已逆轉。隨着網絡小説、陸劇的風行,許多大陸用語,如“猫膩”“高檔”“潑髒水”等,已成爲台灣居民的日常。兩岸劇情許多概念也極爲相似,特别在性平意識方面,女主角一定有强烈的獨立自主意識,男主角也一定要有强烈的認同表態。這種傾斜兩岸齊心,不但劇情雷同,連台詞都像,一起抛掉“携手同心,禍福與共”,采用“護你一世周全”。兩岸通俗文化層面其實日益水乳交融,共謀創新,只是被兩岸政治層面的劍拔弩張遮掩了。
但台灣戲劇近年還有一個與課綱同步的趨勢,强調本土意識,主體意識,角色的“人設”也與過去有很大差异,看得見政治風向。尤其是拿政府預算的公視,其年度大戲如《茶金》《斯卡羅》等,在歷史情節與人物刻畫中,都可以看到特定意識形態的介入,對史實叙述有所偏差。公視節目製作相對精緻、長期潜移默化下,年輕一代疏離中國,疏離中華文化是很自然的趨勢。不過,夜路走多終遇鬼,今年慘遭滑鐵盧。《人選之人—造浪者》是台灣第一部講述政黨幕僚的職人劇,想凸顯執政黨的民主進步,没想到竟掀起政壇千尺浪。因爲民進黨的性騷擾、性暴力、不倫戀數量本就是三黨之最,受害者衆。受害者在看《人選之人》時,所有被壓抑被否定的情緒翻江倒海襲來。劇中女主角的台詞是:“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很多事情不能就這樣算了。”現實中的女主管却無情地轉身離開,不提供任何資源與協助!民進黨擅長謊言與營銷,但當宣傳與事實差异太大時,終將翻船。“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這應該算是中華文化的反撲吧!
(二)大陸
若探究近年文本劇本故事内容在傳承下的創新,陸劇的表現精彩。我們看看《琅琊榜》《慶餘年》這兩部連續劇,就把中華文化的元素運用得出神入化。
《琅琊榜》内容雖爲虚構,但對細節的考究毫不馬虎。劇中大量的禮儀戲,例如互相問安時,依親疏、性别、場合等,會有不同的手勢與姿態;演員家居、外出、進宫會有不同的穿着、皇帝與皇子們衣服上的龍爪數目、腰間玉珮佩戴的位置也有講究。因此,觀劇時必須聚精會神,經常要暫停重看才懂,但也因此樂趣無窮,一邊追劇,一邊更深入理解中華文化精微之處。全劇的構圖與配色高雅,確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烟雨中”的歷史况味;服飾與配件材質極佳,很能烘托出人物的身份與氣質。但最吸引觀衆的,絶對還是劇中人物的“情義”!劇中有兒女之情、朋友之義,更有愛家愛國的大愛,具體展現生命的層次“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深刻説明瞭“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的抉擇;以及“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的根本分别。
《慶餘年》是穿越劇,劇中情節精彩紛呈,但宛如“李白斗酒詩百篇”的那一段絶對是經典。編劇融唐宋數百年錦綉詩詞於一瞬,從“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到“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换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從“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到“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到“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從“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到“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或纏綿悱惻,或豪氣干雲,一席盛宴,鋪陳了中華文化的燦爛輝煌,讓兩岸中國人熱血澎湃,深感自豪!
兩岸影視藝文係出同門,各領風騷數十年。近年來因爲各種主客觀因素,發展基調未盡相同。一方是小確幸,一方是大國崛起;一方强調多元,一方主題明確,但私底下絶對有互相借鑒之處。兩岸携手,中華文化的世界性、前瞻性,必將再上層樓。
三、放眼世界─中華文化是世界追求和平的解方
近年,大戰頻發,俄烏、以巴血腥慘烈的畫面,每天出現在電視畫面。千萬人命傷亡,都市化爲廢墟,讓世人重温戰争的恐怖,也急於尋求化解之道。令人感嘆的是,宗教信仰曾經帶給西方博愛與秩序,但今日却帶來難以處理的千年讎恨。在以神之名的號召下,人命賤如螻蟻。當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口中吐出復仇宣言:“我們將把加薩變成一座荒島”時,聖經(創世記13:13)“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彼得後書2:6)“又判定所多瑪、蛾摩拉,將二城傾覆,焚燒成灰,作爲後世不敬虔人的鑒戒。”的畫面立刻出現在世人腦中。舊約中的上帝如此嚴厲,那麽宗教對立的世界哪有和平的空間?
中國傳統思想則非如此。我們重視人,人的位階與天地齊平,無可超越。《易經》説:“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就是“以人爲本”。孔子以“仁”爲儒家的核心價值,孟子則説:“仁者愛人”。而且,孔孟的思想都肯定人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達到至善,無須藉助神力。道家雖冲淡虚静,但愛人之心無二。老子説:“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心”可見一斑。墨家出自民間,更重視兼愛:“愛人利人,順天之意,得天之賞者有之;憎人賊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罰者亦有矣”。
中國人的理想世界就在人間,不是虚無縹緲的天堂。“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盗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閉,是謂大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更具象化了大同世界“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鷄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發垂髫,並怡然自樂。”只要没有戰争,人間就是天堂。因此,中國領導人絶對説不出納坦雅胡式的宣言。因此,中華文化正是宗教戰争的解方。
17世紀時,德國著名哲學家萊布尼茨就有這種想法。他眼見1618年歐洲30年戰争後的民生凋敝,又看見中國康干盛世的繁盛,就對此一東方大國在政治、文化與科學等長足的發展,贊譽有加。之後,歐洲的啓蒙運動亦主張西方人應傚法儒家之道德觀與理性,補足基督教文明之缺陷,以達大同世界。今日,宗教衝突方興未艾,中華文化的人本思想若能推而廣之,宗教衝突應能逐步緩和,野心者亦無操弄的空間。
四、放眼未來——“AI時代”文化先行
工業革命之後,西方崛起;兩次大戰之後,美國崛起。他們皆挾其强大的軍事、經濟實力,懾服四方之後,再以他們的文化,改造四方。中國近幾十年來的經濟發展成果,亞歐各國有目共睹,隨着“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更逐漸改變了偏重海路貿易的傳統模式,中國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但歐美侵略性强的文化基因,讓他們很難理解中國“和平崛起”的概念,蒙古西征的歷史記憶更使他們難以信任强大的東方。所以,我們文化中的“和平脈絡”需要逐步進行細膩的鋪陳與凸顯。
信息科技和虚擬世界正逐步改變我們的生活和感知方式,也在重新塑造我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虚擬世界本身也必將面臨挑戰,包括虚擬身份濫用、虚擬人格的建立,虚實之間的權力分配等。這些問題反映了虚擬世界在現實生活中將引發的倫理和社會問題,例如個人認同和自我等,均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如果無意識地任憑科技引導前進,未來的虚擬世界價值觀很可能從叢林原則開始,但如果有意識地介入,中華文化重視品格並逐步建立個人品格的路徑,却可能由虚擬世界進而影響實體世界。這個多元發展的未來世界,中華文化“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這是我輩應該深思并且進行規劃的工作。
五、結語
台灣比大陸早四十年全面接觸西方世界,引進西方思潮,對西方的理解比大陸深入。但台灣也早五十年提倡中華文化,對中華核心價值的認知,有堅定不移的信念。三十年來,面對教改思潮與政治去中國化的打壓,中西價值體系正面碰撞下,學界和教育界會要求自己深化廣化,以會通中西,來與西方論點對話。大陸同樣面對此種困境,但恰好主客易位。台灣是如何捍衛中華文化價值以面對挑戰,大陸則是如何重建對中華文化價值的認同。事實上兩種力度相輔相成,才能盡快建構起完整的中華文化意象,淬煉出更具普世價值的文化品格,搭建起被世界各國信任並支持的和平框架,重構一個更加包容大度的國際秩序。這是兩岸應共同携手努力的方向。
作者係台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