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與台灣兩岸一衣帶水,兩岸同胞濱海而居、向海而生、因海而興。明鄭以降多有閩粤住民遷往台灣,如今台灣漢族有800多萬同胞祖籍泉州,百年來崇奉着與閩南沿海地區相似的宗教體系,綿延着共同的信俗文化,台灣寺廟八成以上是泉州祖地分靈,媽祖信仰是其中的重要代表。歷史上,護航女神媽祖充當着漁民、海商、使節和水師的庇佑者,以一系列誅滅水怪、護佑商船、助滅敵寇、天降甘霖等靈應故事塑造着泉台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記憶。溯古通今,媽祖文化也在兩岸同胞從未間斷的互動交流、尋根謁祖中呈現出學理化、系統化的傾向,對兩岸宗教交融、文脈永續具備特殊的貢獻,是展現閩台文化淵源彼此呼應、緊密聯結的瑰寶。
一、泉台媽祖文化的淵源
泉台媽祖文化同根同源,一脈相承,展現了共同的航海信仰和保家衛國的情懷,成爲閩南台胞鄉愁鄉情的一縷,同時也是兩岸文緣的突出象徵。媽祖原名林默娘,誕生於宋太祖時期的泉州轄屬的湄洲灣賢良港,是宋元以來最具傳奇意義和世俗影響力的海上女神,又被稱爲“天妃”“天後”,她在商人面臨海難、民衆身陷疾苦、海疆遭逢敵寇叩關時降臨,引導人們化險爲夷,受沿海地區民衆虔誠的香火祭拜,立碑歌頌。
(一)泉台兩岸同胞崇信着相同的媽祖靈應故事
從台灣和大陸有記載的媽祖靈應故事看,媽祖信仰寄寓着救商、濟民、護國的三重内涵。在宋元時期體現的更多是媽祖在收服水怪、平定風浪、護佑商人上的神迹,例如在湄洲灣航道上門夾救商,掛席泛槎,鐵馬渡海,以及收服水怪晏公、驅除二孛等海怪,最終飛昇成仙。而到了明清時期,媽祖則成爲護佑使節,助陣退敵的海上女神,例如明成祖時期鄭和出使暹羅國時突遇顛簸,媽祖顯靈護航;明仁宗時期欽差柴山出使琉球,媽祖護佑其躲避水厄;明成祖永樂年間,倭寇哨船渡海騷擾沿海,欽差都指揮張翥統領的水師與倭寇相持不下,媽祖顯靈將倭寇船抛入海浪之中,無數倭寇溺水而亡。
媽祖的靈應故事與泉台曆史息息相關,這突出體現在媽祖助鄭成功收復台灣和施琅平台的傳説中。鄭成功在鹿耳門對戰荷蘭侵略者時,在媽祖庇佑下揮軍直入,荷軍獻城投降;康熙年間,水軍提督施琅統一台灣,進兵時淡水奇缺,媽祖廟外的井突然涌現清泉,解决了軍旅食用,東渡台灣時因爲海風無法前進,船隻四散,媽祖以火光指引所有船返還湄洲灣内,一艘不缺,扺達澎湖得媽祖神兵大軍助陣,登陸告捷,形成了著名的“井泉濟師”,“引舟人澳”,“澎湖助戰”等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説。台灣的鹿耳門天後宫、台南安平天後宫、鹿港天後宫等,都由鄭成功驅荷或施琅的水師收復台灣後從湄洲灣分靈而來,成爲媽祖信仰由泉州傳向台灣的印证。
(二)泉台兩岸民衆是媽祖信仰的主要傳播者和繼承者
媽祖信俗伴海而生,其傳播也離不開海上交通發展的助力,宋元時期的泉州港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北宋哲宗元祐年在泉州正式設立市舶司,從此泉州在海外交通方面的地位顯著提昇,呈現藩商、船工絡繹不絶的盛况,宋慶元年間建立的泉州郡城南順濟宫正與市舶司緊鄰,地處“蕃舶客航聚集之地”。泉州港在馬可波羅行紀中被譽爲“世界第二大貿易港”,以得天獨厚的港口優勢和無與倫比的造船優勢成爲傳播媽祖信仰的主力——一方面以莆田爲媽祖信仰的核心地區,泉州具有優先承接傳統信俗文化的地緣優勢;另一方面,在泉州一帶福船製造技術和出海習俗的共同作用下,進一步推廣了媽祖文化,“迄於南宋,泉州地位更凌駕於廣州之上,尤其在武夷山上木材的充分供應及桐油漆料的涂抹下,使福船的造船技術,優越無比,滴水不漏,直讓大食船舶相形失色。致使沿海的海運,全由閩浙船工掌握,自然使地方上的神靈天妃的地位扶摇直上”。在此背景下,閩南的海工、海商和漁民出海通常設置專門祭祀媽祖天妃等舟神的神龕艙,行前必祭拜媽祖,所謂“凡買客入海,必致禱祠下,求杯珓,祈庇護,乃敢行”,並在順利登陸後請媽祖神像上岸巡遊和“拜碼頭”。由此可見,泉州港爲媽祖信俗傳播提供特殊的區位優勢,泉州的漁民、海商也成爲最初將媽祖信仰帶到台灣等周邊沿海的傳播者。
台灣在明清時期成爲媽祖信俗漂洋過海的主要承接地。明鄭以降,閩粤漢人渡過黑水溝(台灣海峽)扺達台灣,伴隨着移居漢人的休養生息,台灣成爲媽祖信仰的新核心區域。台灣承接媽祖信俗始於明末清初,康熙二十三年,施琅克服明鄭勢力後,媽祖由天妃晋昇爲“護國庇民秒靈招應仁慈天後”,到雍正十一年,朝廷令各州縣建祠奉祀媽祖,媽祖信俗活動在清政府推崇下達到頂峰。明鄭以至於清治初期,台灣本島陸續出現媽祖廟,可以分爲兩類,一類爲朝廷敕建、台灣府或民間捐奉建造,一類由湄洲本土分靈而來,前者包括台北天後宫、鹿耳門天後宫等,後者又包含了由朝廷官兵分靈、平民分靈、宗教人士分靈建立,例如明永樂元年施琅從福建恭請護軍迎“湄洲媽”至台灣的鹿港天後宫,明天啓年間船户劉定國自湄洲祖廟分靈到台灣的新港奉天宫,康熙年間樹璧和尚由湄洲奉請媽祖神像來台創立的北港朝天宫等,這一部分分靈媽祖宫廟極能展現海峽兩岸彼此呼應的虔誠信仰,許多媽祖廟的楹聯體現了媽祖信仰源自湄洲及對祖國海疆的庇佑賜福之意,例如彰化員林福寧宫的“福地妥神靈,光昭瀛島,香分湄島”,台中沙鹿朝興宫的“朝我台疆聖恩唯一,興諸海島母德無雙”,彰化南瑶宫的“南北盡欽崇波平海宇,瑶琚同報答奠海疆”。
(三)泉台兩岸在互動中形成了完整的媽祖信仰人群傳播路徑
泉台兩岸在互動中形成了完整的媽祖信仰人群傳播路徑,即信仰受衆群體的遞進大致呈現出從漁民開始,先向經濟地位較高的海商階層擴散,而後爲政治地位較高的鄉紳和官宦所接受的路徑。媽祖信仰最早進入泉州惠北漁村,漁民出海與否都要先問卜媽祖,漁船入澳後或出海順利後要以牲禮菜甌叩謝媽祖,媽祖信仰與地方風俗融合緊密,例如泉州惠安沙格村端午節賽龍舟前,村民會先將靈慈宫中媽祖抬出巡遊,隨着泉州港的海上要塞地位勃興,航海者和海商成爲信仰媽祖的第二大群體,宋元時期有媽祖護佑商人三寶,以及在泉州、興化大旱時顯靈預示米船入港,救濟餓殍等傳説。而到明清之際,隨着媽祖信仰由海峽對岸傳入台灣,且清政府屢次因媽祖屢次顯靈助戰而晋昇媽祖神位,昇格祀典,媽祖信俗爲政治地位更高的官宦、鄉紳所接受。尤其在台灣統一後,施琅及其子世驃、世綸、世驥,族人施世榜、施瓊芳、施世潔,部將吴英、藍理、藍廷珍等,在台南、台中、嘉義、淡水、彰化等地修建了衆多的媽祖廟,基本上是由泉州天後宫分靈而來。有的台灣媽祖廟得到了清朝的敕封,例如鹿港天後宫廟内有“神召海表”,“佑濟昭靈”匾額,均爲干隆御筆所賜,可見傳入台灣的媽祖信俗已經基本完成從民間信仰到官方提倡的轉變,起到了銘記台灣光復歷程,聯結兩岸同胞情誼的政治感召和心理維係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在發展媽祖信俗上顯現出本土化的傾向。除却媽祖文化誕生即具備海上女神的特質,傳入台灣的媽祖出現了與大陸靈應故事中較爲不同的農業神特質:例如彰化縣鹿港天後宫關於“同安寮十二莊迓媽祖”由來記述道,清道光年間久旱不雨,農民争搶水源發生争鬥,當地父母官恭請鹿港舊祖天上聖母祈雨,果真天降甘霖;清中葉台北文山區迎媽祖祛農害;彰化南瑶宫流傳“聖母布施甘霖,嘉惠農友”等。台灣承襲福建沿海的媽祖信俗的同時,也根據最初扺島的墾民在台灣復雜多變的氣候條件下開荒耕種的需求産生了新的内涵,媽祖的神職也更爲多元。
二、媽祖文化對兩岸宗教交流的影響
媽祖信仰源遠流長,業已成爲兩岸交流互動中不可替代的文化符號。媽祖信仰以豐富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存吸引台胞返閩尋根謁祖、交流參訪,成爲兩岸宗教交流重要的文化根基。泉台兩岸宫廟之間的交往從未間斷,媽祖祭典與祭孔大典、黄帝陵祭典並稱爲中華三大祭典,每年來泉的台胞約10萬人次,其中一半以上是爲了朝拜進香,其中以媽祖宫廟交流最爲密切。每年泉台兩岸媽祖宫廟之間交流多達300團次以上,人數超6萬人次,如2019年7月,泉州、澎湖兩地天後宫成功舉辦直航會香活動,澎湖縣長賴峰偉率504名澎湖信衆乘坐“雲豹”客輪直航到泉州天後宫謁祖進香,實現了泉州澎湖“二度直航,三顧會香”的盛典,目前,泉州已經成功舉辦了2届泉州澎湖媽祖會香。台灣現有媽祖廟800多座,信仰者達1100萬人以上,如北港朝天宫年中各次慶典,進香徒衆每年累計四百萬人次以上,足見台灣具有相當規模的媽祖信衆基礎,泉台兩岸圍遶媽祖信仰分靈、進香、巡遊而展開的宗教交流日益普遍。
媽祖文化促進宗教交流的學理化發展,逐漸從民間信仰上昇到官方學術層面。海峽兩岸整合高校、研究機構、民間信仰場所等資源,深入挖掘民間信仰的文化内涵,舉辦媽祖文化論壇、媽祖學術研討會等。2012年在台灣新港奉天宫召開首届賢良港媽祖文化論壇,以作家林仙久創辦《媽祖誕生地》報紙作爲陣地,編輯出版《林默的賢良港》《資料匯編》等幾十萬字的研究媽祖文化傳播的書籍,該論壇經由兩岸的兩個宫廟共同承辦,成爲媽祖文化走向兩岸學術舞台的先聲。泉州現已成立多個媽祖研究機構與團體,例如安溪善壇媽祖文化研究會、晋江市媽祖文化研究會、惠安媽祖研究會、華僑大學媽祖文化研究會,掌握大量媽祖研究的一手資料,編撰《中華媽祖志泉州卷》,並積極與台灣的北港朝天宫、新北板橋鎮聖宫等媽祖廟和宗教界、學界人士舉行活動,掀起了兩岸媽祖信仰交流學理化的潮流。
泉台兩岸的媽祖文化都緣起於海洋文化,並在抗擊海寇,守衛海疆,收復寶島的歷史記憶中進一步深化。媽祖信仰得到歷朝歷代政府的提倡和推行,分靈自湄洲灣的媽祖廟廣泛分佈、各式各樣的靈應故事和傳統信俗得以在海峽兩岸傳承,泉州港作爲海上交通樞紐在此過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台灣也隨着閩南墾民的移居及兩岸互動成爲新的媽祖信仰中心。媽祖信仰綿延至今,愈加成爲兩岸同胞艱辛創業、質檏虔誠、愛國愛鄉的精神符號,成爲兩岸同胞心中亘古不變的文化瑰寶。
作者係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共黨史專業碩士研究生。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