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探索福文化與閩台民俗的關係
福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華人社會中的重要標識與符號。近年來,中華文化在海外傳播影響逐漸擴大,使得福文化的内涵不斷豐富發展,在不同時空、不同地域、文化、社會等領域,呈現不同的發展形式。過去學界對福文化研究多注重在文化的傳播、産業與發展影響的研究,對閩台福文化的調查與研究關注較少。盧翠琬、劉建萍的《閩台福文化的多維呈現與多元開發》研究中,探討閩台地區社會生活中,福文化主要是通過祭祀祈福、器物載福、行善積福等不同形式展現。近期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編撰的《讓中華福文化綻放璀璨的時代光芒》一書中,黄詩嫻、吴巍巍、景惜顔、陳建芳等人詳細探討福文化在閩台的傳播與發展現况,可説是很寶貴的研究資料。
爲此,筆者思考一個中華傳統節日習俗在當代社會的傳承與變容的構想,借由福文化來探討其與閩台之間的關係,這也是一個饒富民俗學研究意義的課題。對於一般民衆而言,民俗涉及的面相多與日常生活有關,也可以説民俗就是生活文化本體,因此産生一種只要具豐富生活經驗者,就可知曉民俗這樣的認知。那麽在如此理解下的閩台民俗文化内涵是否也可以成爲福文化的傳承現象?若可,又該如何探索福文化與閩台民俗之間的關係。首先以閩台生活習慣與民俗來看,在結婚喜慶、新居入厝、彌月慶生、廟會慶典等場合,都會舉行“辦桌”的民俗筵席以作爲慶祝。筆者於2023年10月14日參與閩南信俗文化交流晚會上,觀察泉州與金門兩地的民衆參與各桌與老友見面寒暄情景好不熱鬧,由此場景凸顯出閩台民衆生活中的共同價值觀。其次,再從民間祭典和生命禮俗來看,以乞龜摸福習俗爲例,閩台民間流傳久遠的傳統民俗,尤其是近年來,泉州天後宫、霞洲媽祖宫與台灣澎湖天後宫,在每年元宵節前夕,都會聯手製作“大米龜”,讓民衆能乞龜摸福,祈求平安和長壽。事實上,在閩台民間類似的乞龜祈福習俗傳統文化仍在延續,如閩台常見以木刻龜形印模做的米粿,或糯米做的龜形紅米粿,這些都是閩台民俗中的福文化實踐特徵。從這兩個視角進行觀察,即可發現台灣民俗文化深受福建影響,也保存着極爲豐富的福文化内涵。
有鑒於此,筆者於2020年曾先對閩台神緣與民俗節慶的聯結關係,做過全面及深入的調查研究,本文將延展先前的主題,進一步探析閩台“民間信仰信俗”和“歲時民俗節日”的一些現象,這些現象有助於我們以更寬廣的視角,以及跨傳統的方式來探討福文化,以及思考福文化與閩台民俗之間的關係。本文探討的問題主要集中於“閩台民俗中的福文化傳承功能”及“閩台民俗資源的作用”整體互動關係中的福文化傳統内涵,如何在當前兩岸關係的新趨勢下,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持續穩健發展,進而促進兩岸民衆心靈契合、提昇閩台民俗中的福文化紐帶作用、助力福建對台軟實力提昇,這都是我們所要面臨的極其重要的任務。
二、當前閩台民俗中的福文化傳承作用
(一)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重要路徑
筆者利用2023年春節和8月暑期返台期間,走訪了台南鹿耳門天後宫、雲林麥寮拱範宫、嘉義新港奉天宫、桃園景福宫等廟宇。這些廟宇結合了歲時節慶,爲民衆舉行祭祀與祈福等活動。因此,筆者認爲在閩台民俗中的福文化包括了“民間信仰信俗”和“歲時民俗節日”二大方面。首先是“民間信仰信俗”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已形成閩台民衆自己的一套交流體系。如2023年3月泉州南安市舉辦紀念廣澤尊王誕辰1100週年活動,吸引了200多名台灣信衆回來祖庭謁祖,隨後成立“南安市鳳山文化研究會”和“中華鳳山廣澤尊王文化交流協會”等學術研究組織,更吸引了衆多兩岸及海外知名人士、專家學者加入。其次是“歲時民俗節日”主要是采用兩岸共同迎佳節慶團圓模式,重在兩岸基層民衆的交流,隨着兩岸民間信仰的交流基地特色與傳統文化不斷提昇,福文化對於台灣民衆已産生了很强的吸引力。當台灣民衆前往福建,尤其是青年世代,閩台民俗中的福文化傳承就開始邁出了第一步,有助於化解“去中國化”及“文化台獨”“天然獨”的影響,顯示兩岸具有同宗同種、文化同根同源之親近性,爲重塑兩岸青年文化認同與重建集體共同記憶積累寶貴的經驗。
(二)增强兩岸祖地認同具有獨特優勢
一是閩台民俗中的福文化傳承具有正當性優勢。在閩台社會地緣和血緣上結合之特殊屬性,揭示其神緣的原鄉信仰民俗的文化共同體聯結,體現兩岸同鄉同族的共同情感,符合兩岸民衆心靈契合的理念,容易得到台灣基層民衆的理解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别有用心者扣上“統戰侵略”“文化侵略”的帽子。實踐中,在閩台民俗文化多樣性的理念下,兩岸廟宇、民間協會、社團、地方政府等,都對閩台民俗文化交流與傳承給予了積極的支持。例如泉州南安市鳳山寺在台南下林玉聖宫設立辦事處,並於台北廣澤堂、桃園鎮撫宫、新竹指澤宫等13間台灣廣澤尊王代表性宫廟下設服務處,作爲大陸祖廟在台灣聯絡各廣澤尊王宫廟、信衆的場所。除此之外,在2009年、2019年泉州南安市曾兩度組織廣澤尊王金身赴台灣巡香,沿途也受到信衆的夾道歡迎。
二是閩台民俗中的福文化傳承具有在地化、青年化優勢。台灣民間宗教信仰文化,主要來自中國沿海閩粤族群的儒教、道教、佛教及揉合三教的傳統宗教信仰爲主,對台灣社會具有重要影響力,并且深入民心影響百姓的風俗習慣、人生觀及價值觀,但這都是源起於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當前台灣社會多數青年不參與家中傳統民俗節日祭祀,青年與傳統習俗文化的互動較少。但也有部分青年人因家庭背景、個人特質,以及對傳統民俗文化興趣等因素,也會參與傳統習俗節日祭祀活動。由於青年具備單純、學習力强、可塑性高等特質,一旦喜歡上傳統民俗文化,往往會有積極的行動力與表現,可爲傳統民俗文化注入新活力。
三、發揮閩台民俗資源的功能與作用
充分利用民間信仰信俗,借力閩台民俗中的福文化傳承力量,是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推動閩台融合發展的重要路徑。
(一)發揮民間信仰信俗資源作用
首先是兩岸廟宇祖庭。目前福建的湄州媽祖祖廟(莆田)、鄭成功故里(泉州南安市)、古田臨水宫(寧德)、安溪清水岩(泉州)、東山關帝廟(漳州)、開漳聖王祖地(漳州雲霄)以及青、白礁慈濟宫(厦門、漳州)等七間都是台灣廟宇的祖庭。祖庭當中信仰源流與傳播,能够以更合適的方式跟台灣基層民衆交流,有利於福文化的傳承。可藉助祖庭舉辦相關活動,發揮輻射傳播效應,爲我省對台軟實力提昇帶來巨大的增值。此外,世界各地的華人廟宇都建有各式各樣的社會組織,從企業到教育團體到政治組織等等,皆有豐富的民間信仰信俗資源。因此,還可通過閩台民間信仰將全球華人團結起來,成爲推動閩台福文化傳播交流、促進兩岸心靈契合的重要力量。其次是祖庭景觀。台灣傳統建築大多是原鄉閩南風格,主要搆造爲磚厝、土埆厝、石厝、架筒厝、柱仔脚厝等。其中,常見的紅磚紅瓦源自泉州一帶民居的“紅磚文化”,目前台灣各廟宇仍保留不少傳統閩南建築,形成廟口商圈,也成爲閩南文化生活圈。這些祖庭景觀是兩岸珍貴的共同文化遺産,可發揮福建豐富的祖庭景觀優勢,以研學游等形式吸引兩岸青少年參與,或以舉辦民間信仰活動爲契機,組織兩岸民衆參觀遊覽,講好兩岸故事,壯大福文化傳承力量。
(二)發揮歲時民俗節日資源作用
素有文化古地之稱的閩南地區,廟宇慶典龢民俗節慶熱鬧且多元,由各宗教與民間信仰所傳承的民俗慶典極富地方特色。每個節慶的發展史各有不同,但大多含有祈福、消灾和團圓之意,活動内容也五花八門。目前閩南地區仍很注重民間傳統節慶,而這些習俗與台灣基本相同,所以應藉助閩南地區每年民俗節日所舉辦的各樣祭典節慶,吸引、邀請兩岸民衆親身體驗福文化風土民情,讓兩岸民俗文化薪火相傳,將閩南地區民俗節慶發展爲不可忽略的福文化傳承資源。
四、進一步深化閩台民俗中的福文化策略思考
福建是衆多文化交匯之地,所謂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進而産生各地不同民俗特色的現象,但福文化在其中仍是最鮮明的標識與符號。因此,筆者認爲進一步深化閩台民俗中的福文化需要致力做好以下三點。
(一)給予應有重視、提昇應有高度
應加大投入,完善機制,深入開展文化永續,以多元發展爲規劃方向,連結我省各地文創園區、兩岸交流基地和廟宇等,打造專屬於福文化的傳承基地,並舉辦兩岸雙城論壇,帶動各地城市行銷周邊觀光産業之效益。全面加强福文化標準化、規範化、專業化、信息化建設,使台灣地區青少年增强,並恢復對閩文化最大認同感和歸屬感。
(二)從閩台民俗傳播和規劃角度做好福文化傳承的頂層設計
台灣地區青少年對閩文化的最大認同感和歸屬感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從閩台民俗傳播和規劃角度上做好頂層設計。台灣地區超過七成的閩南族群,祖輩血緣、生活習慣、民間信仰,甚至歷史傳承都是與閩南地區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我省應該充分利用這一不可多得的橋頭堡優勢,協助閩南地區做好閩台民俗傳承和傳播的規劃,包括理論建設和實際運作程序。這需要與閩台民俗相關的方方面麵人士和專家共同參與。以往參與的專家主要集中在國内民俗方面,同時也吸收瞭高校、研究機構的一些學者,鮮見台灣地區長期關心在地閩南文化傳承研究的一綫專家,因此也影響了福文化頂層設計的多樣思考。
(三)重視廟前文化和台灣多元族群的作用
其一,廟前文化是具有自動性、鄉土性、歷史性與文化性的意義與價值,更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中不可忽略的選項。我們要重視它的存在與閩台民衆的需要,更要有維護它的方法與引導,讓廟前文化成爲福文化傳承的研習現場,注入傳統與開創的意念及作爲。廟前文化的維護與闡揚,應積極投入心力。好比,每年我省各地的廟會活動,除了崇拜信仰外,與它並行的經濟活力,也可作爲文創産業的主軸;又如政令宣導可通過寺廟的組織關係來提供更正確的信息;再者,是廟會中或教義的心靈傳習道義與教育等公益,即便是民間廟宇的詩簽解讀或寺廟的建築藝術解讀,都是直接有效的福文化傳承與保護工程。
其二,通過廟前文化可提倡更優質、有深度的藝文活動,包括流行廟前表演的歌仔戲、布袋戲、南音或民俗的拍胸舞、車鼓陣等,除可保持閩台福文化的傳承外,對於兩岸民衆精神生活更有激勵作用。
其三,重視台灣地區的客家文化、高山族文化與福文化融合的特徵現象,分别予以維護與提倡客家祭祖習俗、高山族豐年祭等,互爲特色的多元文化與生活形態的文化傳承,都是活化閩台民俗中的福文化傳承的泉源。
五、結語
本文通過“民間信仰信俗”和“歲時民俗節日”的探討,探究了福文化在閩台民俗中的幾個特色。首先,我們看到閩台呈現出的地緣、血緣和神緣上結合之特殊屬性,如季節、歲時、時令等時間傳承週期性展開的民俗慶典,呈現出原鄉信仰民俗的文化共同體連結現象,體現出閩台社會中同鄉同族共同的情感。此外,我們也由福文化在閩台民俗的例子,看到在台民間習俗的結構和形式與福建民間習俗有着緊密的聯結。福文化在閩台民俗的後續發展,有助於我們觀察這種地方傳統習俗裏的最大延展性。
其次,與已有的研究比較,閩台民俗中的福文化例子雖然有其特殊之處,但是它也有與其他閩台福文化現象相當類似的地方。例如,黄詩嫻提到閩台福文化的生活民俗表現之一就是“吃福”。陳建芳在閩台地區的宫廟、祠堂等古建築裝飾研究中也發現,這些都帶着濃烈的福文化意藴。在民間信仰濃厚的閩台歲時節日和祈福慶典表現中尤爲突出。如吴巍巍、景惜顔對閩台漁民每年春節後第一次出海,都要到媽祖廟祈求平安的研究,提供我們探究閩台民衆對傳統習俗的個人特徵或信仰的參與實際情形。
本文是延續筆者在2020年的田野素材與文獻基礎之上,嘗試就閩台民俗中福文化的一些現象予以更深入的分析與討論,以促進福文化在台的傳承作用與實踐價值影響力推廣。本文是和該研究高度相關的一篇論文,但前文2020年是從文獻及田野材料的鋪陳中,所提出的初步概念,本文則是更重視有關閩台福文化的傳承力量,以及更宏觀及整體性的對台軟實力之提昇。
作者係北京大學哲學係宗教係台籍博士,泉州師範學院歷史係副教授(碩士導師)兼係主任,國家語委絲路語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本文係泉州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重點項目“深化泉台民間信仰祖庭文化對台軟實力研究”(2023C17)階段性成果。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