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家國情懷及其厚植路徑

  家國情懷是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優良文化基因,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集中體現中國精神和凝聚中國力量的價值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提倡愛家愛國相統一,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爲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貢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步入新時代,家國情懷仍然潜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的價值判斷和行爲選擇,其在凝聚人心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覷,對於推動人的全面進步和社會全面發展、增强中華文化自信、增强公民意識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家國情懷思想

  家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藴含着包括家國同構理念、責任擔當意識、修齊治平之道等在内的豐富的家國情懷思想,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1.家國同構理念

  家國同構理念孕育和産生於中國社會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之中,夏、商時期,伴隨着軍事戰争産生了統治者、官員、軍隊、刑獄等,形成了階級、階層,“國家”也應運而生。西周時期是家國同構理念形成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施行宗法制和分封制,形成了新的國家統治方式,代表國家最高權威的王是不可僭越的存在。西周統治者通過實行分封制劃分天下,將諸侯國分配給子孫、嫡系去管理,並通過宗法制實現大宗對小宗的間接統治,穩定國家秩序,形成了以周天子爲中心的“家國一體”格局。在此基礎上,家庭、家族和國家緊密聯繫在一起,家庭是最小的社會單位,家族是家庭的擴大,國家則是家族的延伸,由家庭到家族再到國家便是“家國同構”。

  家國同構理念首次被提出是在漢代,爲了倡導忠君,漢代經學提出“家國同構”理論,以孝親爲手段,忠君爲目的,將國家層面的君臣關係與家庭層面的父子關係相匹配。儒學中藴含着深刻的家國同構理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表明瞭儒家實現天下均平的終極目標,這裏的“均平”不是量上的絶對平均、均匀,而是表示一個公平、平衡、合理、和諧的狀態,體現了儒家的天下責任觀。“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以及“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等觀點,都闡明瞭個人、家庭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只有家庭建設得好,國家才能有序發展,而家庭建設的基礎又在於個人品行的塑造。“老莊是道家‘身國同治’思想的開創者”,道家注重自身道德的提昇,認爲治身是治國的基礎,治國與治身同理,這種“身國同治”的思想貫穿於道家思想的發展歷程。老子曰:“貴以身爲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爲天下,若可託天下”,統治者應該以貴身、愛身的態度對待國家和人民。此外,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張“兼愛”,提倡愛人如己。他認爲社會上的關係不外是國與國、家與家、君與臣、父與子、兄與弟,提出治國治家之道:“爲人君必惠,爲人臣必忠;爲人父必慈,爲人子必孝;爲人兄必友,爲人弟必悌”。即在國家層面統治者要仁惠,官員要忠誠;在家庭層面父親要慈愛,子女要孝順,兄長要友愛其弟,弟弟要敬愛兄長。

  綜上,儒、道、墨家思想的家國同構理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家國情懷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礎,在傳承孝道、推動家庭建設、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責任擔當意識

  責任擔當意識中,責任是擔當的内在本質,而擔當是責任的外在行爲體現,“没有責任就無所謂擔當,没有擔當責任就不能實現落地”。責任意識可以理解爲個人對自身、家庭、他人、國家負責任的自覺主動性,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價值態度、價值追求和個人道德情操的體現。擔當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使命,藴含着時代賦予人們應擔當的責任,反映時代的期待。同時,擔當也與一定的現實活動相聯繫,人們在實際行動中,表現和發展自己的擔當。可見,責任擔當意識由認知、情感、行爲等要素組成,貫穿於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之中,知行合一、積極實踐是其精髓所在。

  作爲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責任擔當意識形成於中華民族的發展進程中,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基因。“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絶學,爲萬世開太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利濟蒼生的責任意識與擔當精神是家國情懷思想的重要内容。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曾子,到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的顧炎武,再到“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都體現了强烈的責任擔當精神,體現了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擔當以及對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同時,中華傳統文化中藴含着“貴民”思想,“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國之本也;國者,君之本也”“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等都强調國家治理應以人爲中心,重視百姓。由於主體與家國共同體之間存在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歷代統治者承擔維護人民利益之責任,也會加深人民對家國共同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使得人民也樹立起保家衛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修齊治平之道

  “修齊治平”是《大學》提出的“進學八步驟”的概括,這八步驟又稱“八條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與“八條目”相對應的三項總要求,即“三綱領”,二者統稱爲“三綱八目”,其中三項綱領爲核心,八項條目是實現綱領的手段。“是故内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爲其所欲焉,以自爲方”,内聖是個人層面的理想,追求聖人的道德,外王則是政治理想,追求仁政。修齊治平之道遵循由内而外、由小及大的邏輯順序,是儒家思想中“内聖外王”之道的集中體現,其中,八條目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爲“内聖”之道,“齊家、治國、平天下”則爲“外王”之道。修齊治平之道詮釋了“家國天下”的踐履,提供了以格物致知爲起點,治國平天下爲終點的實踐路徑。

  修身即修養身心,是在個人道德提昇方面的要求,主要表現爲個體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爲舉止符合道德和禮儀規範,擇善而從、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修身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其本質是人們長期與自己的壞習慣及薄弱意志作鬥争。“論久而後公,名久而後定”,修身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必須時時刻刻約束自己的言行,只有時間長了輿論才會公平,才能確定名聲好壞。“不修身而求令名於世者,猶貌甚惡而責妍影於鏡也”,只有修身立德,才能獲得好名聲。“齊”有治理、整理的意思,“齊家”就是家庭治理,指家族成員能够以禮相待、和睦相處,包括多方面内涵:夫妻之間的相敬如賓、父母子女之間的相互尊重、兄弟之間的相互扶持以及個體對於家庭的責任等。古代先賢認爲要管理好國家,必須先從治理家庭入手,其中最重要的是踐行孝道,“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别乎”,“孝”不僅僅要贍養父母,更要尊敬、愛戴父母。齊家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社會穩定建立在家庭和睦的基礎上。在管理好家庭的基礎之上,爲官者治國理政也講究運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制國有常,利民爲本”,最關鍵的是要體恤民情,以利民爲根本,時刻爲百姓着想。“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爲官者也要明確自己的職責並時刻銘記於心,做到清正、謹慎、勤勞。

  總之,修齊治平之道注重以身作則,以家爲本,在實現個人身心和諧的基礎上,促進家庭和諧,進而構建和諧社會,推動國家、民族的繁榮穩定。

  二、新時代中華傳統文化中家國情懷思想的重構

  家國情懷是經過中國古代社會幾千年的發展和積澱而成的,具有相當成熟相當穩定的地位和作用。隨着中國社會進入近代,中國文化整體也實現了轉型。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後,隨着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建立,公有制和集體主義精神成爲社會的主導價值觀,愛國主義成爲社會主義的主導文化和價值觀。黨的十九大宣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由於時代需要和中國共産黨始終把致力於人民幸福作爲“初心”,重構家國情懷成爲時代訴求。之所以要重構家國情懷,是因爲此時的“家”和此時的“國”其存在的基礎和關係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所以,必須對傳統的家國情懷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才能使其發揮新的歷史作用。

  1.推動傳統家國情懷向人民大衆文化轉化

  傳統文化中家國情懷的轉化發展實質上是在國家政治結構變遷和社會生産力水平提昇影響下所經歷的社會發展進程,呈現爲忠孝相通、移孝作忠的傳統倫理精神轉變發展爲愛國如家、保家衛國的集體主義精神,這種由舊到新的文化轉變發展是不停歇且將會繼續向前推進的。傳統家國倫理文化向現代家國認同意識的轉變就是家國情懷逐步落實其現代價值的歷史進程,但傳統文化中的忠孝相通聯,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傳統社會的家國情懷多展現和貫穿於士大夫階層之中。家國情懷的傳揚和士人精神的培植相伴相生,家國情懷的傳揚要靠具備士人精神的主體,而士人精神的培植將家國情懷視成關鍵内容。“士”這個概念是與平民相對的概念,在先秦時期特指地位較低的貴族,屬於民衆當中的少數群體,他們多是國人中兼具智慧、能力和名望的杰出人物,即“以才智爲用”。而推進家國情懷由士人階層的文化向人民大衆文化轉化是家國情懷創造性轉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家國情懷作爲個人對家庭和國家的情感依戀和價值遵照,一定存在着它傳承和踐履的主體。各式各樣的志在家國的人物雖都和家國情懷存在着千絲萬縷的關聯,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傳統社會的家國情懷多展現和貫穿於士大夫階層之中。家國情懷的傳揚和士人精神的培植相伴相生,家國情懷的傳揚要靠具備士人精神的主體,而士人精神的培植將家國情懷視成關鍵内容。“士”這個概念是與平民相對的概念,在先秦時期特指地位較低的貴族,屬於民衆當中的少數群體,他們多是國人中兼具智慧、能力和名望的杰出人物,即“以才智爲用”。而推進家國情懷由士人階層的文化向人民大衆文化轉化是家國情懷創造性轉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傳統家國情懷的現代轉化呼唤着家國情懷成爲人民大衆所接受和踐行的文化追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人民群衆既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文化不屬於社會上的任何一個特殊階層,文化應當屬於人民群衆,人民群衆爲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注入了源自其實踐活動的生機與活力。若要使人民群衆全身心投入家國情懷的傳承和轉化過程中,實現傳統家國情懷向人民大衆文化的轉變,就需要重新發掘日常生活中能够凸顯家國情懷的生動話語來實現。只有將傳統家國情懷化繁爲簡,藉助家風家訓等有效載體才能使其具備可行的交流形式並得以實際傳播。同時,依靠傳統家國情懷中的家國共同體價值理念有助於發揮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華滋養作用和豐富大衆文化的重要功效。

  2.以愛國主義精神爲核心發展新時代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貫穿於民衆日常生活中的優良文化傳統。滋養培植傳統家國情懷的古代社會是藉助仁道禮義和血緣倫理來加以維護並以家爲中心的場域,在這裏家的養育管理保護功能健全,個人在家庭關係的範圍内承擔相應的角色與責任。在這裏,家族和鄉邦是個人的歸屬之所,個人藉助家庭與國家發生相應的往來交流,所以國對古代民衆中的多數人來説是較遠的理想模式的存在。所以,傳統社會中個人對家國責任的踐履奠定在爲家族繁盛和睦提供幫助的基礎之上,個人在國家層面的經世濟民與個人在家庭層面的孝親敬長、戀鄉念土密切相係。

  近代社會以來,個人在西方列强入侵下激發出了捨生忘死、保家衛國的救國意識,這使人民於戰火和欺辱的慘痛教訓下對民族國家有了更爲清晰形象的感知。此時國家强大的力量感和存在的必要性被人們清楚地加以認識,家族因倫理綱常的冲淡則逐漸轉變成個人天然血緣羈絆和戀家愛家之情的留存之地。此時,飽滿的愛國主義精神顯然成爲家國情懷的鮮明呈現形式。

  近代保家衛國、興國强國的愛國主義精神不僅是對傳統家國情懷的繼承,更是對保衛國家領土、維護國家主權鬥争的時代彰顯。近代振興中華的期許龢民族復興的願望使愛國主義精神走到了不同於以往的新旅程,團結一致的中華民族向心力爲愛國主義精神的弘揚與提昇提供了新契機。“民族精神是指中華民族綿延發展的深層動力和精神氣質,中華民族精神是在長期歷史實踐中形成的。”愛國主義作爲民族精神的核心,其表現形式迥异的愛國理念和愛國行動皆彰顯着强國興國的民族精神,從而爲傳統家國情懷的時代轉换注入了精神力量。民族精神的現實性和發展性更是使受凝聚人民向心力的愛國主義精神滋養着的家國情懷具備了時代特徵。以家國認同爲核心的對家國共同體的歸屬之心和齊家治國的責任之心是家國情懷的重要意涵。而愛國主義精神中的維護國家統一、憂國憂民和守護中國文化的追求滿足了家國情懷的情感需要。其中,追求統一、避免分裂的思想有利於維護國家利益,搆築和諧完整的家國共同體,確保滿足個人的歸屬感;關心國家發展前途、共情民衆的現實生活困難成就個人的責任感;愛惜看重本民族文化、傳承保護中國文化凸顯個人對國家的文化認同感。

  正因爲如此,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有利於增强人民對國家的認同感、責任感和歸屬感,爲新時代家國情懷的弘揚發展提供精神動力。

  綜上所述,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根植於千年文化傳承,是一種深刻的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挖掘梳理家國情懷思想的内涵及發展脈絡,可以發現,家國一體的思想早已深植於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而且這種一體的思想使家國情懷具有雙向性的特徵。一方面是個人對國家,愛國如愛家,在家盡孝、爲國盡忠;另一方面是國家對個人,愛民如子、視民如傷。這兩種層面共同組成了家國情懷的核心内涵。家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傳統文化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古代、近代還是現代,我們都能感受到這種情懷的精神力量。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發展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如何走好每一步,需要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共同的付出和努力,需要我們進一步弘揚新時代的家國情懷。

  作者係中央財經大學教授,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銀齡教師。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