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個文明和文化都有其特色,而華夏文明開展的中華文化更是源遠流長,非常有獨特性與多元性,還可以巧妙地彼此融合,中華文化是中國具體的軟實力。在傳播科技日新月异的現代社會,借由各種媒體的特質和傳播渠道來發揚中華文化,無論是直接宣揚或産生潜移默化的效果,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文化的意涵與價值
學者彭新良表示:“文化軟實力體現在2個面向,分别要對内與對外,這兩點必須都做,不能偏廢,一是對内是一種凝聚力、感召力與創造力。二是對外是象徵了吸引力和競争力”。因爲文化是一個根底,不只要對内鞏固深耕,對外也需傳播與發揮,讓中華文化能深植到中華兒女的心中,並化爲中心思想和實際的行動,而對外也因爲有文化做基礎,國民能展現“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風範,並感染到國外人士,讓他們也對中華文化的内涵、哲學思想、外在呈現和精彩風貌所吸引,而這整個過程,就像是讓本國民族的文化也融入世界主導的文化結構上去。促成民族的“私有”知識上昇爲“共有”知識,使中國獲得國際社會與他國的積極認同。
LONGMAN英語詞典中,文化(culture)是指:“一個特定社會中,人們接受並分享的信仰、生活方式和習慣(Thebeliefs,wayoflife,art,andcustomsthataresharedandacceptedbypeopleinaparticularsociety.)”,可以説明文化不是只有單一種元素,而是多元複合的概念,且能讓某一個社會中的人們能接受並受用。
而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傳承。它包括了語言、文字、哲學、宗教、文學、藝術、音樂、舞蹈、戲劇、建築、服飾和飲食等方面的内容。中華文化强調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與仁義禮智信等價值觀念,重視家庭、社會和諧,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所以中華文化是中國人民的精神家園,也是中國以自己氣度和姿態與世界交流的重要橋樑。
學者餘英時從人類學者克羅伯(A.L.Kroeber)和克拉孔(ClydeKluckhohn)的檢討定義中,發現文化的廣泛含義,政治、社會、經濟、藝術與民俗等方面,無不涉及,必須“把文化看做成套的行爲系統,而文化的核心是由一套傳統觀念,尤其是價值系統所搆成”,重述了文化的整體性和歷史性,餘英時認爲:“如果基本上接受這一看法,那麽所謂中國文化便不可能是和現代生活截然分爲兩極。現代生活即中國文化在現階段的具體轉變”。這也就是説,文化可以是落實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例如:中華美食文化展現了“舌尖上的中國”的美味,讓煎煮炒炸的烹調方式美名於世界;又或者是中式古建築中的榫卯結構不用一根釘子就能讓建築物的屋頂牢固穩妥,也是中華文化智慧的傳承象徵,這樣説起來又比軟實力還多了些硬底子。
當然,中華文化十分隽永,在這互聯網發展無遠弗届的現代社會,如何利用各種媒體的平台作爲載體,將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以優質内容呈現,更可以把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内涵借由媒體的特質做多元化的宣揚,達到無遠弗届的影響。
二、中華文化與媒體的關係
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和媒體有着密切的關係。媒體是傳播和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平台和工具,對於推廣、傳播和保護中華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華文化和媒體,一個是内容而一個是載體,有着密切的聯繫,從内容方面體現出的重點包括:1.傳播中華文化;2.保護和傳承中華文化;3.弘揚中華文化活動;4.促進文化間交流與溝通;5.塑造文化價值與認同媒體内容,用優質媒體呈現,令人喜歡中華文化,領略中華文化的美好而融入其中!
中華文化和媒體之間存在着緊密的聯繫和互動關係。通過媒體的力量,中華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向世界,爲世界各地的人們所瞭解和認同。然而兩岸中華兒女都可以利用不同媒體的特質,讓中華文化躍然於各種媒體之中,例如以大衆媒體的電視節目的製作和播放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電視節目,如紀録片、文化講座、歷史劇或結合商業活動的益智類比賽等,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和獨特之處。也可以製作和推廣具有中華文化元素的電影和電視劇,通過影視作品的故事情節和藝術表達,向觀衆展示中華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或者在互聯網科技興旺的現代,通過製作和傳播中華文化的短視頻、微電影、音頻節目等,用多元媒體平台和衛星訊號,向全世界觀衆傳遞中華文化的知識和價值觀。
在面對面的文化交流活動,諸如文化展覽、藝術表演、文化論壇或書畫揮毫及音樂演出等,提供更多交流的機會,同步以媒體新聞和專題報導的方式,介紹和宣傳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傳統、藝術表達和文化活動,各地都有屬於地方的文化節日和慶典,比如在新疆維吾爾族文化便對當地漢族人的生活方式産生了一系列影響,涵蓋了宗教、飲食、建築和語彚等方面。維吾爾族信仰伊斯蘭教,他們的宗教儀式與節日,如齋月、開齋節受到尊重,與包含新疆、中亞各族傳來的點心也十分受當地漢族人民的歡迎。新聞專題做故事呈現,可增進各民族人民對彼此文化的瞭解、認同與融合。
進入21世紀,大衆和小衆媒體並行不悖,依照美國新聞學會媒體中心學者謝因波曼與克裏斯威理斯提出的:“自媒體(WeMedia)是普通大衆經由數字科技强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後,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衆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自身的事實和新聞的途徑”,也就是人人可以生産内容和傳播分享,這些素人中不乏素質高與認同中華文化精髓者,無論是時下流行的抖音、快手,或是喜馬拉雅、各種直播等,都是可以選取作爲合作或重點扶植來加以植入文化相關素材,以達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全媒體作爲多元平台
全媒體的概念並没有在學界被正式提出。它來自傳媒界的應用層面。媒體形式的不斷出現和變化,媒體内容、渠道、功能層面的融合,使得人們在使用媒體的概念時需要意義涵蓋更廣闊的詞語,至此,“全媒體”的概念開始廣泛適用。所以“全媒體(Omnimedia)”泛指通過各種媒體管道,包括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采用在綫和綫下的方式,進行信息傳播和交流互動的一種模式。全媒體的特點是“内容爲主,管道爲輔”,形成了一個覆蓋廣泛、互動密切、影響深遠的傳播網絡。全媒體的目標是實現信息的最大化、個性化和智能化,滿足不同受衆的需求和偏好,提高傳播效果和價值。
中華文化是優秀内容,若是兩岸的全媒體和全方位各種平台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互通,那將會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方式可以包括:
新聞交流:兩岸的新聞機構可以互相派遣記者進行交流和報導,互相分享新聞資源和報導經驗。可以舉辦研討會、新聞發佈會或是參觀互訪等形式,促進兩岸新聞界的交流與合作。
專題報導:媒體可以選擇一些具有共同關注的文化話題,共同展開專題報導。通過深入的調查和報導,可以增進兩岸媒體對彼此的瞭解,促進共同的認知和認同。
視頻連綫:兩岸的電視台和網絡媒體可以通過視頻連綫的方式進行直播和互動,現况是用派駐的方式做采訪連綫,可望未來能更加强彈性。可以進行訪談、辯論、文化交流等活動,通過視頻連綫的方式,實現兩岸媒體的互動和交流。
媒體合作:兩岸的媒體可以進行合作製作節目、共同舉辦活動等,現况在電影或戲劇演出時,已有兩岸的合作模式,但比率和人員仍受到限制。未來可以共同策劃製作紀録片、電視劇等項目,通過合作的方式,實現兩岸媒體資源的共享和互通。
建搆媒體交流平台:可以建立專門的媒體交流平台或民間的社團組織,爲兩岸媒體提供交流和合作的機會。可以通過平台發布新聞、分享資源、交流經驗等,促進兩岸媒體的互通和合作。
在2011年6月透過兩岸的互動合作,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富春山居圖》兩幅畫作,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體”了,這是文化界非常受到矚目的事件,因爲元朝畫家黄公望的這張横幅長卷軸因火焚後被搶救,成了前段的“剩山圖”與後段的“無用師卷”兩半,直至近代分别被浙江省博物館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能完成“合展”是極其有意義的,對於中華民族推動文化也有實質上的互動融合!
通過以上這些方式,兩岸的媒體可以實現互通和交流,促進兩岸媒體的合作與發展,達到相互欣賞與和諧共榮的共同目標。
四、全媒體如何宣揚中華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全媒體”的主張,2019年1月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提出,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在這裏全媒體是平台也是方方面面的渠道,國内有些專家學者因此也認爲全媒體的各個維度做出的“四全媒體”的主張十分周遠。也就是“四全媒體”包括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分别從時空、形態、主體、效能四個維度創新了傳統傳播觀念。全程媒體面向時空之維,强調信息傳播的即時性和全時性;全息媒體面向形態之維,强調信息表現形式的豐富多樣性;全員媒體面向主體之維,强調行動者的多元性與互動性;全效媒體面向效能之維,强調信息傳播功效的全面提昇。這用在輿情觀察溝通和國際話語權的争取上,也是可以深入討論的一環,尤其以往比較注重的是由官方主導的中華文化單向宣傳方式,在網絡發達的信息時代可以邁向更多元的脚步,也就是借重各種不同媒體的特質和其平台,實現多元信息的跨文化、跨國界、跨時空的傳播。因爲主旨是讓世界瞭解中國,以及中華民族多元族群的豐富多彩,讓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走到世界各地。
也就是説,必須用現代人和各種族群與年齡層喜愛和常用的媒體來交流和互動,去説帶有中國色彩或中華底藴的故事。最爲外國人所知的是李子柒的短影片,透過早期的自拍自剪在家鄉農村的生活故事,穿着棉衣且一臉清秀素顔的李子柒將不少中國農家的手藝展現出來,養蠶制衣或是種菜做醬都難不倒她,而且這些也都是落入生活的文化,真實寫意,這樣的熱愛中華文化故事的博主,真的是扶植幾位都不嫌多!
因此,本文建議以全媒體多元化的渠道來傳播中華文化,並有幾點建議:
説好中華文化内涵的故事,因爲故事最容易感動人!以往比較依賴由官方做出中華文化的特色、價值和魅力的書籍與影片,但現在内容和方式要更活潑,即使官方製作的也要有故事氛圍和代入感,同時,也鼓勵與民間合作或用補助與征件的方式,發揮從學生到專業傳媒人都能參與的廣度,使點子和做法能够多樣性呈現、各族群的融合與包容性也能在其中抒展開來,去掉制式化的框架,軟性故事更能爲一般人群接受與受到感動。
奬勵中華文化元素的創作。現代社會的媒體多元,究竟哪些民衆喜愛並經常花時間使用哪些媒體?習慣什麽時段使用?這些閲聽行爲需要全面做調研,還有包括像抖音的中國與國外版都有哪些網紅?以文字和圖片爲主的博客或聲音爲主的喜馬拉雅這些媒體有什麽有特色的意見領袖?年輕人愛上B站和小紅書都有些什麽比較有文化素養的大V或博主?國家的融媒體先成立跨界平台,去找尋題材合作,像新東方的董宇輝直播帶貨,這一類的商業媒體也能推播出有文化素養的内涵,或更有甚者,有計劃從校園就開始物色相關社團的優秀學生與老師,扶植這些新秀在媒體上不落痕迹地帶上中華文化話題,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很大的!
采用多種媒介的創作題材,諸如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動畫、漫畫、流行音樂和戲劇等,這些是媒體的形態,但内容則去采擷中華文化各民族在同一項下的大同小异之處,例如:“敬老”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但在漢族的春節有叩拜長輩的習俗,尊崇長者在各族都有類似的傳統,像是布依族的“敬老房”、白族老人的“坐花轎”、朝鮮族跳象帽舞爲老人祝壽和錫伯族見了老人要“打千”等等,這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精神的一部分,也是傳統美德的一部分,但在細節的呈現則有不同的方式,也是“同中有异,异中求同”的共識,如此表現的感染力會更接地氣,更能滿足不同群群民衆的想法和做法。
整合全媒體平台做横向溝通,例如可以提昇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廣社團,做整合與溝通的角色,采用一個故事題材可以拆解不同的切入元素,發揮不同媒體的特質來展現内容的深度或廣度,諸如傳統媒體的報刊,或步入新媒體互動特質的網站、微博、抖音、快手與喜馬拉雅等,實現知識和文化的傳遞有深度報導的詳實。
此外也不排斥商業活動,像是在米蘭的服裝設計展巷中就有中國少數民族的圖騰運用在布料和剪裁中,讓中華元素融入時尚也不唐突:流行音樂也是一樣的,像作詞家方文山的妙筆與周杰倫的流行音樂是可以讓人共情的,民族音樂也可以呈現到現代化曲目中,做“組曲”的重現!如此推動的中華文化,是傳播在生活和休閒之中,一點兒也不矯揉造作,相反地是糅合中華文化的吸引力和親和力在其中。
中華文化的内涵深遠和精神博大,若一般社會大衆可以透過無遠弗届的各種媒體注入生活中、教育裏與媒體傳播當中,成爲中華文化的“承載體”。這些承載的工作,很常被提及的,首推教育。教育是思想扎根的基礎,對内,國民的家庭教育到學校都需要培養正確的觀念,透過讀經、説書來表達與互動,最好的方式是透過小孩最喜歡的漫畫、卡通影片、電動玩具與影片録像,像台灣的漫畫家蔡志忠就做過《論語》與《老子》漫畫書,淺顯易懂的紙媒和卡通,從小培養尊重自然、孝順父母與世界和平的觀念,是一種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他在衣食住行方面,還有很多中華文化概念藴含其中,例如中華料理、中國服飾、書法繪畫藝術、音樂戲劇、民俗技藝、古典文學、中國哲學、東方建築、中國園林、文化遺産、宗教禮俗、歷史古迹、中國武術與中國醫藥學等。在對内的推廣學習外,對外也能够透過一些文化外交的活動、互訪與交流,而把中國的文化内涵推出去,就像是“孔子學院(ConfuciusInstitute)”在國外的開辦,學中文的説法與書寫,在人們寫書法或練太極拳的同時,傳達的是中國人的傳統思維:一筆一畫、一招一式,都在動中求静,在静中求和,與筆墨和大自然融合的一種和諧的平静和自然,這些,都不是言傳的,而需要更多的心領神會。
五、結論
藉助全媒體渠道來弘揚中華文化是中華兒女需要共同努力去做的事,與此同時,學者劉國柱的建議:“中國亟待確認的就是與世界有更多共同點的核心價值觀念,也就是普世價值。中國要想提昇軟實力必須從國内做起,而不是急於到海外搞宣傳”。因此在談“塑造中國軟實力”或“宣傳中華文化”積極作爲的同時,先要想到的是扎穩自己的“馬步”,以全方位媒體的方式,進一步去“深植人心”,這才是根本的道理,而需要做的是全面的文化推動,興辟“中華文化軟實力”的研究與實踐,十分重要,是任重道遠必須持續去做的事。
作者係燕京理工學院傳媒學院台籍副教授。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