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新時代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理路

  文化關乎國本、國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燦爛輝煌,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其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其藴含的優質基因與强大生命力,爲中華民族砥礪奮進,爲中國式現代化形成發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强則國運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强調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影響和重要意義,賦予其新的時代内涵。因此,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爲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

  以民族爲基,以歷史爲魂,以時代爲徑,挖掘、凝練、傳承、創新和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需要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互融合、築牢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陣地,在新時代背景下,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强國建設。

  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認同感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幾千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代相傳。不斷涌現了老子、孔子、莊子、孟子等聞名於世的偉大思想巨匠,留下了《詩經》、漢賦、唐詩、宋詞等浩如烟海的文學經典,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提供了豐富精神滋養。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在長期艱苦奮鬥中不斷淬煉的文化精神,紅船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這些寶貴精神財富,是推動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强大精神動力。從經史子集、儒釋道等國學,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等千古名篇;從詩詞歌賦,到琴棋書畫等,再到各種精神的引領,無不成爲每個中國人骨子裏最深邃的自豪存在。

  就拿《中國詩詞大會》這一檔備受觀衆喜愛的節目來説,讓人們更加深入地瞭解和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不僅展示了那些會背詩人的厲害,而且展現了每一個飽讀詩書人身上那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自信,尤其是成爲廣大詩詞愛好者的盛宴,净化心靈,提昇人格,足以成爲夯實人一生道德與人格的根基。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一個民族要實現復興,既需要强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没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圍遶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强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注重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藴含着豐富的道德觀念、人文精神和價值理念,以儒家思想爲代表,包括仁、義、禮、智、信等核心價值觀,以及孝、忠、敬、勇、誠、忍、讓等可貴品質,有助於培養人們的道德情操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基本形成,在研究闡發、教育普及、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交流等方面協同推進並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産品更加豐富,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顯著增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更爲堅實,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明顯提昇。這進一步從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切實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擺上重要日程。

  近年來,全國各地貫穿中小學校廣泛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的學習,諸如戲曲、書法、武術等國學課程,讓學生們不僅認真學到了知識,懂得了孝順父母、尊敬長輩等道德,還學會了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友好相處,主動關心等品德;不僅讓學生們感受和領悟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還培養了他們的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同時將傳統文化融入德育、美育教學中,爲同學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既體現了民族特色,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精神在當今社會蓬勃發展的一個契機,它不僅表現出追求大同、自强不息、厚德載物等的優良品格,而且對傳統文化中的消極落後、封閉保守的思想進行了全面改造。

  2023年6月2日,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提出,要秉持開放包容,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堅持守正創新,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鋭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當前,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是更好搆築中國精神、實現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的必然要求。

  三、提昇國民素質和文明程度

  以文化人,以德潤心。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從城市的文明城市創建,到鄉村的鄉規民約施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習俗節慶爲契機,織就了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家園。

  每逢佳節倍思親。節慶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藴含着許多優秀文化因素。在一年的季節交替、日月變换中,無論是春天“天地風霜盡,干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的春節,“月上柳上頭,人約黄昏後”的元宵節,“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的清明節;還是夏天懷念屈原“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的端午節;無論是秋天“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却人間無數”的七夕、“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中秋、“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黄花瘦”的重陽;還是“冉冉頭新白,匆匆歲又殘”的臘八、“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除夕。全年不一樣的節日,一樣的傳統文化成爲鏈接人們的精神紐帶。

  挖掘節日文化内涵,以節慶凝心聚力,以新場景拓展消費新空間。人們對於每一個節慶日,無論是寄予美好,表達希望和祝福,還是感恩天地神靈,表達敬畏和期許,均用不同的方式或吃美食或歌舞或走近自然等,將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諧共生等理念,融入了人們柴米油鹽的日常。

  節慶日唤起了同宗同源的鄉情、血濃於水的親情,以及一代代中華兒女獨特深厚的民族感情,凝聚起了無論身處天涯海角,却有着相同的“家”,形成了强烈的文化歸屬感和向心力,爲提昇國民思想道德素質,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創造了條件。

  文化如水,即使是平常瑣碎的生活中,也具有極强的滲透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樣潤物無聲。不論是無形的思想還是特定的形式,無不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中國人用筷子,習慣吃油條、喝豆漿,西方人用刀叉,喜歡炸薯條、吃牛排。文化塑造着生活於其中的每個人,影響着人們的一切行爲活動,滋養着民族生命力、激發着民族創造力、熔鑄着民族凝聚力。

  中華優秀傳統美德作爲中華傳統道德中的精髓和最具生機的部分,能讓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形成相對穩定的社會關係的良好道德品質。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優良美德、崇高氣節以及高尚的情感和規範的禮儀。

  在城市,社區活動、老年大學、養老驛站等場所,這邊正在用心以一撇一捺書寫百年風華,以一筆一畫勾勒人生百態,傳統書畫藝術活動蔚然成風;那邊正在用情以“唱念坐打”傳承國粹風韵,以剪刀上下翻飛“妙剪”七彩生活,旨在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促進社區和諧,弘揚傳統美德,打造文明社區。

  在鄉村,村民們根植文明理念、弘揚文明風尚,以良好的家訓家風爲引領,以“村規民約”爲守則,以孝文化等優秀文化爲切入點,充分發揮村風民風等厚重的文化底藴,潜移默化影響村民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鑒古以喻今,在新時代背景下,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於我們從古人的智慧中探尋新的發展道路,提昇文明素養,堅定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四、促進文化産業和旅遊業發展

  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絶不能簡單復古,也不能盲目排外,而是要本着科學的態度,堅持古爲今用、洋爲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要做好創造性轉化,按照時代特點和要求,對那些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内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内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具有中國元素的諸多産品越來越成爲市場新寵,成爲當下民衆日常生活追求個性和文化底藴的消費方式,有的甚至成爲人們彰顯品位和社會地位的輕奢品。如旗袍、漢服等民族服飾的走紅,不僅爲攝影和婚慶等行業帶來新的活力,也爲人們的詩和遠方增添了無窮的魅力。再比如傳統京劇藝術的普及,與當今聲光電等現代科技的有機融合,且不必説將更多人引向了博物館、劇場,也不必説京劇中仁愛、孝悌、忠恕、剛毅、謙遜等價值觀和道德規範的廣泛傳播,單就吸引廣大青少年從小就産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志向等成效,功不可没。

  習近平總書記曾强調,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堅持保護第一,加强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全面提昇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水平。創新活化利用文物和文化遺産,對於堅定文化自信,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這裏不得不説説傳統文化帶動文旅産業的盛况。

  文化是旅遊之魂,旅遊是文化之體。全國各地積極行動,紛紛依靠自身民俗民風、依托地域生態環境,結合當地深厚的文化底藴,讓各種形式的優勢文旅項目走進尋常百姓家。以當下熱門的民俗游爲例,游:南有長江、園林北有黄河、長城等;聽:南有評彈、越劇北有京劇、豫劇等;吃:南有粤菜、川菜、蘇菜等菜係北有魯菜。被年輕人紛紛“種草”的新晋頂流,南有網紅小喫柳州螺螄粉“嗍粉”大軍,北有“人間烟火氣”的淄博燒烤……

  特别是2023年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關於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通知》以來,旅遊成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服務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載體。各地旅遊妙招頻出,“非遺+旅遊”成爲主打的有效鏈接,助推文旅市場全要素蝶變昇級,豐富多彩。以山西爲例,截至目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名録項目182項,國家級傳承人149人,省級非遺代表性名録項目537項,市級非遺代表性名録項目2103項,縣級非遺代表性名録項目5089項,國家、省、市、縣四級名録體系基本形成,數量位居全國前列。非遺文化與文旅融合,如火如荼,非遺傳承發展如虎添翼,蒸蒸日上。

  五、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新形式

  依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强大力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我們不但要提昇傳統文化素養,深度發掘其中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内涵,更要積極推動我們與時代的融合,以促進創新性發展。自古以來,法律不斷變更,事件不斷變化,風氣不斷改變,萬事萬物無不變化發展,文化的發展也從未停止過。而對於傳統文化發展而言,文化創新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關於傳統文化的“承”,還需要强調一點,就是不能照搬照鈔,而要善於進行創新轉化,不斷推陳出新。

  知行合一是推動中華文化不斷發展進步的内在動力,也是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中華傳統文化中强調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從實踐中獲得關於對事物的真理性認識,又把這種真理性認識運用於實踐之中,如此循環往復,也使得中華文化的内涵不斷豐富與發展。時代在變,實踐也在變。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前人傳承下來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作爲當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有責任肩負起傳承文化的重任,以多元化手段來創新傳承形式。

  知行結合的傳統孕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内在動力機制,使得中華文化無論在哪個時代都能够保持勃勃生機,成爲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礎。面對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海量的數據能力,我們唯有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在文化表現方式上進行創新,將中華文化新媒體傳播工程付諸實踐。運用數字化、融媒體、短視頻、VR/AR技術等信息化手段創新文化傳承形式,大力彰顯中華文化魅力,也是贏得年輕人喜愛並使之“活起來”的現實選擇。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堅定中華民族共同體信念,積極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精神與時代發展的融合,不斷創新,以實現中華優秀文化的持續發展和完善。同時,對文化强國建設而言,更是要把握好信息技術革命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珍貴財富。新時代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依託新科技來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脚跟的堅實根基,不僅在歷史中延續和發展了中華文明、促進了人類文明進步,而且對文化産業的繁榮發展也具有深遠意義。有道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也不斷滋潤着我們的精神和靈魂。我們應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和精華。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時代精神重新激活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力。在保留傳統文化精華的同時,適應時代特點和需求,進行創新和轉化,注重文化傳播形式和内容、體制和機制,充分挖掘龢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增强傳承和創新的能力,爲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積極貢獻。

  當今,在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强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面對世界百年之未有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們必須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份瑰寶。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强調,“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明的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確提出“七個着力”,其中强調:“着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並提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

  東風浩盪征帆勁,大潮奔涌奮楫先。讓我們充分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更好地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好地搆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讓中華文化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努力創作出更多浸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新時代精神風貌的精品力作,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更好地服務人民群衆,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作者係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北京老舍文學院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北京市石景山區作家協會副秘書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