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四章 海西與台灣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海峽西岸經濟區以台灣海峽爲紐帶,以福建爲主體,涵蓋周邊的浙江南部、廣東東部和江西東南部區域,與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兩個經濟區銜接。基於兩岸經濟一體化的初步發展,海西區已不再是一個泛區域經濟整合的“構想”,而是業已形成海峽兩岸大規模貿易投資往來、垂直與水平混合型産業分工網絡,以及大陸台商産業集群與本土化初步發育的區域經濟板塊實體。

  第一節  海西經濟社會現狀與發展趨勢

  海西經濟區包括浙江温州、麗水、衢州、金華、台州;江西上饒、鷹潭、撫州、贛州;廣東梅州、潮州、汕頭、汕尾、揭陽以及福建福州、厦門、泉州、漳州、龍岩、莆田、三明、南平、寧德共計23市。從縱向格局看,以第一層次的東南沿海開放區(包括福州、厦門、泉州、漳州、汕頭等)爲主軸,擁有多個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台商投資區、經濟中心城市,有利於發揮海運、空運便捷的優勢,對内則通過發達的鐵路、高速公路等交通運輸網絡,將第二層次的山區腹地(包括龍岩、三明、南平、寧德等)和第三層次的周邊地區(包括粤東、贛南、浙南等)有機地聯爲一體,正逐步發展爲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灣地區之後的又一經濟繁榮帶。

  從横向格局看,南部地帶以汕頭爲“龍頭”,韓江流域爲軸綫,粤東、贛南爲腹地;中部地帶以厦門爲“龍頭”,九龍江流域爲軸綫,漳州、泉州爲兩翼,閩西、贛東南爲腹地;東部地帶以福州爲“龍頭”,閩江流域爲軸綫,莆田、寧德爲兩翼,閩北、浙南地區爲腹地。“龍頭”地區具備加工裝配、轉口貿易、運輸倉儲、金融服務、信息諮詢以及産業昇級等優勢,兩翼地帶可發展資本密集型、規模經濟型産業;内陸腹地具有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價格低廉以及地域廣闊等優勢,可進行資源加工型産業的開發,形成多層次、梯度推進的發展布局。

  2004年1月,福建省正式提出構建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南北與中國東南沿海的長三角、珠三角銜接,東西將台灣島與大陸中西部内陸貫通,以福建爲主體,輻射涵蓋粤、浙、贛三省相鄰部分地區,並最終形成在這一板塊内經濟一體化、投資貿易自由化、宏觀政策統一化、産業高級化、區域城鎮化和社會文明化。海西戰略的適時提出,引起國家部委及周邊區域的廣泛關注。5年來,海西效應持續發酵,已有多個國家部委和中央企業與福建省簽署各種形式“支持海西建設”的合作協議或會議紀要。浙南、江西、粤東的相鄰城市,積極融入海西,福建全省9個市加上周邊的廣東、浙江、江西三省共20個中心城市的區域經濟聯盟正在形成。2009年5月國務院通過《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强調要在對台問題上發揮獨特的優勢,努力搆築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海峽西岸經濟區明確上昇到國家戰略,並被明確定位爲先行先試區,允許其在對台經貿方面采取更加靈活開放的政策,可以先行先試,取得經驗。這也意味着以福建爲主體的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將會獲得更大的政策支持。至2008年底,海西戰略得到多個部委和大型央企的實質性支持,包括中鋁、中石化在内的多家央企早已開始在海西區布局,海西區迎來了重要發展機遇期。

  福建作爲海峽西岸的主體,改革開放後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實力明顯增强,成爲重要的工業生産和外貿出口基地。1978-2008年,福建省GDP和人均GDP年均增長率均超過15%,2008年GDP突破萬億大關,達到10823.11億元,比1978年增長了35.7倍;人均GDP達到30123元,爲大陸平均水平的132.7%,與1978年比增長了23.8倍。尤其是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5年(2004-2008年),福建地區生産總值增長了86.6%,年均遞增13.3%;人均地區生産總值增長了79.7%,年均遞增12.4%,比大陸平均水平快1.6個百分點。若加上浙江的温州、麗水、衢州,江西的上饒、鷹潭、撫州、贛州以及廣東的梅州、潮州、汕頭、揭陽,2008年海西區20個中心城市GDP總量達18887億元,同比增長12.6%。

  表4-1 海西區(福建省)主要經濟指標

   1995年 2000年 2008年

  年末總人口(萬人) 3237 3410 3604

  GDP(億元) 2094.90 3920.07 10823.1

  人均GDP(元) 6629.35 11495.81 30123

  三次産業産值比重 22.2∶42.1∶35.7 16.3∶43.7∶40.0 10.7:50.0:39.3

  進口總額(億美元) 65.38 83.15 278.3

  出口總額(億美元) 79.08 129.08 569.9

  實際利用外資(億美元) 40.39 38.04 100.3

  資料來源:《福建年鑒(2009)》,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

  福建經濟從1978年起開始逐步步入工業化初期階段,當時三次産業的産值比重分别爲36.0∶42.5∶21.5;改革開放後,福建着力調整産業結構,堅持“以農業爲基礎,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大力發展第三産業”的調整方針,加快産業調整步伐,三次産業比例調整爲2008年的10.7:50.0:39.3,與1978年比,第一産業比重下降25.3個百分點,第二産業、第三産業比重分别上昇了7.5個和17.8個百分點,工業和現代服務業得到快速提昇,顯示福建經濟發展已進入工業化中後期階段。未來10年福建工業化進程仍會進一步加快,第二産業的結構比重將繼續提高,轉向工業快速發展階段。

  福建省工業從建國初的落後薄弱逐步發展到與農業一起成爲經濟發展的主力。改革開放後,通過體制改革、技術引進、自主創新等,福建不斷進行産業結構的優化昇級,工業經濟逐步從技術含量低、勞動密集、結構單一向勞動密集、技術密集、門類齊全的發展格局轉變,成爲經濟發展最主要的推動力。目前福建省工業製造業對GDP的貢獻率已近50%,2008年全部工業增加值4755.6億元,輕重工業總産值比重約爲45:55,工業經濟增長從以輕工業拉動爲主導轉向以重工業爲主導,電子、機械、石化等三大産業在衆多産業中异軍突起,成爲福建工業經濟的三大主導産業。2008年,三大主導産業産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5%,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三大主導産業完成總産值6068.64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比重由1978年的37.0%上昇至2008年的40.0%。同時,福建已經形成以華映光電、厦華、厦新、實達等爲代表的電子信息産業集群,以厦工、東南汽車、金龍汽車等爲代表的機械産業集群和泉州泉港、厦門海滄翔鷺石化等爲代表的石油化工産業集群等三大主導産業集群,帶動福建整體制造業的群聚和配套發展。

  從就業情况看,2008年福建省全社會從業總人數爲2079.8萬人,占總人口的56.3%。其中,第一産業就業人員爲648萬人,就業結構比重的31.1%,較1978年下降了44個百分點;第二産業就業人員740萬人,就業結構比重爲35.6%,較1978年上昇22.2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就業人員692萬人,就業結構比重爲33.3%,較1978年上昇21.9個百分點。總體來看,福建就業狀况呈現第一産業就業人員快速减少、第二産業就業人員大量增加、第三産業就業人員緩慢增長的變化趨勢。但是,與工業化中期發展階段三次産業就業結構標準比重比較,第一産業就業比重仍相對較高,而第三産業就業比重則相對不足。這主要是因爲福建省農業發展條件較好,吸收了大量農業勞動力;而城市化進程主要以中、小城鎮爲主,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數量少、規模小;同時,産業内計劃經濟的運作模式仍有保留、産業化步伐相對緩慢,影響到第三産業的發展空間。在失業率方面,2005年福建省城鎮登記失業率爲4%,2006年降至3.93%,至2007年再降至3.89%,呈逐年穩步下降的態勢,但是就業市場仍面臨勞動力資源供給大於需求、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造成結構性與技術性失業的較大壓力。

  近年來福建省對外貿易發展速度較快,不斷改善的投資環境對外資吸引力增强。1985-2007年期間,福建外貿年均增長率在20%以上,2008年福建省進出口總額爲848.2億美元,其中進口278.3億美元,出口569.9億美元,比2006年分别增長了13.9%、13.5%和14.1%。在貿易産品結構上,出口以加工貿易出口爲主,機電産品與高新技術産品爲主的工業制成品占全省出口總額超過90%,是拉動福建出口增長的重要力量;進口産品則主要集中於非食用原料等初級産品、機械及運輸設備等工業制成品以及鋼鐵、紡紗織布制成品等原料産品。1985年福建實際利用外資額僅1.18億美元,2008年已突破100億美元,引資勢頭十分强勁。由於獨特的地緣優勢、豐富的自然及市場資源、廉價的勞動力成本以及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等良好的投資環境因素,福建成爲吸引港澳台及歐美國家傳統産業外移的主要地區,外商投資福建主要集中在第二産業中的製造業領域,包括電子、光電、化學纖維、機械、金屬製品、服裝及其他纖維製品製造業等,而對第三産業中的服務貿易領域部分行業的投資近年來也呈現顯著增長趨勢。

  福建三大主導産業機械、化工和電子資訊産業,均是台灣已發展至生命週期成熟期的産業,閩台合作的空間較大。許多台資企業都在福建三大主導産業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如電子資訊業中的冠捷電子、中華映管、友達光電,汽車業中的東南汽車以及石化業的厦門翔鷺、正新橡膠等,均是如此。而且,台商的投資也從過去的個體分散行動,發展到數家産業關聯的台商群體聯合行動,往往是上、中、下游相關配套或連鎖的項目共同投資,或由一個龍頭企業帶動一批相關企業前來投資,形成衛星體系。例如2006年引進的友達光電(厦門)有限公司,由行業世界第三、台灣第一大TFT-CCD廠商友達企業獨資設立,項目總投資達1.5億美元,該項目的落户將至少帶進30家以上的配套廠商進駐厦門翔安,奠定了福建厦門光電子産業集群的形成和發展,目前其配套項目已落户7個,合同外資1.12億美元,正在辦手續的5-6個,在談項目有20家左右。此外,台灣機械同業公會也於2006年3月逐步落實島内百家機械核心企業群體遷往福建福清“台灣機械工業園”的計劃,第一批12家,以後陸續搬遷將超過120家,搬遷完成後,台灣機械工業許多具有世界級水平的領域,如模具、電子生産設備、塑料機械、木工機械、切削機床、成型機床等都將在福建生根發展。  

  第二節  海西與台灣經濟、文化交流發展

  台灣與福建同屬閩南次文化圈,地緣接近,語言相同,歷史淵源甚深,經濟互補性强,爲閩台經濟合作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提供了重要條件。尤其是通過金門、馬祖以及澎湖的通航、通商,將海西與台灣島連接成一個新的經濟區域,即閩台經濟區。海西與台灣離島及本島的經濟、社會關係出現了新的變化,一個新的閩台經濟圈、厦金生活圈正在形成。

  一、海西與台灣貿易的發展

  在歷史上,福建與台灣就一直有非常密切的貿易往來與投資關係。國共内戰的結果,國民黨退守台灣後,形成海峽兩岸長期軍事對峙與政治對立格局,海峽兩岸一切經貿往來宣告中斷,閩台經濟關係與人員往來也從此停止,福建成爲對台軍事鬥争的前沿地帶,也影響了福建省經濟的發展。

  1979年,兩岸關係形勢開始解凍,並逐步趨於緩和,福建乃成爲新形勢下兩岸關係緩和與兩岸經貿關係的新平台。在海峽兩岸貿易的恢復與發展初期,福建扮演了重要角色,兩岸之間的海上小額貿易主要是福建省與台灣地區進行的特殊貿易往來,促進了兩岸民間商貿活動的恢復與發展,也帶動了福建與台灣的間接貿易的開展。目前福建有29個對台小額貿易點,32家經營公司,具備條件的沿海縣市基本都有貿易點和經營企業;對台小額貿易以出口爲主,絶大部分爲水産品,進口業務逐漸恢復,主要是在閩台資企業生産需要的零配件。不過閩台小額貿易量不大,目前貿易總額累計不到10億多美元。

  由於福建經濟發展相結滯後,閩台一般貿易量也不大。據福建省統計,1988年到1999年初,閩台貿易總額累計只有168億美元,90年代後期,不過閩台年貿易額在25億美元左右,在兩岸貿易中的地位比較低。

  新世紀以來,由於福建省積極打造海西區新概念,經濟獲得快速發展,閩台貿易開始有了較快增長。2008年,福建對台貿易總額72.6億美元,同比增長5.2%,其中,對台出口13.3億美元,同比增長22.9%;自台進口59.3億美元,同比增長1.9%。2009年,盡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閩台貿易總值近70億美元,同比下降3.6%,遠好於兩岸貿易(同比下降17.8%)。其中,厦台貿易占閩台貿易總量的60%,約42億美元。閩台貿易商品結構方面,福建對台出口的商品以機電、音像設備及其零部件爲主,機電産品約占出口總額的63%;自台進口主要商品是福建的台資企業所需的材料、零配件、機械設備等商品。福建對農産品出口增長速度很快,2009年增長率達110%,已經成爲對台出口增長的主要動力。台灣已成爲福建第三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二、海西是台商投資的重要地區

  台商對大陸投資也是從福建開始。海西的福建與台灣有着深厚的文化與地緣優勢,是台商投資最早的地區,在上世紀90年代前曾是台商投資最多的地區。此後,隨着珠三角與長三角經濟的崛起,台商對這兩大區域投資增加迅速,對福建投資有所放緩,但海西仍是台商投資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據福建省統計,到2001年底,福建省累計批準台資項目6795個,合同台資127.7億美元,實際利用台資90億美元,分别占台商對大陸投資的13.4%、23.3%與30.7%。依台灣統計,到2000年底,台灣當局核對福建投資項目3099項,核准金額爲16.7億美元,分别占對大陸投資的13.5%與9.9%。

  新世紀初,受多種内外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台商對福建省投資一度呈現下降趨勢,引起福建省政府的重視,開始采取積極措施,鼓勵台商投資。近年來,台商對福建省投資出現新的增長。依台灣“經濟部投審會”統計,1991-2008年,台批準台商對福建省投資金額爲56億美元,僅次於江蘇省、廣東省與上海市,居第4位。其中,2008年,台批準台商對福建省投資金額達8億多美元,創歷史最高紀録。福建省政府統計,2009年1-9月,福建省利用台資(含經第三地投資)達20.7億美元,年增長18.1%。

  台商對海西投資産業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在製造業領域,台商投資的主要産業包括石化、機械、紡織、電子、食品、光電、汽車零部件等。在服務業領域投資主要包括運輸、旅遊、物流、醫療、商業、餐飲、地産、金融等。尤其是,閩台農業合作得天獨厚,具有較明顯的優勢與特色,在整體兩岸農業合作中居於領先地位。目前,福建省累計批準農業台資項目1730個,合同利用台資21.1億美元,實際到資12.28億美元,農業利用台資總額位居各省市第一位。農業合作由引進台灣農作物良種轉向農副産品深加工、休閒農業、土地成片開發和整體配套方向發展。

  三、海西與台灣本島及金馬地區通航發展

  長期以來,在台灣當局政策限制下,海峽兩岸無法實現直航,閩台之間甚至距離甚近的福建與台當局管轄的金門、馬祖之間,也均需圍遶第三地。爲改變這一現狀,海峽兩岸航運界經過努力,促成了1997年海峽兩岸“試點直航”,即兩岸權宜輪可往返海西的厦門港、福州馬尾港與台灣高雄港之間,運輸兩岸轉口貨物。1997年4月,“試點直航”啓動後,一度獲得快速發展,航運船次於2003年突破1000艘,但因台灣當局對“試點直航”的政策限制,不允許大陸貨物入境通關,只能從事轉口貨物,影響到“試點直航”的功能,近年出現停滯現象,2004-2006年的航運船次在950艘左右;集裝箱裝卸量在2004年達到67萬個標準箱後出現下降趨勢,2006年降至60萬個標準箱,2008年降爲50萬個標準箱。

  2008年,海峽兩岸實現了海上直航,福州、寧德、泉州、肖厝、秀嶼、漳州、厦門等成爲大陸兩岸航運首期開放的重要港口。海峽兩岸直航的實現,“試點直航”完成歷史使命。福建與台灣海上貨運實現直航得到新的發展,目前福建到台灣的集裝箱班輪有7個。福建與台灣海上客運直航也有新的發展,2008年福建率先開通厦門到台中、福州到基隆的海上客運航綫,目前兩地客運班輪航綫達到4個。2009年1-11月,福建直航港口的台灣貨物吞吐量爲2105萬噸,台灣集裝箱吞吐量爲52.1萬個標準箱。同時,海西也是海峽兩岸空中直航的重要空港,厦門、福州列爲第一批對台開放直航空港,目前福州、厦門每周共有23個兩岸直航航班。2009年1-11月,台閩空中直航共營運了814個航次,載運旅客12.8萬人次。2010年2月起,台灣復興航空公司將新增台中直飛厦門、福州。

  除了海西與台灣本島通航取得突破與發展外,福建沿海地區與金門、馬祖、澎湖地區的通航、通商即所謂“小三通”取得重大發展。其中,通航發展極爲迅速。2009年,福建沿海地區與台當局管轄的金門、馬祖、澎湖地區的海上直航共運營1.34萬航次,運輸旅客137.7萬人次,分别較上年增長25.7%與31.3%。其中,經“小三通”方式往返兩岸的人員持續增加。依台灣“陸委會”統計,2009年,兩岸經由“小三通”往來的船舶計有10498航次,年增長31.2%;其中客船往返6775次,往來人員67.7萬人次,年增長28.9%。

  表4-2   2009年福建與台灣“三通”情况

  項目 主要内容

  海運 1.開通厦門至台中、福州至基隆的海上客運直航。

  2.目前兩岸海上貨櫃班輪航綫7條,客運班輪航綫4件

  空運 1. 福州、厦門每周23個兩岸直航班機。

  2. 1-11月共營運814個航次,載運旅客12。8萬人次。

  3. 厦航在台設立分公司。

  郵政 在福州馬尾成立對台水陸郵件監管中心,實施兩門、兩馬特快專遞與水陸郵件總包直接封發業務。

  小三通 福建沿海地區與金門、馬祖、澎湖地區的海上直航共運營1.34萬航次,運輸旅客137.7萬人次,分别較上年增長25.7%與31.3%。

  資料來源:台灣《工商時報》(2010年1月1日)等。

  (三)海西與台灣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取得重大進展

  由於地緣、親緣關係,海西與台灣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發展迅速。

  多年來,福建省連續舉行“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海交會”)、“海峽科技成果交易會”(“海科會”)、“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海博會”)、“海峽旅遊博覽會”(“海旅會”)、“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花博會”)等一系列定期商貿、科技、農業等論壇或商貿活動,極大地促進了閩台經濟、科技與文化交流。

  新世紀以來,福建省與台灣外島金門、馬祖及澎湖地區的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取得積極進展。2001年初,馬祖地區代表與福州馬尾經濟文化合作中心代表在福州簽署了《福州馬尾--馬祖關於加强民間交流與合作的協議》;金門地區兩岸關係交流協會代表與厦門市兩岸交流協會代表簽署了《關於加强厦門與金門民間交流交往合作協議》,顯示了台灣當局管制下,海西與金、馬地區的民間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取得突破。2007年3月,泉州旅遊協會與澎湖縣旅遊發展協會簽署了《建立旅遊市場合作與交流關係協議》,共同推進泉澎旅遊共同市場與發展。金門地方政府與島内民間機構、學者等還在積極推動與此同建立“金厦特區”。2008年4月,台灣競争力論壇提出成立“金厦特區”構想,前金門縣副縣長及前“立法委員”吴成典任“金厦特區組”召集人。該論壇與金門地方政府、福建地區台商協會代表等在金門共同探討這一課題。台灣競争力論壇秘書長彭錦鵬表示,如果“金厦特區”能够成立,將是“兩岸共同市場”的第一座橋樑,是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的最佳途徑。

  2009年,海西“海峽論壇”的舉行,是海西與台灣民間經濟文化交流的新平台。海峽論壇的主題爲“擴大民間交流、加强兩岸合作、促進兩岸共同發展”,充分體現了這一論壇的性質、功能與意義,是大陸推動與落實兩岸關係“大發展,大交流”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具體步驟。這次海峽論壇的最大特點是,民間性,廣泛性,參與性。論壇議題廣泛,涉及經濟、文化、教育、藝術、學術等多個方面;主辦者廣泛,由國台辦、商務部、文化部等十多個部委與福建省政府共同主辦;參加者廣泛,有來自海峽兩岸各個階層、各個領域與部門的代表;人數衆多,僅台灣就有8000多人,加上大陸的與會者與組織者,涉及的總人數預計超過數萬人;論壇内容廣泛,有經貿交易會,有高層研討會,有圓桌會議,有專題論壇,有縣市主題日,有文體活動。因此這次海峽論壇的規模與廣泛性是空前的,將在海峽兩岸交流史上譜寫新的篇章。

  海峽論壇是在福建省政府舉辦的“海西論壇”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顯然是以福建省爲基地的兩岸交流平台。尤其是海峽論壇在日前國務院通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之時舉行,則賦予了福建省在兩岸民間交流與經濟合作中擔負的特别角色。福建省是海峽兩岸交流的前沿,海西是兩岸交流“先行先試區”,預示着福建將在未來兩岸民間交流與合作中將扮演更爲重要的角色,承擔更爲重要的歷史責任。預計未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福建省將會努力打造“海西”概念,樹立“海峽論壇”品牌,推動海西地區與海峽東岸台灣的廣泛交流、合作。

  閩台探親、商務與旅遊往來持續發展,閩台人員往來日益頻繁,規模不斷擴大。據統計,1979年至1996年,台胞來閩探親旅遊人數達到250萬人次。新世紀以來,隨着“小三通”的開通,經“小三通”途經往來閩台的人數大幅增加。2001年1月,台灣當局開放“小三通”政策,到2006年,一年時間内,海西與金馬地區的兩地客運增長24倍,人員往來規模達到56萬人次。

  海峽兩岸實現海上直航後,並未影響福建沿海地與金門、馬祖與澎湖地區的人員往來,反而繼續呈現良好發展勢頭。據福建方面統計,2008年,厦金(厦門—金門)航綫客流量爲91.1萬人,比同增長34.6%;兩馬(馬尾—馬祖)航綫運送旅客7.2萬人,比同增長35.8%;泉金(泉州—金門)航綫客流量爲6.4萬人,同比增長36.2%,總計客流量達到104.7萬人次,同比增長34.6%,“小三通”成爲海峽兩岸另一重要區域性往來通道。自2001年開通以來,到2009年底,閩台海上直航累計運載旅客達到511萬人次。據金門港統計,2009年金門、厦門、泉州等“小三通”客運量達到128.2萬人次,首次突破百萬人次大關,較上年增長31%,創下開航9年來的最高紀録。可見,兩岸關係的改善與直接“三通”的實現,爲海西與金馬澎湖地區經濟、人員往來創造了新的發展條件,有助於閩台次區域經濟圈的形成與發展。

  第三節   海西與台灣産業合作

  台灣海峽西岸與台灣産業布局發展,既存在競争關係,也存在互補關係。要實現海峽西岸與台灣産業對接、轉移,需要充分研究海岸西岸與台灣各自的産業特徵、産業優勢與劣勢,以實現資源與區域的互補合作。

  一、海西高科技産業發展與台灣合作

  福建在發展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過程中,必須將高科技産業作爲區域經濟發展與閩台經濟合作的主要目標。

  台灣高科技産業發展的經驗是可供借鑒的。就在台灣傳統與勞力密集型産業迅速發展之時,台灣當局經過論证於80年代開始興建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確立了以信息電子産業爲核心的高科技産業發展戰略,通過各種優惠措施吸引海外技術産業與人才的進入與投資,取得了很大成功,實現了台灣經濟結構的順利轉型,高科技産業已取代傳統的勞力密切産業成爲台灣經濟發展的新興支柱産業。福建也必須走這一條道路,要將科技産業的發展作爲重點,加强與台灣科技産業的合作與對接。特别是要選擇具有地方資源優勢與閩台合作潜力大的高科技産業或優勢項目,如信息電子産業、生物技術産業與海洋資源開發等,形成一些重要産業群聚,建立起在大陸各經濟區域中的優勢産業結構與地區布局。

  海峽西岸與東岸的高科技産業及相關産業的互補優勢明顯,可實現上中下游垂直與水平分工的整合或合作。其中,計算機、光電産業上下游對接優勢明顯。台灣光電産業的面板製造能力强,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而且集中在台灣三大科學工業園區之内,尤其以南部科學園區爲最重要。相對的,海峽西岸的計算機製造、家電産業優勢明顯,對面板産品需求大。海峽西岸與東岸在這方面的合作跨出了重要一步。盡管台灣當局政策限制面板産業對大陸的投資,但台灣光電産業企業則采取靈活的方式到大陸布局,於是先將TFT-LCD的後段模塊(LCM)生産向大陸轉移,而且已取得重要進展。台灣TFT後段模組企業早期主要集中在上海、寧波、蘇州等爲主的華東地區,隨後向大陸電視製造産業群聚的廣東與福建爲主的華南地區發展。其中海岸西岸的厦門、福州、福清等成爲海峽西岸與東岸光電産業對接的模式之一。典型的投資項目包括中華映管在福州與福清投資興建的面板TFT-LCD廠後段模組(LCM),友達光電在厦門翔安工業區興建大陸第二個TFT-LCD後段模組廠,在厦門火炬工業區的玉晶光電公司,明達光電在厦門高崎機場附近設立發光二極體廠,基本上搆成海西地區光電産業的下游産基地。2009年8月,全球最大的顯示器製造商冠捷科技集團也正式落户厦門火炬(翔安)産業區,厦門光電産業基産基地基本形成,預計在未來五年産值可達500億元人民幣。與福建的家電、電腦産業形成相互合作的産業對接與合作模式。光電産業將在較長時期内,仍是海西與台灣實現高科技産業對接的重點之一,需要繼續推進與深入合作。

  除集成電路與光電産業極具優勢外,台灣其他高科技産業規模不大,但仍具潜力的高科技産業包括電子零組件、信息、通訊、軟件、環保、生物科技等産業,海西需要及時掌握台灣高科技産業的發展動態與轉移趨勢,以實現閩台高科技産業的有效、實質合作與對接,提高海西高科技産業發展水平與競争優勢。要實現與對岸台灣高科技産業的對接或合作,必須規劃海西高科技産業的發展戰略與布局,研究與掌握台灣高科技優勢産業的發展與轉移趨勢,尋找對接口、對接點,提供對接機遇。可以説台灣第一波高科技産業即電子零部件、計算機及周邊設備産業的轉移主要集中在珠三長與長三角,海西基本上錯過了這一機遇。在台灣第二波高科技産業半導體(集成電路)産業轉移中,也以長三角爲主,海西與珠三角未能成爲合作的重點。在台灣第三波高科技産業即光電産業轉移中,海西與珠三角則成爲台商布局與合作的重點之一。下一步,需要進行高科技産業領域的深度合作,從研發、製造、生産等充分分工,發揮各自的優勢,以促進區域産業鏈的形成與共同發展。

  二、海西傳統産業及重化工業發展與台灣合作

  台灣傳統産業以及重化工業範圍廣泛,與高科技産業發展相比發展滯後,但却是一個不斷轉型、昇級、發展、而且仍具生命力的産業。海西傳統産業具有相當的優勢,尤其是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建材、機械製造等方面很有競争力,而重化工業相對滯後。盡管台灣的傳統産業大部分轉移到大陸,尤其是珠三角與海西等地,但部分傳統産業經過轉移與轉型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成爲新傳統産業,台灣有機紡織、機械製造、塑膠橡膠等領域仍具競争力,仍在持續向外轉移。特别是台灣的部分重化工業優勢明顯,未來向外轉移不可避免。在這樣的形勢下,海西仍應加强與台灣傳統産業的對接,實現海西産業的昇級轉型。是否將重化工業作爲接收與對接的重點,存在争論,但作爲重要的基礎工業,在某些領域仍可加强合作。這裏就海西與台灣在重化工業、傳統産業的對接情况進行簡要分析。

  石化及其上下游産業的對接。福建厦門海滄台商投資區成爲台灣石化産業轉移的一個重要據點,其中,以翔鷺石化公司與翔鷺化纖公司最具影響力。這兩家企業總投資累計超過30億美元,資産規模與産值居福建台資企業首位。同時,翔鷺石化公司投資13億美元的龍騰石化項目已獲批準,預計到2008年,翔鷺石化公司的年産值達500億元人民幣,躋身中國大陸“石化四强”。2009年,海西與台灣石化業的合作、對接實現了一次的跨越式發展。5月,台商投資的兩大石化項目即古雷騰龍芳烴(漳州)有限公司投資的年産80萬噸對二甲苯(PX)項目、翔鷺石化(漳州)有限公司投資的年産150萬噸精對苯二甲酸(PTA)項目相繼開工,預計2111年底完工投資産,這是海西與台灣石化業對接成功案例之一。在隨後的“9.8”洽談會上,泉港石化工業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與台灣石化業同業公會所屬的6家企業簽約,共同投資興建年産1000萬噸的乙烯裂解項目及下游聚丙烯、乙二醇等項目,總投資預計60億美元。這一石化合作是閩台石化上中下游整個産業實現全面對接,將大大推進海西石化産業的快速發展。

  石化下游相關産業的台資企業正新輪胎則是另一代表。80年代末,正新橡膠在厦門海滄投資,建立正新輪胎公司,後又相繼投資成立了厦門正新實業、正新海燕等企業,到2006年累計投資超過7億美元,在大陸各地分廠的營業總額達50億元人民幣。其中,正新輪胎已成爲一個世界級的品牌,穩居大陸市場第一位,總銷量排名第4位,其中摩托車與自行車輪胎排名第一。2009年,正新輪胎銷售金額達到48.2億元人民幣。2010年1月,正新輪胎增資4億美元,擴建厦門集美廠,海西成爲正新輪胎最大的生産基地之一。

  汽機車及機械製造業的對接。台灣汽車工業不算發達,但仍具有整車及零部件的製造優勢,得以在福建投資設廠,建立起以東南汽車製造爲中心的汽車及其零部件聚集群落。另外,三陽工業公司投資的杏厦機車公司也是台灣汽機車轉移海西的典型代表。不過,東南汽車技術不够先進,生産成本較高,市場競争力不高,在大陸汽車市場激烈競争格局下,未來發展存在變數,福建需要認真對待汽車及其零部件産業的發展。

  金屬加工産業的對接。春保鋼鐵是台商在在厦門發展的金屬加工業成功典範。它是利用江西的鎢礦資源,厦門的港口、機場與運輸優勢以及與台灣距離近的優勢,建立起上游鎢礦(江西)、中遊冶煉、下游模具加工的一體化生産體系,年營業額達120億元新台幣,鎢鋼産品全球市場佔有率居第三位。春保鋼鐵的發展模式對海西與台灣産業的對接是一個重要啓示,即吸引台灣優勢産業的技術與管理,利用周邊地區的資源,以海西作爲加工與營運基地,以全球爲市場,建立起某一專業産業領域的合作發展道路。

  三、海西區服務業發展與台灣合作

  閩台經濟區域的形成,區内服務業的發展潜力尚大。其中旅遊、會展、物流、營運中心等領域的合作與對接潜力較大。

  2001年以來,台灣當局開放金門、馬祖與福建沿海地區的通商、通航後,福建與金馬地區的商務與通航日益頻繁,次區域的商務與旅遊活動相繼展開。2007年初,台灣當局宣佈開放福建局民赴澎湖旅遊,很快在福建與澎湖地區得到熱烈回響,澎湖縣與厦門市旅遊行業迅速展開商談旅遊合作事宜,海峽西岸的旅遊圈迅速擴大到台灣海峽。2008年台灣開放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後,海峽西岸的旅遊區域從福建擴大到台灣海峽離島,再擴大到台灣島内,形成一個新的閩台旅遊黄金綫,海西將與台灣建立起更爲密切的旅遊資源共享與合作關係,對於繁榮海西旅遊業與服務業的發展將起到極大促進作用。

  在海西在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中,要進一步發揮對台經濟合作與對接優勢,不謀求大而全,而是發揮區域獨特優勢,明確區域角色定位,將海西作爲未來兩岸直航後連接台灣與大陸内地的一條新的經濟紐帶。其中建立次區域經濟物流中心與區域商務中心是一條重要的方向。目前,台灣一些有遠見的大企業開始布局。2006年6月,台灣東元集團宣佈一項“七星計劃”,將在包括中國大陸在内的七個國家或地區投資設廠,不僅計劃在厦門建立一個平面電視生産基地,而且在厦門設立集團綜合商務中心,將厦門作爲布局大陸的營銷中心。

  近年閩台物流業合作呈現良好發展勢頭。目前台灣辜氏家族在長樂投資的台通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將建成涵蓋報關、倉儲、裝卸、加工及包裝業務在内的現代化物流園區;閩台合資設立的林登物流(厦門)有限公司,從事專業保税物流業務;台灣航勤(澳門)有限公司出資參與興建厦門國際航空港空運貨站;全球第三大海運公司台灣長榮海運有限公司繼開闢厦門到高雄的直航航綫和厦門到歐洲地中海的航綫後,2005年8月又新辟厦門至美國西海岸的直航航綫。物流將成爲未來閩台經濟合作的新熱點。

  閩台金融交流合作進展加快。福建的商業銀行已與台灣20多家銀行開辦了兩岸直接通匯業務,其中工商銀行厦門市分行承做了大陸方面對台灣直接通匯業務的“第一單”。自2003年6月起,福州、泉州、漳州、莆田、厦門的中國銀行試點開辦新台幣兑出業務,目前福建所有中國銀行支行以上網點開辦新台幣兑入業務。2008年以來,台灣金融機構進駐海西的步伐明顯加快,統一證券公司與富邦證券公司先後在厦門設立辦事處或代表處,富邦銀行正式參股厦門商業銀行,台灣人壽保險公司與厦門建發集團合資成立君龍人壽保險公司。

  四、海西農業發展與台灣合作

  海西區建設是一項重大的、長遠的、涉及範圍甚廣的工程,其中在與台灣産業對接中,農業對接與合作是一個重要領域。台灣農業曾取得很大成功,而且在不斷進行新的轉型與突破,這爲閩台農業對接創造了條件。

  福建全省已被列爲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也是海峽兩岸農業合作最成功的地區之一。盡管台商對福建農業投資與轉移居大陸之首,但台灣農業産業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發展精緻農業、休閒農業、生物農業與現代農業,台灣農業仍在諸多方面保持優勢,如何實現海西與台灣農業的優勢互補及推進海西現代農業的發展仍大有作爲。

  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與發展,實現閩台農業領域的一體化合作與閩台産業分工格局是一條重要選擇。台灣已進入“後工業化時代”,農業在經濟中的地位已大幅下降,而且逐漸轉向“精緻農業”、現代優質農業與生態農業,傳統農業日趨萎縮或向外轉移。目前福建農業現代化程度不高,外銷能力相對不足,需要加强與台灣的農業合作,實現優勢互補。閩台農業領域的合作,必須從兩地農業資源分佈與産品供需方面考慮,進行兩地大農業分工與合作,即將閩台作爲一個區域整體來規劃農業産業的發展。海西與對岸農業的對接,可以從土地資源、技術、人才、市場、運輸等多方面考慮,建立新的台灣海峽農業生態與發展圈。各自發展自己的優勢農業與特色農業,台灣將不具競争力、佔用土地的農業轉移海西,同時吸引台灣農業技術人才與專業農民到海西發展,而將整個大陸甚至國際作爲同共的市場。

  第四節  未來海西與台灣經濟社會融合趨勢展望

  2009年,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發表後,指明瞭海西區與台灣經濟合作的重要方向,爲閩台經濟合作、海峽西岸經濟區形成與福建經濟滕飛開創一個新的機遇,有助於實現閩台經濟深層合作與區域經濟發展。

  未來海西與台灣經濟交流合作將邁上一個新的台階。在海西上昇爲國家發展戰略及賦予海西“先行先試”政策後,海西與台灣經濟的交流與合作將會有更快、更大的發展。除了上述討論的重要産業轉移、對接、合作之外,海西在兩岸金融合作方面將有突破性的發展,海西争取建設海西兩岸金融合作示範區,設立兩岸合資的海峽投資基金與兩岸股權櫃檯交易市場,争取擴大兩岸貨幣雙向兑换範圍,開辦兩岸貿易采用人民幣結算業務,開辦新台幣離岸金融業務,推動兩岸銀聯卡連網與通用。

  未來海西與台灣本島及金馬澎湖地區的通航、運輸將更加暢通、方便與快捷,將形成多元的運輸格局。目前福建省正在加快與台灣的海峽運輸建設,提出“加快發展閩台三通,構建兩岸人民交流合作主要通道和綜合樞紐”的政策主張,一個重要内容就是鼓勵航運企業開通福建沿海開放港口直航台灣本島的航綫,鞏固厦門至台中、高雄客貨滚裝運輸航綫常態化,推進福州、泉州至台灣本島滚裝運輸航綫,做好平潭島至台灣本島滚裝運輸的前期工作。

  未來海西區與台灣的人員往來通關更便捷,規模更大,海西將成爲海峽兩岸人民交流與交往“先行先試”的前沿平台。未來福建省可能率先對台實施“赴台自由行”,率先實現在閩外地居民赴台旅遊簽注。海西正在規劃開放台灣車輛可在福建省行使,即台灣貨車、轎車、摩托車等可搭乘客貨輪從厦門、福州等陸,使用當地發行的臨時牌照,在福建省内自由通行。未來平潭島設立免税島與實施海關特殊監管區,將爲兩岸民衆往來海西與台灣提供更多的方便,將大大促進海西與台灣的人流與物流的發展。

  平潭兩岸合作模式將成爲未來海西與台灣經濟、社會發展、融合的重要示範。目前福建省政府正在規劃平潭島作爲兩岸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平潭島是台灣本島、海南島、崇明島之後的中國第四大島,是距離台灣最近的大島,福建省政府正在規劃將平潭島建設成探索兩岸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科學發展的先行區。目前平潭綜合試驗區管委會已經成立,近期重點規劃建設國際旅遊發展區、兩岸商貿合作區、大型物流港區、城市建設發展區、文化産業區與高新技術合作園區等多功能區。目前綜合試驗區的工作已經展開,其中平潭跨海大橋將於2010年10月通車。目前正在規劃建設第二條跨海公路鐵路大橋,將爲未來海西與台灣對接創造條件。

  在海西“先行先試”政策下,未來台灣同胞將在更大範圍内享受海西居民同等的“國民(市民)待遇”,可以依法在本地置産、居住生活、就業、就學,甚至參與各種公職與專業技術考試,促進閩台融合發展。

  (2009年完稿)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