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五章 閩台城市、産業群布局與對接

  第一節  台灣西岸三大都會區布局及功能特點

  台灣省城市密集,而且集中在西部走廊地區,城市人口佔有很大比重。目前台灣省有2個“院轄市”,5個省轄市,32個縣轄市,58個鎮,219個鄉。台灣城市化發展模式較爲成功,城市規模控制適當,没有出現大都市人口過度膨脹以及所引起的諸多城市化後遺症問題。台灣超過200萬人口的城市只有台北市與高雄市,而且最大的台北市人口未超過300萬人(262萬人),五個省轄市人口只有台中市人口超過100萬人,台南市爲76萬人,其餘三個均不超過40萬人,多數縣轄市人口一般在20-50萬人之間,屬中小型城市。

  一、台灣西部三大都會區發展演變過程

  都市化的發展是隨着經濟重心與人口的遷移逐漸展開的。台灣的開發與經濟發展是由南向北推移,台灣人口的變動趨勢也呈現由南向北移動或農村向城市大轉移的發展格局。台灣中南部地區開發早,早期人口較爲密集,即使在20世紀50年代初,中南部地區合計占了總人口的66%,北部地區只占29%。此後,隨着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形成與經濟的發展,人口迅速向北轉移,到60年代中期北部人口首次超過南部地區,到90年代末,北部地區人口占了台灣總人口的43%,而南部地區降到14%左右。人口的這一區域轉移與台灣城市化發展進程基本一致,也是北部地區城市化迅速發展的過程與結果。

  台灣省城市化發展程度高,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於1980年超過70%(台灣進入工業化社會中期);90年代開始,城市化進程放慢,城市人口比例到90年代中期達到80%,目前在85%左右。以城市人口密集度觀察,台灣38個大中小城市的面積約占台灣島總面積的7.09%,人口却達1240萬人,占了台灣總人口的56.7%。其中,兩個院轄市(台北市與高雄市)與五個省轄市(台中市、台南市、基隆市、新竹市與嘉義市),其面積不到台灣地區總面積的3%,人口比例却超過30%,相差十倍。可以説,台灣一半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40個的城市里,這是台灣城市高度發展的結果。

  表5-1  台灣省城市化發展(單位:年,萬人,%)

  時間 總人口 非農業人口 農業人口 城市化比率

  1978 1713.6 1137.1 576.5 66.36

  1980 1780.5 1241.6 538.9 69.73

  1985 1925.8 1457.3 468.5 75.67

  1990 2035.3 1606.4 428.9 78.93

  1995 2130.4 1737.4 393.0 81.55

  2000 2227.7 1860.8 366.9 83.53

  2001 2240.6 1871.9 368.7 83.54

  2002 2252.1 1885.6 366.5 83.73

  2003 2260.5 1920.1 340.4 84.94

  資料來源:台灣《世界年鑒》(2006),台灣中央通訊社編印。

  台灣在都市化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西部地區北部、中部、南部三大都會區,而且各都會區扮演着不同的經濟功能與角色。

  都會區是以中心城市(都市)爲核心,由周圍衛星城市與地區組成的經濟、社會文化活動的集中地帶。台灣都市化發展與經濟活動相對集中分佈特徵,逐漸形成不同的都會區。按台灣有關定義,都會區是指同一區域内由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中心城市,在社會上、經濟上合爲一體的鄉、鎮、市所共同組成的地區。

  台灣各行政區域按“都會區”定義,可劃分爲大都會區、次都會區與都會外地區。大都會區包括中心都市、衛星市鎮;次都會區也包括中心都市與衛星市鎮;都會外地區包括市、鎮、鄉三級。台灣都會區有不同的劃分標準,有三大都會區、五大都會區與七大都會區三種劃分法,其實後實兩者只是將三大都會區的細化而已。根據台灣都會區的最新劃分,大都會區的中心都市包括台北市十二區、高雄市十一區、台中市八區、基隆市七區、台南市七區、桃園縣的桃園市與中壢市、彰化縣的彰化市。可見在北部地區已形成台北、基隆、桃園三個都會區,中部地會區形成台中市與彰化市兩個都會區;南部地區形成高雄市與台南市兩個都會區。次都會區的中心都市有兩個,分别是新竹市與嘉義市。每個中心城市周邊都有自己的衛星市鎮。都會外地區還有10個城市,即宜蘭縣的宜蘭市、苗栗縣的苗栗市、台中縣的豐原市、南投縣的南投市、雲林縣的鬥六市、喜義縣的太保市與樸子市、台南縣的新營市、台東縣的台東市與花蓮縣的花蓮市。不過,根據台灣的中心城市觀察,台灣以三大都會區即台北(北部)都會區、台中都會區(中部)與高雄都會區(南部)的劃分較爲準確。

  表5-2  台灣三大都會區與城市分佈(2000年)

  都會名稱 中心城市 主要衛星城市 都會外城市

  台北都會區 台北市 基隆市,板橋市,三重市,永和市,中和市,

  新莊市,新店市,土城市,盧洲市,汐止市,

  樹林市,桃園市,中壢市,平鎮市,八德市,

  新竹市,竹北市。合計18個城市 宜蘭市

  台中都會區 台中市 大裏市,太平市,彰化市。合計4個城市 苗栗市、豐原市、南投市,鬥六市

  高雄都會區 高雄市 台南市,永康市,嘉義市,鳳山市,岡山市,屏東市。合計7個城市。 太保市、樸子市,鬥六市,新營市

  東部地區 無 無 花蓮市,台東市

  資料來源:《台閩地區人口統計》(2000年),台灣“内政部”編印,2001年6月。

  台灣三大都會區是指台北都會區、台中都會區與高雄都會區。這三大都會區的發展基本上與19世紀出現的“一府、二鹿、三艋舺”城市中心群落分佈是一致的,只是位置倒了過來,但仍不脱離三大都會區的基本格局,即北部都會區(現以台北市爲中心,過去爲艋舺)、中部都會區(現以台中市爲中心,過去爲鹿港)、南部都會區(現以高雄市爲中心,過去爲一府即台南市)。由此可見,台灣都市布局的基本形成經過了約一百年時間的發展歷程。其發展過程基本上是沿西海岸地區由南向北發展,目前西海岸地區約占台灣城市總數的95%以上,並形成三大城市密集地帶。

  二、台灣西部三大都會區功能特點

  台北都會區及其功能特點。以台北市爲中心,包括周邊的板橋市、三重市、新莊市、中和市、永和市、新店市、中壢市、新竹市、竹北市等一批中型衛星城市,總計近20個城市的人口約占台灣城市人口的60%以上。上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發展,新竹市經濟有了重大發展,而且成爲台灣高科技産業的中心,都市化程度提高,又形成一個新竹次都會區。

  90年代以前,台北都會區的人口發展速度呈現快速增長之勢,此後人口增長速度有所下降。據統計,1991-1996年與1986—1990年相比,台北都會區的人口增長速度從1.84%降爲1.05%,其中新竹次都會區人口增長速度從1.99%降爲0.51%。此後,台灣人口繼續向北部都會區集中。2005年,人口净移入的縣市有9個,其中,在移入人口較多的前5個縣市中,台北都會區占了4個,分别爲桃園縣、台北縣、新竹縣與新竹市。所不同的是,台北市人口則呈現净遷出,顯示在台北都會區發展中,出現中心城市人口向周邊衛星城市轉移的現象。其中,台北市既是台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北部都會區的中心城市,也是台灣地區唯一超過200萬人口的大城市。台北市人口在經過幾十的持續增加後,近年呈現停滯不前狀態。到2006年底,全市人口爲263萬人(較2000年减少約1.5萬人)。其他城市多屬中小城市,城市人口規模在多在30萬至60萬人之間。其中,基隆市與新竹市屬省轄市,2006年人口規模均爲39萬人,也屬中等城市。北部都會區在地理分布上呈現沿高速公路分佈的綫狀與塊狀結合的布局特徵,其中,基隆市——台北市——三重市——中和市——板橋市——永和市——桃園市——中壢市呈現綫狀分佈,同時以板橋市爲次中心,與永和市、中和市、新莊市與新店市等形成密集的塊狀分佈,總體上呈現大、中、小市鎮較爲協調的發展模式。

  台北都會區是台灣經濟中心,不論是企業數量,還是生産總值,均高居台灣三大都會區第一位。尤其是台北縣、桃園縣所屬城鎮是台灣傳統産業最密集的地區,是北部最大的工業基地。新竹市則因新竹科學園區的高科技産業發展與台北市内湖軟件園區的發展,成爲台灣高科技産業聚集地,僅這兩個園區的産值合計超過2萬億元新台幣,相當於650多億美元。中心城市台北市是台灣最大的教育中心與科研中心。台灣絶大多數高校與研究機構主要集中在台北市,估計占了整個台灣知名高校與研究機構的三分之二以上。台北市更是跨國公司與台灣大型企業的營運總部,集中了台灣90%以上的企業集團總公司。台北市也是台灣的金融中心,台灣唯一的證券交易所設在台北市,而且幾乎所有大型銀行、保險公司與證券公司總部均設在台北市。基隆市則是一個港口城市,是北部都會區最重要港口與貨物運輸中心。台灣人口最大的台北縣所治在地板橋市,成爲北部地區又一個大城市。新莊市則是一個新興的中等城市,被列爲次都會區。2007年初,台灣行政部門决定將“行政院”部分所屬部會遷到新莊市,以促進新莊市的副都心發展。隨後,即2007年5月5日,台灣“立法院”通過《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台北縣昇格爲“準直轄市”,未來進一步向台北市與台北縣合併的方向發展,預示着北部都會區將有更大、更新的發展。

  台中都會區及其功能。台中都會區以台中市爲中心,包括大裏市,太平市,彰化市等衛星城市,這4個城市的人口占台灣城市人口的12%以上。中部城市除核心城市台中市與彰化市外,不少城市是主要沿鐵路發展起來的中小型城市,呈現明顯的綫狀分佈特徵。中部城市群基本上是工商業城市。台中都會人口則在80年代中期以來持續保持增長趨勢。其中核心城市是台中市,也是中部都會區人口保持較快增長的城市,於2003年首次突破100萬人,2006年人口爲104萬人,是中部地區唯一超過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在台灣三大都會區三個中心城市中,台中市是唯一人口净遷入的城市,顯示台中市仍處在上昇發展期。中部科學園區動工興建後,中部地區經濟有了新的發展,未來人口會繼續向中部遷移。特别是南北高速鐵路的開通,已吸引大企業在中部地區的布局與發展,也可能吸納北部過度密集的人口,未來中部地區都市化與經濟發展值得期待。尤其是台灣當局也在規劃台中市與台中縣合併昇格直轄市的規劃,若能實現,將加快台中都會區的發展。

  台中都會區是台灣傳統産業中心,紡織、化纖、機械、食品、花卉等産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中部地區高科技産業起步晚,發展滯後,但目前發展勢頭良好,加上高鐵的開通,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中部地區没有國際機場的劣勢,發揮連接北部與南部中間地帶功能,可能帶動台中都會區與中部地區經濟的發展,也有助於區域平衡發展。

  高雄都會區及其功能。高雄都會區以高雄市爲中心,包括了台南市、永康市、嘉義市、鳳山市、岡山市與屏東市,估計這7個城市的人口占台灣城市人口的30%以上。高雄都會區的城市分佈也是沿鐵路綫的綫狀分佈。其中高雄市是核心城市,是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台灣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台灣國際貨運中心,在台灣對外貿易與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2006年,高雄市人口爲151萬人,是南部都會區唯一超過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台南市是台灣最古老的城市,是文化名市,是五大省轄市之一,2006年人口爲76萬人,屬中等城市。另一直轄市嘉義市人口只有27萬多人,屬中小城市。

  高雄都會區是台灣最大的煉油、石化、鋼鐵、造船等重化工業中心。南部科學園區建立後,南部地區的高科技産業發展迅速,尤其以光電産業頗具實力,逐漸成爲台灣第二大高科技産業中心,有利南部産業的轉型。高鐵營運後,南北距離大大縮短,加上台灣當局政策的向南傾斜,將進一步促進高雄都會區與南部地區經濟的發展。

  表5-3  台灣省西海岸(海峽東岸)三大都會區人口變化(單位:千人,%)

  都會區 1961 1988 1996 2006*

   人數 比重 人數 比重 人數 比重 人數 比重

  都會區合計 3245 29.11 9087 45.65 12014 56.37 14787 65

  台北都會區 1807 16.21 5532 27.79 6858 31.94 8417 37

  台中都會區 697 6.25 1604 8.06 2006 9.34 2730 12

  高雄都會區 741 6.65 1951 9.80 3240 15.09 3640 16

  台灣省人口 11149 100.00 19904 100.00 21472 100.00 22750 100

    資料來源:1991、1988年數字來自台灣《“中華民國”經濟年鑒》(1989),1996年數字來自台灣《人口資料匯編》。

    *没有現成統計,筆者根據三大都會區人口成長趨勢估計所得。

  不論是三大都會區内部,還是三大都會區之間,交通網絡密集,鐵路、公路運輸極爲快捷方便,特别是新的高速鐵路通車後,進一步縮短了三大都會區的時空距離,基本實現了西部城市走廊一體化發展與一日生活圈的目標。

  在都市化發展中,生活圈的建設與規劃是城市化發展達到一個新高度的重要標誌。台灣當局於上世紀90年代初正式推動“生活圈”的建設,並將台灣規劃爲18個生活圈,其中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台南與高雄屬都市生活圈,其他爲一般生活圈,目標是實現“都市鄉村化,鄉村都市貌”的城鄉生活一體化。根據規劃,每個生活圈内設立一個中心城市,城市之間由公路連接,人們可在半小時内到達本生活圈的任何地方,一個小時可達到最近的都會區,從而形成“一小時都會區,半小數生活圈”的活動區域。2006年,台灣高速鐵路通車,不僅完全實現“一日生活圈”的目標,而且將對台灣都市化布局、中南部地區經濟發展與區域平衡産生重大影響。台灣高速鐵路也稱南北高速鐵路,全長345公里,連接台北與高雄兩大都市與西部各主要縣市。高鐵開通後,從台北市到高雄市的通車距離由原台鐵營運的約四小時縮短爲一個半小時,較過去减少二個多小時,對台灣西部都會區的空間布局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性改變,很快帶動區域經濟布局的變動。2006年以來,許多企業或商家加快在中南部地區的投資與布局,逐步帶動鐵路延綫房地産與商業的繁榮,將極大促進區域平衡發展。不過,西部都會區時空距離的縮短,却對台灣島内航空運輸産生極大的負面影響。高鐵建成之前,航空運輸在南北運輸方面佔有一定優勢。高速鐵路通車後,衝擊最大的就是航空運輸業。台灣復興航空公司負責人認爲,如果從長期的十年或十五年來看,在運距300公里以内(台北市到高雄市的距離),航空業被高鐵取代的比率將達90%,500公里以内取代的比率爲75%,復興航空公司的機隊已由原來的21架减少到17架。事實上,近年來,島内航空客運已經呈現下降趨勢,1997年到2005年,客運人數從1861萬人次降到957萬人次,2006年又下降約10%。高鐵通車後,航空運輸將面臨更大的挑戰。於是,台灣航空運輸業將希望寄託在兩岸直航上面。同時,高鐵的通車,也對虧損嚴重的台灣傳統鐵路運輸産生不利影響。台灣鐵路公司負責人評估,占台鐵公司營運收入七成五以上的中長程運輸被高鐵取代的可能性較大,預計一年營業收入會减少30億元新台幣,未來將努力向都會後捷運模式轉型,加强中短程運輸服務。可見,高鐵開通後,既對都市化發展與區域平衡等帶來了積極影響,但也改變了台灣的運輸方式,對島内運輸生態産生重大影響。

  第二節   台灣産業群地理分佈

  台灣産業地理分佈相對集中,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産業優勢。但在經歷了多次經濟轉型與産業外移後,台灣産業群的地理區域分佈也發生新的變化,形成新的特點。

  一、台灣産業地理分佈的基本特徵

  總體上講,台灣産業主要分佈或集中在西部海岸的北、中、南三大地區,東部地區經濟與産業較爲落後,優勢産業不明顯。

  北部地區是台灣産業門類最多、規模最大的工業生産基地。主要産業包括紡織、食品、造紙、機械、電子、化工、金屬製品、石油冶煉、橡膠、計算機、半導體、軟件等。其中經過幾十年的變化,紡織、食品、石油冶煉等部分傳統産業與重工業比例大幅下降,電腦及周邊設備、半導體等高科技産業逐漸成爲最重要的産業。其中,台北縣是台灣第一工業大縣,約占台灣製造業企業的五分之一。桃園縣是第二大工業大縣,工廠數居全島第二位,僅次於台北縣,尤其以紡織、化學制品、化學材料與電子電機器材等爲主。新竹科學園區是台灣最大的半導體與電腦及周邊設備製造業中心。台北市南港軟體園區則是台灣最大的軟件産業基地。

  中部地區在台灣産業中的地位一直呈現變化狀態。上世紀60年代以前,中部工業相對落後,不論是製造業企業還是産業人數均落後於北部與南部。60年代台灣工業化開始後,工業發展迅速,製造業企業數已超過南部地區,到80年代中期製造業企業數占比已達到35%。此後,由於北部新竹科學園區的興起、産業的持續北移以及90年代中期後南部高科技産業的興起,中部地區製造發展相對滯後,在三大經濟區域中的地位下降,製造業企業數已退居第三位。中部地區産業主要以食品、紡織、機械、化學、制糖、木材與電力等傳統産業爲主。高科技産業起步相當晚,2003年才正式啓動中部科學園區,産業規模較小,在總體經濟中的地位不大。中部製造産業大部分集中於台中縣與彰化縣,占了中部地區製造業工廠的65%左右。中部地區水力資源相對豐富,是台灣最重要的水力發電中心,發電裝機容量在21世紀初開始超過200萬千瓦,約占全島水力發電裝機容量的80%。

  南部地區一直是台灣重化工業中心,也是傳統産業最集中地區之一。主要工業包括石油冶煉、化工原料、鋼鐵、機械、造船、紡織、造紙、食品、水泥、飼料加工、非金屬礦物製品以及新興的光電等。台灣當局於70年代初提出的“十項建設計劃”中的三項重化工業即煉鋼廠、石化廠與造船廠全部集中在高雄縣市,日後的擴建工程中也主要集中在這一地區。尤其是鋼鐵工業的發展帶動了下游金屬製品、機械製造等相關工業的發展,可以説南部地區是台灣最大的金屬製造業中心。圍遶高雄港設立的石油冶煉與相關石化企業,讓高雄縣市成爲台灣最大的石化工業中心。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台灣當局在區域均衡發展戰略下,設立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在政策引導下,南部地區高科技産業發展迅速,而且成爲繼鋼鐵、煉油、石化等重工業之後,台灣第二大高科技産業中心,尤其是成爲台灣最大的光電産業生産基地。民進黨執政後,産業政策繼續向中南部地區引導。2007年初,民進黨當局在選舉因素考慮下,進一步提出新的“産業南移”規劃,除繼續鼓勵南部産業發展外,計劃將公營企業總部遷移南部地區,將帶動南部地區産業的發展。

  東部地區産業比較單一,規模不大,除水泥、建材與觀光旅遊業較具優勢外,其他工業製造業不多,規模不大,高科技産業尚屬空白,未形成典型的産業群。

  總體上講,台灣工業的發展,基本上是建立在工業區、加工出口區或科學園區内。60年代初開始興建的工業區,目前台灣總計達130個(其中已開發完成的有90個),其中北部地區最多,估計占70%以上;中南部次之,東部甚少。北部工業區集中在桃園縣、台北縣、新竹縣與苗栗縣;中南部集中在高雄縣、台南縣、嘉義縣。其中以北部的桃園縣工業區數量最多。然而,台灣加工出口區則全部集中在中南部地區。加工出口區是以産品出口爲導向,要求接近出海港口,因此主要分佈在高雄港與台中港周邊地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興建的三大加工出口區分别爲高雄加工出口區、南梓加工出口區、台中加工出口區,90年代初以來新建的加工出口區,如中港加工出口區、成功加工出口區等也設在中南部地區。80年代初開始興建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則選擇設在距離科研機構集中的台北市及離桃園機場較近的新竹市,而且發展相當順利與成功,並成爲台灣高科技産業中心。近年來,台灣則積極推動建立自由貿易港區的建設,是集加工出口區、保税區與自由港特點於一體的特定經濟區,基本上是以港口與機場爲依託建設,目前已設立瞭高雄自由貿易港區、桃園貿易港區等自由貿易港區。

  二、台灣高科技産業的地理分佈

  以電子、計算機及其零部件、半導體、光電、生物科技等爲代表的高科技産業已成爲台灣最重要與最具競争力的産業。高科技産業分佈具有明顯的地理分佈特徵。高科技産業基本上分佈在北、中、南三大科學園區内。

  (一)北部地區是台灣最大的高科技産業中心

  台灣高科技産業發展的第一波浪潮是電子信息工業,其中主要是計算機及周邊設備與零組件産業,是台灣最大的、最重要的高科技産業。這一産業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區。依據台灣《資訊電子工業年鑒》(1996年)所裁的信息電子企業,計有264家,其中90%以上集中在北部的台北縣、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與新竹市,中南部地區合計約占8%。可以説北部地區是台灣最大的電子信息産業基地。其中,北部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發展最爲成功,規模最大,已成爲台灣最大的高科技産業中心。

  新竹科學園區的建設始於上世紀80年代初,後不斷向周邊地區擴充,已形成竹南園區、龍潭園區、銅鑼園區、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竹北)、宜蘭園區等五大園區,可以説成爲北部最大的高科技産業帶。2006年1-10月,新竹科學園區産值達到9302億元新台幣,年增長達17.9%,預計全年達11300億元新台幣,相當於360億美元。尤其是新竹市已成爲全球最大的芯片製造中心。依據半導體市場調查公司策略行銷協會公佈的報告,台灣芯片産能在全球排名第三位,僅次於日本與美國,若以城市而言,新竹市則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生産中心。台灣大部分芯片廠設在新竹科學園區内,目前還有不少新的投資計劃,其中,力晶公司計劃在竹科再建兩座12吋芯片廠。

  除了新竹科學園區的發展外,北部地區還建立了其他多個科技産業園區,主要包括台北市南港軟體園區、桃園環保園區、宜蘭海洋生物科技園區等。其中,台北南港軟體園區以軟件産業爲核心,發展十分迅速,2006年産值已突破1萬億元新台幣(相當於300億美元),成爲北部地區另一個極具競争力的高科技産業中心。

  表5-4 台灣北部高科技産業園區分佈情况

   發展歷程 主要産業

  一、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1、新竹園區(基地) 1978年動工,1980年開幕,營運面積632公頃,2005年擴建31公頃 集成電路,光電,電腦及周邊産業

  2、竹南園區(基地) 規劃面積141公頃,1999年規劃,2001年開放廠商進駐 光電與生物科技産業

  3、龍潭園區(基地) 2004年規劃,規劃面積107公頃 光電與通訊産業

  4、鋼鑼園區(基地) 2001年開始規劃與評估,規劃面積350公頃。到2007年沿未開發。 IC後段封測與軍工科技産業

  5、新竹生物園區(基地) 2003年批準項目,規劃面積38公頃。目前正在開發中,未有廠商駐進。 醫療器材與生物醫學産業

  6、宜蘭園區(基地) 2005年規劃,規劃面積101公頃。

  到2007年尚未購地 通訊知識服務業與數位創意産業

  二、台北市南港軟體園區 第一期於1999年完工,第二期限於2003年完成,面積82公頃 資訊軟件産業與生物科技産業

  三、桃園環保園區 2006年開始開發,規劃面積31公頃 高級環保與能源技術、高級資源回收再生與生態化産業

  四、宜蘭海洋生物科技園區 規劃中,規劃面積262公頃 魚類育種,海藻應用,水産廢棄物再利用産業

  資料來源:劉一萍、林雪瑜,“政府主導型園區發展概况”,《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007年1月。

  (二)南部地區逐漸成爲台灣第二大高科技産業中心

  以南部科學園區爲主的高科技産業發展迅速,成爲南部地區繼石化、鋼鐵、造船等重化工業之後最重要的産業。南部高科技産業與北部地區相比有所不同,以光電産業最重要,集成電路産業次之,精密機械産業居第三位。到2006年底,南部科學園區批準駐進企業達198家,其中量産的93家(南科80家,高雄園區13家);在建的14家;營業收入總額爲4516億元(新台幣,下同),就業人口爲47371人。其中,光電與集成電路産業成爲兩大新的支柱産業。依統計,2006年,南部科學園區内光電産業營業收入3224億元,占71.4%;集成電路産業1102億元,占24.4%;精密機械産業137.2億元,占3%;生技産業20億元,占0.4%;通訊産業14.2億元,占0.3%;電腦及電邊設備産業9.1億元,占0.2%;其他産業與事業合計7.4億元,占0.3%。根據南部科學園區的規劃,2007年園區發展要實現“五二目標”,即營業收入達到5200億元,就業人口達到5200人,顯示以南部科學園區爲代表的南部高科技産業呈現快速發展之勢。目前南部科學園區重大科技産業投資計劃衆多,其中包括台積電在建成一座量産的12吋芯片廠後,第二期、第三期已陸續興建;聯電公司在建立了納米研發中心後,又計劃投資50億美元興建台灣第二座12吋芯片廠。

  除了南部科學園區外,南部地區還設立了台南環保科技園區、高雄環保科技園區、南台灣創新園區與三個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南台灣創新園區於2003年創立,到2006年已50多家企業駐進,主要從事光通訊元件、微電機、納米碳球應用、生技保健與器材等科技産業的研發與生産。目前台灣當局還規劃在南部路竹園區發展電信技術産業中心,並考慮將中華電信總公司遷往南部地區。

  南部地區也是台灣農業生物科技發展重心。中南部地區歷來是台灣傳統農業地區,也是當今台灣主要農業生産地區。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過程中,台灣當局大力發展台灣的現代農業生物科技。在目前台灣規劃建設的五個農業生物科技園區中,中南部地區占了四個,分别爲彰化縣花卉園區、嘉義縣香草藥草生物科技園區、台南縣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與屏東農業生物技術園區(另一家是北部宜蘭縣的海洋生物科技園區),總規劃面積707公頃,已開發面積372公頃。根據規劃,到2012年,台灣農業生技産業年産值可由目前的40億元上昇到290億元。其中台南縣的台灣國際蘭花展,主要是要促進南部蘭花産業的發展。2006年,台灣蘭花種植面積達到175公頃,預計2007年達到200公頃,蘭花産值40億元,其中出口13億。可以説,蘭花産業業已成爲台灣現代高科技農業發展的成功典範。

  表5-6  台灣南部地區科學園區及産業分佈

  園區名稱 發展概况 主要産業

  一、南部科學園區

  1、台南園區(基地) 建設規劃1997-2010年,面積總計1038公頃 光電産業,集成電路産業,精密機械産業,生物技術産業,通訊産業

  2、高雄園區(基地) 2004年由高雄縣路竹智慧工業園區改建而成,預計2010年開發完成,規劃面積570公頃

  3、高雄生技園區 2004年開始規劃仍在進行中

  二、台南環保科技園區 2005年動工,預計2007年完成,規劃面積45公頃 環保技術,污水回收再利用,資源回收再利用,潔净能源

  三、高雄環保科技園區 2004年開工,規劃面積40公頃 資源再生,環保關鍵零件,再生能源等

  四、台南縣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 開發時程爲2003-2007年,共分兩期,總面積26公頃, 蘭花種苗産業

  五、嘉義縣香草藥草生物科技園區 規劃時程爲200-2007年,規劃面積86公頃 香草、藥草與保健食品産業

  六、屏東縣農業生物技術園區 2004年動工,規劃面積340公頃 植物種苗及産品,種畜禽與非特定病源動物及其産品,水産種苗及養殖産品,機能性食品,生物性農藥肥料,動物用疫苗,動植物病蟲害檢測試濟與農業生物技術加值服務業

  七、台南科技工業園區 1996年動工,共分四期,目前完成第一期,開發面積343公頃 通訊工業,資訊工業,半導體工業,精密機械工業,自動化工業,航天工業,高級材料工業,特用化學品工業,制藥工業,生物技術與醫療保健工業,污染防治工業,光電工業

  八、雲林科技工業區 1996年正式動工,規劃面積243公頃,共分三期,目前已完成第一期。 通訊工業,資訊工業,軟件工業,消費性電子工業,半導體工業,精密機械工業,自動化工業,航天工業,高級材料工業,特用化學品工業,制藥工業,生物技術與醫療保健工業,污染防治工業,光電工業

  九、南台灣創新園區 台南科技工業區内,第一期工程於2004年完成,第二期於2005年動式。發展南部産業創新研發活動 光纖通訊元件,半導體相關産業,生物技術産業,微機電應用及精密機械

  資料來源:劉一萍、林雪瑜,“政府主導型園區發展概况”,《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007年1月。

  (三)中部地區第三大高科技産業逐步形成

  長期以來,中部地區是台灣傳統産業較爲集中的地區,高科技産業起步較晚,中部科學園區的建設只有三年多時間,高科技産業發展相對滯後,但發展迅速。中部科學園區下設有台中園區、雲林虎尾園區與台中後裏園區等三個園區。2006年1-10月,中部科學園區産值達1382億元,年增長244%,預計全年達1700億元,占三大園區産值18000億元的9.4%。到2007年2月,已有9家光電廠商、5家半導體廠商、10家精密機械廠商、5家電腦周邊廠商與多家其他廠商,總計29家企業正式取得營業執照,前兩個月營業額達到366億元,年增長59.3%,其中光電産業就達268億元,占73.2%。中部地區地理位置優越,城市化持續發展,中部科學園區前景看好。國際半導體市場調查公司策略行銷協會公佈的報告認爲,2007-2010年,全球新增芯片廠最多的城市分别爲台灣的台中、韓國的華城與新加坡。目前力晶、華映與友達等大型高科技企業紛紛在中部科學園區興建晶圓廠。其中,力晶公司計劃興建兩座12吋芯片廠,其旗下的瑞晶公司與爾必達合資計劃在中科興建4座12吋芯片廠,預示着未來中部地區將成爲台灣另一重要的半導體生産集地。

  同時,中部地區憑既有的機械産業發展優勢,建立中部精密機械創新研發社區,推動精密機械工業的創新、研發,提高精密機械工業發展的技術水平,打造中部地區機械産業中心。另外,中部地區大力發展花卉産業,已設立了彰化花卉園區,實現台灣農業的轉型。

  表5-7  台灣中部地區科學園區及産業分佈情况

  園區名稱 發展歷程 主要産業

  一、台中科學工業園區

  1.台中園區(基地) 2003年7月開發,共兩期,面積413公頃 光電,精密機械,集成電路,生物技術,通訊與航天工業

  2.雲林虎尾園區(基地) 2004年開發,面積97公頃

  3.後裏園區(基地) 2005年批準,面積255公頃

  二、彰化花卉園區 2003年開始,建設花卉生産園區,景觀苗木生産專區,舉辦花卉貿易中心與博覽會 花卉産業

  三、中部精密機械創新研發社區 主要建立精密工作機械創新研發、精密模具創新研、納米及生物機械創新研發基地 機械産業及相關新興産業

  資料來源:劉一萍、林雪瑜,“政府主導型園區發展概况”,《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007年1月。

  (四)台灣高科技産業群的分佈特徵

  就台灣高科技産業地區分佈觀察,高科技産業主要分佈在在北、中、南三大科學工業園區内。其中以産值比重分析,新竹科學園區産值規模最大,但所占比例在明顯下降,從2005年的70.9%降爲2006年的66.7%;南部科學園區産值次之,所占産值比重迅速上昇,從24.8%上昇爲27.8%;中部科學園區居第三,所占比重低,分别爲4.3%與5.5%。就三大科學園區的産業特性看,不同園區産業發展重點不同。新竹科學園區包括半導體(集成電路)産業、計算機及周邊設備、通訊、光電、精密機械與生物科技等六大産業,其中以半導體産業最集中、最重要,産值占了園區總産值的70%。台中科學園區規劃的産業主要爲精密機械、生物技術、通訊、光電、航太、納米材料應用等,但仍以集成電路與光電産業發展最快。南部科學園區主要産業爲光電、集成電路、生物技術、通訊、精密機械等,其中又以光電産業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産值占園區總産值的71.4%;其次爲集成電路産業,産值占24.4%,這兩大産業合計占了近96%。

  從三大科學園區産業發展可以看出,台灣列出的高科技産業盡管包括了約十大産業,但真正有成效的産業則集中在半導體産業、光電産業與計算機及周邊設備産業三大産業上,其他高科技産業發展相對有限。其中被台灣列爲重點發展的新興高科技産業生物科技産業,近年發展迅速,但總體規模不大,2004年産值僅146億元,每家企業的資本額不足3億元。生技産業仍以北部地區最集中,占了生技企業廠商的73%,其中台北市就占了46%;中南部地區居次,雲嘉南與高屏東地區合計14%;中部地區居第三,台中縣市與彰化南投合計占12%,花東地區只占1%。生技産業主要爲農業生技、食品生技與醫療檢測、生技醫藥兩大類爲主,知名企業主要有永信、中化、生達、味全、大成、卜蜂、永豐餘、台糖、台鹽、統一與葡萄王等。

  表5-8  台灣北、中、南三大科學園區産值比重(單位:億元新台幣,%)

  園區名稱 2005年 2006年(預測值)

   産值 比重 産值 比重 增長率

  新竹科學園區 9855 70.9 12000 66.7 20%

  中部科學園區 600 4.3 1000 5.5 67%

  南部科學園區 3500 24.8 5000 27.8 43%

  合        計 13955 100.0 18000 100.0 --

    資料來源:王建民,“台灣三大科學工業園區發展概况”,《海峽科技與産業》,2006年第3期。其中2006年爲預測值。

  表5-9  台灣北中南三大科學工業園區産業與企業分佈

  産業别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

  一、集成電路産業

  1.旗艦廠商 力晶,世界先進,台積電,旺宏,矽統,茂德,凌陽,華邦電,聯發科,聯電,瑞昱 茂德,華邦,台灣應用材料,台積電,瑞晶電子,中國砂輪 台積電,台南石英,台灣應用材料,南茂,旺矽,普邦,聯電

  2.園區企業家數(個) 190 6 23

  3.園區産業比重(%) 45.3 7.2 11.9

  4.營業額(億元新台幣) 5113.1 100.1 936.7

  5.園區産值比重(%) 70.5 9.9 25.2

  二、電腦及周邊設備産業

  1.旗艦廠商 力新國際,中華電訊,全友,神達,衆銓,訊康,智邦,智勤,緯創資通,力廣,和喬 福彦電子,台金科技 律勝,新揚,蔚花

  2.園區企業家數(個) 57 2 3

  3.園區産業比重(%) 13.6 2.4 1.6

  4.營業額(億元新台幣) 670.1 0.7 8.0

  5.園區産業比重(%) 9.3 0.1 0.2

  三、光電産業

  1.旗艦企業 中强,元太,友達,巨擘,光磊,全通,信越,干坤科技,統寶,普立爾,新晶電,群創,漢威光電,聯誠 友達光電,台灣日東,台灣康寧,玉晶光電,今湛光電,廣鎵光電,信安高新,中華映管,弘榮光罩,台灣捷時雅邁科 力特,大億,中强,台達電,台灣智索,台灣明尼蘇達,立景,奇美,奇晶,茂迪,頂正,晶元,澣宇彩晶,燦園,西虹,住華

  2.園區廠商數(個) 73 25 53

  3.園區産業比重(%) 17.4 30.1 27.5

  4.營業額(億元新台幣) 1061.5 908.6 2635.8

  5.園區産值比重(%) 14.6 89.7 70.8

  四、通訊産業

  1.旗艦企業 台揚,台灣富士通,仲琦,合勤,係通,卓越光纖,明基電腦,東訊,星通,啓基,鴻海分公司 無 立朗,全訊,艾斯恩,技嘉,宏捷,智邦

  2.園區廠商數(個) 48 -- 16

  3.園區産業比重(%) 11.5 -- 8.3

  4.營業額(億元新台幣) 282.1 -- 11.9

  5.園區産值比重(%) 3.9 -- 0.3

  五、精密機械産業

  1.旗艦企業 中華聯合,均豪,沛鑫半導體,致茂電子,盟立,福緑遠東 和大工業,元翎精密,均豪精密,美國亞斯特,法液空電子設備,台灣廣用動力 大福,北儒,漢民微測,台灣安川,均豪,東台機械,東捷,崇越,常恒,超净精密,優貝克

  2.園區廠商數(個) 24 27 56

  3.園區産業比重(%) 5.7 32.5 29.0

  4.營業額(億元新台幣) 85.5 1.9 105.0

  5.園區産值比重(%) 1.2 0.2 2.8

  六、生物科技産業

  1.旗艦企業 五鼎,台欣,信東,國聯,喬聯,晶宇,華聯 優生生物科技,全微精密,友華生技醫藥 台灣神隆,亞洲基因,金穎,神隆生技,展旺,德英

  2.園區廠商數(個) 27 12 31

  3.園區産值比重(%) 6.5 14.5 16.1

  4.營業額(億元新台幣) 20.0 0.0 15.9

  5.園區産比重(%) 0.3 0.0 0.4

  七、其他産業

  1.旗艦企業 東亞氣體,聯亞科技,三福氣體,中科國際物流,睿誼科佳能半導體設備、豐聯資訊 三福,長興,雅各,鑫科

  2.園區廠商數(個) - 11 11

  3.園區産值比重(%) -- 13.3 5.6

  4.營業額(億元新台幣) 15.3 0.8 7.8

  5.園區産比重(%) 0.2 0.1 0.3

  合計園區廠商數(個) 419 83 193

  合計營業額(億元新台幣) 7274.6 1011.7 3721.1

    資料來源:劉一萍、林雪瑜,“政府主導型園區發展概况”,《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007年1月。

    注:新竹園區廠家數爲2006年1-10月;營業額爲2006年1-8月合計金額;中部科學園區廠商家數爲2006年1-9月,營業額爲2006年1-8月;南部科學園區廠商家數爲2006年1-11月,營業收額爲2006年1-10月。

  二、台灣重化工業産業群地理分佈特徵

  重化工業是台灣的基礎工業,也是台灣最重要的支柱産業之一。重化産業的地理分佈則呈現由北向南、再由南向中的變化過程,也呈現出北部重化工業相對衰落、中部重化工業迅速興起與南部重化工業規模最大的特徵。

  (一)中南部是台灣的石油冶煉與石化工業中心

  經濟發達的北部地區早期石油冶煉與石化工業具有一定規模,隨着政策布局調整尤其是上世紀70年代初重化工業的南移,北部石油冶煉與石化工業發展規模持續縮小,目前主要有桃園縣一座小型石油冶煉廠,石油日冶煉能力只有20萬桶,是目前台灣最小的煉油廠。相反,整體經濟落後於北部的中南部地區則是台灣石油冶煉與石化工業的最大基地。

  70年代起,南部地區一直是台灣最大的煉油與石化工業中心。目前台灣有兩大煉油企業(台塑石化公司與台灣中油公司),共4個煉油廠,其中南部占了2個,分别爲中油的高雄煉油廠與大林煉油廠,日煉油能力爲57萬桶,已落後於中部地區,但仍是台灣第二大煉油基地。在“産業南移”政策下,民進黨當局規劃將中油公司總部從台北遷移高雄。同時,南部地區石化工業發達,與石油冶煉工業分佈密切相關。中油公司在高雄楠梓與林園有三座輕油裂解廠,乙烯年産能達108萬噸。目前中油公司積極推動三輕廠的更新計劃,以擴大乙烯産能。

  中部地區石油冶煉與石化工業迅速崛起。90年代以前,台灣的石油冶煉與石化工業中心以南部的高雄地區爲中心,北部次之,台塑集團雲林石化項目第六輕油裂解工程(簡稱“六輕”工程)建設後,中部地區石油冶煉與石化工業迅速興起,已成爲台灣第二大石油冶煉與石化工業中心。台塑石化公司位於雲林縣的麥寮煉油廠,目前日煉油能力爲每日50萬桶,已成爲台灣中部最大的石化項目。同時台塑石化規劃的第二座煉油廠規劃冶煉油能力達60萬桶;國光石化公司也規劃在雲林興建的煉油廠,原油冶煉油能力達到每日30萬桶。這兩個項目完成後,中部地區石油冶煉油能力將達到140萬桶,將取代南部地區成爲台灣最大的石油冶煉油基地。

  同樣,中部地區石化工業發展迅速,也將取代南部地區成爲台灣最大的石化工業基地。其中,台塑集團在雲林興建的“六輕”工程,於1994年開始興建,後不斷擴建,總投資達5700億元。其中第一期至第三期工程已完成工投産,共建立了50家工廠,其中包括三座輕油裂解廠,乙烯年産能達到312萬噸,已超過中油公司在南部地區三座乙烯年産能108萬噸。第四期工程共有11個工廠,目前已完成7座,預計2006年總産值達到1萬億元。

  目前台灣中油公司轉投資的國光石化項目是中部另一大型投資計劃。該石化投資項目總計劃投資4000億元,興建煉油廠1座(原油日煉量30萬桶)、輕油裂解廠1座(年産乙烯120萬噸),芳香烴廠1座(年産對二甲苯80萬噸),同時興建一個工業專用港(13座碼頭),預計整個工程爲期七年,完工後産值可達3435億元,並帶動中下游産值6575億元。若這一項目如期完成,中部地區將成爲台灣第二大石化工業中心。

  表5-10   台灣石油冶煉産業地理布局

  地理分佈 煉油基地 冶煉能力 所屬公司

  北部地區 桃園煉油廠 20萬桶/日 中油公司

  中部地區 雲林麥寮煉油廠 50萬桶/日 台塑石化公司

   60萬桶/日(規劃中)

   雲林石化科技園區 30萬桶/日 國光石化科技公司

  南部地區 高雄煉油廠 27萬桶/日 中油公司

   大林煉油廠 30萬桶/日

   煤炭煉焦場 1200萬噸/年 中國鋼鐵公司

  資料來源:台灣《“中華民國”經濟年鑒》(2006年)經濟日報編印,第383頁。

  (二)南部地區是台灣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

  南部是台灣最大的鋼鐵工業生産基地。中鋼、燁隆、高興昌等大型鋼鐵企業均集中在高雄地區。在台灣鋼鐵企業中,擁有高爐與電爐設備的鋼鐵企業有20家,南部地區占了13家,占65%,中部地區3家,北部地區4家。其中資本額超過100億元上的3家全部在南部地區(高雄2家,台南1家)。中鋼與其投資的中龍公司均有大型投資鋼鐵計劃,其中中鋼第三條冷軋鋼生産綫,投資總額450億元,年産量170萬噸;中鋼綫鋼生産綫更新計劃,投資70億元,年産量100萬噸。中龍公司决定投資300億元,興建一座年産300萬噸的熱軋鋼。另外,燁隆集團計劃在南部的屏東投資90億元,興建電爐煉油鋼廠。

  北部地區鋼鐵産業主要是軋鋼廠,没有煉鋼設備企業。中部地區鋼鐵工業也較爲落後。在台中縣市只有3家中小型鋼鐵廠。目前台塑集團積極争取在中部興建大型煉鋼廠即計劃在雲林縣投資的“台塑大煉鋼廠計劃”。台塑集團認爲目前台灣只有中鋼公司鋼産能達到1000萬噸,台灣市場缺口仍超過1000萬噸,因此近年來一直争取建立大型煉鋼廠。該項工程計劃投資1500億元,規劃生産扁鋼350萬噸,熱軋鋼卷400萬噸,預計完成後年産值達1088億元,帶動中下游産值爲5215億元。不過,受環保因素影響,該計劃仍未總後定案,仍在環保評估之中。

  表5-11  台灣鋼鐵工業的區域布局(單位:個,萬噸)

   北部地區 中部地區 南部地區

  一、軋鋼設備

   廠商數 年産能 廠商數 年産能 廠商數 年産能

  一貫作業鋼廠 -- -- -- -- 1 832.5

  電爐煉鋼廠 4 37.2 6 106.3 8 347.4

  單軋鋼廠 27 268.3 8 61.3 30 420.1

  合計

  二、煉鋼設備

  一貫作業鋼廠 1(6) 925.0

  電弧爐煉鋼廠 4 3 12

  資料來源:台灣《“中華民國”經濟年鑒》(2006年),台灣經濟日報社編印。

  (三)中南部是台灣機械産業中心

  台灣機械産業是台灣最重要的重工業之一,2005年産值達到5633億元。機械産業涉及廣泛,包括了幾十種機械設備。機械産業地理分布較爲廣泛,但主要集中在西部走廊縣市,其中以中部最爲重要,北部次之,南部居第三位。不過,不同的機械産業分佈地區又不一致,形成多個相對集中的機械産業優勢區域。台南縣市是台灣精密機械産業的最大生産基地,在90年代初,台南縣市共有460多家精密機械工廠,也是製造、加工代工及模具業的大本營。台南市每年舉辦自動化機械展覽會,以促進台南地區機械産業的發展。在台南科學工業園區與台南科技工業園區帶動下,台南地區機械産業將獲得新的發展。台南、台中則是台灣兩大鐘錶業生産基地(另一基地爲桃園)。紡織機械産業則以北部最重要,台北縣與桃園縣的産值占60%左右;中部的台中縣市與彰化縣市居第二位,約占25%左右;台南地區居第三位。工具機(機床)産業則以中部地區最重要。根據預測,到2015年,台灣工具機(機床)産值將達到3500億元,機械零組件3390億元,合計達6900億元;出口值分别達到期2700億元與1500億元,台灣將成爲全球前三大高級工具機生産製造與出口地區。

  台灣當局進一步鼓勵發展中南部地區機械産業,打造中南部地區機械産業發展基地。目前,台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已經建成,目前已有大立光、上銀科技等30多家企業取得土地,到2005年計劃總投資金額達220億元。其中,2007年4月,台灣知名綫性傳動元件企業上銀科技公司决定投資70億元,在台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興建全球營運、研發總部與生産基地,同時中科雲林基地投資興建企業。台灣當局在機械産業群聚的中部地區,積極開發中部地區的清水高美工業區、神岡豐洲工業區、台中精密機械園區第二期、文山工業區等。同時,台灣“經濟部”鼓勵中部機械大廠南下嘉義,投資大埔美機械科技園區,目前已有亞崴、程泰、上銀、大立、建德與慶鴻等機械知名企業進入。另外,嘉義縣也規劃設立精密機械産業園區。

  三、傳台灣統産業地理分佈特徵

  傳統産業曾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分佈在島内西部沿岸地區。傳統産業範圍廣,包括紡織、服裝、食品、飲料、飼料、皮革、傢具、玩具、體育用品、水泥、造紙、玻璃等諸多領域,其中以中南部地區傳統産業較爲重要。隨着傳統産業的大量外移,傳統産業尤其是不具競争力的傳統産業逐漸衰落,但仍以中南部地區傳統産業相對較爲集中,比重較高,而北部地區因高科技産業的發展比重相對較低。

  紡織業是台灣最重要的傳統産業,曾經持續數十年是台灣最大創匯産業,盡管此後被高科技産業所超越,而且持續向外轉移,但紡織業仍是台灣最重要的傳統産業與重要的創匯産業,2006年創匯91億美元。台灣紡織業主要集中在台灣島西海岸的北、中、南三大地區,呈現弧型帶狀分佈特徵。北部地區是紡織工業的中心,棉花紡織工廠家數、設備數量與員工人數均占第一位,中部地區次之,南部地區比重相對較低。其中80年代以來,棉紡廠地理分佈逐漸向中南部延伸。其中與石化工業密切相關的人造纖維廠主要分佈在南北兩大地區。

  由於中南部農業與畜牧業相對發達,中南部是台灣食品、飼料、飲料等産業的重要産生基地。台灣飼料工業規模不大,2005年産值只有486億元。在最新飼料工業調查中,在總計141家飼料企業中,南部的台南縣、高雄縣與屏東縣合計達77家,占了54.6%,整個南部地區占近60%;中部地區居次,台中縣、彰化縣、雲林縣與嘉義縣合計有39家,占27.7%,整個中南部地區合計占近90%。飲料工業是台灣傳統産業中仍能保持平穩發展的産業,2005年産值達到413億元。2001年工廠普查發現,台灣共有198家飲料企業,同樣以中南部地區爲最集中。其中,統一、味全、義美等知名食品、飲料企業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地區。

  造紙工業是較爲重要的傳統工業,2005年産值達1542億元。産業主要分佈在北部與中部地區,尤其是桃園縣是台灣最重要的造紙生産基地。知名造紙企業包括正隆、永豐餘、中華、台紙、榮成、士林、康那香等七家,約占台灣造紙産業值的70%。

  台灣水泥工業是重要的民生或建材工業,也是台灣典型的内需型産業。台灣水泥生産規模不大,總産能爲2824萬噸,2005年産值爲344億元。目前台灣水泥知名企業主要有台泥、亞洲水泥、環球水泥、嘉新、建台、幸福、信大、力霸、欣欣、東南、正泰等11家公司,共計15座工廠,25座旋窑。其中,台灣水泥公司規模最大,産量占了台灣水泥總産量的一半以上(2005年占52.7%)。台灣水泥工業區域分佈與其他産業不同,主要呈現東西分佈。90年代中期開始,台灣推動水泥等産業東移,在花蓮縣設立了和平水泥工業區,台灣水泥公司的和平廠於2001年正式投産,東部水泥産業興起。目前台灣水泥産業在企業數與旋窑數量方面,東西平分秋色,但在生産量與供應量方面,東部遠大於西部。根據預測,2001-2006年,東部水泥供應量在1840萬噸與1900萬噸之間,而西部則從600萬噸降到300萬噸左右。在15個水泥廠中,東部與西部分别占7家與8家;在25個水泥旋窑中,東部與西部分别爲14個與11個。近年來,台灣水泥業大幅轉移大陸,台灣水泥業發展開始實行走向衰落。

  第三節   台灣海空港分佈及發展

  台灣作爲中國第一大島,海岸綫長,港口較多,其中以高雄港地位最爲重要,是台灣最重要的海上門户。相對的,由於没有腹地以及人口規模有限,台灣國際空港不多,目前只有桃園、台北與高雄三座國際機場,其中以桃園機場最重要,是台灣最大的空港中心。

  一、台灣港口布局與發展

  台灣四面環海,具有港口發展的良好條件。其中,大部分港口集中在從北向南的西部海岸及西部離島地區,主要港口包括基隆港、台北港、台中港、安平港、高雄港、永安港、布袋港、福澳港以及澎湖港、金門港等。相對,東部海岸陡峭,商運港口不多,主要大型港口只有花蓮港與蘇澳港等少數大港,可以説台灣港口分佈具有明顯的“西多東少”特徵。

  依使用性質劃分,台灣港口可分爲五大類:一是國際商港,主要爲基隆港、台中港、高雄港與花蓮港。二是輔助港,主要爲台北港、蘇澳港、安平港等。三是島内商港,主要有布袋港、澎湖港、金門港、福澳港(馬祖)。四是工業專用港,主要包括麥寮港、和平港、觀塘港。五是特殊專用港口,如永安液化天然氣接收港與軍用港口等。

            

  表5-12   台灣地區商港五等級分類

  等級 區分標準 港口類别

  1 經營國際海運,貨物年吞吐量達1億噸或進港船舶總噸位達3億噸。 高雄港

  2 經營國際海運,貨物年吞吐量達3000萬噸至1億噸,或進港船舶總噸位達5000萬至3億噸。 基隆港,台中港

  3 經營國際海運,貨物年吞吐量在1000-3000萬噸,或進港船艙總噸位在1000-3000萬噸之間。 花蓮港

  4 經營島内及國際海運的港口,貨物年吞吐量達500萬至1000萬噸,或進港船舶總頓位達500萬至1000萬噸。 蘇澳港,台北港,永安港,安平港

  5 經營島内海運的港口,貨物年吞吐量在500噸以下,或進港船舶總噸位在500萬噸位以下。 布袋港,澎湖港,金門港,福澳港

    資料來源:倪安順,“台灣地區港埠分級制度建立與港群管理之探討”,台灣《航運季刊》,2006年12月,中華航運學會編印。

  按區域分佈觀察,有兩種劃分方式。一是按東西劃分。西部地區經濟發達,港口衆多,集中了台灣大多數港口,港口運輸佔有重要地位;東部地區經濟落後,商港不多,運力不大。如果按南北劃分,則以中南部港口數量居多,規模大,其中高雄港是台灣最大的國際港口,其他重要港口有台中港、麥寮港、安平港、布袋港、成功港與馬公港等;北部港口相對較少,規模也不大,其中以基隆港爲中心,衛星港口包括台北港、蘇澳港與花蓮港。如果按台灣北、中、南、東四大區域劃分,可分爲北部港口群、中部港中群、南部港口群與東部港口群。北部港口主要有基隆港、蘇澳港與台北港等;中部港口主要包括台中港與麥寮港等;南部港口包括高雄港、安平港、布袋港、馬公港與成功港等;東部港口只有花蓮港。

  表5-13   台灣港口群區域分佈

  區域布局 中心港口 衛星港口 一級服務商圈 二級服務商圈

  北部地區 基隆港 台北港

  蘇澳港 基隆市,宜蘭縣,台北縣市,新竹縣市,桃園縣 花蓮縣

  台中縣市

  中部地區 台中港 麥寮港 台中縣市,雲林縣,彰化縣,苗栗縣,南投縣 台北縣市,桃園縣,台南縣市,高雄縣市

  南部地區 高雄港 安平港,布袋港,馬公港,成功港, 高雄縣市,屏東縣,台南縣市,台東縣,嘉義縣,澎湖縣 花蓮縣

  台中縣市

  東部地區 花蓮港 -- 花蓮縣 台東縣,宜蘭縣

    資料來源:倪安順,“台灣地區港埠分級制度建立與港群管理之探討”,台灣《航運季刊》,2006年12月,中華航運學會編印。

  台灣港口的分佈與興衰隨着台灣區域經濟的發展而變化。基隆港是台灣早期最大的商港,在南部加工出口區與重化工業建立起來後,高雄港迅速崛起,並超越基隆港的地位,成爲台灣最大的國際商港。此後,台中港隨着中部地區經濟的發展而興起。近年,台北港又迅速興起,成爲台灣又一個重要港口。

  高雄港與基隆港是台灣兩個歷史最悠久的兩大國際商港。高雄港位於台灣島西南端,扼台灣海峽與巴士海峽交匯要衝,是歐、美、亞海運必經重要通道,也是台灣省最大的國際商港。高雄港是一個綜合性商港,主要出港貨物爲基本金屬(最大)、礦産品、塑膠橡膠製品、化學制品、機電産品與運輸工具等;進口貨物主要爲能源礦産品(石油、煤炭、鐵礦等)、金屬及其製品、大宗穀物(玉米、大荳、小麥等)、木竹及其製品、化學及其相關産品等。目前高雄港有87座碼頭,海域面積16236公頃,貨物年吞吐量達1.38億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曾排名世界第三位,2000年以後,由於台灣經濟增長速度放慢,貨物運輸减少,集裝箱運輸量下降,2005年集裝箱裝卸量爲947萬個標準箱,其世界排名已降至世界第六位。

  基隆港曾是台灣最大港口,70年代後退居第二大港口,近年來又被台中港超過,目前降至第三位。目前基隆港口營運碼頭有41座,海域面積376公頃,2005年貨物吞吐量爲3739萬噸,其中集裝箱裝卸量爲209萬個標準箱。基隆港集裝葙裝卸量排名世界第44位,十年來下降了十多位。出港貨物以塑膠橡膠及其製品、金屬及其製品、化學産品、紡織品、機電産品等爲主;進港貨物以礦産品、金屬及其製品、化學及相關産品、紙漿及紙製品、塑膠橡膠及其製品、機電産品等爲主。

  花蓮港是台灣島東部唯一的國際商港與重要港口。目前花蓮港擁有23座碼頭,海域面積137公頃,貨物吞吐量爲2122萬噸,屬中型港口碼頭。位於宜蘭縣東部的蘇澳港在台北港興起前是台灣北部第三大港口,進口貨物以礦産品(煤炭)與木竹品等爲主,出口貨物以礦産品、紙漿與紙類産品、水泥等爲主,進出口貨物相對集中與單一。目前,蘇澳港有碼頭13座,海域面積290公頃,貨物吞吐量637萬噸,是東北部重要港口。

  台中港、安平港、台北港、麥寮港等台灣新興的重要港口。台中港位於台灣島西海岸中部的台中縣梧栖鎮,是台灣新開闢的重要國際商港,也是台灣中部西海岸最大港口。爲减輕基隆港與高雄港的壓力,台灣於1973年開始興建台中港,1976年加入營運,而且規模與運量逐漸超過工業老港基隆港,已成爲台灣第二商港。到2005年,台中港有營運碼頭46座,海域面積達8497公頃,貨物吞吐量超過5000萬噸,集裝箱裝卸量爲123萬個標準箱(居第三位)。安平港於2001年投入營運,台北港於是2004年投入營運。台北港有營運碼頭9座,海域面積2833公頃(僅次於高雄港與台中港,居第三位),貨物吞吐量724萬噸(居第四位)。

  表5-14  台灣主要港口設施與運輸能力

  港   别 營運碼頭

  (座) 海域面積

  (公頃) 陸域面積

  (公頃) 吞吐量

  (萬噸) 進港總噸位

  (萬噸) 進港艘次

  (次)

  基隆港 41 376 196 3739 10749 9456

  台中港 46 8497 2800 5027 7683 5865

  高雄港 87 16236 1442 13792 36013 19120

  花蓮港 23 137 172 2122 1802 3484

  蘇澳港 13 290 86 637 648 654

  台北港 9 2833 269 914 896 1706

  安平港 10 265 180 356 638 1075

    資料來源:倪安順,“台灣地區港埠分級制度建立與港群管理之探討”,台灣《航運季刊》,2006年12月,中華航運學會編印。

    注:前三項爲2004上數據,後三項爲2005年數據。

  目前台灣當局正在加快重要港口的建設。2007年4月,台“經建會”召開會議,通過“交通部”規劃的“2007-2011年基隆港、台北港及蘇澳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劃”,計劃總計投資334億元,完善港口設施,發展港口物流倉儲區(台北港),配合休閒觀光發展(基隆港)等。同時,高雄港啓動洲際貨櫃中心建設與新建四個貨櫃碼頭,發展加值型物流業,將高雄港發展爲亞太海運轉運中心。

  台灣港口設施先進,條件良好,台輪運輸能力一度有所增加,但趕不上龐大的貨物貿易運輸需求,大量國際航運貨物運輸主要由外國貨輪完成。90年代初以前,台灣輪船載重規模呈現上昇趨勢,從1981年的280萬載重噸(DWT)上昇到1993年的1027萬噸,創歷史新高,此後開始下降,到2004年降至589萬噸。80年代以來,台灣外貿發展迅速,貨物運輸量不斷增加,從1981年的不足6000萬噸增加到2004年的2.4億噸,然而,台輪承運量所占比例却没有提昇,最高的1985年占39%,一般在30%左右,2001年以後更是迅速下降,2004年只占14.6%。盡管龐大的貨運運輸要由外輪來完成,但台灣當局對重要物資與貨運的運輸仍有嚴格規定,其中,能源與大宗物資一般由公營企業負責承運。根據“船貨配合運輸辦法”,台電公司、中油公司與台糖公司負責相關能源與大宗貨物的進口。台電公司負責的進口運輸貨物包括五類,一是煤;二是電力設備及零件;三是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用機械用具;四是光學與精密機械器具;五是電機及設備。台糖公司則負責砂糖類、大宗物資(玉米、黄荳等)與一般雜貨。中油公司負責運輸開採、冶煉等用設備與器材,但未包括負責原油的承運。中油公司有自己的運輸船隊,但原油運輸能力也嚴重不足,目前只有8艘油輪,其中有VLCC150萬噸的油輪4艘,10萬噸的油輪2艘,自運率爲40%。80年代初以前,台灣煤炭進口量不多,能源主要依賴原油。1980年代中期開始,台灣在能源來源多元化原則下,煤炭進口量迅速增加(規定從大陸進口煤的比重不得超過30%),1985年超過1000萬噸,1993年超過2000萬噸,1997年3000萬噸,2002年超過4000萬噸,2004年進口量達到4426萬噸。由於運力不足,台輪承運進口煤炭的比率一直不高,不同時期波動比較大,一般很少超過50%,2003年開始又出現新一波的下降趨勢,2004年台輪承運煤炭的比率只有26.3%。由此可見,台灣自有國際貨物運輸能力不足,龐大的進出口貨物主要由外輪承擔,未能實現台灣當局曾提出的“國貨國運”的目標。

  二、台灣空港布局與發展

  航空運輸在台灣對外經濟聯繫中具有極爲重要的地位。台灣航空運輸的發展與空港機場的布局密切相關。經幾十年的發展,目前全島計有民用機場18個。按其運輸功能分爲國際機場、省内機場、直昇機場與離島小型機場,另外還有軍用機場。

  台灣航空貨物運輸能力强大,位居世界前列,擁有世界最大的航空貨運機隊。其中,中華航空公司與長榮航空公司分别爲全球第五大、第八大貨運機隊,合計運力居全球第一位。其中,承擔台灣對外航空運輸的國際機場只有桃園機場、台北機場與高雄機場共三個機場。桃園機場是台灣最大的國際機場,有40多個停機位,每小時飛機起降的最大容量爲42架次,其中可供超音速和大型噴氣式飛機的降落。經過第二期擴建工程後,客運容量增至2000萬人次,客運量達1020萬人次;貨運容量達到141萬噸,貨運量達63萬噸。桃園國際機場客貨運量一直呈現發展態勢。2005年,桃園國際機場起降飛機達15.3萬次,運輸旅客人數達到2170萬人次,貨運量達到171萬噸,均較十年前有較大幅增長。

  高雄機場是台灣南部的空中門户,位於高雄市小港區。高雄機場航空客運量於1997年之後呈現明顯的衰退趨勢,不論是起降班次,還是客運量,均出現較大下降。1997年到2005年,高雄國際機場的起降班次從14.3萬班次降至8.2萬班次;旅客人數從1216萬人次降至737萬人次。貨運量在2000年達到歷史高峰,超過10萬噸,此後開始出現下降趨勢,2006年降至不足8萬噸。

  台北國際機場營運規模已超過高雄國際機場。2005年,台北國際機場飛機起降次數達9.8萬架次,客運量爲760萬人次,均超過高雄國際機場,已取代高雄成爲台灣第二大國際機場。不過,台北機場貨運量在2002-2003年均超過1.7萬噸,此後開始下降,2005年降爲1.4萬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台灣高科技産業轉移大陸,此類産品的空運總量有所减少,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台灣經濟邊緣化發展趨勢。

  總體觀察,桃園機場是台灣最大的空港中心。在三大國際機場中,其客運量占了約60%,其他兩個機場合計占40%。尤其是距離新竹科學園區較近的桃園機場占了台灣每年航空貨運量的95%,高雄與台北機場合計只占5%左右,可見北部的桃園機場是台灣航空貨物運輸中心。在台灣的航空貨運中,國際航空貨運佔有極爲重要地位。2006年,台灣航空貨運市場中,各機場的航空貨運總量爲180.9萬噸,其中國際航綫達178.5萬噸,占86.5%;島内航綫只有數千噸,揭示了台灣海島型經濟的特徵。

  由於大陸經濟與外貿的發展及台灣貨物貿易量增長的放慢,近年來台灣航空貨運持續呈現衰退趨勢,貨運量從2004年的182.3萬噸降至2005年的181.8萬噸、2006年的180.9萬噸,2007年1-2月又下降7%。其中,轉口貨運量下降更大,2007年1-2月下降了16%。航空貨運量减少,主要原因是高科技産業外移,各國航空公司直飛中國大陸的貨運航綫增多,大陸貨物經台灣轉運的比例下降。於是台灣航空公司不得不與大陸合作,其中華航空公司於2006年投資上海揚子江快運公司,並争取投資南方航空貨車運公司,長榮航空投資上海航空貨運公司,以擴大航空貨運量。

  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海峽兩岸直航受到限制與台灣經濟的邊緣化趨勢,造成台灣航空運輸業發展的新挑戰。在航空運輸中,客運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達到高峰,飛行班次於1997年達到34.6萬班次,此後持續下降,2006年(11月)已降至約23萬班次,十年下降33.5%,營運旅客人數從2901萬人次降至2450萬人次。航空客運的變化在國際航綫與島内航綫表現有較大差异。國際航空客運呈現增長勢頭,十年間(1997年到2006年),飛行班次從6萬班次增加到2005年的10萬班次,2006年預計達到113萬班次。同期,島内航空客運飛行班次與客運人次分别由8.6萬班次、1861萬人次分别下降到1.3萬班次與800多萬人次。島内客運的下降是台灣交通運輸方式發生變化的體現,是島内高速公路與鐵路發展的替代結果。

  現代高科技産業的發展與對貨物貿易交貨時間要求的提高,台灣航空貨物運輸則呈現持續發展趨勢。1999年,台灣航空貨運突破104萬噸,2005年達到178.5萬噸。其中以國際貨運增長最爲顯著。2000年,航空貨運首次突破100萬噸(111萬噸),2005年達到173萬噸。島内航空貨運也大幅增長,從2.2萬噸增加到2000年的5.7萬多噸,此後增長放慢,每年維持5.4萬噸左右,預計在高鐵開通後,島内航空貨運可能會進一步减少與下降。由此觀察,台灣航空貨運主要是國際貨運,島内航空貨運比例甚低,這與島内區域面積小、航空貨運成本高及鐵路運輸速度提高等有密切關係。

  爲了以更優惠方便的措施促進港港口經濟發展,2003年7月,台灣公佈“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允許海港、空港、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及地方政府符合條件的區域,申請設立自由貿易港區。目前先後設立了基隆港自由港區、高雄港自由貿易港區、台北港自由貿易港區、台中港自由貿易港區與桃園國際機場自由貿易港區共“四海一空”五個自由貿易港區,共計102家企業,距離四年400家目標尚有較大距離。日前,台灣“財政部”以專案認可方式,同意“經建會”所提出的自由貿易港區的物流業適用《促進産業昇級條例》,區内企業可享受五年免税與投資扺减等政策優惠。

  第四節  海峽西岸城鎮群與東岸産業布局對接

  如果將港澳台與大陸作爲一個中國整體經濟區觀察,則存在不同的區域經濟板塊,在不同的區域板塊中存在規模大小不同的城鎮群,依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劃,總計有八個城鎮群。其中,海峽西岸城鎮群與海峽東岸(台灣西部)都會區是閩台經濟板塊内兩個次城市群,在未來海峽西岸經濟區與台灣經濟的交流合作中,將共同形成一個更大的區域城鎮群,即閩台城鎮群。

  城鎮群的發展不僅與人口的集中程度、地區分佈密切相關,也與産業特性密切相關。台灣海峽西岸與東岸産業布局發展,既存在競争關係,也存在互補關係。要實現海峽西岸與東東岸産業對接,需要充分研究海岸西岸與東岸各自的産業特徵、産業優勢與劣勢,以實現資源與區域的互補合作。其中,如何實現貨物、人員、人才、資本的暢通是實現海西與對岸産業對接與經濟合作的關鍵所在。

  一、海西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與東岸的對接

  海峽西岸與東岸産業對接中,大型基礎設施的互通與對接尤其重要,這是産業對接與經濟合作的重要基礎,對閩台經濟合作、産業分佈與發展意義重大。

  海西的厦門港與福州馬尾港均是海峽兩岸“試點直航”的唯一港口。1997年4月,“試點直航”啓動後,一度獲得快速發展,航運船次於2003年突破1000艘,但因台灣當局對“試點直航”的政策限制,不允許大陸貨物入境通關,只能從事轉口貨物,影響到“試點直航”的功能,近年出現停滯現象,2004-2006年的航運船次在950艘左右;集裝箱裝卸量在2004年達到67萬個標準箱後也出現下降趨勢,2006年降至60萬個標準箱。在海上直航無法實現與大陸貨物不能通關入境的情况下,“試點直航”的發展受到限制,如何突破困局,是海西建設需要重新思考的課題。

  “小三通”的出現,是實現海西與對岸産業與經濟對接的重要一步,通過金門、馬祖以及新近開始的澎湖將海西與台灣島連接成一個新的經濟區域,即閩台經濟區。2001年1月,台灣當局開放“小三通”政策後,海西與金馬地區的五年來兩地客運增長24倍,一年人員往來規模達到56萬人次。另外,在金門縣設籍的人口由來5.7萬人增加到7.3萬人,五年增長近25%。

  未來海西的港口建設與制度規劃必須將海峽東岸的台灣考慮在内。海峽東岸的台灣港口群發達,集中了台灣島主要的大中型港口,是台灣對外貿易的重要基礎設施與條件,而且與海西或整個大陸有着密切的歷史聯繫。其中,台塑集團建設的麥寮工業專用港,也是規劃的未來與對大陸運輸對接的港口。近年來,海西地區港口發展迅速,厦門港已成爲大陸十大港口之一,2006年集裝箱裝卸量已排名第七位。目前海西繼續擴大港口建設,這是實現海西與台灣港口對接的重要條件。在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規劃中,不僅要建設“二縱四横”的陸上道路,而且要大力發展港口,除大力發展厦門港外,泉州也將發展後渚港、秀涂港與鬥尾港三大港口群,可容納30萬噸巨輪靠泊。關鍵是海西如何將福建的港口群進行整體規劃,以及如何與台灣的港口對接與合作。日前,台灣方面考慮金門、馬祖設立金馬自由港區,若能順利設立,將爲閩台港口的對接提供良好發展機會。

  閩台航空運輸的地位日益重要,但仍受制台灣當局政策的制約,影響到海西地理區域優勢的發揮。不過,從海峽兩岸經貿關係發展與通航大勢看,未來政策的逐漸開放將爲海西創造更好的條件。目前,厦門是海峽兩岸春節包機與節日包機的航點,下一步的週末包機與台灣開放大陸居民赴台旅遊,以及未來的直航,將進一步縮短海西與台灣的距離,爲海西發展與閩台産業對接、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形成産生重要影響。

  二、海西城鎮群岸高科技産業發展與東岸的對接

  福建省在發展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過程中,必須將高科技産業作爲區域經濟發展與閩台經濟合作的主要目標。

  台灣高科技産業發展的經驗是可供借鑒的。就在台灣傳統與勞力密集型産業迅速發展之時,台灣當局經過論证於上世紀80年代開始興建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確立了以信息電子産業爲核心的高科技産業發展策略,通過各種優惠措施吸引海外技術産業與人才的進入,取得了很大成功,實現了台灣經濟結構的順利轉型,高科技産業已取代傳統的勞力密切産業成爲台灣經濟發展的新興支柱産業。福建也必須走這一條道路,要將科技産業的發展作爲重點,加强與台灣科技産業的合作與對接。特别是要選擇具有地方資源優勢與閩台合作潜力大的高科技産業或優勢項目,如信息電子産業、生物技術産業與海洋資源開發等,形成一些重要産業群聚,建立起在全國各經濟區域中的優勢産業結構與地區布局。

  海峽西岸與東岸的高科技産業及相關産業的互補優勢明顯,可實現上中下游垂直與水平分工的整合或合作。其中,計算機、光電産業上下游對接優勢明顯。台灣光電産業的面板製造能力强,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而且集中在台灣三大科學工業園區之内,尤其以南部科學園區爲最重要。相對的,海峽西岸的計算機製造、家電産業優勢明顯,對面板産品需求大。海峽西岸與東岸在這方面的合作跨出了重要一步。盡管台灣當局政策限制面板産業對大陸的投資,但台灣光電産業企業則采取靈活的方式到大陸布局,於是先將TFT-LCD的後段模塊(LCM)生産向大陸轉移,而且已取得重要進展。台灣TFT後段模組企業早期主要集中在上海、寧波、蘇州等爲主的華東地區,隨後向大陸電視製造産業群聚的廣東與福建爲主的華南地區發展。其中海岸西岸的厦門、福州、福清等成爲海峽西岸與東岸光電産業對接的模式之一。典型的投資項目包括中華映管在福州與福清投資興建的面板TFT-LCD廠後段模組(LCM),友達計劃在厦門翔安工業區的興建大陸第二個TFT後段模組廠,台商在厦門火炬工業區的玉晶光電公司,明達光電在厦門高崎機場附近設立發光二極體廠,基本上搆成海西地區光電産業的下游産基地。有學者估計,友達、明達等形成的光電産業圈在未來五年産值可達500億元人民幣。與福建的家電、電腦産業形成相互合作的産業對接與合作模式。光電産業將在較長時期内,仍是海西與台灣實現高科技産業對接的重點之一,需要繼續推進與深入合作。

  表5-15  台灣光電産業後段模組(LCD)在海峽東西岸的布局與對接

  台灣投資企業 在台灣西海岸的布局 在海峽西岸的投資布局

  友達光電公司 台中與龍潭,均爲年産

  能50萬片 厦門,預計2006年投産

  華映光電公司 -- 福州50-60萬片,福清50萬片

  玉晶光電公司 -- 厦門玉晶光電

  明達光電 -- 厦門

  資料來源:台灣《工商時報》,2006年3月17日。

  除集成電路與光電産業極具優勢外,台灣其他高科技産業規模不大,但仍具潜力的高科技産業包括電子零組件、通訊、軟件、環保、生物科技等産業,海西需要及時掌握台灣高科技産業的發展動態與轉移趨勢,以實現閩台高科技産業的有效、實質合作與對接,提高海西高科技産業發展水平與競争優勢。要實現與對岸台灣高科技産業的對接或合作,必須規劃海西高科技産業的發展戰略與布局,研究與掌握台灣高科技優勢産業的發展與轉移趨勢,尋找對接口、對接點,提供對接機遇。可以説台灣第一波高科技産業即電子零部件、計算機及周邊設備産業的轉移主要集中在珠三角與長三角,海西基本上錯過了這一機遇。在台灣第二波高科技産業半導體(集成電路)産業轉移中,同是以長三角爲主,海西與珠三角未能成爲合作的重點。在台灣第三波高科技産業即光電産業轉移中,海西與珠三角則成爲台商布局與合作的重點之一。下一步需要進行閩台高科技産業領域的深度合作,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以促進區域産業鏈的形成與共同發展。

  三、海西城鎮群傳統産業及重化工業發展與東岸的對接

  傳統産業以及重化工業範圍廣泛,與高科技産業發展相比發展滯後,但却是一個不斷轉型、昇級、發展、而且仍具生命力的産業。海西傳統産業具有相當的優勢,尤其是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建材、機械製造等方面很有競争力,而重化工業相對滯後。盡管台灣的傳統産業大部分轉移到大陸,尤其是珠三角與海西等地,但部分傳統産業經過轉移與轉型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成爲新傳統産業,台灣的有機紡織、機械製造、塑膠橡膠等領域仍具競争力,仍在持續向外轉移。特别是台灣的部分重化工業優勢明顯,未來向外轉移不可避免。在這樣的形勢下,海西仍應加强與台灣傳統産業的對接,實現海西産業的昇級轉型。是否將重化工業作爲接收與對接的重點,存在争論,但作爲重要的基礎工業,在某些領域仍可加强合作。這裏就海西與台灣在重化工業、傳統産業的對接情况進行簡要分析。

  石化及其上下游産業的對接。福建厦門海倉台商投資區成爲台灣石化産業轉移的一個重要據點,其中,以翔鷺石化公司與翔鷺化纖公司最具影響力。這兩家企業總投資累計超過30億美元,資産規模與産值居福建省台資企業首位。同時,翔鷺石化公司投資13億美元的龍騰石化項目已獲批準,預計到2008年,翔鷺石化公司的年産值達500億元人民幣,躋身中國“石化四强”。

  石化下游相關産業的台資企業正新輪胎則是另一代表。80年代末,正新橡膠在厦門海倉投資,建立正新輪胎公司,後又相繼投資成立了厦門正新實業、正新海燕等企業,到2006年累計投資超過7億美元,在大陸各地分廠的營業總額達50億元人民幣。其中,正新輪胎已成爲一個世界級的品牌,穩居大陸市場第一位,總銷量排名第四位,其中摩托車輪胎與自行車輪胎排名第一。正新輪胎也成爲台灣母公司的金母鷄,大陸盈利對母公司的貢獻超過60%。

  汽機車及機械製造業的對接。台灣汽車工業不算發達,但仍具有整車及零部件的製造優勢,得以在福建投資設廠,建立起以東南汽車製造爲中心的汽車及其零部件聚集群落。另外,三陽工業公司投資的杏厦機車公司也是台灣汽機車轉移海西的典型代表。不過,東南汽車技術不够先進,生産成本較高,市場競争力不高,在大陸汽車市場激烈競争格局下,未來發展存在變數,福建需要認真對待汽車及其零部件産業的發展。

  鋼鐵等金屬製造産業的對接。春保鋼鐵是台商在在厦門發展的金屬加工業成功典範。它是利用江西的鎢礦資源,厦門的港口、機場與運輸優勢以及與台灣距離近的優勢,建立起上游鎢礦(江西)、中遊冶煉、下游模具加工的一體化生産體系,年營業額達120億元新台幣,鎢鋼産品全球市場佔有率居第三位。春保鋼鐵的發展模式對海西與台灣産業的對接是一個重要啓示,即吸引台灣優勢産業的技術與管理,利用周邊地區的資源,以海西作爲加工與營運基地,以全球爲市場,建立起某一專業産業領域的合作發展道路。

  三、海西城市群服務業發展與東岸的對接合作

  閩台經濟區域的形成,區内服務業的發展潜力尚大。其中旅遊、會展、物流、營運中心等領域的合作與對接潜力較大。

  2001年以來,台灣開放金門、馬祖與福建沿海地區的通商、通航後,福建與金馬地區的商務與通航日益頻繁,次區域的商務與旅遊活動相繼展開。2007年初,台灣當局宣佈開放福建局民赴澎湖旅遊,很快在福建與澎湖地區得到熱烈回響,澎湖縣與厦門市旅遊行業迅速展開商談旅遊合作事宜,海峽西岸的旅遊圈迅速擴大到台灣海峽。同時,海峽兩岸的週末包機與大陸民衆赴台旅遊正在協商之中,並將很快實現,福建省被台灣當局列爲首批開放的旅遊對象,從而使得海峽西岸的旅遊區域從福建省擴大到台灣海峽離島,再擴大到台灣島内,形成一個新的閩台旅遊黄金綫,海西將與台灣建立起更爲密切的旅遊資源共享與合作關係,對於繁榮海西旅遊業與服務業的發展將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在經濟區域化或次區域化發展中,産業合作是核心,産業合作規模的擴大與産業集聚的形成,必然要有相應的研發中心與營運中心的出現。在海西城市群建設中,不應只停留在農業與産業的合作或對接,還應有配套的基礎設施、商業中心、商務中心、金融中心次中心等對接與合作。

  海西在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中,要進一步發揮對台經濟合作與對接優勢,不謀求大而全,而是要充分發揮區域獨特優勢,明確區域角色定位,將海西作爲未來兩岸直航後連接台灣與大陸内地的一條新的經濟紐帶。其中建立次區域經濟物流中心與區域商務中心是一個重要方向。目前台灣一些有遠見的大企業開始布局。2006年6月,台灣東元集團宣佈一項“七星計劃”,將在包括中國大陸在内的七個國家或地區投資設廠,不僅計劃在厦門建立一個平面電視生産基地,而且在厦門設立集團綜合商務中心,將厦門作爲布局大陸的營銷中心。不過,目前海西金融業發展滯後,盡管福建省在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進展不大,台灣金融業與海西的聯接有限,是急需突破的地方,否則會制約海西與台灣區域經濟的對接與整合,影響次區域經濟中心的形成與發展。

  四、海西農業發展與東岸的對接

  海西建設是一項重大的、長遠的、涉及範圍甚廣的工程,其中在與台灣産業對接中,農業對接與合作是一個重要領域。台灣農業曾取得很大成功,而且在不斷進行新的轉型與突破,這爲閩台農業對接創造了條件。

  福建全省已被列爲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也是海峽兩岸農業合作最成功的地區之一。盡管台商對福建農業投資與轉移居大陸之首,但台灣農業産業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發展精緻農業、休閒農業、生物農業與現代農業,使得台灣農業仍在諸多方面保持優勢,如何實現海西與台灣農業的優勢互補及推進海西現代農業發展仍大有作爲。

  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與發展,實現閩台農業領域的一體化合作與閩台産業分工格局是一條重要選擇。台灣經濟已進入“後工業化時代”,農業在經濟中的地位已大幅下降,而且逐漸轉向“精緻農業”、現代優質農業與生態農業,傳統農業日趨萎縮或向外轉移。目前福建省農業現代化程度不高,外銷能力相對不足,需要加强與台灣的農業合作,實現優勢互補。閩台農業領域的合作,必須從兩地農業資源分佈與産品供需方面考慮,進行兩地大農業分工與合作,即將閩台作爲一個區域整體來規劃農業産業發展。海西與對岸農業的對接,可以從土地資源、技術、人才、市場、運輸等多方面考慮,建立新的台灣海峽農業生態與發展圈。各自發展自己的優勢農業與特色農業,台灣將不具競争力、佔用土地的農業轉移海西,同時吸引台灣農業技術人才與專業農民到海西發展,而將整個大陸甚至國際作爲同共市場。

  總體觀察,區域經濟合作仍將是21世紀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台灣與福建同屬閩南次文化圈,地緣接近,語言相同,歷史淵源甚深,經濟互補性强,爲閩台經濟合作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提供了重要條件。

  歷史上,由於閩台經濟關係密切與沿海開放造就了昔日厦漳泉經濟繁榮的歷史,而戰後幾十年間閩台經濟關係的中斷與停滯却造成福建省經濟發展的相對滯後,歷史證明閩台經濟關係發展與福建經濟繁榮密切相關。盡管閩台經貿往來恢復20多年,台商在福建省投資也有較大發展,實際投資總量超過100億美元,但閩台經濟合作優勢與潜力遠遠没有得到開發。關鍵在於兩岸關係未能從根本上結束故對狀態,台灣當局没有開放直接“三通”,閩台經濟合作無法有突破性發展,未能將諸多優勢發揮出來。相反,由於香港的特殊地位,台閩優勢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爲台港粤優勢,即台灣與大陸的商務往來直接通過香港將台灣與廣東等大陸其他地方連接起來,從而成爲珠三角地區經濟繁榮的一大要素。目前兩岸關係可能還不會有實質性突破,但台灣當局的大陸經貿政策進一步開放則是一種必然趨勢,未來兩岸直航也必會有所突破,將爲閩台經濟合作、海峽西岸經濟區形成與福建省經濟滕飛開創一個新機遇,真正實現閩台經濟深層合作與區域經濟發展。

  從台灣經濟長遠發展看,大陸必是台灣經濟發展腹地,不論是原料供應、市場需求,還是生産加工基地,台灣無法脱離大陸這一巨大的經濟依托體。福建省則是兩岸經濟合作的前沿地帶,在未來兩岸經濟合作中具有重要的中轉與連接角色,將帶動海峽西岸經濟發展。

  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應以閩台經濟合作爲其主要基點與特色,一定要下好閩台經濟合作尤其是産業對接這盤棋。在目前兩岸關係形勢下,盡可能多地利用“小三通”與“試點直航”的現有渠道推進閩台實質經濟交流與合作。在此基礎上,加快推動“厦門自由貿易港區”的規劃建設,作爲推動閩台經濟合作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先行“橋頭堡”,並爲未來海峽兩岸直接通航後福建所扮演的新通道、新角色預做準備。

  (2009年完稿)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