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服務業已成爲北京市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之一,也是是台灣經濟發展的方向與重要選擇。在京台兩地經濟合作過程中,相較於製造業與農業合作,服務業領域合作更具資源要素優勢,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關鍵是北京要在新一輪台灣服務業向外轉移中,抓住機會,結合北京服務業發展戰略,以新的思維,新的做法,進行積極務實合作,將京台服務業合作推向一個新高度。
第一節 京台服務業合作前景展望
京台産業結構趨同,服務業是兩地支柱性産業,發展各自優勢,在未來新一波台商服務業向大陸轉移過程中,將爲京台服務業合作創造良好條件與機遇,合作前景十分廣闊。
服務業在京台經濟中的優勢地位,爲雙方合作創造了良好條件與機遇。北京和台灣方面在未來經濟發展戰略中,均將服務業放在特别重要的戰略地位,全力推動。北京市委常委會日前召開會議,研究加强本市服務業發展工作,會議認爲“十五”時期,北京市服務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撑和帶動作用不斷增强,内部結構不斷優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服務業發展促進了首都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增强了“首都型”和“總部經濟”特徵。“十一五”期間,將文化創意産業列爲重點,優先發展研發設計、動漫網游等新興服務業;以促進産業融合爲導向,着力推動金融保險、物流會展、信息服務、商務服務等生産性服務業快速增長;以消費結構昇級爲契機,着力發提昇商貿流通、旅遊休閒、醫療保健、房地産業等消費性服務業量質和層次,基本上確立了未來北京服務業發展方向。
就現階段京台兩地産業合作觀察,台商對北京投資與合作項目在各省市範圍内總體上處於中游地位,北京吸引台資遠落後於珠三角、長三角以及沿海主要城市,北京經濟優勢没有發揮出來。這與過去台商投資以加工製造出口爲主的産業特徵密切相關,北京内陸城市與相對較高的生産成本、經濟環境無法與沿海地區相比,自然無法成爲台商首選。台商對北京服務業領域投資也主要集中在傳統服務業領域以及資訊服務業領域。據統計,目前台商對北京服務業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餐飲服務、娱樂業、房地産業等行業,投資規模也不大。不過,北京龐大的服務市場與廣闊發展前景,以及以服務業爲主的發展導向,將逐漸成爲台商進入的下一個主要目標,從而爲台商進入北京服務業領域以及京台服務業領域合作提供了重要發展基礎。
目前台商投資趨勢發生新變化。台灣製造業在經濟中的地位大幅下降,其産值只占GDP的四分之一,而服務業産值達73%以上,揭示了台灣製造業外移基本完成,服務業向海外擴張將逐漸成爲下一波台商對外投資的主流。事實上,近年來,台商對北京服務業投資步伐加快,在總體台商投資中佔有重要地位。2005年,台商對北京投資45件,投資金額6349萬美元,其中服務業爲4696萬美元,占了74%,顯示台商對北京服務業投資成爲主要投資對象。2006年1月,台商對北京的投資733萬美元,没有一項屬於製造業項目,除一件小額建築營造業投資項目外,其餘爲批發零售業與金融保險業。2006年6月,台灣新光三越百貨公司與北京華聯集團合作,投資7.5億元人民幣,成立華聯新光百貨(北京)有限公司,是台灣現代商業進軍北京服務業的重要行動。這些投資活動充分顯示服務業逐漸成爲台商進軍北京的主流産業,預計雙方在服務業領域合作在下一個十年將獲得迅速發展。服務業領域廣闊,選擇優勢與具潜力的合作領域是北京市開展京台經濟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戰略選擇。
一、京台金融保險領域的合作前景
北京是國家首都,是中央政府所在地,因此也是中國大陸中央金融機構的總部所在地,這是大陸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優勢,自然會受到台商關注。目前台商在北京設立了二家銀行與多家保險公司的代表處,與吸引台資集中的華南、華東地區的數量相當,而距離台灣甚近的福建省尚没有台商銀行與保險公司辦事處,就足以證明,台灣金融保險企業看好北京金融保險業發展前景,有利雙方未來合作。
目前台灣金融業在島内發展受到新的制約,急於到大陸發展。台灣製造業大量外移,尤其是將生産基地轉移大陸,島内金融機構(主要是銀行)的生産性或企業性金融業務發展受到一定限制,希望能到大陸設點,服務台商,同時進入大陸發展。不過,受台灣當局政策限制,遲遲不開放金融業特别是銀行到大陸發展,加上兩岸没有簽署貨幣清算協議與金融合作監管備忘録,影響到兩岸金融業合作。然而,在新的形勢下,台灣當局開始在兩岸金融合作方面的態度轉趨積極與務實,正在考慮開放。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台灣金融業到大陸發展與兩岸金融合作將成爲一個新趨勢,北京中央級金融機構的總部優勢、政策優勢以及北京大力建設金融區域中心(金融街)優勢等,將是台灣金融業的重要選擇,合作前景看好。
二、京台物流會展業領域合作前景
北京具有發展物流會展的優越條件,如果能够在政策上加以引導,積極與台港開展合作,將會成爲北京服務業領域的一大支柱性産業。北京是華北或渤海灣地區的經濟中心之一,陸上與空中交通發達,又接近天津港口,可充分發揮物流中轉優勢。目前國際物流業已積極在北京布局,但台商尚未大量進入。目前北京物流企業除少數國營大企業外,民間物流企業規模小,管理落後,存在不當競争現象,没有得到有效規範。如何實現規範與管理,加强京台物流業合作,是目前面臨的重要課題。
最近,中央政府在促進物流業發展方面采取發一些開放措施,爲地方發展物流業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國家發改委、交通部等多個部委聯合出台了“關於加强聯運行業管理工作的通知”,取消了聯運代理、鐵路貨運代理的審批或審核;商務部取消了國際貨運代理企業經營資格審批;民航總局取消了民航客、貨運代理的行政審批,實現了由行業協會按照有關制度來認定航空運輸銷售代理資格。海關總署制訂了對保税物流中心的暫行管理辦法,簡化、規範了跨區快速通關。這些都爲台灣物流企業與内地尤其是北京進行物流合作創造了條件。
目前北京市物流業務總量爲3.87億噸(主要爲貨物運輸、儲存量、配送量、流通加工量,不包括工業貨儲存量),其中貨物運輸量爲3億噸,主營物流企業1000家,資産1786億元人民幣,年營業收入107元,可見規模偏小,急需引進台灣物流業,加强京台物流業合作與發展。在北京現有作爲全國航空、鐵路、公路交通樞紐中心與京津冀都市圈核心城市基礎上,將北京發展成爲北方物流聚散中心。
北京空港經濟優勢明顯,京台航空物流與運輸前景看好。北京作爲全國與區域性航空樞紐中心,爲京台航空貨運合作提出了巨大發展潜力。首都國際機場連接了境内外181個城市,2008年擴建後,年客運量將達到6000萬人次,年貨運量將達到180萬噸,步入世界十大機場行列。目前北京貨車物運輸落後(整個大陸也是如此),缺乏足够的航空貨運機。北京航空貨運量占貨物總量運的比例只有0.2%,台灣航空貨運運力充足,華航公司是全球第五大航空貨運公司,目前擁有17架B747-400F全貨機,每周有76個全貨運航班,全貨機量幾乎相當於整個大陸。台灣航空企業人士指出,2005年島内航空客運量下降10%,2006年底高速鐵路開通後,航空公司將流失30%的客運量,只有實現直航,才能救得了島内航空公司。在台灣出貨量趨於减少、航空運輸面臨困難情况下,台灣貨運企業急於到大陸尋找市場,北京應抓住這個機會。在北京本身没有出海港口的情况下,應大力發展航空貨運物流業。特别是隨着高科技産業産品的迅速增加與交貨時間的縮短,航空貨物運輸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同時,海鮮、鮮花、時令水果等成爲航空運輸新亮點,尤其是在運能增加情况下,巨型工業機械製造設備、建築車輛、衛星等超重貨物也成爲航空運輸物品。民航總局預測,到2010年,大陸航空貨運量將增加到470萬噸,平均年增長10%,專家預計增長速度將超過15%。大陸主要航空物流大企業集中在北京,如中國貨運航空公司(東航控股70%,台灣中華航空持股25%)、中國國際貨運航空公司、中國郵政航空公司等總部都在北京,有利於將北京建成全球特别是東亞地區航空物流中心之一。同時北京順義區也在大力發展“臨空經濟”,應以此爲目標。
根據國際民航組織最新統計,2005年,大陸航空運輸總周轉量在世界排名由第三位上昇至第二位,超過德國,成爲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航空運輸大國。同年,大陸航空定期航班完成總周轉量257.8億噸公里,其中,客運完成2019.6億噸,貨運完成75.8億噸公里,分别較上年增長14.6%與7.9%。相反,台灣航空運輸業則面臨着發展挑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台灣航空客運量呈現持續下降趨勢,島内航綫客運量從1996年的1860萬人次降到2005年的965萬人次,10年降了近一半。
就目前島内政局與兩岸關係觀察,兩岸貨運包機將很快實現,未來兩岸直航可能性甚高,其中北京將是重要的開放空港。同時,由於島内航空業因客貨運趨於下降,加上一年後南北高速鐵路通車,將嚴重衝擊台灣航空運輸業,目前台灣航空公司尋求新的出路,北京應抓住這一機會,加强雙方合作。
會展業是一個年産值不斷增加的行業。北京是全國最大的會展中心,是帶動北京旅遊、展示、酒店、交通、消費的關聯性行業。台灣會展業由於受經濟發展遲緩影響出現停滯現象,最近島内重新啓動會展業的發展。近年間,京台會展業合作獲得一定程度發展,與台有關的各種會議與展銷活動不斷增多。在2006年北京科博會上,由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主力的“台灣品牌館”首次落户第九届北京國際科技産業博覽會,也首次以團隊形式,展示台灣十大知名品牌,展示台灣企業的最具創新性的産品和設計理念。但多是臨時的會展活動,尚未有長期展會活動,未來應吸引台灣企業與機構在北京開展長期性的或定期性的各種會展活動,將北京打造成海峽兩岸會展交流中心,重要的涉台貿易、産業、技術、商務、旅遊、文化、體育等流動每年都能在北京舉行,將北京發展成爲東亞地區最重要的會展中心之一。
三、京台文化創意産業合作發展前景
京台文化創意産業合作優勢更爲明顯,潜力巨大。
北京與台灣均將文化創意産業作爲未來服務業發展的重點項目,全力推動。在今年初北京召開的兩會期間,北京市長王岐山特别强調,文化創意産業已經成爲北京的支柱産業。2005年,北京文化創意産業産值爲960億人民幣,占北京市GDP的14%以上。北京市“十一五”規劃首次提出了今後重點發展的六大文化創意産業包括文化演出、出版發行和版權貿易、影視節目製作和交易、動漫和網絡遊戲研發製作、文化會展以及古玩藝術市場等。北京目前已形成了海淀園中關村文化創意産業先導基地、石景山數字娱樂産業基地、琉璃廠文化産業園區等10個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另外計劃再興建8個文化創意産業聚集區。市政府投入5億元,設立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專項資金,推動文化創意産業發展。按照目前北京市文化産業年平均增長15.1%計算,到2010年,北京市文化創意産業實現增加值將超過1000億元,占全市生産總值比重超過10%。
不過,北京文化創意産業優勢並没有完全發揮,整個大陸文化創意産業還處在發展初期,在全球所占地位不高,在諸多方面落後於台灣。據報導,目前全球動畫片的直接發行收益是268億美元,全球動漫市場規模是750億美元,年産量大約是18萬分鐘,全球近90%動畫是在亞洲地區加工生産的,而全球三分之一是在中國加工製造的。台商在電子遊戲、動漫與視訊等方面遠走在大陸前面,而且在北京市場也有所發展。目前大陸文化産業發展迅速,國家統計局日前首次發表的文化産業發展統計顯示,2004年,大陸文化産業單位34.6萬個,個體經營者36.2萬户,總計從業人員996萬人,當年實現增加值3340億元人民幣,占GDP的2.2%。尤其是上海、深圳等地方也在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産業,與北京形成競争關係。不過,北京應充分利用北京作爲首都與文化中心這一優勢,結合台灣、韓國在這方面的資源,將北京建成中國文化創意産業重鎮。依北京市政府的資料,目前北京文化創意産業目前最需要兩類人才,一是内容創意從才,二是將内容産業化和市場化的人才。要解决這個問題,有兩種途徑,一是在教育領域設立專業,培養人才;二是積極引進人才。同樣,台灣也將文化創意産業作爲未來發展的重點,爲此在政策上采取支持措施,包括文化産業優惠貸款、研發優惠貸款政策及文化創意産業人才培訓計劃。因此,京台之間在文化創意産業方面進行人才培訓、技術引進、内容交流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
第二節 對京台服務業合作問題的幾點觀察與思考
發展服務業以及加强吸引台外商服務業逐漸成爲大陸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共同目標,北京如何在新一輪台灣服務業轉移中,充分發揮優勢,找到京台服務業合作基點,促進北京服務業發展,是京台經濟合作面臨的重要課題。要將京台服務業合作推向一個新高度,需要一些政策性的思考與建議。
一、促進京台服務業合作,要做好“四個結合”
將傳統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相結合,促進京台服務業領域的廣泛合作。目前在北京與其他地區發展報務業及吸引外資進入服務業領域問題上,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更多的强調現代服務業,尤其是各地均出現發展文化創意産業的熱潮,這一現象必須改變。現代服務業是發展方向,但傳統服務業却無法取代,不論是批發零售、餐飲、商業,還是運輸服務等,在服務業領域仍佔有重要地位,而且本身需要不斷求新求變,藴藏着巨大商機。因此,北京要加强京台服務業領域的合作,需要傳統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同時並舉,只要對北京服務業與經濟發展有所幫助,北京有需要的,都可進行合作,尤其是傳統服務業領域更需要引進台灣資金與管理經驗,改進北京傳統服務業領域相對落後的發展水平。
將台資與外資相結合,將台商作爲北京服務業發展與京台服務合作的一個平台,實現“以台引外”。雖然促進京台服務業合作是我們的目標,但不能就台資論台資,而應通過台資擴大對外合作,實現以台資拉動外資的聯動效應,以台資結合國際資本、人力進入北京,實現北京服務業的國際化發展,這種多元合作格局,更有利於北京服務業發展。目前日本企業積極與台商合作,有意通過台商進軍大陸市場,這是值得關注的信息與動向,北京應利用此機遇,吸引台資與日資等共同進入。
尤其是,北京還應重視通過香港來實現京港台三地經濟與服務業合作。日前大陸企業在香港上市,引發台資企業的搶購,這對北京通過香港市場引進台灣資金也是重要途徑。在台灣不允許大陸企業在島内招商的情况下,可通過市場運作,在香港舉行針對京港台三地服務業合作專項招商活動,推介北京服務業的發展規劃與項目,實現跨地區的多方合作模式。
服務業引進與製造業相結合,擴大京台服務業領域的合作。發展京台服務業合作,不應就服務業而談服務業,應將服務業領域合作與製造業領域合作結合起來,相互促進與推動。如果能够吸引台灣大型高科技企業在京投資,就會帶動相關服務業發展,特别是技術性服務業與相關物流業發展,形成一種包括製造、加工、運輸、物流、服務、銷售等更大範圍的産業鏈。特别是引進大型製造業的項目意義重大,不僅會帶動上下游配套企業駐進,而且會帶動相關服務業發展。
目前北京“臨空經濟”發展規劃,不只是航空運輸物流業發展,更重要的是要通過現代服務業發展,帶動相關製造業尤其是高科技産業發展,而高科技製造業發展又爲現代航空運輸與物流業發展提供條件,因此要將生産型經濟與服務型經濟相結合。
將吸引資金與人才相結合,提高京台服務業合作效益。京台服務業領域合作,不只是吸引台灣資金,更重要的是還要吸引台灣服務業領域的優秀人才,可以達到更好的合作效果。
北京服務業發展,可能通過吸引台灣充足的資金,促進北京服務業發展。但北京服務業發展最缺乏的並不是資金,而是優秀的服務業領域人才以及其由這些優秀人才所掌握的管理經驗與創新精神。盡管北京高校集中,是全國教育中心與人才中心,但在實用人才、服務業管理優秀人才與現代服務業領域高端人才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相對的,台灣服務業發展相對發達,管理水平高,尤其在金融、保險與技術服務領域優秀人才多,在台灣經濟發展趨於收縮而大陸經迅速發展的情况下,台灣這些優秀人才有意在大陸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北京要抓住這個機會,吸引台灣服務領域優秀人才到北京發展,並給予相應優惠,這將對未來提昇北京服務領域管理水平與服務品質發揮積極作用。
據報導,大陸航空貨運發展迅速,各國航空公司積極進入大陸貨運市場,引發對航空機師的需要,外界預計大陸一年需增加1200名機師,而在台灣航空運輸停滯與裁員的情况下,台灣機師成爲大陸與國際航空公司争取的對象。繼2005年有8位台灣機師到四川航空公司服務外,今年以來已有數十名台灣機師到韓國、加拿大等外國航空公司服務。這對北京迅速發展的航空運輸業而言,也是重要啓示,應抓住機會,吸引台灣機師到北京發展。其他行業,北京也應注意吸引台灣有經驗的各行各業的人才到北京發展。
二、正確定位北京服務業發展,尋找京台服務業領域合作的結合點
在京台服務合作問題上應與大陸其他都市或地區有所區隔,發揮北京的獨特優勢。上海、天津、深圳與廣州等經濟發達都市都將服務業列爲發展重點,尤其是上海市服務業發展規模在北京之上,同時積極吸引台資,加强與台灣服務業合作。目前北京在諸多方面的競争力落後於上海甚至深圳。從對台商一項調查發現,主要城市消費市場潜力、勞動力供應理想程度與融資環境,北京均居第三位,均落後於上海與深圳;在土地成本與税務負擔方面,北京僅次於上海,居第二位。
附録2-1 北京與主要城市消費潜力與經營環境比較
項目 北京 上海 深圳 武漢 成都
消費潜力 3.33 4.28 2.25 3.40 2.39
基礎設施 3.39 4.41 3.60 2.08 2.22
勞動力供應 2.98 3.54 3.22 2.77 2.89
融資環境 3.31 4.30 3.53 1.87 2.20
土地成本 4.17 4.53 3.15 1.92 1.83
税務負擔 4.19 4.31 3.33 1.97 1.74
資料來源:“2005年台商大陸投資現况調查”(大陸城市潜力),《大陸台商簡訊》,2006年1月。
注:數字表示理想程度,最好爲5,最差爲1。
北京如何揚長避短,發揮自己優勢,擴大京台服務業合作非常重要。北京要在改進上述競争力不足方面下功夫的同時,要總結過去吸收台資相對不足的經驗,確立京台服務業合作優勢領域與項目,特别是要發掘北京作爲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優勢,發揮北京人才、科技資源優勢,發揮北京地處華北地區核心地位優勢,積極争取與台灣服務業在相關領域合作。
實現“京津區域聯動”,擴大京台服務業合作。北京在區域物流與運輸發展方面,盡管有連接全國的航空運輸空港與發達的鐵路、公路交通網絡,但屬内陸城市,缺乏出海港口,成爲制約北京發展跨區域以及連接海外直接運輸通道的障礙,這也是多年來台商對北京投資發展相對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北京距天津港口近,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北京缺乏港口的不足,因此在京津新交通道路系統完工後,將大大縮短京津之間的距離,加上以“大北京經濟圈”爲核心的渤海灣經濟圈建設,對北京服務業發展將帶來新機遇。北京應在此區域經濟合作範圍的基礎上定位北京以及京台服務業合作與發展規劃,擴大京台服務業的合作,尤其是物流業合作。
將“奥運經濟”作爲擴大京台服務業合作的突破口與平台。2008年在北京舉行的奥運會商機龐大,涉及諸多服務業領域,已引起包括台商在内的海外企業關注,積極争取進入,希望通過合作,參與奥運經濟,以便從中獲取可觀的經濟利益。日前台灣中華電信公司赴北京,有意與大陸協商争取奥運相關業務合作,包括奥運轉播等業務。其中,京台電信業合作具有廣泛前景。台灣中華電信公司在香港、大陸等地設有台商服務據點,爲擴大在大陸的發展,日前(2006年6月)兼併經營兩岸三地電信整合服務最大公司的四方公司,有意爲擴大兩岸電信業務,在上海設立辦事處後,計劃在北京設立辦事處,與中國移動協商兩岸台商“一機雙號”國際漫遊服務,在未來台灣開放大陸民衆旅遊後,市場需要更迫切。北京應充分利用這一難得的奥運會機會,進行規劃,吸引台商,加强京台服務領域合作。
以“總部經濟”爲立足點,吸引台灣大型企業在北京設立研發中心、華北管理中心與區域經濟總部等。北京大力發展總部經濟,而且在華北地區尤其是渤海灣經濟圈正在迅速發展背景下,可以政策優惠與鼓勵措施,吸引台灣企業在北京設立研發中心、采購中心、大陸營運總部、華北地區管理中心等,將北京發展成爲台灣在兩岸及亞太地區重要區域營運總部。台灣在發展企業營運總部方面的政策與做法可以借鑒,就是通過税收與其他優惠鼓勵措施,鼓勵海内外企業設立營運總部或研發中心,北京就此可制訂專門政策。
三、京台服務業領域合作的三個重點
加强京台知識型服務業的合作。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型服務業成爲服務業發展新方向。台灣近年大力發展知識服務業,主要包括“傳統專業型”(金融服務業等)、“研發支援型”、“技術報務型”等。特别是爲技術服務業發展提供更多税收優惠措施,如公佈“製造業及其相關技術服務業所得税奬勵辦法”,對研發、設計、知識産權技術服務等提供優惠。在大陸尤其是作爲大陸科技中心的北京大力提倡知識創新的背景下,爲兩地知識型服務業合作創造了機遇。目北京知識型服務業發展有限,2003年,包括教育、信息等現代知識型服務業的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不到10%,在政策上應鼓勵台商到北京發展軟件、研發設計、電信網絡服務、金融分析等服務外包業務。北京在諸多科技園區基礎上,選擇一、兩個科技創新園與台灣科技園區結成合作對象,展開針對性合作。台灣在知識服務領域發展顯著。2002年起,台灣將資訊服務業列入産業高值化重點發展計劃,發展知識型服務業,2004年資訊服務企業達到5000多家,産值達到861億元新台幣,從業人員6萬人。2005年,包括内容軟件、數字遊戲、網絡服務等在内的台灣數字内容産業産值達到2900億元新台幣,超過韓國的2400億元,預計2006年達到3366億元。台灣數字内容産業急於到大陸發展,北京又大力發展這一行業,而且有諸多優勢,應大力合作。
加强京台文化、教育與醫療等産業領域的合作。北京是全國文化教育與醫療事業最發達的地區,市場規模巨大,但市場化發展不够成熟。台商在新一波産業轉移中,也看好北京這些領域裏發展前景,逐漸進入北京的出版、培訓、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市場,但規模不大。目前大陸正在依入世承諾持續向台外商開放這些領域的投資與合作,北京應鼓勵當地教育文化機構與台商合作,加强醫療領域的合作。據台灣聯新醫療事業公佈的調查,有70%以上的台商認爲在大陸需要台商門珍醫院,以及回台快速就珍轉珍與醫療諮詢等服務,2005年一年有六成受訪台商平均在大陸就珍達4次。台灣保險公司也積極争取大陸台商或往來兩岸的台胞醫療保險業務。北京應加强京台教育、醫療領域合作,引進台灣在這些領域的優秀人才、管理經驗,提高北京文化、醫療領域的發展水平。
引進台灣房地産與物業管理經驗,提高北京物業管理水平。台灣房地産市場比較成熟,物業管理相當規範,相對北京地區房地産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進入與退出機制不完善,物業管理更是不够規範,糾紛問題嚴重,制約着北京物業管理發展。未來北京市應就加强與台灣房地産企業、物業管理企業交流,推進北京房地産市場尤其是物業管理的規範化發展。目前台商在北京房地産投資與發展已有多年,成爲一支重要力量,但遠比不上港資,總體規模不大。目前台商對北京房地産市場仍抱有很强的期待,日前台灣房地産知名企業到北京參觀,爲未來進入北京布局,北京市政府應引勢利導,加强合作,在規範台商房地産投資與開發的同時,重點加强物業管理領域合作,盡快提高北京物業管理水平。
四、加强京台服務業合作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京台服務合作前景廣闊,有利於推進北京服務業的發展。不過,在京台服務業合作中應注意解决如下幾個問題。
要解放思想。要讓京台服務業合作邁向一個新的台階,必須樹立正確的觀念,有要具體規劃,特别需要解放思想,改變官僚作風,改變只“重外資輕台資”、“等客上門”的做法,而是要有積極主動、甚至“走出去”,進行宣傳、引導,變被動爲主動。
調整吸引台資的思路。在推動京台服務業合作方面,不僅要有宏觀政策與規劃,更要有針對台商的具體措施,需要對目前北京市及各區縣吸引台資辦法進行適當修改,要從過去“重製造業輕服務業”的思路調整爲“以服務業爲重點,全面發展”的思路。
加强各部門的協調。服務業領域廣泛,涉及部門衆多,政策性又强,因此在推動京台服務業合作中,要加强各部門協調與合作,避免各自行使,做到“全市一盤棋”,不同行業分工管理。
防止負面影響的出現。服務業領域廣泛,特别是涉及許多較爲敏感的領域,如文化、教育、出版、醫療、衛生以及信息技術等,因此一定要有高度的政治觀與經濟安全觀念,防止一些負面影響的出現。
(2007年完稿)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