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洪瀨關帝信俗視閾下的閩台青年尋根儀式研究

  洪瀨關帝文化信俗是傳統與現代的交融,是維係閩台兩岸中華民族文化凝聚力的關鍵所住。長期以往,閩台擁有着共同的風俗習慣與信仰祭祀圈,台灣同胞追根念祖的意識從未斷絶。以洪瀨關帝信俗爲核心,尋根文化輻射閩台兩地,建立閩台關帝廟宇網絡信息庫,爲台青年赴閩探源“尋根”民俗,傳承兩岸關帝文化奠定重要基礎。弘揚閩台關帝根親文化,可增進中華民族新一代精神認同感與向心凝聚力,閩台青年成爲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新興力量,最終成爲連接兩岸精神文化的重要紐帶。

  一、“洪福”閩台,徒步尋根

  洪瀨關帝信俗,是閩台兩地移民通過不同歷史時期對關帝神明心理上與行爲上的認同逐步形成的一種傳統信仰文化,是閩台人民傳承不輟的精神表現形式。以中原西安運城解州關帝廟爲祖廟核心,由北至南,關帝分香流佈閩南,再由閩南漳泉移民帶入台灣,建構一個以關帝信俗爲主的廟係網絡。《台灣通史·開闢紀》記載:“於是漳、泉人至日多”,《台灣省通誌·人民志·宗教篇》又載:“此中人口數占最多數者,爲閩屬中之泉州府,次爲漳州府”。可見,閩台同宗同祖的歷史淵源奠定了兩地擁有着共同的文化傳承與宗教信仰,也爲關帝信俗的播植孕育良好的土壤,爲閩台青年“薪火相傳”的尋根交流提供必要條件。

  (一)洪瀨蓬萊關聖廟的歷史鈎沉與文化生態

  洪瀨蓬萊境關聖廟始建於唐僖宗年間(873-888年),位於泉州南安市洪瀨鎮蓬萊境内。關帝信俗是洪瀨民間信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原傳入閩地,根深蒂固,與當地信俗儀式交織融合,形成獨具特色的關帝信俗文化生態。

  洪瀨鎮隸屬鄭成功故鄉南安市,屬東南沿海歷史文化城市泉州管轄,毗鄰隋唐時期重要運河東溪,隨東溪入晋江通往“東方第一大港”泉州港,瀕海通商,物資豐腴,“三山六水一分田”獨特的地理位置爲洪瀨關帝信俗孕育獨樹一幟的地域文化色彩,同時也是洪瀨鎮街坊商賈祈求商貿順遂興旺,播植繁衍關帝信俗文化,奉其爲洪瀨鄉閭保護神的溯源。

  據史料記載,該廟宇最早爲一座龕亭,隋唐時期,河運發達,交通貿易往來便利,多元文化交融碰撞,關帝信俗文化隨之傳衍閩地。明清時期關帝信俗發展鼎盛,信衆增多,香火旺盛,民衆主動捐資,由龕亭轉建廟宇。關帝在閩台民衆心間被賦予“恩主”形象,特别是明清鄭成功時期,閩地漳泉移民把關帝信仰帶入台灣,在台多處建關聖帝君廟祠進行奉禮,形成單向“由閩至台”的一條重要傳播鏈,爲台播植關帝信仰提供廣闊空間。

  關帝由最早的儒家敬仰對象演變爲民間神只保護神,與閩地本土文化密不可分。關帝重“情義”、“道義”精神與閩南人自古“愛拼才會贏”的“勇闖”精神相契合,加之閩南“三山六海一分田”的特殊地理環境形成“重商輕農”的經濟模式,商貿之間講究“誠信道義”,及受從宋朝“重文輕武”思潮影響至今,因此中原關公信仰流播至閩地,與本土和外來文化相交織融合,形成儒家思想釋義下的多元傳統文化格局,隨着歷史的演變推移,在閩地逐漸延申爲“財神”、“文昌”等藴含多重宗教色彩功能的閩地特色保護神只。

  包容開放的洪瀨民衆對涵蓋儒家精義的關帝信俗文化懷有高度認同心理,使關帝信俗文化在洪瀨乃至整個閩台區域迅速扎根、流佈、經久不衰。其中,特别鑄就了閩南漳泉民衆對關帝“忠孝禮義”儒家精神高度崇仰的人文精神,如最有名的泉州通淮關帝廟、漳州東山銅陵關帝廟、台灣台北行天宫等,廟際間互動交流頻繁,推崇關帝“忠誠勇武”中華傳統文化精神,常年舉辦“迎香、分香、尋根、研討”等文化交流活動,構建以關帝信俗爲核心的廟際交流網,由明清時期最初的“閩→台”單程趨向播植傳輸交流鏈,衍變爲“閩→台”到“台→閩”雙向互動交流圈,最終完成關帝信仰的“移植-延申-再造”的過程。

  (二)百名閩台青年横跨兩岸徒步“尋根”

  2023年3月23日至3月26日,爲期五天四夜百名閩台青年再次開啓徒步260公里的祖脈尋根,背着福神從福州徒步到泉州,以“綫上+綫下”的形式共同參與活動,踏上閩台青年一起徒步“尋根路”。百名海峽青年長途跋涉,風雨兼程,歷經5天4夜,探尋兩岸文化根脈。

  洪瀨蓬萊境關帝廟與台灣有着密不可分的神緣關係,聲威卓著於海峽兩岸,常有台灣進香團信衆前來膜拜,香火流佈閩台,不斷分靈延播。受泉州通淮關帝廟、漳州東山銅陵關帝廟影響,尤其是“1995年東山關帝廟鎮殿關帝金身神像渡海入台主鎮台灣四百年來首次的‘太上黄箓護國祈天七朝清醮’大典,並巡護台灣全境,接受台島同胞萬民參拜,開啓了歷史以來大陸關帝主神訪台首例,創海峽兩岸分隔四十多年來宗教直航首舉”。東山銅陵關帝這一開創性的兩岸文化交流,爲閩地關帝分廟與台灣關帝分廟的廟際往來建立新的紐帶。此後,台灣與閩地,閩地與台灣,鑄成雙向兩岸關帝文化交流圈,台灣青年組團訪問“尋根”至閩,閩地關帝宫廟至台巡境,會香結緣,衍傳至今。

  閩台青年穿越山海,台灣青年與閩地青年雲集福州,台灣青年於白沙屯桃園機場出發,背着媽祖、關帝等神只,組織大規模尋根團扺達第一站福州弘聖堂開啓“兩岸青年徒步尋根”之旅,於駐駕廟舉行了隆重的關帝尋根祭奠儀式,其中駐駕分别有:福州漁溪、莆田楓亭鎮輝煌坑頭村及泉州惠安青山宫、泉州南安洪瀨鎮蓬萊境關聖廟,終點站爲泉州通淮關岳廟。閩台青年尋根活動,增進了兩岸關帝廟會聯誼的同時,也促進了閩與台青年對文化傳承的認同感與使命感,爲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也爲兩岸同胞共同歌頌關帝文化,奉之爲“統一之神”搭建了重要的橋樑。

  兩岸青年徒步尋根,徒步兩百六十公里,路綫爲:福州,福清,漁溪,莆田,仙遊,楓亭鎮輝煌坑頭村,惠安,青山宫,張坂,洛陽橋,洛江,河市,惠女水庫,洪瀨蓬萊境關聖廟,泉州通淮關岳廟。兩岸青年以徒步背佛的信仰譜寫中華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的决心與毅力,濤濤海峽阻隔不了兩岸青年的親緣與神緣,青年盼統一,華夏民族自古是一家,在這五天的行程中,見证了兩岸青年盼祖國統一的“福”潮,興起兩岸青年盼華夏昌盛的“福”風。

  二、踏尋根脈,多元藝陣

  關帝信俗儀式下的藝陣表演是多元創新的,以本次“台-福-泉”閩台青年“尋根”活動爲紐帶,牽出活動背後的人文風情,與本土藝術文化相融合,在閩台自然環境與關帝文化人文環境的雙重影響下,繁衍出豐富多彩的具有閩台特色的關帝信俗藝陣表演儀式。

  (一)傳統與經典相交融的藝陣儀式

  閩台藝陣舞蹈儀式表演源自閩台民衆生活習性,並創新性得與關帝信俗文化有機結合成爲一個新的表演方式。這些藝陣儀式表演主要呈現在:迎接尋根隊伍背佛儀式表演,即迎神遊街儀式,以及廟門前謁祖掛香展絶活儀式表演,即娱神拜廟儀式。跟隨聖駕的“游舞”表演搆成閩南藝陣舞蹈的主要風格,以“簡檏的演出形態、短暫的表演時間和自由即興的表演内容”特點而聞名。閩台尋根表演儀式熱鬧非凡,體現民間與關帝信俗的交織融合,展現關帝威武出巡的氣勢。

  下圖爲洪瀨尋根隊伍迎神遊街儀式路綫圖:

  閩台青年尋根隊伍於惠安青山宫至洪瀨境内,已有聲勢浩大的迎神隊伍前去接駕,以示大陸關帝祖廟對台灣子廟的歡迎與愛護,也展現台灣子廟千裏徒步尋根,對大陸關帝祖廟“血緣”的認同與虔誠,是兩岸關帝信俗文化的承繼與表達。

  迎神隊伍前,爲《開路先鋒鑼鼓陣》,大型的鑼鼓有兩米多高,在游車上,一邊行進,一邊敲響鑼鼓,以關帝戰時號角聲爲背景音樂,雄渾有力,彰顯關帝威嚴勇猛氣勢。

  尋根迎神隊伍浩盪,以示閩台争奇鬥艷的藝陣隊伍,是民衆自發地以表對關帝信俗的虔誠,以及對台灣青年尋根的熱烈歡迎,藝陣形式古檏真摯,歡快奔放,自由灑脱,整個迎神儀式隊伍順序爲:《開路先鋒鑼鼓陣》《彩車》《摩托車》《洪瀨單車隊》《兒童自行車隊》《官將首》《舞龍隊》《洪瀨關聖廟軍鼓隊》《尋根台灣贈送横幅》《信衆彩路旗隊》《街頭腰鼓隊》《大鼓凉傘》《鼓吹隊》《拍胸舞隊》《火鼎公婆隊》《洪瀨南音研究社》《台灣小法團》《龍閣》《電音三太子》《舞獅》《周倉關平大將軍》《關聖帝君儀仗隊》,等等,在閩南洪瀨街頭繞境迎接台灣分香青年尋根問祖,迎神儀式貫穿着關帝信俗儒家精髓“勸人爲善,忠心義氣,孝悌禮節”,是閩台兩岸青年通過關帝信仰儀式文化來譜寫兩岸和平統一的美好藍圖畫卷,也是海峽兩岸同胞盼望台灣早日回歸的希冀與憧憬。以信俗儀式爲載體,傳遞百姓心中“和平統一”的歸屬感。

  迎神隊儀式中,最有信仰特色的關聖帝君儀仗隊陣勢浩盪,共有19項儀仗隊,排序分别爲:《大鑼哨解》《肅静、逥避、八面大牌》《掃路隊》《詩山舊門大鼓吹》《平爺馬、看馬》《大幅聯彩7洪瀨腰鼓隊》《十二太監》《儀仗隊大旗》《封號旗(12支)》《忠義仁勇旗(8支)》《關臉譜旗(10支)》《五虎將旗(10支)》《關字旗(20支)》《關刀方隊(20支)》《18般兵器(18支)》《聖台、香爐、大印、文筆》《武凌雲演出團》《關聖帝君聖駕(凉傘、日月扇)》《護駕周大將軍》《土地公》。閩台尋根關聖帝君儀仗隊藝陣的强大陣勢,不僅營造了神靈震懾除煞的驅鬼逐疫威勢氛圍,還表達出閩地祖廟對台青年“不忘根祖”尋香分香虔誠之心的認可歡迎,以隆重陣勢迎接台灣青年尋香,寄託保持血脈間聯繫的希冀。

  閩南民間信仰中的神靈衆多,在民衆看來,這些神靈不分親疏,只要以虔誠之心供奉神靈,就能得到他們的保佑,因此在閩南存在着一處廟宇同時供奉數位神靈的現象,以關帝爲主神,配祀、附祀其他神靈,形成一種“神-人”“人-神”的雙向對話關係,而儀式舞蹈在這中間作爲媒介,架起“人-儀式舞蹈-神”雙向對話的橋樑。閩台自古對關帝就有崇高的敬仰之情,從最早的奉其爲“戰神”,到至今奉其爲“統一神”,其信仰意旨在民衆心間不斷被放大,以傳統藝術形式表達對關帝信仰文化的尊崇。如在博採衆長的洪瀨關帝信俗儀式藝陣表演中,最有本土特色的《龍閣》,以及播植台灣後,又受台灣表演形態影響回閩的《電音三太子》《大神尪儺舞》《八家將》《官將首》,以其獨特的儀式表演,壯大群體“拼陣”藝陣隊伍力量,造就中華傳統非遺文化表演形式,借此表達閩台民衆對關帝信俗文化的敬仰之情。其中,八家將由閩泉州播植台灣,在台灣不斷繁衍,以新的形態回到閩地。如台灣學者吕建鋒在《吕江銘<八將>之散論》中提到:“在艋舺的青山宫雖然主神不是‘霞海城隍’,而是泉州府惠安縣的守護神——‘靈安尊王’,但是其神格類似於惠安縣的城隍爺,所以在早時的出巡中也是有信徒自願背上‘紙枷鎖’,因此艋舺青山宫便參照‘霞海城隍’的形式:然後經由歷史的發展,由起先二人組合、轉爲四人,然後到八人編制的‘八將團’,艋舺青山宫也可説是全台‘八將團’的三大發源地之一”。八家將的人數編制等等形式的轉變正是由閩至台的播植,及台本體衍化後對閩的回流表現。

  而閩地本土衍生出的非物質傳統信俗儀式表演《龍閣》,又名《蜈蚣閣》,乃爲聞名海外的一項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民俗活動。該活動溯源於元朝時期,在明朝中期最爲鼎盛,隨着“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貿易航運的發達,被推捧流播至台灣。據黄榮周考證,蜈蚣閣民俗源自元朝閩南一帶的民間草台“蜈蚣戲”(已失傳),早期蜈蚣閣表演與一般“彩閣”不同,通常由十幾塊至幾十塊木板連接而成。每塊木板長1.5米—2米,寬40厘米—50厘米,稱爲“閣棚”;閣棚之間以活榫相接,連成一串,又可靈活轉動,又於卸接榫眼處横穿一根木棍,長度超過閣棚寬,用作肩扛之用,由成年壯漢抬着(旁立數人備爲輪流替肩者)。在本次關帝信俗儀式下的閩台尋根活動中,“蜈蚣閣”長達五六十米,閣棚裏的高凳上坐着扮成關帝聖君部將的孩童,手持將軍兵器,彰顯關帝聖君威武勇猛之義氣,瞠目瞪眼,揮舞兵器,一路表演,是民俗藝術與信仰文化相交融下的新形式表演藝術,龍頭鳳尾的“龍閣”氣勢磅礴,深受大衆追捧喜愛(圖2.4)。

  《泉州三義廟重建前殿碑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崇信關羽,命江夏侯周德興入閩整頓海防,修建衛所城,命泉州七座城門都得建關帝廟”。明時期奉祭祀關帝爲國祭,建廟祀之,爲軍隊裏的戰神,商業裏的財神,衍化至今,爲各行各業的保護神。尤其漳泉兩地信奉關帝神君信衆居多,明移民時期,把關帝信俗文化帶入台灣,並在台灣各地建立關帝寺廟,最終形成台灣與泉州通淮關帝,漳州東山銅陵關帝廟際交流網,分靈分香至台灣,漳州東山銅陵關帝開啓日據時期後第一個赴台繞境儀式的神君。

  (二)關帝信俗儀式藝陣表演意涵

  藝陣表演儀式源自宋明時期“百戲”表演的衍化,是民間“勾欄瓦寨”俗舞的流傳,特别是明鄭成功時期開始,藝陣表演儀式開始大面積得由閩至台播植孕育。其中,關帝信俗儀式藝陣表演爲其中一類陣容壯大的迎神賽會遊街表演儀式。

  據載關帝自古被封號爲“戰神”。永歷三年(1648),延平郡王鄭成功率領大隊舟師據守東山,即到關帝廟進香,祈求關帝匡扶反清復明大業;關帝感其虔意,佑其百戰不傷,直至逐走荷夷,收復了台灣。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奉命征台屯兵東山,其軍士夜宿關廟,夢見關帝顯靈,於空中疾呼選大纛五十杆,助施將軍破賊”。施琅晋謁聖靈祈求靈簽賜佑,果然出師告捷,順利攻克澎湖,使台灣歸於統一。在此歷史背景下,閩南沿海地區,特别是漳泉地區,皆奉關帝爲“戰神”及以“帝”“聖”稱號加冕爲最高神,這種信仰至今還能在漳州東山島抗倭土堡旁搭建的關帝廟宇遺址可見。正如民俗專家林國平教授所言:“東山島社會開始從單一的軍户社區向多元的宗族社會過渡,這些自發的抗倭土堡,除了以共同的祖先爲精神紐帶外,其中不排除把關帝作爲信仰偶像,用“忠義”凝聚族人,用關帝的神勇事迹和傳説故事來激勵族人”。關帝信俗影響深入漳泉民衆内心,因此後代以關帝“戰神”名號演繹各類藝陣表演,如:蜈蚣閣藝陣儀式、藤牌舞藝陣儀式、大神尪神將藝陣儀式、八家將藝陣儀式、宋江陣藝陣儀式等。這些藝陣儀式是漳泉人民用舞蹈表演方式,把關帝“戰神”的驍勇與閩海特色的多彩進行糅合創新,以寄託對關聖帝君能保佑四境昌盛的美好夙願,亦是傳達在閩台共同關帝信仰祭祀圈下相同藝陣儀式表演的交融與大同,爲閩台承繼關帝信俗藝陣儀式表演表達“大統一家”的期許與希冀。

  著名閩台傳統藝術研究專家鄭玉玲教授指出:“台灣地區社會的發展,經歷了從先住民的社會到以漢族移民爲主體的社會的變遷,隨着閩地漢族移民而來的文化移植成爲台灣地區社會發展的文化基礎,帶有濃厚閩南文化特徵的漢族俗舞亦成爲當地重要的文化形態,以約定俗成的方式在民間廣爲流傳,使閩台民俗舞蹈文化有着密切的關係而成爲一個共同的文化區,歷經本土化的衍化與創新,雖然未曾改變其閩南舞蹈文化的本質特徵,其漢族民間舞蹈却已具有了鮮明的地域色彩”。概言之,閩台地區這種相同的祭祀文化圈,導致閩台民衆對信仰表演儀式有高度的認同感,以關帝信仰爲背景下衍生的藤牌舞、蜈蚣閣、宋江陣、大神尪等藝陣表演,都反映軍事操演的雄渾氣勢,藴含着關帝“忠、義、勇、武”的儒家精髓,傳遞閩台民衆對“閩海和諧,洪福閩台”的祈求與意涵。

  三、山海同行,兩岸同心

  由於台灣與福建地緣關係和歷史原因,現在占台灣人口絶大多數的漢族人多爲明、清時期閩南移民的傳裔,據統計,迄今台灣漢族居民中,祖籍福建的占83%,其中泉屬各縣的占45%,漳屬各縣的占35%,遷台的先民帶去祖籍地包括生産技術、文學藝術、語言文字、宗教信仰以及各種歲時節俗、住居習俗、喪葬習俗,傳承至今。關帝信仰爲閩台共同的祭祀文化圈,尋根文化爲祭祀文化的表現之一,以台對閩溯源尋根的民俗儀式,把閩台之間緊密聯繫一起,使尋根信俗儀式表演也成爲閩台民衆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也使得閩海各地承辦各類特色民間信仰文化節,讓儀式與民俗成爲貫穿閩台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據林國平教授的《文化節與閩台民間信仰——以福建東山關帝文化節和湄洲媽祖文化節爲中心》載:

  民間信仰與“文化”結緣是民間信仰與“文化節”結合的前提,如果説1987年“媽祖文化”提出是民間信仰與“文化”結緣的開始,那麽,1992年的首届“東山關帝文化節”恐怕是最早的民間信仰與“文化節”的結合體。

  東山是福建南部的一個海島,與台灣島隔海相望,也是大陸沿海距離澎湖島最近的地方,歷史上大批福建人從東山渡海移民至澎湖和台灣本島,爲了祈求航海順風順水,這些移民往往要到東山銅陵關帝廟祈禱,甚至請去符箓香灰和小神像等,一旦平安扺達目的地,開創新家園獲得成功後,便建關帝廟祭祀,認同東山銅陵關帝廟爲祖廟,定期回祖廟進香謁祖。在台灣地區諸多的關帝廟中,與福建關帝廟結緣最深的是泉州通淮關岳廟和東山銅陵關帝廟。

  改革開放以後,關帝信仰成爲聯繫兩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紐帶,東山銅陵關帝廟成爲台灣關帝信衆進香謁祖的聖地之一。

  綜上可見,東山關帝文化節開創了信俗與文化結合的先河,在閩台共同關帝信仰祭祀交織的背後,展開了五彩斑斕的民俗祭祀儀式,包括以“根親文化”爲内核的民俗文化節儀式。隨着關帝信仰的職能由早期抗倭統一的“武神”到海絲經貿發展的“財神”,以及超越職業和身份的“家庭神”、和如今搭建閩台文化橋樑的“統一神”。職能的演變説明在關帝信仰世俗化與功利化的推進下,閩台兩岸民衆對關帝信俗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在不斷强化,與此同時,也推動台向閩二次回流“尋根”文化的承繼,閩海以關帝信仰爲背景的“尋根文化節”活動也如雨後春笋般不斷承辦組織,使閩台“根親文化”得以播植擴散,成爲連係華夏優秀傳統文化與凝聚閩台民衆和平統一的重要紐帶。

  綜上所述,華夏傳統經典關帝信俗文化的“仁、義、禮、智、信”與本土民俗文化有機融合,以“薪火相傳”的尋根文化爲橋樑,是閩台兩岸“溯源問祖”的情懷,也是閩台兩地同胞共同信仰文化的承繼,反映了閩台人民“樂天知命,豁達質檏,落葉歸根”的生活態度。尋根文化的意義還構建了“悦神聚力”的民俗藴含,使閩台之間頻繁互動交流,形成第一級中原至閩關帝文化圈,第二級融入閩地形成的閩地關帝文化圈,特别是漳泉關帝信仰文化圈,以及二次傳播的第三級閩至台關帝文化圈,在台灣分靈建廟流佈産生的第四級台灣關帝文化圈,特别是台北高雄關帝文化圈,以及第五級台灣至閩返向流播尋香的台閩關帝文化圈,圈與圈,廟與廟,閩台之間交織融合,關帝信俗文化不斷繁衍生息。而尋根儀式正是交融共生圈際結構中一重要支脈,涵化關帝信俗儒家思想精神“孝悌仁道”義理,是見证了尋根儀式傳統與兩岸文化互動的建構,也是閩台交流良性循環的有力呈現。研究當下閩台“尋根”民俗文化節,進而剖析關帝根親文化節中多元表演儀式與意涵,關注“根親文化”背後的民族團結與統一,爲提昇閩台兩岸民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添磚加瓦。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