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非遺保護與文創産業視域下關帝信俗初論

  一、台灣地區關帝信仰發展過程

  台灣地區社會發展過程中,民俗宗教所扮演的角色對移墾社會的穩定與建立具有相當重要貢獻。據前人研究結果,台灣地區民俗宗教發展大略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自明末鄭成功入台起,歷經清朝時期漢人移民大量遷入,至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止,此一階段是台灣地區民俗宗教之萌芽期。隨着閩粤兩省移民入島,大陸地區各種宗教信仰同時移植來台,當時這些宗教信仰的内涵、祭典儀式及寺廟組織等,都與閩粤祖籍地大同小异。借由分香、分靈與進香等宗教儀式的聯絡溝通,閩粤二地的宗教信仰與台灣地區的民俗宗教保持着一種類似親子的從屬關係。  

  第二階段是光緒二十一年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日本戰敗投降。這一階段的特色是日人透過政治力,展現對台灣人民宗教信仰的强力干涉。此種干涉産生了兩種效果:一方面切斷了台灣島内民間與閩粤聯結的臍帶,導致台灣地區的民俗宗教逐漸自立發展成其特有體系。再則,因日人“抑道揚佛”政策,使得島内民間宗教注入更多佛教成分,重新镕鑄出一個本土獨特的宗教傳統。

  第三階段是光復後國民黨政府遷台至今,這一階段的特色是激烈的社會文化變遷。日人勢力撤出,壓抑多年的宗教活動獲得紓解,各種宗教信仰更爲蓬勃發展。其後又隨着經濟水準提高,交通條件改善,民間進香活動日益興盛,各式祭典與宗教儀式在較佳的經濟力量支持下,益顯熱鬧非凡。又因社會文化條件變化,導致若干寺廟祀神的地位發生變化,尤其在工商業社會下,關聖帝君的重要性相對昇高。

  二、全台關帝信仰廟宇林立

  論及台灣民間對關公的崇奉,關帝廟的建置與發展不失爲一個重要的指標。從移民進入台灣島内帶來關帝香火起,到世俗政權出於教化考慮大加提倡關帝崇拜,由南到北,甚至東部地區關帝廟陸續被建立,且隨時代發展與日俱增。據2023年於“全台廟宇查詢”網站統計數據得知,有據可查的關帝廟宇共462所。另據不完全統計,台灣各縣市已有一千多間關帝宫廟寺壇堂,台灣人口二千三百多萬,關帝信衆就達八百萬到一千萬人之多,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台灣地區關帝信仰承接大陸一脈,不論是來自福建東山或泉州或中原地區,都有共通性的文化模式。明末清初時,鄭成功之子鄭經在台南赤嵌樓之南建‘關帝廳’,奉祀由大陸福建省漳州東山島的銅陵關帝廟,分靈請回的關帝金身,清雍正五年列爲政府祀典,故名‘祀典武廟’,俗稱‘大關帝廟’,爲當時台灣地區關帝信仰的中心。明清之際,民間信衆相繼從銅陵關帝廟迎請關聖帝君金身奉祀台灣島内各處。發枝綻葉後,現在幾乎每一縣市都有關帝廟。” 

  另據《台灣縣誌》與《諸羅縣誌》等文獻記載,台灣地區之奉祀關聖帝君,始於鄭氏入台時期。明清時期,漢人移民渡海歷經風濤之險,登岸後又要面對疫癘番害之苦;隨着入台開墾之閩粤移民日漸增多,民俗宗教遂成爲移民的精神依託。鄭氏政權爲鞏固政權及滿足民間祈安植福心理,寺廟建置亦隨之增加,關帝的民間信仰即成爲當時安定人心和社會教化的重要力量。

  台南爲島内最早開發的地區,關帝信仰亦先行發展。今台南市的祀典武廟,即鄭氏之所建,繼而各地皆有關公之廟祀。隨之,來台士兵和移民中,亦有不少關帝信徒,因此鄭氏時期的台灣地區雖屬初辟,據後來清代相關府志記載,當時已有九座關帝廟宇分佈在今台南市地區。

  這九座關帝廟座落地點分别在:鎮北坊(西定坊、寧南坊)(今台南市中區)、西定坊港口(俗稱小關帝廟,今台南市中區)、許厝甲(今台南市東區)、保舍甲(今台南市東區)、長興裏(今台南市永康區、仁德區各一)、新豐裏(今台南市關廟區、龍崎區各一)、善化裏目加溜灣(今台南市善化區)、土墼埕保(今台南市中區)、安平鎮(今台南市安平區)。

  據統計,日據時期全台約有132座,但因關聖帝君涉及民族意識,日本殖民政府對於以關聖帝君爲主祀神的儒宗神教格外留意,1937年以後開始的皇民化運動,全台被廢的關帝廟約在57座之間,占總數二分之一。1945年台灣光復後則回昇,據 1959年的統計,約有192座。

  祭祀關羽的廟宇相當普遍,除一般武廟、小型宫廟、神壇將其作爲主祀外,也有稱爲恩主公廟的大型關帝廟,其中,台北行天宫、大溪普濟堂、苗栗縣玉清宫、台中市南天宫、雲林縣鬥六南聖宫、台南市的祀典武廟、高雄市苓雅區的帝君廟、塩埕區的聖帝廟等最爲著名。甚至東沙島上也有關帝廟,名大王廟,源於一漂流至該島的關公像於1948年建廟奉祀,由當地的軍官出任廟公,關聖帝君的信仰可見一般。此外,關聖帝君的信仰者也成立有全國性社團,名中華道教關聖帝君弘道協會。

  其中,雲林縣鬥六南聖宫一尊“五百年關老爺",有一段傳奇軼事。話説1976年,一尊1丈2尺1寸2分(397.536公分)、重約六百多台斤的樟木雕刻神像,漂流至雲林外海,被漁夫安置於漁村半年之久,後爲某古董商所收購,收蔵於台北市廣州街。該古董商幾經走訪皆難供奉本神像。

  同年8月5日經《聯合報》以“關老爺落難無人問津”爲題報導新聞,台北某些信士得悉,付巨額謝金,暫接駕到台北市復興南路某信衆家,經清洗修飾安粉,於同年8月13日(農曆七月十八日),由數百位善信隨香護駕,奉送至鬥六市南聖宫,此尊神像使得各地前來參觀之香客絡繹不絶,受萬人朝拜。

  消息見報後,據時任歷史博物館館長何浩天及神像雕刻專家鑒定雕刻手法及刻紋型態判斷,係出自明朝初期之雕刻,距今已有五百多年曆史,本省各大小寺廟中,從未見過如此巨大而且歷史悠久,是一尊極爲珍貴之聖像。廟方人士表示,該神像似由浙江方向漂流而來。

  三、非遺保護與文創視域下關帝信仰有關之文化功能

  明清時期閩粵先民在台拓荒,經歷不同的奮鬥階段後,紛紛在落脚處普設寺廟,因而建立起所謂的祭祀圈,作爲聚落居民信仰中心;後來又發展至信仰圈,成爲區域民衆信仰膜拜的場域。

  從文化發展歷史而言,宗教場域是自有人類群居生活以後人群最常聚集的地方之一,事實上,不論是東方或西方都曾有很長一段時間,以宗教爲生活與文化的代表,民衆生活以宗教場域如寺廟爲中心,如目前各種民間節慶活動幾乎都與宗教的信仰相結合,其場域亦自然發展成一個文化傳承的中心之一。

  目前台灣地區關帝信仰,以儒家孔孟思想融合了道教、佛教及其他教派,吸收西洋文化在民間宗教活動上蔚爲主流,經常辦理交流活動關帝信仰廟宇一如台灣地區廟宇發展史,除宗教信仰之餘,早期的關帝廟宇還有許多功能,包括:促進聚落的形成與地區的繁榮、促進地方安定與團結、自治防衛的中心、郊商的聚集場所、反映民意的象徵性機構、祭典多重社會功能、民俗醫療功能、文化藝術之保存與傳承,以及維係社會道德與輔助教化等其他功能。

  同時,廟宇不論在建築外觀、民俗祭典及傳統藝術的軟件上,都具備了文化藝術傳承的條件。寺廟建築本身包括外部廟觀、剪粘、藻井、匾聯文辭、壁畫雕像等,就是一部地方藝術的發展史,往往代表一個時代的重要文化資産,是先民在此地活動演進過程的見证,更可作爲研究地方文史的第一手資料。 

  更有甚者,隨着時代變遷,一些大型、香火興盛的廟宇,在主事者具有認知或地區特性使然等情形下,長期以來運用香火捐獻等經濟資源,擔負起民俗推廣、小區救助、教化之功能。關帝信仰廟宇以關帝忠、義、仁、勇之精神,結合社區公益救濟扶貧、奬助就學、慰問孤老、造福社會人群等均以弘揚關帝忠孝節義的精神爲主軸,建立善良社會風氣。

  有些廟宇則更進一步借着該寺廟的硬件設備與人力資源,定期或不定期的舉辦各項文化藝術活動,而使得這一類廟宇已然成爲現代社會中傳統藝文發展的重鎮。再加上,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振興傳統民俗藝術的普遍認知下,不少地方單位更朝宗教文創産業化方向,將廟宇的廟會活動包裝爲民俗藝術季,甚至結合旅遊業,推動文化觀光,在非遺保護與文創視域下,廟宇文化藝術功能與性格的再度强化,也愈發引人注目。

  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台北行天宫,爲北台灣信衆口中的“恩主公廟”,原是鸞堂信仰的名詞,其“恩主”有關羽、吕洞賓、張單、王善、岳飛。而關羽爲“五恩主”之首,所以一般台灣人亦稱關羽爲恩主公,也因此順勢稱關帝廟爲“恩主公廟”。行天宫傳承儒釋道三教聖神仙佛義理,以五倫八德爲宗旨,提倡問心敬神,期引導世道人心於正軌;該廟宇以發展宗教、文化、教育、醫療、慈善五大志業爲主。

  行天宫是北台灣參訪香客最多的廟宇,一天進出人數可達萬人之多;該廟最常見的除一年365天香火祭拜外,每年農曆除夕夜子時一到,衆多信衆涌進行天宫,只爲求得頭香。

  此外,較受信衆信賴的是行天宫以“收驚”著稱,并發展出一套成熟的機制。行天宫收驚時,“効勞生”(廟宇志願者)會先問明當事人的姓名,並奉請恩主公作主、護佑平安。 如果收驚隔天,仍覺得心神不寧,可繼續再到該宫廟收驚。收驚時,“効勞生”會先問明當事人的姓名,並奉請恩主公作主、護佑平安。信衆可於收驚時間上門,首先須向恩主公禀告自己的姓名、年齡、住址,以及祈求 恩主公出簽指示的事由,以一事求一簽爲原則 嬰兒、老人或病人,不能親自到廟收驚,行天宫秉持“慈悲爲本,方便爲門”的精神,通融家屬可以將當事人有袖子的居家上衣,帶來行天宫收驚。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台灣地區知名的台南市鹽水區的鹽水蜂砲民俗活動,即關聖帝君出巡顯聖祈求平安演變成的民間習俗。鹽水蜂砲之源起,與鹽水地區聚落形成與宗教信仰源流密不可分。鹽水港(現今月津港)爲南台最古老的聚落之一,其居民多爲中國大陸閩客移民,當地信仰中心供奉主神爲關公,爲台灣民間宗教信仰中常見神只之一。該項民俗活動,推測源起於光緒11年(1885),鹽水商紳迎請關聖帝君神轎出巡繞境祈安保境驅除霍亂,由關聖帝君飛昇日的農曆正月13至15日間以鞭砲之硫磺硝烟驅除瘟苗疫毒。而今日鹽水蜂砲“放蜂仔”形態,大扺始於1936年以後。

  關帝爺繞境的重頭戲,即在元宵節元月15日的晚間,以鐵絲網“包裹”的神轎隊伍,由頭戴安全帽並全身受到衣物包覆、全副武裝的轎夫推拉,以及成千上萬人群簇擁下,組合成一對長龍,慢速向市區推進。商店或住户在神轎隊伍即將經過門口時,迅速的把砲城抬到路上。先將寫有“文衡聖帝千秋”的紅紙罩撕下、和着金紙燃燒,表示獻給關帝爺。點燃砲心之後,剎那間萬箭齊飛,衝天砲響着如口哨般尖鋭的叫聲向四處流竄,情景有如蜜蜂遭受騷擾而成群結隊的自蜂窩中一擁而出一般,故得蜂砲之名。抬轎人員在蜂砲射出剎那,全副武裝地撲向砲城的火光中,翻騰旋轉,“犂轎”進退一番俗稱“犁蜂砲”或“冲蜂砲”,代表關帝爺已高興的接受了信衆的“貢禮”。

  每年農曆六月廿四關聖帝君聖誕,以大溪最爲熱鬧,俗稱“大溪大拜拜”,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中,上百尊大仙尪、最多的雙龍、童仔。目前有三十幾個社團在當天都爲關聖帝君公祝壽。其中以大溪共義團雙龍最爲出名。

  關聖帝君是全國性的大神供奉,祭典活動主要由儒教三獻禮、齋教科儀與民間迎神繞境儀式所組成,爲其他地方少見之廟會形式,深具文化性。大溪普濟堂近百年的發展是起於民間私人供奉,而鸞堂運作是經建廟走向公衆信仰,以至成爲地方上重要的慶典,變遷過程階段分明,深具歷史性與傳統性。其祭典活動起源於日據時期,由地方具有行業特色之“社頭”組織爲主體舉行繞境活動,且與他地關公信仰有别,具鮮明地方特色與典範性。普濟堂管理委員會組織健全,辦理相關活動熟稔,經年有成,足以適任保存工作。

  “社頭”爲在地人對參與大溪關聖帝君聖誕繞境的子弟組織特有稱呼,爲了保存推廣大溪獨有的社頭文化,桃園市政府自2016年起每年編列預算,由大溪木博館統籌“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暨社頭文化保存補助計劃”,支持各社頭辦理藝陣訓練、文物調查及各社館的現地保存環境整備、繞境相關文物修護、及社頭文化推廣等方案,要讓這項已有百年曆史的關聖帝君聖誕慶典及繞境文化,透過社頭組織成員的參與行動,促進慶典文化及社頭的文物、故事、及藝陣技藝等,能持續傳承發展。

  爲了推廣這條傳承百年的傳統入街繞境路綫,認識大溪老城區内的社頭重要據點,實際體驗社頭人及藝陣的子弟精神,大溪區社團民俗技藝協會主辦,由大溪共義團、農友團、一心社、興安社、仁安社、同義社、永安社、義消中隊、大有社、哪德社、鎮豐社、同人社、聖母會等13個社頭(大溪在地民間陣頭)共同參與,各闖關現場設置展示架,説明該社團之沿革及特色,搭配各社將軍、童仔等繞境裝備,由各社社員進行相關解説與趣味問答、並進行藝陣體驗,例如:俗稱生意人社的大溪興安社以其特色藝陣“大算盤”與民衆進行互動遊戲;仁安社童仔體驗、及鎮豐社打陀螺遊戲。此外,還有北管樂器等文化體驗活動。

  爲了讓民衆更深入瞭解此年度盛會,普濟堂由大溪區社團民俗技藝協會及在地13個社頭組織,合辦關聖帝君百年繞境路綫巡禮活動、及互動遊戲闖關活動。闖關完成可於普濟堂領取社頭主題酷卡套組1組。這份社頭酷卡套組,是由民俗技藝協會與31個社頭共同規劃,與台北商業大學商業設計係師生合作,完整介紹各社頭的歷史源流和主題照片。

  闖關路綫是循着繞境隊伍在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當日,於大溪、復興及龍潭各地巡行後進入大溪老城區的繞行路綫(在地人稱爲入街路綫)。每年農曆六月廿三、廿四日,這條繞境隊伍穿梭老城區内各條街道已有百年曆史的路綫,沿路有各社頭設置的臨時社館、居民設置的香案,中山老街及和平老街上,繞境隊伍與百年牌樓相互輝映的景象等,别具大溪特色的人文風景,還可近距離觀賞繞境隊伍並與社頭成員互動,洋溢神明聖誕慶典的熱鬧氣氛。

  同時,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出版《大溪大禧: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一起策展》一書,詳細收録設計策展與民俗信仰相遇所發生的種種,以及如何透過設計思考將心法步步實踐,從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概念的體現、場所記憶的打造、設計師跨界進入武場的努力,以及聚集衆人的凝聚過程,還有首次公開的總策展千頭萬緒調度表等,並由設計4届“大溪大禧”主視覺的設計師廖小子操刀專書視覺,不僅帶領讀者回到“大溪大禧”現場,更能一窺塑造全台最潮文化節慶後台的點滴歷程。

  普濟堂關聖帝君繞境爲北台關公信仰極具特色者,尤其社頭文化更爲全台所獨有,具傳統性、地方性、歷史性、文化性、典範性等特色。該項迎神繞境儀式已被列入台灣地區重要級“無形文化資産”。

  其中,關帝信仰廟宇相關活動,如:新莊武聖廟是新北市定古迹,已有260年曆史,爲慶祝關聖帝君聖誕,每年舉辦祈安禮鬥法會、過平安橋儀式,爲信衆祈福,同時完善防疫措施,歡迎民衆莅廟參拜。另外,推出三天免費才藝課程與在地學生樂團表演。

  關聖帝君聖誕當天,有全台罕見金面關聖帝君的瑞芳勸濟堂,更推出“擲筊搏金龜”活動,廟方準備50只一錢重的金龜,民衆連擲6個聖筊即可把金龜帶回家;三峽廣行宫則舉行祝壽祀宴大典及歌手蘇宥蓉獻唱台語新歌;行修宫(行天宫-三峽分宫)於當日凌晨舉辦關聖帝君聖誕科儀,上午發放白米與信衆結緣。寺廟園區後方並有白鷄山登山步道,海拔約272公尺,民衆參拜後可登頂、飽覽寬闊視野,令人心曠神怡。

  結 論

  民俗經驗是一種普化的知識形式,擴散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層面,其内容含括:傳奇故事、神話傳説、歲時節令、社會風俗、生命禮俗、祭祀、禁忌、儀式、時空概念、民間信仰、俚俗諺語等等多元的民俗傳統,豐富多元的民俗建構體系便是文化生産與再制的核心價值。爲讓有文化價值的文化資産得以持續的運轉與活化,透過台灣當局“《文化資産保存法》”的法源條例設立,以强制手段督促地方主管機關進行普查、登録等作業程序。

  台灣地區非遺民俗普遍現象,正如關帝信仰中的鹽水蜂砲、關帝繞境,是結合當地風情與歷史背景而衍生的特色民俗慶典。同時,具有宗教信仰節慶化功能,民間宗教與傳統生活文化有密切的關係,即和一些民間習俗,乃至神話傳説,或歷史人物産生某種程度的關聯,具有濃厚的文化性和草根性。

  另外,隨着經濟進步、時代轉變多元文化交流,民間宗教的神誕祭典及建醮大拜拜普遍風行,且相當具規模;雖然民間祭典都依古例,但在形式上和表現上已趨向現代化及多元化。

  再者,台灣的宗教觀光資源非常豐富,依其宗教性質可分爲祭祀、科儀、宗教文物等,隨着不同族群的人文發展,其展現的文化内涵是包羅萬象。近年台灣各地都積極推動地方特色作爲觀光資源,常以文化祭或藝術節的方式推廣民俗文化及地方資源,這些宗教祭典都與地方特色結合,作爲發展觀光的重要資源;具有民俗祭典觀光化特性。台灣地區關帝信仰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産與文化創意産業,在宗教層面之外有更多發展可能。

  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文化傳承始終伴隨着物質、文化及人類自身的生産和再生産。現代化建設不能只發展物質、技術,還應同時發展精神、文化,特别是各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因爲這兩者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共同并存、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台灣民俗文化的發展是一個不斷積累的歷史過程,而民俗文化的傳承則是人類文化連續不間斷發展的内在要求。

  傳承是指與主體結合的過程中受内在機制的支配而具有穩定性、完整性、延續性等要求,並在整個社會發展中呈現出再生的特性,與文化的横向傳播不同,它主要在代際間縱向傳遞。關帝信仰文化再生的延續性由此顯現。關帝的忠義精神横貫古今,並形成一種文化特質與民族性格,有鑒於當今世道衰微,應該匯聚關帝信仰的力量,跨越國界地域,群策群力,矢志弘揚帝君忠義精神,促使世界重新重視道德,共同來唤醒傾頽的人心,建立人類文明新秩序。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