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清代台灣府城港街關帝文化的發展

  1661年4月30日鄭成功率軍越過鹿耳門港道,進入台江内海,在東側赤崁台地的海岸綫上登陸,沿着海邊道路分兵布署,控制通往農墾區的新港大道及商品交易的普羅民遮市街,逼迫守城的荷蘭人投降,後來繼續圍困熱蘭遮城,九個月後荷蘭人退出台灣。鄭成功在赤崁設承天府,最初先民來台上岸地點就在海邊道路上的集村進入城市,所以台南市城市的發展,就是從海邊道路連接荷蘭人建的普羅民遮街形成十字大街。

  鄭經繼承鄭成功的事業之後,繼續開闢街道,林謙光於1690年(康熙29年)在《台灣紀略 附澎湖》記載:“…成功之子鄭經自厦門來……,經遂嗣立。……。於是興市肆、築廟宇,新街、横街首建也。”城市街坊的建立是以十字大街及海邊道路爲範疇,此時府城港區最初的關帝廟即今台南市開基武廟,是建在這海邊道路上,最初是明鄭官兵所崇祀,香火源於泉州府晋江縣涂門關岳廟,廟前即是海岸渡口,靠岸船隻、上岸商旅祈求關聖帝君保佑,後來爲港區渡口的商人鋪户及船工所供奉。

  1663年鄭經爲寧靖王建宅第,並在其旁建監軍府及宗人府;與開基武廟相隔僅有100公尺。寧靖王在王府後殿建武聖堂,崇祀關聖帝君。1683年施琅入台,寧靖王自殺殉國,捨宅爲廟;施琅在此供奉媽祖、關公,並奉請朝廷改建爲台灣郡城媽祖廟,後殿武聖堂則建大門向南面臨大街,獨立爲武廟,香火來源有二個説法,一是寧靖王從荆州顛沛流離隨身供奉的關聖帝君;另一説鄭成功在銅山島率兵來台,官兵所迎奉東山關帝廟神尊。亦有説施琅迎奉而來。

  這兩間廟宇都建立在府城最初的大街,當時主要渡口是大井頭渡。因受到河沙影響海岸逐漸浮覆,居民遂填海爲宅、挖掘港道、建立港區街市。1739年(干隆4年)巡道鄂善在渡頭上建接官亭;1750年(干隆15年)晋江縣石獅鎮玉珠巷許姓人氏,將原鄉供奉的關聖帝君分靈至北勢街建立會館,後建廟。1791年(干隆56年)台灣府建城垣,將港區劃在大西門外,金華府遂成爲城外港區唯一的關帝廟,是北勢街商户及碼頭工人崇祀的神明,民俗科儀以“觀大駕”爲信徒問事而著稱。

  本文以介紹開基武廟、祀典武廟、金華府這三間清代府城港區的關帝廟,其建置、祭典、民俗爲内容,説明在港街關帝文化的發展及持色。

  一、開基武廟

  (一)建置

  本廟建於1669年(永歷23年、康熙8年)爲台灣最早的關帝廟。依廟志所寫係鄭成功部將,由福建泉州府晋江縣涂門關帝廟(今稱通淮關岳廟)恭請二關帝神像,渡海來台。在東寧府西定坊渡口前,搭寮安座奉祀,因位居渡口要津,來往商户鳩資在原址建廟,稱“關帝廟”。

  兹將修復情形經考證略述如下:

  第一,各年代文獻記録。

  根據陳文達《台灣縣誌》《雜記志九·寺廟》中記載:“小關帝廟,僞時建。五十八年,里人同修,在小關帝廟巷内。”文獻中寫“僞時建”即是明鄭時期,“里人同修,在小關帝廟巷内。”當時已將開基武廟及後方的祀典武廟區分爲小關帝廟及大關帝廟,而“巷内”即是開基武廟前南北走向的街道,稱抽籤巷,來往商人都來此抽籤問前途,府城俗話:“城内抽籤詩,城外問童乩。”城内的是開基武廟,以抽籤問前途而盛名;城外則是金華府,以“觀大駕”民俗爲人解惑而著稱,這句話是台南特有的俗語。

  又1752年(干隆17年)王必昌在《重修台灣縣誌》卷六《祠宇志.廟》中記載:“一在西定坊港口,俗呼小關帝廟;僞時建,康熙五十八年裏衆重修。”確定本廟建立在明鄭時期,且在港口前,同時寫“裏衆重修”即表示在這之前已興建。《台灣府志》提到本廟皆建於明鄭時期。《續修台灣府志》記載:“關帝廟……又一在西定坊港口。”1776年(干隆41年),由衆弟子敬立“衡文天闕”匾額,是本廟最早的古匾,見证當時修重立匾。1806年(嘉慶11年)“行大道”的古匾得知當時亦有重修。

  第二,1818年(嘉慶23年)石碑。

  根據本廟在天井左壁“重興開基武廟台郡郊鋪紳士捐金碑記”以及天井右壁“重興開基武廟本境郊鋪紳士捐金碑記”中記載1818年(嘉慶23年)重建的情形。碑額上寫“開基武廟”已在嘉慶年間表示本廟爲台灣最早創建的關帝廟,且整修掛名在前者爲三郊蘇萬利、金永順及李勝興;捐題名單上出現“本街碗鋪聖母、煙敢郊金和順、藥材郊、絲綫郊聖母、茶郊聖母……”此皆爲台灣府城郊行商鋪捐款,這些行鋪皆崇祀媽祖以祭祀爐會的名義捐獻。在碑文中也有“職員、道轅各房、典吏、監生”的捐題。同時黄本淵撰石柱楹聯“漢代精忠耿耿日星並焕;台城肇祀巍巍宫闕重新”,在三川殿的門前檐柱,見证此次修建。

  第三,1876年(光緒2年)石碑。

  根據本廟山川殿左壁“重興開基武廟外境郊鋪紳士捐金碑記”及“重興開基武廟内境郊鋪紳士捐金碑記”可看出府城當時街境交陪的現况,碑額上寫“外境”、“内境”是指稱信仰圈及祭祀圈。外境即是指本廟祭祀街境以外的交陪境,即是誼廟或是祭祀組織,例如外境碑上掛名頭前者是三郊蘇萬利、金永順及李勝興,其他有“芙蓉郊金協順聖母、苧鋪金聚和聖母、敢鋪金順利聖母、糖間金成玉聖母……”芙蓉郊即是販售鴉片的商號、苧鋪即是販售苧繩業者、敢鋪是賣南北雜貨、糖間是製作白糖的業者;另外内境即是本廟周邊街道祭祀圈各商鋪。此時關帝港已漸淤積,來往船隻較少,且有些已成爲街上的鋪户,以船號爲商號捐題。

  本廟在1926年倡議重建,雖然有解體落架,此次建築完全按照舊制重修。1949年、1976年修建亦以此爲規制,雖有小變動,實則承襲1818年(嘉慶23年)的建築形式,正殿爲硬山式建築,格局雖小,主體建築由山川門、過水廊、天井、拜殿、正殿等架構而成,保存當年古色古香的風貌,檐下額枋雕刻精緻、檏實,殿頂正脊及牌頭上的剪黏,以人物、動物、植物等場景神彩飛揚,甚具動感,皆取《三國演義》故事。

  (二)祭典

  根據《清史稿》《禮志三》卷之八十四記載,於盛京建武聖廟於,稱“武成殿”,廟門於沈陽地載門外,賜額“義高千古”。清世祖入關後,復建關帝廟於北京地安門外,並賜以每年五月十三日爲祭日。1727年(雍正5年)增春秋二祭。

  依據1752年(干隆17年)王必昌《重修台灣縣誌》卷七《禮儀》記載:“關帝廟  歲三祭:三月十三日、春秋二仲。”因此開基武廟的關聖帝君一年中有三次祭典,分别是正月十三日爲飛昇日;五月十三日爲世子關平生日;六月二十四日爲聖誕祭典。

  本廟的祭典儀式,自明鄭時期創建以來至1927年成立悉明堂誦經團,均以道教科儀爲主,後祭典儀式則偏向佛教儀式。

  每逢祭典日前均舉辦祝壽福醮。在前夕,由廟方在後方新建大殿内舉行暖壽活動。晚上九時開始,由聖明堂(原悉明堂)誦經團全員出席參加。儀式開始先上香祝壽,行禮後,誦經團誦經,在誦經時本廟輪值爐主跟隨禮拜,首先課誦《聖明經》,課誦完畢後讀疏文,接着再恭誦《八仙祝壽》科儀。整個暖壽儀式約在子時結束,也就是暖壽辦理接續祭典當天。

  前夜暖壽由爐主率爐下信徒上香行跪拜禮,祭典日活動都是在上午六時開始請神、演净,主要爲净壇念呪,之後開放給各地信徒上香或是還願。上午十時,誦經團在神明案前開始課誦《金剛經》,十一時三十分舉行“午獻”儀式。下午四時,由誦經團課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呪》,接着進行晚課,誦贊《佛説阿彌陀經》,課誦完畢後,接着進行謝壇、送神儀式。此時鐘鼓齊鳴,並將全部疏文置於金爐焚化,結束聖誕祭典的儀式。

  (三)民俗

  開基武廟初建之時即在海邊渡口,商船行旅,往返波濤;販夫走卒,出入於途,多至本廟抽籤以祈求旅途平安,或指點迷津前途,問道於神。抽籤源自古代巫術占卜,後來逐漸發展而成抽籤,信徒可以透過簽文指點重新思考面對的事情,而排除内心障礙獲得精神上的安慰。

  本廟籤詩素來靈驗,因此遠近馳名。籤詩源於福建泉州晋江涂門關帝廟,傳説爲明朝李廷機赴京會試,在歸途中靈感所至而編寫出來,後來李廷機會試榜首,殿試爲二,在朝爲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爲政清廉、以勤儉愛民著稱於世,因此泉州人稱其爲“李相國”。

  本廟關聖帝君籤詩分上、中、下三類,共有一百簽,籤詩内容以歷史典故、傳説野史及地方風物的材料爲内容,每簽均有標題及一首七言絶句詩,如第一籤題爲“漢高祖入關”,其詩爲“巍巍獨向雲間,玉殿千官第一班;富貴榮華天付汝,福如東海壽如山。”除了籤詩外,還附有占驗事例、東坡解及碧山注等,以供信徒參考。其中以科舉最多,緣爲關聖帝君亦爲五文昌之一,爲讀書人奉祀神明;其次依序爲平安、宦途、疾病、經商、緍姻、官司、禍福等。

  早期百首靈簽之外,還有“簽頭”、“簽尾”兩首,其設置目的主要是爲信徒求籤時,因所求案件繁雜,神明必須審慎察明後才能示簽,而先以該兩首靈簽暫時予以安頓。因此抽到簽首、簽尾者必須等候片刻再重抽。後來執事者認爲該兩首籤詩内容意義不明,且不切實際,予以抽取不再使用。本廟靈簽除了關聖帝君靈簽外,尚有藥簽和藥簿,現今因藥事法的規範,已經不提供抽籤及藥方。

  二、祀典武廟

  (一)建置

  祀典武廟位在赤崁樓前,建築空間軸綫從山川殿、前拜殿、過水廊、拜殿、正殿、三代廳搆成規模宏敞的建築群落,及景觀壯麗的外觀山墻,可説是台南市標誌性的傳統建築。

  祀典武廟依康熙蔣毓英《台灣府志》載:“關帝廟三所府治鎮北坊二所……。”這二所即是前述開基武廟及本章節之祀典武廟,當時行政劃分在鎮北坊,後來改西定坊。再依高拱干《台灣府志》載:“關帝廟  一在府治鎮北坊康熙二十九年台厦道王效宗重建因舊址而增擴之棟宇加麗後構禪室以住僧焉。”這段文獻説明是王效宗重建,此時距鄭克塽降清不過六年,可見本廟建於明鄭時期。依據1777年(干隆42年)台灣知府蔣元樞“重修關帝廟碑記”記載:“郡城關帝廟凡數區,建西定坊者,爲秩祀所在,規制視他所較備。自剏建以來,歷有修葺。”而在這次重修工程的圖説中又有説明“此廟自前明業已建蓋,迄今百有餘載……”可見本廟歷史及國朝祀典的地位。

  至於祀典是從1644年(順治元年),規定每歲五月十三日致祭。1652年(9年),再敕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1725年(雍正3年)時,下令天下直省郡邑皆行建立關聖大帝全廟,並於春秋兩季祭乙太牢。1727年(5年),命全國各地供奉關公者,須正屋正座。1730年(8年),再詔改“關帝廟”爲武廟,於五月十三日誕期特祀。從此開始,關公已與至聖先師孔子並列,一武一文:孔子祀天下學宫,而關帝廟食遍薄海内外。1734年(12年),又御制關帝廟後殿的《崇祀三代碑文》。文中更進一歩,以“神”稱呼關羽,並將其曾祖封爲“光昭公”,其祖爲“裕昌公”,其父爲“成忠公”,制成木主,供奉於後殿。因此台南祀典武廟後殿三代廳足征見证清代皇朝崇祀關公的歷史。

  祀典武廟於清代時期整修記録,散見於各方誌之中。其中以謝金鑾《續修台灣縣誌》的記載最爲完備,前後共計八次,分别在康熙29、53、56年,干隆3、31、42、54年及嘉慶12年,約莫十五至二十年即整修一次,可謂相當頻繁,但文字記録都相當簡要,而且有些年代還有誤差的疑點。嘉慶年之後的整修就是到1835年(道光15年),現存於祀典武廟正殿左壁有一“武廟禳熒祈安建醮牌記”,列舉六條街首二、三境捐緣諸費條目,共計貳仟陸佰玖拾玖元柒角肆周。這方木碑記載着各街的捐題,尤其是見证了祀典武廟及街境的關係,彌足珍貴。

  (二)祭典

  清朝時歷代皇帝加封關聖帝君的封號全稱爲“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可見朝廷崇祀的立場,由此可知清代對關公之重視。至於祭祀關公的禮儀典制,根據《大清會典事例》可知,1853年(咸豐3年)關聖帝君的祀典,晋入“中祀”。然細查其祭品,儀禮之規定,祭品方面,除果品外,尚有“三牲”,此乃古代“太牢之禮”;儀典方面,有八佾舞、三獻禮後,承祀官尚須三跪九叩首。故雖名“中祀”,幾與王室祭天地太廟大祀之禮無异。如此更進一步地説明瞭關聖帝君在清代所被崇祀的地位,非衆家神仙佛陀所能望其項背。

  清代時期之祀典武廟在政治及宗教的機緣下,於1725年(雍正3年)敕封三代公爵,制神牌供奉後殿。台灣道吴昌祚撥鳳山縣大港社田租栗60石以供香燈,並於1727年(5年)奉旨春秋祭以太牢,合五月十三日,歲凡三祭。依1741年(干隆6年)劉良璧《重修福建台灣府志》記載:“祭關帝禮  歲凡三祭。五月十三日,前殿照常用帛一、牛一、羊一、豕一、果品五盤;後殿不用牛,餘照前殿。其春、秋二祭,前殿帛一、牛一、羊一、豕一、籩十、豆十;後殿帛各一、羊各一、豕各一、籩各八、豆各八。”這段文獻只説明瞭祭典時間、供品規格,並未説明儀典程序及禮樂的規模,若依《清史稿》所記載:“順治九年,敕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雍正三年,追封三代公爵,曾祖曰光昭,祖曰裕昌,父曰成忠,供後殿。增春、秋二祭。洛陽、解州後裔並授五經博士,世襲承祀。尋定春、秋祀儀,前殿大臣承祭,後殿以太常長官。届日質明,大臣朝服入廟左門,昇階就拜位,上香,行三跪九拜禮。三獻,不飲福、受胙。……咸豐二年,加護國。明年,加保民。於是躋列中祀,行禮三跪九叩,樂六奏,舞八佾,如帝王廟儀。五月告祭,承祭官前一日齋,不作樂,不徹饌,供鹿、兔、果、酒。旋追封三代王爵,祭品視崇聖祠。加精誠綏靖封號,御書“萬世人極”額,摹勒頒行。同治九年,加號翊贊。光緒五年,加號宣德。直省關帝廟亦一歲三祭,用太牢。先期承祭官致齋,不理刑名,前殿印官,後殿丞、史,陳設禮儀,略如京師。”以及《欽定大清會典事例》《禮部·中祀》:“奏準,關帝廟佾舞,照歷代帝王廟用八佾,文舞武舞兼用。”從文獻來看,清代祀典關聖帝君的儀典禮制是比照文廟祭祀孔子同般,并且由地方官來主祀大典,行三跪九叩首大禮。

  現在台南祀典武廟的祭祀依官網神明記事欄目“公曆三月春分隔二日,春祭武聖大典;九月三十日,秋祭武聖大典。另農曆正月十三日,關聖帝君飛昇紀念日;五月十三日,關聖帝君聖誕;六月二十四日,關聖帝君聖誕。”祭時依照民間習俗前日先行暖壽、誦經,隔日再祝壽,與開基武廟的祭典無异。

  (三)民俗

  祀典武廟在清代由於地位崇高,廟位處府城十字大街前,關聖帝君又爲商人所崇祀神明,因此各街會館皆設於廟前四周,這些街境組織以神明聖誕辦理祭祀聯誼、團結同業、維護商情、納捐出資、賑灾救濟、造橋修路、奬助興學,形成維護社會安定人心的强大力量,試舉二塊碑文解析武廟與街境的關係。

  一爲1835年(道光15年)“武廟禳熒祈安建醮牌記”,這塊碑現存於祀典武廟正殿左壁,碑文記録武廟修建後平安醮的捐題活動,從内文中可看到武廟前的街境,如陸條街首、二、三境、下横街、帽街、武廟街、竹子街、大井頭、武廟前,其中武館街是指在武廟前六條街的各街會館。

  這塊碑開列諸費條目有些細項内容的記載,可具體顯示當時廟辦理祭祀典禮的方式,與現在台灣民間通常辦理的形式無甚差异,兹列舉部份碑文如下:

  一、開請游先生擇日佛頭銀一十八元。

  一、買華林緣簿及紙料、去佛頭銀七元。

  一、開大成、排火王、天師壇,佛銀二百五十元。

  一、開協和,排上帝壇,佛銀二百五十元。

  一、開韓日生觀音壇,佛銀二百五十元。

  一、開道士牛兄並紙料,銀一百一十五元。

  一、開覺通師水燈坐座,佛銀一十大元。

  一、開演官音班九台半,佛銀八十二元。

  一、開演傀儡班三台,銀八元九角四(尖)四。

  一、祀王天師巡境賞戲銀三元八角三尖三。

  一、開祀王戲加冠禮一台,銀七元三角七。

  一、開藝苑朱黄凉傘一百四十八枝,銀一十元零九角六尖三。

  一、開調造天師一身,去佛銀二十三元。

  一、開廟口搭大孤枰,銀六元零一尖一。

  上述“開演官音班九台半”即是演京戲,九台半是指有半場折子戲,可見在道光年間台灣也有以官音,俗稱正音的劇種在廟口表演。

  另一爲1841年(道光21年)“防火章程碑記”,原立於祀典武廟前,因拓寬道路而遷移至大南門碑林第3排第21位。碑文中記載“查道光二十年四月,郡街失火,只緣撲救乏術,遂致延燒多間。兹據六條街耆老林有猷、職員黄廷輝等,公同約議‘防火規約’,僉請示遵前來。斯乃慮患預防,誠爲綢繆善舉,當經本縣詳加核議,詳蒙總鎮憲違、臬道憲姚暨本府憲熊,台分憲同批:‘準由縣給予示諭,勒石立碑,俾可永遠遵行’。”從文中可看到武廟六條街士紳有鑒於火灾造成生命財産的損失,共同商議提出“防火規約”,並呈請台灣縣知縣閻炘頒佈示諭,開列十條,勒石立碑申禁永遵,以杜火患。

  在這防火章程的公約内説明依照各街地段大小協同爐主、街耆老組織救火隊伍,提供各項救火設備,由爐主管理遇火灾時出面領隊救灾,這類似現今的義勇消防組織。在章程中最特别的是有一條註明,遇到火灾需開闢防火巷時造成財損如何分配,條文如下:

  查郡垣居民稠密,如遇火患,必須拆屋以通火路方能救護止熄者。今議:相離火場之第五間,毋論草、瓦、堅、壞店屋,先行拆卸:將來修復需費多寡,按作三份均攤:拆卸之店主作爲一份;未被延燒之本境内各店主與税店之人作爲二份,對半均攤。此係民間公議,咸爲平允,自應俯如所請。

  由於爲了避免火灾延燒而拆屋,所造成財損需要火場内的各店鋪共同承擔,因此官府及耆老立碑在武廟前公佈章程,頗有借由關聖帝君之神威,訴求人情義理以達到街境公議的作用。從這塊石碑可體查出祀典武廟前六條街的會館社團,具有維持社會秩序運作的功能。

  三、金華府

  (一)建置

  金華府位於今台南市中西區藥王裏神農街71號;依《台南市寺廟台帳》及《台南州祠廟名鑒》之記載,本廟創立於1830年(道光10年),最初是由福建泉州府晋江縣石獅鎮玉珠巷許姓人士自家鄉迎請文衡聖帝來台,供奉民家。1874年(同治13年)由許修德出資再購民宅(今神農街74號)做爲會館,前供神明;後爲來台之許姓里人投住之所,1888年(光緒14年)許姓里人再捐獻重修。

  然而泉州石獅許姓里人來台時間因早於干隆年間,此時應已建造會館供奉文衡聖帝,以團結鄉親共同在府城打拼,依照道、咸年間台灣府學訓導的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五八“蔡郭黄盧大姓分,豪强往往虐榆枌。那知拔戟能成隊,五色旌旗照海濆。”其序文爲“大西門外五大姓,蔡姓最多,郭姓次之,黄、許、盧三姓又次之;並强悍不馴,各據一街,自爲雄長。然干隆五十一年(1786)林逆之亂,五大姓皆充義民;爾後郡城守御,亦屢資其力。”足可見证干隆年間,五條港區的北勢街已有許姓人士成爲地方勢力集團;因此金華府的前身做爲來台鄉人會館應在干隆年間,也是港區關聖帝君的信仰中心。

  至1913年金華府在原來會館的對面福德爺廟合並重建,主神爲文衡聖帝,即關聖帝君;同祀李王爺、馬王爺、黄王爺及福德爺,文衡聖帝例祭日爲農曆一月十三日及五月十三日。

  (二)祭典及民俗

  金華府崇祀的神明以文衡聖帝爲最隆重,每年例祭日有二次,另馬王爺則是農曆五月五日,因民間以馬王爲港區海關之神,職掌海舶船隻的出入及航行的安全,所以在金華府馬王爺有辦理“觀大駕”的民俗,爲信徒解厄或問事。在本文第二章所言,俗話:“城内抽籤詩,城外問童乩。”即是指1791年(干隆56年)台灣府建城垣之後,城内的是開基武廟,以抽籤問前途而盛名;城外則是金華府,以觀大駕爲民解惑而著稱,這是台南特有的俗語。

  金華府“觀大駕”是以馬王爺爲主神,大駕是無覆頂的藤制神轎,通稱“無頭轎”,是神明出外巡狩綏境靖安“辦公事”乘坐的神轎,不同於神明巡行所乘八抬大轎,四人爲組,即所謂四簽,頭簽是乩子,主控轎子前進後退的行動;大駕轎覆以紅布,前掛代表五營兵將的五色篙錢,内乘以神尊,外懸以護法將軍,以區别與陰魂使用無頭轎之區别。一般是民衆碰到不好的事,如車禍、跌倒或遭惡人、厄事,俗稱“卡到陰”,會來觀大駕請益。

  觀大駕即是恭請神明降臨辦事,通常會有一靈媒即問話者,在心中默唸着問題與神明溝通,反應現實問題讓問事民衆得到安定心靈的話語,能讓大駕來應允,自然是問話者與神明間溝通的磁場感應而回話,而由大駕以前進或後退來回答是與否,形式也不一,總之就是要使問事者的精神能够得到安撫,觀大駕問事回答的過程也需要經驗累積而來,如同抽籤詩中占驗事例靠解簽人的説明能撫慰人心。

  在府城港區廟宇盛行“觀大駕”的民俗,以街境分有南勢街西羅殿(廣澤尊王)、四聯境普濟殿(池府千歲)、草寮後菱洲宫(天府千歲)、佛頭港崇福宫(馬府千歲)、老古石集福宫(林府千歲)、媽祖樓天後宫(李府千歲)、鎮港海安宫(天上聖母)……等,皆有排定固定時間觀大駕,也是集體見证五條港特有的民俗文化。

  結 語

  台灣是個移民社會,社會風俗及神明信仰皆從閩粤原鄉而來,依祖籍地的來源可分類爲泉州係、漳州係、潮州係、嘉應州係、福州係。即是台灣關聖帝君的信仰,也有從各祖籍地迎請來的神尊,例如本文所列舉三間廟,即分别從泉州晋江涂門、石獅及漳州東山或湖北荆州等地。在台灣宗教信仰中,關聖帝君是少數可以跨越地籍分類意識的神明,原因有一、其爲商業之神,開店坐行或通洋買辦商人在和氣生財誠信謀利的原則下,並不會在乎來做生意的對象是什麽地方來的人;二、其爲文昌之神,只要能够保佑學子考取功名、高中科舉,並不會在乎所崇祀之神從何處迎請而來。所以關聖帝君成爲主流信仰,有官方的榮典推波助瀾形成大傳統,也因其忠義精神,夙爲人民立身處事之圭臬,得以世代崇祀;而在小傳統則是信仰融入民間社會,形成各地廟宇各殊其趣的民俗活動,豐富地方的生活文化而流傳,在台灣特别顯明,例如台南鹽水武廟元宵放蜂砲。

  在本文列舉三間廟宇借由文獻及文物,説明其歷史及地緣的街境關係,探討從祭祀圈到仰信圈的發展,可從關聖帝君信仰看到對廣大信衆的整合、慰借、認知及通識的功能,這個分類意識的融和過程,也是維係社會和諧發展的一種無形力量。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