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帝是三國時代劉備帳前大將關羽,字雲長,山西運城人,素以“忠義仁勇”“精忠大義”著稱,備受歷代帝王彰揚和褒封,有“漢壽亭侯”“義勇武安王”“崇寧真君”“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大帝”等封號,終由侯而公而王而帝。如宋祥符年間,趙恒帝頒召天下崇祀關公;明太祖詔令天下郡縣建武廟,春秋二祭。關羽以對國以忠、待人以義、處事以仁、任事以勇的人文精神,尊爲華夏民族品格楷模、崇高道德標準典範,成爲跟“文聖人”孔子比肩的“武聖人”。而在民衆心目中,帝君還具有司命禄、佑科舉、除病祛灾、驅邪避惡、巡察冥司及庇護商賈、招財進寶等法力,備受各行業、各階層崇拜和祭祀。尤以東山關帝廟在閩台最富影響力,深刻地烙下開台先民不忘故土的文化印記。
一、緣係兩岸的東山關帝廟
關帝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閩南關帝信仰起源於唐總章二年(公元669年),歸德將軍、嶺南行軍總管事陳政、陳元光奉旨綏靖邊陲和開發閩粤時,從山西河東祖家帶來關羽香火隨軍奉祀,作爲開漳將士心靈依託。宋時有銅山東坑鋪城址之東置天尊堂,祀奉關公神位。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增刻關聖帝君神像。洪武二十二年,東山設四鋪駐鋪兵,擇天尊堂右側鼎建關王廟以護官兵。正德三年(1508年),信衆擇關王廟左側吉穴拓建,同四年始成宫殿式大廟,命名銅陵關帝廟。爾後幾經焚燬、重修和擴建,形成現有規模。
東山關帝廟位於東山縣銅陵鎮風動石景區岵嶁山麓,占地2400平方米,建築面積680平方米。廟宇布局嚴謹,以傳統對稱型建築搆成,抬樑式木搆架,單檐歇山頂。建築中軸綫、天際綫與文峰塔隔海相望。門樓由6根圓石柱頂托數百支縱横交錯、承力均匀的斗拱,搆成宫殿式太子樓亭。主殿正中高懸咸豐御匾“萬世人極”,褒揚關帝品格乃千秋萬世爲人準則。金柱懸掛木聯“數定三分扶炎漢平吴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業,志存一統佐熙明降魔伏虜威靈丕振只完當日精忠。”係南明武英殿大學士黄道周題寫,頌揚關羽偉績豐功,表達作者仰慕之情。匾下奉祀關帝神像2尊,前者稱鎮廟神,後者爲坐像,均紅顔長髯、氣宇軒昂,令人肅然起敬。關帝兩側立周倉、關平、王甫和趙累等泥塑雕像,都是赤誠忠心的大將。右神龕另供周倉,樹匾“在帝之右”。廟内回廊厢房、丹墀龍陛、華表僧舍、木雕漆畫,無不結搆精巧、工藝精湛。所存碑刻、柱礎、銅鐘、香爐等珍貴文物,具有較高研究價值。關帝廟融建築、石雕、剪瓷、木刻等民間藝術於一爐,既有南國宫殿的精巧,又有臨海建築之巍峨。太子亭上各種雕塑、彩瓷剪貼造型生動,獨具閩南傳統建築的高超藝術特色。
明清時期,閩南移民冒險横渡海峽拓展生活空間,將關帝香火及民間信仰落籍台島不斷發展和傳播,春秋一統與忠義精神凝聚了鄉情民意。東山關帝廟是台灣及東南亞衆多關帝廟的香緣祖廷,每年有信衆莅臨追源謁祖、朝聖觀光。每逢關帝壽誕,衆人抬出關帝神轎巡安大街小巷恩澤百姓。1995年,神像被請到台灣巡遊長達半年;更有台灣信徒莅臨祖廟分靈移神,融入海峽兩岸血脈神緣,具有深厚文化傳承和信衆敬仰基礎。台灣分靈廟通過跨海會香等崇奉原鄉神明,既傳達對兩岸神緣文化同源同根同係的深刻認同,又傳遞着台灣民衆情係桑梓、愛國報本的精神動力。1996年,國務院公佈此廟爲第四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從1992年起,東山關帝廟連續舉辦以“緣係關帝、融合兩岸”爲主題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遊節,平均每年吸引50餘家島内宫廟和團體參加,接待台灣同胞超過6萬人次,成爲中國大陸持續最長的對台交流活動。2023年元月,經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批準,東山關帝廟、雲霄開漳聖王文化祖地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爲關帝文化旅遊節暨研討活動增光添彩。由此,東山關帝祖廟文化與開漳聖王文化祖地衍生的文化熱點,引發了兩岸學界對漳台關帝民間信仰源流的深入探討和結合研究。關帝文化跟中原文化南徙、發展和傳播的關聯性,爲新時代閩台融合發展增添活力與質效。
二、東山關帝廟創建與拓建
早先東山關帝廟創建、拓建等情形史有確載、物有所证。數百年來,此廟經多次地震、台風和戰亂衝擊,歷盡滄桑磨難,濃縮了家國變遷史與文化厚重感,值得審視和回眸。洪武二十年(1387年),南中國沿海倭患横行。江夏侯周德興爲加强海上防禦,在漳州海岸綫設置鎮海、銅山、六鰲、懸鐘4座石砌軍事要塞。據《鎮海衛志》載,鎮海衛城歷任指揮使18人,常設官兵5300名,轄漳浦六鰲城、東山銅山城、詔安懸鐘城3座千户所。有了這些堅固海疆防綫,倭寇不敢貿然進犯。
洪武二十二年,銅山軍民在天尊堂右側鼎建關王廟,以防倭護兵爲神格,塑神像崇奉於專祠。而漳江沿岸雲霄這頭,有正德二年(1507年)朱廷英率7000山寇劫掠雲霄。當時雲霄雖設官署,却仍未建城。多數居民避入新建莆美城,與村民共同禦寇,得以保全性命。一些大户人家面對山寇流劫,仍携家帶口往銅山島千户所城避難。銅山所城既有駐兵防衛,又有關帝呵護,能提供城市保障。正德三年正月,漳浦雲霄航運富紳吴瀚(字子約)挈家暫居銅陵客居,遇當地募修關王廟。在銅陵善士動員下,吴子約見此窄廟難以容納民間及所城官兵祈賽,慨然自解巨資,與善士黄孫、方魁、游旭、黄文、方聰、方播、林旺、唐仁、武團等9人聯合倡起,在舊祠驛站馬車空地拓展銅山關帝廟。次年五月初七啓動,正德七年二月初二竣工。吴子約捐建關王廟義舉,有“太子亭”石柱題鎸“大明正德吴子約敬送”、横楣題刻“明正德己巳年紳耆士吴子約、黄宗繼、方廷元、游日初、黄宗能、方肅敏、方體揚、林道濟、唐孟岳、武守爲九月吉日募衆鼎建”爲证。現關帝廟主殿東次間進深第三間,列置龜趺青石碑銘《鼎建銅城關王廟記》。碑高3.32米,寬0.88米,厚0.2米,縱書15行,滿行43字,共536字。正德十一年武庠生黄國寶書丹篆撰,住持僧月堂立。内容詳載“雲霄吴公子約避寇於銅,同銅善士黄公宗繼等九人,募衆資財崇建之”等建廟始末,載明諸公籍貫:“吴公諱瀚,字子約,金浦雲霄人也;黄公諱孫字宗繼,方公諱魁字廷元,游公諱旭字日初,黄公諱文字宗能,方公諱聰字肅敏,方公諱播字體揚,林公諱旺字道濟,唐公諱仁字孟岳,武公諱團字守爲,銅人也。”
三、關廟鼎建催發雲霄建城
雲霄地處東山灣銅陵防區之外,位於西林以外海口的漳江沿岸,早爲商貿繁盛、民淳物阜的集鎮。此地長期未設城防禦,常是海盗山寇搜掠目標。南宋干道三年(1167年),雲霄望高山南麓設鋪駐鋪軍;元至治間(1321~1323年)置雲霄驛,派南詔驛丞黑中駐防。至元二十年(1360年),漳州路總管同知、宣武將軍陳君用爲鞏固沿海防務,移駐雲霄唐懷恩縣故地西林城。他面對不斷匯聚人口、背山面海的雲霄集鎮,提議福建宣慰司都元帥府建城護防,形成從戰略上跟西林城互爲倚角、有效防患的“漳南鎖鑰”。此議雖獲漳州總管羅良附和,却因“功力浩大”作罷。
洪武十一年(1378年),雲霄建置驛丞署,於元驛衙署原址建官衙。成化十年(1474年),雲霄驛丞署傾圮;成化十三年同知蔣瑢復建,民心才有所依歸。庶民逐步創居所於署衙前,形成以驛後山南雲霄驛地爲中心,呈放射狀分佈的聚居群,延展至沿江漳江冲積平原。但這座烟火千家、民淳物阜的集鎮未有圍城,常是盗匪侵擾目標。若知有盗寇要來,那些殷實富户只得挈家遷避銅山;一般民衆坐以待斃,苦不堪言。偶寇患有突如其來,則全鎮遭殃,人財兩失。弘治十八年(1505年)十月,鄰近莆美大村鄉紳張舉元報官准許,率先營建莆美土城堡備防。
西林人吴永綏舉族經營航運,跟南洋有頻繁貿易往來。巨額利潤積聚的財富能量,使他成爲興城建廟、崇文辦教、熱衷公益的鄉賢;家族涌現進士、舉人各7名。長子進士吴原爲户部左侍郎;二子吴亨過繼茅嶺烏石坑;三子吴干重修威惠廟,創設開漳聖王巡安民俗;四子舉人吴震提舉廣州市舶司,管理海外朝貢貿易。正德二年,山寇朱廷英劫掠雲霄。吴亨之子吴子約挈家避寇銅陵,備受流寓之累。他不忍坐視家鄉遭受寇患侵擾,加上思歸心切,决定出資糾衆“自設城壑以捍禦計”,並以“程不官督,費不公需”報官獲准。正德七年(1512年),經吴子約、吴子霖、吴子濡、吴子元等族兄弟倡議,衆人合砌土墻建造雲霄鎮城,移來關帝香火附祀城閣,開啓雲霄創設官祀武廟的先河。《福建通誌》雲:
“正德間流寇起,鄉民吴子霖等自設城堡,以備捍禦。”時吴子霖先出資自築一面,其兄子濡也成一面,同祖兄子約、子玄(元)合築一面,沈姓、陳姓再成一面,次年春竣工。土城東面臨江,周長1160丈、高1.3丈、頂寬0.9丈,中間夯土爲跑馬道。城垣西北跨望安山頭,頂造守望台南瞰雲霄城。四方各辟城門樓1個,城内沿墻建兵房13間。城垣“下接詔安,旁通平和,舟車之冲,人物輻輳”,成爲“故漳浦一巨鎮也”,開啓雲霄集鎮始有圍城的歷史。原漳州知府、户部郎中吴仕典作《新建雲霄土城碑文》議雲:“予惟城以保民,維郡邑有,蓋古之制也。而村保之自立城,則昉見於今。然皆所以爲民捍患也,權也。權而得宜,亦無不可者矣。”
嘉靖五年(1526年),歷台風暴雨,傾圮的土城形無設防。嘉靖八年夏,福建布政使陳錫、副使範永鑾,漳浦知縣周仲采納吴子濡建議,决定重新築以石城,以扼要害。工程開建後,由於開支繁浩,中途公費不足。居民自發量貧富捐貲相助,共耗寶鈔4600緡。次年冬,建成“城高1.8丈,周長825丈,東北阻溪,西北附山,建門樓4座,窩舍13間,築跑馬道寬0.9丈”,上層壘磚的城堡。石城雖比土城略小,却足以形成“雉堞屹起,巍然壯觀。則控粤屏閩之地,有金城湯池之固”之漳南屏障,使地密人稠的繁盛市井一時安謐無憂。
四、人神共患的遷界和移神
順治年間,由於明清政權更迭、戰火頻仍,鄭成功打着南明永歷旗號,在厦泉漳沿海同清軍對抗相持。各城邑易幟頻繁,是謂“三日清,四日明”。順治十七年(1660年),清太子少保、閩浙總督李率泰巡視沿海,見雲霄鎮城歷戰火洗劫的慘狀,認爲雲霄地當浦詔,實“扼控閩粤山海咽喉”“但雲霄於全閩雖一片土耳,隘當兩省,舟車輻輳。使一方失據,則舉省動摇;舉省動摇,則寰區騷漾。”而賊寇屢犯詔安、漳浦,必從銅山入據雲霄阻截馳援,戰略地位十分險要。他檄調漳屬諸縣大舉修城,以當“金甌之固,萬世永賴”,開創9縣1鎮劃界分築雲霄鎮城的壯舉。次年八月告竣後,雲霄邑縉紳感念李率泰倡修城垣、防禦兵灾的功德,特邀長泰進士戴璣撰《重建雲霄鎮城記》,連同主董者入鎸《福建大總制少保李公重建雲霄鎮城功德碑》立於武廟,現暫置雲山書院照壁。
早有順治六年五月,詔安九甲萬姓集團接受施琅招募,隨鄭氏爲永歷政權反清復明。順治十八年六月,鄭成功部將、雲霄珍珠坂人萬七蔡禄(萬禄)、萬二郭義(萬義),因不滿追隨鄭氏攻打南京陣亡的義兄、建安伯萬禮神主牌被撤出昭忠祠。在萬五道宗策動下,蔡禄、郭義毁銅山千户所城,發動“銅山之變”,率萬餘部衆携崇文書院孔夫子神位到八尺門降清,以左都督駐紮雲霄鎮城。漳州同知王有容《重建鎮城文武題名紀事之碑》載“僞鎮萬義、萬禄等遂毁銅陵巢穴,携其衆萬餘來歸”字樣,並將地處濱海要衝的雲霄地理優勢,提昇至“雲霄雖屬浦邑編裏,實爲詔安、平和咽喉”“無城是無雲鎮也,無雲鎮是無全漳也”的戰略高度。
鑒於鄭氏兵源來自漳泉的密切關係,只有徹底阻隔沿海民衆物資援助鄭氏政權,切斷給養和補充兵員,才能拒止反清力量。順治十八年九月,清廷采納鄭氏降將海澄公黄梧《滅賊五策》,下令遣驅沿海各省居民遷入内地。兵部尚書蘇納海來閩勘遷,强施劃界製造無人區,龍溪九龍江以東至詔安四都頓成“棄土”。阮旻錫《海上見聞録》載:順治十八年八月,“京中命户部尚書蘇納海至閩遷海,遷居民之内地,離海三十裏村社田宅,悉皆焚棄。”順治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鄭成功揮師收復台灣,並以金門、厦門2島爲跳板與清廷武裝抗衡,大肆招募沿海民衆入台墾植,成爲南明殘留東南沿海一支反清力量。清軍奉旨遷界,在福建、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河北6省沿海摧城焚居、燒殺擄掠,强逼民衆抛舍家業内遷。臨界築垣嚴示“越界者斬”,抗拒不遷或私自越界者格殺勿論,方圓三五十裏外盡墟其地,原有衛城、所城遭到毁滅性破壞。僅閩南一帶,數萬民衆遭受擄殺,數以百萬計的居民流徙他鄉。
沿海諸省執行堅壁清野的遷界令,以地近台灣的福建最爲嚴酷。當時雲霄沿海以河口高塘村爲界,以外東南劃爲界外;内陸以老虎山、荷步嶺一綫爲界,臨界點竪碑爲示。《雲霄廳志》稱:“九月,遷沿海邊地以垣爲界。雲霄自河口以外東南一帶俱屬界外,居民遷移、失業逃亡者不可勝數。”界外房屋被拆、寺廟被燒、田園荒蕪。本來號稱“民間團築土圍土樓日衆,沿海地方尤多”的土堡樓寨,在施行遷界時已毁棄十之八九。如雲霄9姓合建的陳岱九門寨、峛嶼土城等,俱在摧毁之列。時湖廣道御史李芝芳嘆道:“自古養兵原以衛疆土,未聞棄疆土以避賊也。”
康熙元年(1662年),隨着鄭成功病逝和南明桂王政權覆没,閩南動盪不安的局面暫時終止。但時隔不久台海不靖,盤踞台灣的鄭經發起反攻大陸。康熙三年,閩浙總督李率泰“知經已遁台灣,即移舟師到銅山,馳令各島暨沿邊百姓盡移入内地。逢山開溝,二丈餘闊,名爲界溝。又溝内築墻,厚四尺餘,高八尺,名爲界墻。逢溪河,用大木椿栅。五裏相望,於高阜處置一砲台,台外二煙墩。二十裏設一大營盤,營將、千把總率衆駐防其間。日則瞭望,夜則伏路。如逢有警,一台煙起,左右各相應,營將各揮衆合圍攻擊。五省沿邊如是。”
清廷殘酷的遷界之禍,使界外居民被迫焚燬家園,携家帶口遠徙他方,飽受顛沛流離之苦。鄭經軍隊退守台灣後,東山島成爲清廷棄土。銅山關帝廟僧侣及士紳爲避海氛,在十三世住持僧大陸和尚(字淑溪)帶領下,奉負關聖帝君神像遷避雲霄,致“銅之殿宇遂廢”。此事見載咸豐八年(1858年)僧承理纂《關帝廟世系略譜》,有《保安堂世系譜序》曰:“幸我十三世祖淑溪大陸和尚,承先人之奕葉,繼保安之宗風。國朝康熙甲辰歲遷徙入内地,負聖像扺雲溪借蕭齋權納陛,銅之殿宇遂廢。復有謀肇建之志,乃卜擇於雲霞港址,一年之間殿宇告竣。聖駕駐蹕雲霄,旁則紺字號爲銅雲室,從銅入雲之義根本。”關帝神像遷避雲霄後,暫寄霞港人、泉州水師營副將方冰(字二水)家裏,一時焚香膜拜者絡繹不絶。方冰家眷因無暇日,只得向駐雲總兵官蔡禄求助。此時霞港蔡氏私黌臨近竣工,經蔡禄跟族人合議,决定迎奉關帝神像,以方便衆信祭祀。次年“殿宇告竣”,改爲霞港武廟,主祀銅山關帝,左厢配“銅雲室”。
康熙三年(1664年)五月,永安伯黄廷受海澄公黄梧招安於雲霄降清。施琅進擊台灣未果,清廷與明鄭戰争暫告終止。清廷仍采納黄梧《滅賊五策》之五:“投誠兵官散住各府州縣,虚糜錢糧,倘有作祟,又貽害地方不淺。可將投誠官兵移住各省分墾荒地,不但可散其黨以絶後患,且可蕃衆而足國也。”實施遣散投誠官兵分駐各省的政策,把部分“擁軍過重”將領移駐到内地。如同年十一月,萬七蔡禄授河南河北鎮總兵官加官司保;次年派往河北鎮,僅率4000舊部自海路北上,屯駐黄河北岸懷慶府濟源縣各地。康熙六年,黄廷率10萬大軍從北部邊關禦敵班師,受封慕義伯,沿途分批遣散隊伍,僅帶5營親兵5600餘人,次年落籍河南鄧州冠軍一帶。這些投誠將士,成爲清初由閩南沿海移屯内地的“閩營人”。
康熙十一年(1672年),台灣“延平王”鄭經趁雲南吴三桂、福建耿精忠、廣東尚之信“三藩之亂”再攻大陸,掠占閩粤沿海漳州、泉州、興化、邵武、汀州、潮州、惠州7府,同清軍展開歷時8年的拉鋸戰。蔡禄因受清廷冷遇而懷恨於心,遂同鄭氏舊部叛將、湖北襄陽總兵楊來嘉密謀策應吴三桂。不料反戈叛清事泄,次月遭内大臣阿密達誅殺,餘黨殺出血路南逃到雲霄、詔安、平和3地交界處高隱寺投靠萬五道宗。順帶一提,黄廷與蔡禄同爲“閩營人”,命運截然相反。黄廷深諳養虎遺患、鳥盡弓藏的君臣潜規則,在屯墾河南鄧州後低調行事,時刻自警“立志報國”。他在城西18裏外按閩南風格興建宅院、議事廳和家祠,再娶王、陳、陸3房妻室生育4子,發展勢力及數千人;長子黄而道在台灣繁衍後代。識時之智的黄廷,以享年97歲善終。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福建總督姚啓聖派員赴厦門招撫鄭經失敗。十二月鄭經敗退,姚啓聖疏請重新封海。次年正月,清廷再度遷界,仍築界墻守望。“福建上自福寧,下至詔安,趕逐百姓重入内地。或十裏,或二十裏,凡近水險要,添設砲台,星棋羅布,稽查防範。”爲加强沿海防禦,雲霄鎮城增設雲霄營分防梅洲。康熙十九年二月廿六,西征敗績的鄭經從厦門舟返台灣,次年正月病卒。清軍進入厦門後復界,海氛宣告結束。經歷兩度曠日持久的遷界,閩南經濟衰退、人口鋭减,社會發展處於停滯狀態。
五、關帝神返遷及落户雲霄
清廷收歸台灣入中國版圖,康熙十九年(1680年)宣佈復界,流落各地的銅山居民陸續回遷。銅山士紳意識到關帝信仰於社會重構不可替代的作用,次年起籌劃重修關帝廟,並多次派人來雲霄欲迎請關帝神像歸座。但因關帝聖筊顯示不願返回祖廟,雲霄方面只得另雕大小一樣的神像,讓銅山信衆迎回,原雕像暫存下港尾。清《雲霄廳志》載:“關帝廟,一在城外和燒街,明嘉靖間建,廟地原皆巨石。鏟其石,築華表於前而置廟焉。廟右廡有石笋高丈餘,琢爲值符使者,神像今存。一在下港城内,本朝康熙元年總兵蔡禄建。一在檺園虚口。”落地雲霄下港尾的關帝廟,保全銅山關帝神脈,成爲當時繼雲霄武廟、頂關帝廟、檺園虚口廟之後又一座關帝廟,寫下了雲東關帝的文化因緣。
下港關帝廟坐東南朝西北,二進一殿,三山形懸山頂。原占地寬14.5米,深21.25米,建築面積308平方米,隔廟前街與衍慶亭佛寺相望。因附近有頂關帝廟,因稱下關帝廟。此廟係明萬曆丁未進士、崇禎工部尚書蔡思充所置黌舍舊址。順治十八年(1661年)九月,清廷封鎖沿海遷界,銅山關帝廟僧侣、士紳奉護關帝神像駐蹕雲霄下港尾。爲解决暫寄處屋小難納帝祖栖身及其過多香火,蔡禄於次年(康熙元年)將拓改而成的蔡氏私塾闢爲廟堂,妥迎銅山關帝落户。大殿面闊3間,進深3間,抬樑式石木結構,御道兩側配龍虎天井,左留偏門通厢房花園。大殿立梭形金柱4根,下覆鼓形柱礎。内柱鎸聯“義以爲上生民來未有夫子也,學而不厭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爲光緒元年(1875年)里人樑國楨捐贈;外柱對鎸“溯輔漢庭劉懔懔丹心萬古,論秉忠抱義昭昭青史千秋”,係監生方均、方沛贈聯;横枋懸匾“山西神聖”。檐柱方形訛角,櫨鬥形柱礎,題鎸“正閏綱常朱子辯,春秋心事素王知”楷聯;横枋懸匾“山西一人”。門廳立柱方形訛角,題鎸“漢天唐土隆香火,竹醉荷生慶壽觴”,係光緒監生高應榜題。主殿神龕兩側懸弧形木聯“詭詐刁姦到廟傾誠何益,公正忠直入門不拜無妨”,中間懸掛金匾長2.5米、寬0.9米,陰刻氣韵生動、筆力遒勁的行楷大字“萬世人極”,爲咸豐御筆原匾。順帶一提,1985年爲充實神殿門面,東山關帝廟曾兩次前來復製描摹。
大殿高於前廳、兩側小天井暗溝相通,以長方形青磚人字鋪砌,雙壁瓷塑龍、虎圖案,中庭卧龜亭連接門廳屋頂。門廳爲凹壽式三齊門,兩側配雙耳門。正門額懸“協天大帝文衡殿”木匾,周圍雕飾雙龍戲珠、獸面須彌底座。側門楣額各嵌“忠貞貫國”“義勇凌雲”石匾,頂端與中門等高。正門楣上角兩端浮雕魚龍圖案,配飾“光前”“裕後”朱文篆印,遺存姓氏學堂儀門痕迹。兩側行書鎸聯“揭日月於寸心以義爲上,通春秋之微旨惟聖者能”,爲光緒元年里人方光輝立。門前台基和兩側垂帶以條石鋪砌,門口分立圓形渦紋抱鼓石,外側飾圓篆朱文壽字綬帶,須彌座浮雕八寶圖案。雙耳門外方柱支以櫨鬥形柱礎,上鎸行楷聯句“不怒而威嘗聞大勇於夫子,充義至盡是以中國稱聖人”。屋檐方柱鎸“志在麟經忠義畢一生之業,力扶漢室吴魏憔五夜之思”,上端分雕松鶴、竹鹿圖案。殿内獅、蟹、象形駝墩和魚龍雀替極富神韵,木瓜斗拱雕飾精細,梁架綵繪形象生動。龍首鴟吻、戲曲人物、龍鳳花卉等瓷塑金碧輝煌,具有高超藝術魅力。廟内八抬關帝輦轎爲樓亭建築,四柱雲龍鏤雕以金泊綴就,懸以“協天大帝”木匾及“志在春秋功在漢、心同日月義同天”聯句。
廟存歷代碑記6方,按年代順序一是《衆船户捐金牌記》,碑高1.13米、寬0.58米,詳載干隆癸卯年(1783年)住僧一標與徒繼宗募衆興廟、商船户方盛興等捐資情况。二是《武廟重修雲間捐金題名碑記》,碑高1.2米、寬0.6米,羅列嘉慶丙子年(1816年)捐款名單。三是《捐田碑記》,碑高0.78米、寬0.37米,載述道光元年(1821年)業王湯氏捐贈緣田事宜。四是《下關帝廟碑文》,碑寬0.75米、高0.46米,上端對削抹角,浮雕雙龍戲珠圖案,係民國8年(1919年)國民政府參議員方聖征撰,碑詳載霞港武廟始建沿革及歷代維修情况。五是《寶樹民衆獻捐緣田碑記》,碑高0.64米、寬0.40米,1936年寶樹村信女方門吴氏立,詳載信女捐田坐址、畝數及錢糧情况。六是《捐資碑記》,1993年5月雲霄縣文物保護協會下關帝廟工作委員會立,載述兩次捐款及芳名。另有2方舊碑記,字迹漫漶難辯。上述碑刻以方聖征《下關帝廟碑文》最具研究價值。全文如次:
昔嘗游霞港武廟,每瞻仰聖像,莊嚴未嘗不登堂肅若,深加崇拜。父老曾告征曰:聖像係清初海氛時代,由銅山欣然而來,信乎?聖神無遠弗届,有如日月容光必照者焉。迨至民國七年正月三日,雲地忽然大震,瓦飛石走,地烈山崩,聖廟亦受大損。里人憂之,董事方慎先、方祥征、方廷彦、方清泉等慷慨捐資,出而提倡,一呼百諾,巨款立就,亦足見裏中人之崇祀聖神心誠勿替也!廟成囑征志,征不文曷敢志。然以聖神所感格於人者,深又不能不勉。應社裏之要求,而爲之記載者焉。溯霞港武廟之原,始由清初前總兵蔡禄所建。至咸豐五年大加修理,更增壯麗。同治三年,逆發陷雲,竟付之一炬。而聖像依然不受所侮者,傳聞聖神早默囑里人請出廟外,故逆發亦未如之何也。同治十四年,前輩貢生方開先遂以梓桑清望,勸捐它材,重興斯廟。繼起而修築者,又有民國七年方慎先等,克新廟貌,聿壯觀瞻。統觀上下三百年間,里人後先濟美雖百劫,而棟宇之巍峨如昨。僉曰:聖神爲闔邑人民所托庇,安敢聽其不祀。忽諸征謂吾人,崇拜之心理猶不止此也!蓋先聖之精忠大義且寒千載,下梟雄之膽而維人心,世道於靡既也。是爲志!民國八年仲夏,參議員方聖征撰。
據碑載,此廟係康熙元年(1662年)前總兵蔡禄建,咸豐五年(1855年)修葺,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軍南方餘部陷雲燒燬,同治十四年(1875年)貢生方開先等重興,1818年1月3日地震損壞,里人方慎先等克新廟貌等。後經1989、1992兩次重修,1992年5月公佈爲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雲霄推進改造下港棚户區、造景閩南水鄉,下關帝廟得以整體提昇拓展,增辟右厢樓亭,並從左厢移掛“銅雲室”金匾,以紀念因清初閩台海氛,衍生了銅山關帝廟與雲霄下關帝廟的神脈因緣,頌揚了雲東兩地關帝情緣及其源流關係。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