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海峽兩岸(三明)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政策與實踐

  【摘要】海峽兩岸(三明)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的設立旨在進一步深化兩岸的經濟和文化交流。本文首先探討了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政策演進,從中央的策略到福建的實踐,揭示了兩岸經濟融合的深化趨勢。其次,文章强調了鄉村融合發展在推動兩岸關係中的關鍵作用。進一步,本文分析了三明試驗區建設的内在動力和邏輯,包括兩岸鄉村的歷史文化聯繫、三明與台灣鄉村發展的特色,以及政策驅動的角色。在創新路徑部分,文章探討了三明試驗區在現代農業、森林康養産業、鄉村治理和兩岸交流平台等方面的創新實踐。最後,文章提出了對三明試驗區建設的一些思考,强調了持續創新和深化兩岸合作的重要性。

  【關鍵詞】鄉村振興;兩岸融合發展;三明試驗區;政策演進

  2023年9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佈,預示着兩岸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意見》不僅明確了福建在新時代中央政府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解决台灣問題策略的總體方略中的關鍵角色定位,而且也反映了兩岸關係中和平、發展、交流和合作的主流民意。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22年12月批復的海峽兩岸(三明)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以下簡稱“三明試驗區”)的建設與實踐,無疑成爲了觀察和研究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窗口。此該試驗區不僅是中央政策在地方的具體實踐,更是福建與台灣在鄉村融合發展上的一個創新實驗。它旨在探索如何在政策支持下,利用福建的獨特優勢,推動與台灣的深度合作,實現真正的鄉村融合。

  一、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政策演進

  在面對兩岸之間日益復雜和緊張的政治氛圍時,中國内地從十八大開始已經轉變其對台策略,陸續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促進兩岸互信與合作的惠台政策和法規,着重於推進兩岸的融合發展。這種策略轉變不僅基於對當前兩岸政治、經濟和社會狀况的深入分析,還充分考慮了台灣同胞的實際需求和期望。這些政策的核心目標是在融合發展的框架内,逐漸建立起政治、經濟和社會互信機制,從而促進兩岸同胞之間的深度情感連接,爲和平統一打下堅實的基礎。這種“融合發展”策略不僅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於台灣問題的新思考和戰略調整,更標誌着在新的國際和地區形勢下,中國爲實現國家統一所采取的更爲靈活和務實的新路徑。

  (一)中央政策導向:從“經濟融合”走向“深化融合發展”

  2011年11月,國務院審議並批準《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時,首次明確提出了構建一個兩岸同胞共同生活和共創未來的特殊區域,以促進兩岸經濟和社會的融合發展。這是中國政府首次在正式文件中引入了兩岸融合發展的策略思維。[1]十八大以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和深化已經成爲中央政府的核心議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重要場合强調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性,這不僅體現了中央政府對兩岸關係的高度重視,也爲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2014年,這一概念得到了進一步的强調和推廣。李克强總理在當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及了推動兩岸的“經濟融合”。同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與部分台資企業負責人的交流中,更是明確表示兩岸同胞應當携手共同發展,强調大陸市場的廣闊性和對台灣商品及企業的包容性。

  在2016年3月的“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與上海代表團的交流中,首次明確並完整地提出了“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概念,强調兩岸同胞之間深厚的血緣關係和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他指出,兩岸同胞不僅是骨肉之親,更是命運共同體的一部分,應當加强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深化經濟和社會的融合,以實現雙方的共同福祉和心靈的緊密聯繫。從“經濟融合發展”到“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是兩岸融合發展理念的一次質的飛躍發展。[2]這一概念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確認和强調。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年的十九大報告中,更是明確提出了與台灣同胞共享大陸發展機遇的决心,强調兩岸經濟文化的交流合作應當實現互利互惠,確保台灣同胞在大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能够享受到與大陸同胞相同的待遇,從而真正實現兩岸同胞的共同福祉。2018年,國務院台辦等相關部門共同發佈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即“31條措施”)。這一政策文件具有里程碑意義,它詳細列舉了各種措施,旨在進一步加强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合作,爲台資企業和台灣同胞在大陸的各項活動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這不僅體現了中央政府對兩岸關係的高度重視,也是對“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概念的具體落實和實踐。

  在2019年1月2日,《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提出了五點主張,這五點主張不僅是對過去40年兩岸關係發展的總結,更是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明確指引。其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這一點進行了深入的闡述,明確提出了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兩岸基礎設施聯通、文化教育和醫療衛生合作等一系列具體措施,這些措施旨在進一步加强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爲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3]同年3 月10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届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强調了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重要性。這一表態進一步明確了中央政府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戰略方向,即在保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兩岸融合發展的新路徑,以實現兩岸同胞的共同繁榮和福祉。[4]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持續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也再度被寫進當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11月4日,中央政府出台的“26條措施”是繼“31條措施”之後的又一重要政策文件,旨在進一步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爲台灣同胞和台資企業提供更多的同等待遇。這兩份文件都體現了中央政府對台灣同胞的關心和支持,也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的具體落實。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進一步明確了兩岸合作平台的建設方向,特别是在産業合作、共同市場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同年,《關於支持台灣同胞台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即“農林22條措施”)的出台,也爲台灣同胞和台資企業在大陸的農業林業領域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强調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文化、福祉等方面的合作。同年12月,國務院台辦等部門批復在三明設立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這是對二十大精神的具體落實,也是爲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總的來説,兩岸融合發展思想是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它不僅是一個價值觀,更是一個方法論。它爲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也是對國家統一理論學説的全新創造。在未來,我們期待兩岸關係能够在融合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更加深入、廣泛的合作,爲兩岸同胞創造更多的福祉。

  (二)福建的地方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策略

  在2019年的十三届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福建省在兩岸融合發展中的核心地位,强調其作爲台胞及台企“登陸”的首選之地的戰略意義。福建,作爲兩岸交流的前沿陣地,不僅在地理上與台灣隔海相望,更在文化和歷史上與台灣有着深厚的紐帶。這種獨特的地理和文化背景使福建在推進兩岸融合發展中佔據了不可替代的戰略位置。近年來,福建與台灣在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加强,這得益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趨勢,以及中央政府對於兩岸交流的明確支持和鼓勵。在此背景下,福建省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台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全面落實中央對台工作的决策部署,不僅努力爲台胞和台企提供更爲便利的環境,更是在探索兩岸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徑上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2019年,福建省針對兩岸融合發展的策略和實踐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同年5月,福建省正式發佈了《關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實施意見》,既“着眼大局大勢”,又“注重落實落細”,着力在海峽兩岸融合發展上先行先試、闖出新路。[5]緊隨其後,在6月14日的海峽論壇新聞發佈會上,厦門市公佈了一系列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新措施,總計45條。這些措施主要圍遶三大核心:一是進一步加强厦台之間的“四通”聯繫,爲台胞和台企提供更爲便利的環境;二是確保台灣同胞在大陸的權益,爲他們提供與大陸居民同等的待遇;三是通過文化交流,加深台胞對於中華民族和國家的瞭解與情感。2020年3月25日,厦門市醫療保障中心台胞服務站在厦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與厦門弘愛醫院正式啓用,爲台胞提供了“一站式”健保報銷服務。同年12月26日,福平鐵路正式投入運營,這條連接福州和平潭的鐵路成爲了大陸與台灣島之間距離最近的鐵路綫,同時,世界最長的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也同步開放。

  在2021年初,福建省台辦爲響應兩岸融合發展的新趨勢,公佈了一份涵蓋廣泛領域的首批225條同等待遇清單。這一清單不僅爲台胞和台企提供了明確的政策指引,更是爲他們在福建的經濟、社會、文教等多個領域内提供了便利條件。其中,文創旅遊、用地需求、行業準入、醫療衛生、日常生活、就業與創業、以及文教交流等方面都得到了詳細的規定和支持。隨後的 3月20日,福建省進一步明確了對台工作的方向和策略,發佈了《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不僅貫徹了黨中央的對台大政方針,更是在大局的基礎上,注重了具體的實施細節。其中,兩岸融合發展先行區的建設、閩台各領域的深度融合、以及兩岸共同市場的構建等方面都得到了重點强調。到了9月17日,福建省政府爲進一步促進兩岸在農業領域的融合與合作,發佈了《關於促進閩台農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措施》。這份文件旨在確保“農林22條措施”能够在實際操作中落地生效。其中,六大核心方向——深化優勢産業融合、突出科技合作、加大園區支持、推動人才交流、加强鄉建鄉創合作、以及優化營商環境,都爲閩台農業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明確的策略和路徑。2021年12月,福建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以兩岸同胞福祉爲依歸,加快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這是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台工作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張的指引下,貫徹落實黨中央對台工作决策部署,結合新發展階段新福建建設的客觀現實,提出的今後五年以及更長一段時期福建在對台領域的奮斗目標、工作思路、具體任務和推進路徑,充分體現了牢記使命囑托、着眼大局大勢、注重落實落細的鮮明特色。

  自2019年起,福建省針對兩岸融合發展策略展現出了鮮明的策略定位與堅决的執行力度。隨着中央的戰略調整,從初步的“經濟融合”向“深化融合發展”轉變,福建省也相應地調整了其對台策略。在“以通促融”的策略下,福建省加快了與台灣的互通互融進程。特别是在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之間,福建省持續推進“通水、通電、通氣、通橋”的項目,使得厦金和榕馬地區在融合發展上走在前列,爲其他地區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示範。此外,福建省也在兩岸經貿合作、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共享以及行業標準統一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在“以惠促融”的策略下,福建省持續深化和細化了“31條”“26條”以及“農林22條”等一系列惠台政策。各級地方政府都根據自身實際情况,出台了相應的實施細則,確保台胞在大陸能够享受到與大陸居民同等的待遇。這些政策不僅保障了台胞和台企的權益,還爲他們在福建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便利。在“以情促融”的策略下,福建省充分利用了與台灣的文化和歷史紐帶,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間,盡管面臨種種困難,福建省仍然努力擴大兩岸的文化交流。通過綫上綫下相結合的方式,福建省成功舉辦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動,進一步加深了兩岸同胞之間的情感紐帶,爲兩岸的真正融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鄉村融合發展對推動海峽兩岸關係的意義

  在當前的政治和社會背景下,中央政府對台政策的執行不僅需要在高層政治和經濟領域得到體現,更應在基層龢民間層面找到具體的落地點。在海峽兩岸經濟關係中,農業交流與合作是諸多産業中最自然、最持久、最基礎的交流與合作。截至2023年9月,福建全省累計批辦台資農業專案2994個,合同利用台資45.4億美元,農業利用台資數量和規模繼續保持大陸首位;全省擁有6個國家級台創園,成爲兩岸農業合作的示範樣板。[6]在這一基礎和成效上,閩台合作面臨着進一步深化和拓展,鄉村融合發展不僅成爲一種新的合作模式,更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新路徑。

  (一)鄉村融合有利於推進兩岸融合的多維策略與實現長期願景

  在當前的兩岸關係背景下,鄉村融合發展顯得尤爲重要。不僅因爲它涵蓋了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多個領域,更在於它爲兩岸合作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和策略。以“鄉村”爲核心載體,深化兩岸在産業鏈整合、鄉村建設與創新、基層治理以及文化與創意産業等領域的合作,可以更好利用兩岸歷史相連、文化相通的紐帶,實現“融合發展”的目標。此外,鄉村融合發展具有長期的戰略意義,由於其政策導向性强,需要跨多個部門和層面的協同合作,確保政策得到恰當的執行和管理,從而達到預期的綜合效益。因此,鄉村融合作爲一個系統性、綜合性的長期發展策略,將爲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鄉村融合有利於搆築兩岸基層命運共同體的堅固基石

  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超越了單純的經濟和文化合作,其深遠的意義在於爲兩岸基層命運共同體鋪設堅實的基石。中央提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策略,其核心目標是“夯實和平統一基礎”。而兩岸鄉村融合旨在深化兩岸鄉村在經濟、社會和文化上的交流與合作,實現“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這不僅有助於構建兩岸基層的一體化結構,更能加深兩岸基層同胞之間的情感連接,進而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兩岸基層命運共同體。黨的十九大和二十大均强調了“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重要性,爲兩岸鄉村融合發展提供了廣闊平台和無限機遇,爲兩岸基層民衆提供了交流、合作和共建的新契機。在這一背景下,福建的鄉村融合發展有望成爲一個獨特的、融合了閩台文化特色的鄉村振興典範。

  (三)鄉村融合有利於兩岸實現“以人爲本”的人文合作模式

  與傳統的兩岸農業合作模式不同,鄉村融合超越了單純的農業投資和台商台企的參與,而是轉向强調鄉村的中心性和主體性。鄉村,作爲一個綜合性的實體,不僅涉及生産、生活、生態,還包含豐富的文化元素,爲兩岸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完美的場域。雙方共同的文化和歷史紐帶又進一步爲鄉村融合鋪設了天然道路。更爲關鍵的是,村民在這一融合進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們不僅是鄉村發展的直接受益者,更是兩岸鄉村融合的核心力量。强化村民的參與和主體性,確保他們在家鄉建設中的主動性,是推動鄉村持續繁榮的關鍵。在參與閩台鄉創鄉建項目過程中,從台灣來的“新村民”爲兩岸鄉村融合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們在爲福建鄉村帶來新的發展思路和技術的同時,也在融入大陸鄉村社區中,成爲了兩岸鄉村融合的重要橋樑。這些“新村民”不僅是鄉村建設的受益者,更重要的是,他們成爲了兩岸共同家園理念的實踐者和推動者。

  三、建設三明試驗區的動力與邏輯

  (一)兩岸鄉村的歷史文化聯結與經濟紐帶

  三明與台灣地緣近、史緣久、血緣親、文緣深。兩地鄉村在文化傳承、資源禀賦、地理環境等方面具有高度相似性,使得他們在融合互通和産業互補上具有天然優勢。[7]近年來,三明市充分利用這些共同點,如“兩水”(泰寧大金湖與台灣日月潭)、“兩園”(泰寧世界地質公園與台灣野柳地質公園)、“兩村”(寧化石壁村與永安吉山村)、“兩人”(泰寧南宋狀元鄒應龍和台灣慈航大師)、“兩宗祠”(大田連氏宗祠與寧化巫氏宗祠)來深化與台灣的交流合作。通過引進台灣的“五新”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形成瞭高優糧食、緑色林業、精緻園藝、生態養殖、現代菸草等五大特色農業産業和雜交水稻制種、食用菌、茶葉、蓮子等 20 多條産業鏈。

  從2005年起,三明市連續成功舉辦17届的海峽兩岸林業博覽會暨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林博會”),這已成爲推動兩岸林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林博會着力推動林區經濟富民增效,促進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自兩岸林博會創辦以來,三明已吸引台胞超100萬人次前來交流,引進160多家台資企業落户,開創23個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的成功案例。除此之外,三明市還是大陸地區唯一的海峽兩岸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並成功打造了清流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這都是海峽兩岸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典型代表。

  隨着經濟、社會和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三明市進一步加强了基層融合的嘗試。2010年,三明市召開了第一届海峽兩岸鄉鎮對口交流會,2014年又開建了第一個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示範點(耕讀李家)。至2022年底,三明市與台灣已有58對鄉鎮建立了長期友好交流機制,並簽訂了兩岸鄉鎮交流合作協議100多份。

  三明市的試驗區建設爲當地農業農村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同時也爲台胞和台企投資創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三明堅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原則,全力構建台胞台企在大陸的首選家園。利用台灣農民創業園等合作平台,三明强化了金融支持,在生態茶、緑色果蔬、沙縣小喫、森林康養、農村金融等領域實現了全方位的合作對接。同時,三明市也在鄉村治理、鄉建鄉創等方面,積極學習和借鑒台灣的成功模式和經驗,努力吸引更多的台灣青年和杰出人才前來創業就業。依託於宗親、鄉親龢民間信仰等深厚的紐帶,三明市充分利用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兩岸林博會等重要平台,進一步加强兩岸同胞之間的心靈交流與契合。

  (二)三明與台灣鄉村發展的特色

  自20世紀80年代起,台灣鄉村面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雙重挑戰,導致鄉村産業的停滯、人口的流失以及社區活力的减弱。然而,與城市化的快速擴張相比,台灣鄉村的傳統結構和文化並未受到嚴重的破壞,仍然保留了與現代化和資本主義有所不同的生活方式。[8]爲應對這些挑戰,台灣采取了社區再造策略,重視本土文化的挖掘和保護,並融入文化創意元素,爲鄉村注入新活力。這些措施不僅吸引了年輕人回歸,還培育了社區領袖,確保鄉村社區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大部分的台灣鄉村依然以旅遊爲主導産業。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在進行綜合性的規劃和設計,以更好地利用當地的環境、資源和産業優勢。這種規劃涉及政府、社區成員、非政府組織以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共同參與。通過這種方式,台灣成功地創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鄉村社區,如産業型、鄉土生態教育型、文化創意型龢民族文化型等。這些特色社區吸引了大量的國内外遊客,爲當地帶來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進入新時代,三明市在鄉村建設方面堅守“原生態、低成本、有特色”的建設理念,致力於文化傳承、産業融合、休閒旅遊、生態保護、整村遷建和保護開發六大模式,整合鄉村資源,强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從而提昇農村的整體建設品質。[9]爲確保鄉村建設的多樣性和地域特色,三明對全市1736個村莊的分類規劃,强調地域特色和鄉村特點,努力保留鄉村的本土風貌,同時,重點培育森林康養、水美産業等業態,將鄉村文化産業融入全域生態旅遊發展,形成了泰寧静心養身、明溪生態觀鳥、大田茶旅融合等一批特色産品。其中,泰寧的旅遊品牌在國内外都獲得了高度認可,先後創下了世界自然遺産地、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遊景區等衆多國内外頂級旅遊品牌,連續5年上榜“中國最美縣域”。同時,三明按照“産業旺、鄉村興、百姓富”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産業,促進農村發展、農民增收,進一步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通過引入現代技術,農業物聯網,不僅提高了農業的生産效率,還爲農業帶來了更高的經濟效益。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無論是道路、供水、住房、教育、醫療還是數字化建設,三明市都爲鄉村居民提供了更加便利和舒適的生活環境,使“有新房没新村”問題得到有效解决,“房長制”等農房管理機制獲住建部肯定。在數字化建設上,三明市實現了建制村以上區域4G、光纖網絡實現全覆蓋,重點鄉鎮實現5G信號全覆蓋,這都爲鄉村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台灣和三明市在鄉村發展上都展現出了鮮明的特色和經驗。台灣鄉村在面對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挑戰時,注重本土文化的挖掘和保護,通過社區再造策略爲鄉村注入新活力。而三明市則堅守“原生態、低成本、有特色”的建設理念,强調地域特色和鄉村特點,努力保留鄉村的本土風貌。兩地都認識到了鄉村文化和産業的重要性,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規劃和設計。台灣的鄉村社區如産業型、鄉土生態教育型、文化創意型等,都是基於當地的環境、資源和産業優勢進行的綜合性規劃。而三明市則通過泰寧静心養身、明溪生態觀鳥、大田茶旅融合等特色産品,爲鄉村帶來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這些經驗和特點都顯示出,無論是台灣還是三明市,鄉村發展都不僅僅是經濟發展,更是文化、生態和社區的融合發展。這爲兩岸鄉村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基礎,也爲未來的合作和交流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中央與地方的政策驅動

  “勇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兩岸融合發展”是新時代推動兩岸關係發展與國家統一的重要政策向導。“兩岸融合發展理念”自2014年11月正式提出後,從發佈實施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和“26條措施”,到爲幫助在大陸的台企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推出的“11條措施”、支持台胞台企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農林22條措施”,再到福建省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一系列政策舉措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不斷深入、兩岸交流合作提質增效,集中展現了中國共産黨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理念、爲兩岸同胞謀福祉的宗旨信念,深刻詮釋了“兩岸關係好,台灣才會好”的道理。這集中展現了中國共産黨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理念和爲兩岸同胞謀福祉的宗旨。與此同時,近年來中美貿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兩岸關係緊張等因素叠加,給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在大陸新經濟快速發展、確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以及簽署RCEP等新形勢下,如何推動兩岸融合發展進入新階段已成爲新的議題。三明市,作爲這一趨勢的先鋒和實踐者,爲海峽兩岸的鄉村融合發展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試驗場。

  2020年9月,三明市委九届十三次全會研究通過了《三明市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兩岸鄉村融合振興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創建“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並設立工作專班,全力推進。同年9月和12月,國台辦在兩次聽取三明市對台工作匯報後,表示全力支持三明建設“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2021年5月,三明市正式向省政府報送《關於申請批準設立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的請示》。在此之後,省政府辦、省委台港澳辦給予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對三明市創建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工作方案提出寶貴修改意見建議,2021年8月 2日和9月1日,省委台港澳辦調研組兩次來三明實地調研指導創建方案編制等工作。

  經過多次溝通協調,三明市進一步明確了試驗區的目標和任務,加强政策支持,完善工作方案,並呈報國台辦。三明試驗區將圍遶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指出要“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國發[2021]3號)“支持三明推動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的部署,圍遶服務建設“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立足明台兩地資源優勢和合作基礎,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統籌推進鄉村振興與兩岸融合、“三農”工作與對台工作改善民生與争取民心有機結合,積極推進優勢産業、惠台利民、文化交流等走深走實,以海峽兩岸鄉村深度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促進祖國完全統一。2022年12月,三明試驗區正式獲批設立。

  四、三明試驗區的創新路徑

  三明試驗區涵蓋了整個三明市,其中,清流縣、大田縣、明溪縣和沙縣區被視爲推進兩岸現代農業特色融合發展的核心地帶;泰寧縣和三元區則是兩岸森林康養産業融合發展的關鍵區域;泰寧縣、建寧縣、將樂縣、沙縣區、三元區和清流縣,將探索支持台胞和台企參與鄉村建設和治理的新途徑;寧化縣、尤溪縣和清流縣則被定位爲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的特色交流平台。

  (一)現代農業合作與技術引智

  三明試驗區選擇清流、大田、明溪、沙縣作爲農業合作的核心區域,這些地區不僅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還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通過整合現有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清流台灣農民創業園等涉台園區的深度合作,三明試驗區有望形成了一個高效、有競争力的農業合作網絡。三明試驗區的農業合作中,一二三産的融合發展是一個重要方向。如將引進台灣軟枝烏龍、青心大有、金萱、四季春、翠玉等台灣優良茶樹品種和東方美人茶、傳統烘焙鐵觀音、木栅鐵觀音等先進茶葉加工技術,共同建設高標準閩台茶業合作推廣示範基地,進一步培育發展具有高山茶特點、台灣特色的美人茶新興特色産業。同時,重點推進大田美人茶精深加工與旅遊康養項目、清流海峽兩岸茶博園、沙縣台灣山富制茶廠等項目建設,力争在大田建設美人茶標準化生産基地1萬畝、在清流建設精緻茶園基地 6000畝,培育 2 家以上涉台茶産業省級重點龍頭企業,打造“江山美人”“夢園”等 2個以上重點茶葉品牌開發2條以上茶旅休閒旅遊精品綫路,建成 2個以上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點。通過加强農業産業發展要素的對接,構建完整、高效的農業産業鏈。此外,三明試驗區還注重每個核心區的獨特農業特色和優勢,形成“一縣(市、區)一特色”發展格局。這種新的合作模式不僅爲兩岸農業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間,還爲兩岸關係的深化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森林康養産業協同與發展

  三明試驗區以泰寧世界自然遺産、世界地質公園、中國最美鄉村和三元格氏烤至萬壽岩文旅康養帶爲核心,積極整合海峽兩岸資源,構建了一個覆蓋全域的森林康養産業鏈。這種全域戰略布局旨在最大化資源利用和提高産業效率。試驗區注重農、旅、醫的融合發展,如“康養+醫療”、“康養+運動”和“康養+農業”等發展模式,不僅提高了附加值,還爲當地居民帶來了更多的就業和增收機會。爲了進一步提昇森林康養産業的技術和服務水平,試驗區將引入台灣先進經驗,如健康養生基地評估、自然體驗和森林療愈課程設計等,並與台灣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專業培訓機搆合作,培養專業森林康養人才。除此以外,三明試驗區還將探索竹林康養模式,並與台灣在竹林資源培育、加工技術提昇等方面進行了深度合作,推動竹林康養産業的發展。

  (三)鄉村治理模式創新與探索

  三明試驗區以泰寧、建寧、將樂、沙縣、三元、清流爲核心區域,充分利用泰寧的“耕讀李家”和清流的“賴坊櫻園”等明台鄉村融合發展平台的示範效應,吸引台灣在鄉村建設和治理方面的專業人才和團隊,共同參與農村新型住宅小區、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以及人居環境的整治等關鍵項目。在清流縣,試驗區將啓動台胞參與村級組織治理的試點項目,鼓勵台胞深入參與村莊的建設和管理,旨在進一步加强兩岸在鄉村共建共治方面的融合;同時,依託三明學院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研究院、泰寧耕讀學堂(兩岸鄉村融合交流中心 )、清流台灣人才驛站等平台,探索建設“明台融合示範村”,並在台胞較集中居住的村莊引進台灣鄉村治理方面人才和成熟的鄉村治理模式,推廣尤溪、大田、清流等地鄉賢回歸、駐村特派員做法,借鑒台灣農村社工模式和經驗,推動明台基層治理深度交流融合。這種合作共治不再局限於項目實施,更在於方法共享,形成了獨具三明特色的鄉村治理新模式。在鄉村規劃與設計方面,試驗區鼓勵兩岸的建築師團隊聯合駐村,共同參與鄉村規劃與設計工作。這種合作模式不僅涵蓋了集鎮環境整治、農村社區建設等多個領域,更期望在2025年成功打造出首批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的示範縣。在農村環境整治方面,試驗區將借鑒多種成功的經驗和方法,如台灣的“垃圾不落地”模式和農村環境污染源的控制策略,創建出明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經典示範村。

  (四)兩岸交流平台建設與互鑒

  三明試驗區以寧化、尤溪、清流爲核心區,發揮客家祖地、朱子誕生地等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優勢,將有力推動“海峽客家”品牌與海峽特色文化帶建設,不僅提昇了明台文化交流的質量、體量和能量,還助力於閩台文化在循環傳承中的共享與共榮。其次,試驗區重點推進了海峽兩岸朱子文化融合示範區的建設,通過加强與台灣的文化和産業交流,如尤溪朱子古街和朱子廟的建設,以及“朱子祭祀大典”等文化活動的推廣,爲兩岸文化交流創造了新的機會。此外,試驗區還注重緑色産業的合作與交流,如通過全域全時林博會,推動明台緑色文化和緑色産業的全面交流合作。在農業方面,試驗區加速了台灣農民創業基地的發展,與台灣進行深度合作,推進農業項目和技術的交流。最後,試驗區還注重兩岸青少年的交流,通過泰寧耕讀學堂等平台,爲兩岸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交流和學習的場所。這些創新措施共同搆成了三明試驗區在兩岸交流平台建設與互鑒方面的全新模式,爲兩岸的深入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推進三明試驗區建設的一些思考

  堅持以單向融合爲主,相互融合爲輔的發展思路。海峽兩岸(三明)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的建設與推進,反映了兩岸融合發展的理念與實踐。從理論角度看,兩岸的融合發展應當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它既是基於市場需求的自然流動,也需要政策的引導與推動。這種融合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更涉及到文化、社會和政治等多個層面的交流與合作。然而,由於當前兩岸關係的復雜性,特别是在台灣當局持有一種對抗性態度,試圖推動兩岸經濟的“脱鈎”策略,這無疑給兩岸的雙向融合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這種背景下,三明試驗區的建設顯得尤爲重要。它不僅僅是一個合作平台,更是一個政策創新和實踐探索的場所。當前,三明試驗區采取大陸爲主體的單向融合策略。這種策略的核心是在保持與台灣經濟和文化交流的同時,通過政策引導,促進大陸與台灣的鄉村融合。當然,這並不意味着排除雙向融合的可能性。相反,三明試驗區始終持開放的態度,期待在未來,隨着島内政治環境的變化和兩岸關係的進一步改善,能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雙向融合發展。

  在鄉村融合中鞏固和發展現有産業鏈。兩岸經濟關係,經過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經形成了一個高度緊密的産業鏈和供應鏈體系。這種體系不僅促進了兩岸經濟的共同發展,更爲鄉村融合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三明試驗區,作爲這一融合發展的前沿陣地,應當重點關注如何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相關産業鏈與供應鏈體系。試驗區内的部分台資農企業已經深度融入到大陸的鄉村經濟中,成爲鄉村融合發展的重要力量。爲了更好地推進鄉村融合發展,三明試驗區需要做的是充分瞭解在鄉村領域内的台資主體的新需求和新困難,爲其提供更加有利的營商環境,和有針對性的支持和幫助,確保其更好地融入到兩岸鄉村的産業鏈與供應鏈中,利用行業協會的力量,建立鄉村産業鏈與供應鏈的聯盟,加强兩岸鄉村企業的交流與合作。

  現有惠台政策措施要細化與具體化。從“31條措施”“26條措施”到最新出台的“21條措施”,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經出台了衆多旨在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的政策措施,但這些政策的實際效果仍有待加强。其中的關鍵問題在於,許多政策過於原則性,缺乏具體的操作方案,導致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效能受限。爲了更好地推進兩岸鄉村融合,應該集中精力完善和落實現有措施,以及其他地方政府的相關惠台政策。這些政策應當更加細化和具體化,確保其與鄉村融合的目標緊密結合。例如,可以制定明確的政策措施支持清單,爲試驗區提供具體的政策支持和服務,確保這些政策能够真正發揮其應有的效果,促進兩岸鄉村的深度融合和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石勇.兩岸社會融合:理論意涵、價值意藴與實踐進路[J].台灣研究,2022(03):64-74.

  [2] 劉國深,芮鵬.兩岸融合發展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J].台灣研究集刊,2019(04):1-9.

  [3] 李義虎.《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的戰略意義和顯著特點[J].台灣研究,2022(05):1-7.

  [4] 肖日葵.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與政策深化路徑簡析[J].台灣研究,2019(06):48-55.

  [5] 姚厚忠,戴鬆若.厦門經濟特區四十年:成就、經驗與展望[J].厦門特區黨校學報,2022(03):32-39.

  [6] 劉深魁.兩岸融合示範 共築第一家園.http://fjnews.fjsen.com/2023-09/15/content_31411641.htm

  [7] 蔡賢恩.借鑒台灣經驗 發展福建休閒農業的思考[J].台灣農業探索,2006(04):4-10.

  [8] 顧大治,楊震雯,洪百舸.三維聯動:鄉村振興背景下的鄉村營造與發展——桃米社區營造經驗解讀及思考[J].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2021,13(06):33-43+153-154.

  [9] 雷泉明. 三明市美麗鄉村建設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5.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