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海峽兩岸休閒農業融合發展探析

  【摘要】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海峽兩岸在休閒農業方面的融合與發展潜力巨大,大陸與台灣一水相連、同根共祖、資源互補,具有良好而堅實的合作基礎。兩岸在休閒農業融合發展上存在社會文化和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差异,但市場需求、技術進步和政策支持爲其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基於加强兩岸在休閒農業領域的協同合作和效能提昇,兩岸休閒農業合作應從資源整合與共享、政策與法規對接、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文化與市場研究、以及投資與融資機制等多個維度進行考察分析。

  【關鍵詞】鄉村振興;休閒農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

  隨着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農村地區面臨着多重挑戰,包括人口流失、土地退化和經濟滯後等。爲了應對這些問題,許多國家和地區開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這一全球背景下,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也分别推出了一系列鄉村振興的政策和措施。休閒農業作爲一種融合了農業、旅遊和文化等多個領域的新型産業模式,正在逐漸成爲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有效地推動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還能爲城市居民提供豐富的休閒和文化體驗。當前海峽兩岸融合發展休閒農業,要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沿着向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效益化的發展方向,通過不斷提昇實現休閒鄉村的轉型昇級,從而真正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走出一條成功實踐之路。[1]然而,在實際的融合發展過程中,由於地緣政治、文化差异和經濟結構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海峽兩岸在休閒農業融合發展方面還存在不少挑戰。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到海峽兩岸關係的穩定和發展,也對我國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長期目標搆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海峽兩岸一家親,同文同種、同根同源,探索海峽兩岸休閒農業融合發展,緊緊圍遶“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深化兩岸融合、建設美好家園,具有顯著的合作空間,因此,在深入探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海峽兩岸在休閒農業方面的融合發展現狀、機會與挑戰,以期爲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穩定,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成功實施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學術參考。

  一、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戰略背景與目標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區域經濟合作已成爲很多國家和地區提高區域競争力的重要手段。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資源互補,具有堅實的融合發展基礎。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既要着力解决存量問題,又要擔負新的增量使命。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而這其中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作爲指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操作手册”,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發展鄉村特色産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休閒農業恰恰是發展壯大鄉村特色産業的重要基石。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新時代的鄉村振興,要把特色農産品和鄉村旅遊搞好”。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鄉村休閒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的高度認可與更高期望。因此,鄉村休閒旅遊高質量發展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標誌和主要成果,又是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2]。

  (一)中國大陸的鄉村振興戰略主要政策與目標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大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加快建設農業强國,扎實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3]鄉村振興戰略是指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爲目標,以推進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爲重點,以改革創新爲動力,以鄉村振興規劃爲引領,以鄉村振興示範區爲平台,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發展的戰略,是我們黨十九大、二十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曆史任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解决“三農”問題的總抓手。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行了深刻論述和全面部署,並提出“扎實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强國。當前擴大和深化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具有較好環境與基礎,要全面把握 “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與“五大振興” 的關係,先行先試規劃和實施好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示範區[4]。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强調了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並提出了一系列指導思想和工作要求。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農民人均收入穩定增長,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脱貧,農業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到2035年,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强國,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這與鄉村振興的“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是相呼應的。

  (二)台灣地區鄉村振興的主要政策與目標

  台灣的鄉村振興戰略是指以提昇鄉村生活品質、保護鄉村文化與生態、增加鄉村經濟活力、促進鄉村社會參與爲目標,以整合性、參與性、創新性、可持續性爲原則,以鄉村規劃爲基礎,以鄉村發展計劃爲工具,全面推進鄉村發展的政策。鄉村振興是台灣地區“十大前瞻基礎建設計劃”之一,也是台灣農業主管部門的重要工作方向。

  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於2017年通過了所謂《鄉村振興法》,明確了鄉村振興的法律依據、組織架構、規劃程序、資金來源等,並於2018年啓動了“鄉村振興五年計劃”,確定了鄉村振興的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和實施措施。針對農民收入偏低、農村發展滯後、農産品國際競争力不强的現狀,爲適應世界自然生態保護趨勢,追求農業、農民、農村協調,生産、生活、生態平衡發展,出台一系列“三生農業”促進政策。如1992年的“農業綜合調整方案”、1994年的“社區總體營造策略”、2000年的“農業發展條例”“農村新風貌暨營造策略”、2004年的“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2010年的“農村再生條例”、2016年的“新農業創新方案”等。[5]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海峽兩岸休閒農業融合發展現狀

  我國擁有豐富的耕地資源和多樣化的氣候環境,爲休閒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基礎。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休閒農業在國内逐漸嶄露頭角,隨着經濟持續增長和人均收入的穩定提昇,消費水平和消費觀念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爲休閒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休閒農業開發的關鍵在於實現生態系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的有效融合,實現可持續發展。[6]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發展,高度關注農業、農村和農民(“三農”)問題,並連續推出多項支持農業發展的政策,爲休閒農業的快速發展營造了非常有利的政策環境。當前,我國主要采用以下四種不同的休閒農業發展模式。

  一是休閒觀光型。主要側重於農業環境的旅遊體驗,在這一模式下農場或農村區域通常會提供一系列與農業生産或鄉村生活有關的活動,例如摘水果、種植蔬菜、參觀農場設施或田園風光等。這些活動旨在吸引城市居民走進鄉村,體驗農業生活和自然美景,從而增加農民收入和推動鄉村經濟的發展。

  二是休閒度假型。不僅包括農業觀光,還提供了各種長期或短期的住宿和休閒設施。這種模式常見於那些自然環境優美、地理位置相對偏遠的鄉村地區。除了常規的農業活動如摘水果、種植蔬菜等,休閒度假型農業還可能包括温泉、户外運動、手工藝製作和各種文化體驗活動。

  三是參與體驗型。農業是一種注重遊客參與和互動的休閒農業模式,這一模式更加注重讓遊客參與到實際的農業生産活動中,如耕作、種植、收割等。通過這樣的參與,遊客不僅能更深入地瞭解農業和鄉村生活,還能獲得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

  四是民俗風情型。這一休閒農業模式主要聚焦在地方特色文化和傳統活動的展示與傳承上。這一模式通常融合了當地的藝術、手工藝、傳統節日、習俗和美食等元素,將其與農業活動相結合,以提供一種更爲豐富和多樣的鄉村體驗。民俗風情型的優勢在於它不僅能吸引遊客,還有助於保護和傳承當地的文化遺産,增强地方特色和身份認同。

  我國台灣地區休閒農業大約在1990年代末期開始發展,[7]早期以農莊、採果體驗爲主。1980年台北市政府及市農會在總結農民自發發展的休閒農業經驗的基礎上,推行“台北市農業觀光推展計劃”,進一步昇級觀光農園模式。2000年後,隨着社會的進步,休閒農業發展迅速,形式也日益多樣化,現在主要有採果、DIY、住宿、餐飲等業態。2004年至今,在本階段裏,台灣的休閒農業發展主要在提昇服務品質促進發展上,“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歷經2004、2006和2009年的三次修訂,主要對包括對休閒農業區的劃面積設立上限、增列休閒農場的農業經營體驗區可作爲生態教育之用、放寬的辦理土地變更編訂的非山坡地休閒農場的面積下限爲3公頃、增列位於都市土地與非都市土地的休閒農業設施項目、增列在核發許可登記证之休閒農場及休閒農業區内之農舍可申請經營民宿等。此外,台灣省政府大力支持休閒農業發展,通過補貼和扶持政策鼓勵農民轉型。[8]台灣的休閒農業更側重於品牌建設和高品質服務,有一些已經非常有名,如“台灣休閒農場”等,目前台灣已擁有上千家規模不同的休閒農場。主要分佈在台北周邊、桃園、台中等地區。近年來,農場還開始與餐廳、民宿進行聯動,提供農場餐和住宿服務,實現産業的融合發展。

  三、海峽兩岸休閒農業融合發展面臨的挑戰

  海峽兩岸休閒農業合作盡管取得了諸多進展,但必須承認的是,由於政治障礙或經濟政策的限制,兩岸的休閒農業融合與交流尚處於間接、單向、非均衡的發展階段,還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問題與挑戰。如兩岸農産品貿易政策極不對等、農業領域投資極不均衡等[9]。

  (一)政策與法規不同步是海峽兩岸休閒農業融合發展的“規則障礙”

  在兩岸休閒農業融合發展的多元格局中,政策與法規的不同步現象不僅凸顯出制度性障礙,更成爲影響合作深度與廣度的關鍵因素。特别是在農業許可與審批流程、農産品質量與安全標準、土地使用與環境保護政策、税收與財政支持策略,以及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機制等方面,兩岸存在明顯的制度差异和執行難度。這一系列微觀層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雙方合作的復雜性,甚至可能導致合作出現斷裂或者失敗。當前,我國農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農産品供給已由保“量”到提“質”轉變,這對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農産品質量與安全標準的不一致往往導致合作項目在産品質量驗收環節出現問題,從而影響産品的市場接受度。土地使用與環境保護政策的不同更可能涉及到合作項目的選址和長期可持續性。不同的税收與財政支持策略也直接影響項目的資金成本和投資回報率。與此同時,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機制的差异可能會引發人力資源管理的一系列問題。

  (二)資源分佈不均是海峽兩岸休閒農業融合發展的“攔路虎”

  近年來,與兩岸關係的發展相對應,農産品貿易已成爲海峽兩岸經濟貿易中重要而又特殊的組成部分。[11]台灣地區在特定的高附加值農産品、農業科技研發,以及農業服務領域擁有不可忽視的優勢。相較之下,中國大陸則以其廣闊的土地資源和龐大的内需市場爲特色,這一不平衡狀况不僅限制了兩岸在技術、産品和服務上的有效整合,還可能導致合作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如價格不穩、産品質量參差不齊,以及市場競争力的缺乏。台灣地區的農業科技在某些方面相對先進,尤其是在農作物品種改良和生物科技應用上,這爲休閒農業提供了更高的品質和更多樣化的産品。但與此同時,中國大陸的農業産量和農田面積遠遠超過台灣,這一規模優勢在内需市場上具有更强的吸引力。由於這些資源和技術上的不均衡,雙方在進行休閒農業合作時面臨諸多挑戰。例如,台灣地區的某些高品質農産品在中國大陸市場上可能缺乏競争力,反之亦然。此外,由於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的農業政策和標準存在差异,這進一步加劇了資源分佈不均的問題,如何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因此成爲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因此,如何有效地整合這些分佈不均的資源,以實現真正有益的融合,通過識别並解决這個“不平衡攔路石”,兩岸有可能找到一條更可持續和互利的發展路徑。

  (三)文化與消費模式雙重碰撞是海峽兩岸休閒農業融合發展“隱性門檻”

  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寶貴財富和牢固的心靈紐帶,不僅深深根植於過去的歷史之中,也體現在當下。[12]雖然台灣地區和中國大陸共享深厚的文化底藴,但由於各自獨立的歷史軌迹和社會發展,兩岸在消費習慣和文化認知方面存在明顯差异。這一現象在産品開發和市場推廣過程中搆成了一道不易察覺但至關重要的挑戰。例如,台灣消費者可能更傾向於高品質、環保、或是本土特色的農業産品,而大陸消費者可能更看重産品的性價比和品牌影響力。這種差异不僅對産品設計和定位産生影響,還涉及到營銷策略和信息傳播方式的選擇。更進一步地説這種消費和文化的差异也可能會影響到農業産品的標準和質量要求,從而在兩岸間構建了一道隱性的門檻。因此,在推進兩岸休閒農業融合的過程中,這一方面的差异必須被充分考慮和解决。否則,任何嘗試都可能因爲忽視這一維度的復雜性而遭遇失敗。

  (四)投資與融資瓶頸是兩岸休閒農業融合發展的“資本難題”

  台灣地區與中國大陸的經濟體制差异導致投資和融資渠道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尤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條件下、台灣地區則以市場經濟爲主導的不同發展模式下,兩岸在金融市場的構建、政策環境以及金融工具的設計方面有着明顯的不同。例如,中國大陸的休閒農業企業可能更容易獲取國有銀行和政府基金的支持,而在台灣,私營銀行和風險投資更爲常見。這種局限性不僅影響兩地休閒農業企業在融資方面的選擇,還可能導致合作模式的不對稱,如技術輸出和資本輸入之間存在的失衡。海峽兩岸經貿關係的不斷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兩岸之間形成日益密切的産業分工體系。[13]在大陸擁有龐大的土地和勞動力資源的情况下,台灣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可能被視爲更有價值的“資本”,然而,由於融資渠道的不同,這種“資本”在實際合作中可能難以得到充分的運用和回報。

  (五)生態環境與可持續性挑戰是兩岸休閒農業融合發展要求的“緑色平衡”

  當農業活動進入休閒和旅遊的領域,這無疑加大了對環境的壓力,這使得在台灣地區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合作關係中,經濟利益與環境保護的均衡成爲一個尤爲復雜的議題。例如,農業旅遊可能會導致土地利用改變,增加水資源壓力,以及加速生態環境的破壞。鄉村地區較之城市地區而言,經濟根基薄弱、産業化進程滯後的問題普遍存在,即便在鄉村振興戰略支持下,城鄉差距依舊客觀存在。[14]在這個背景下,如何在保持經濟活力的同時,確保環境可持續性,成爲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對於海峽兩岸來説,由於各自存在的不同環境規制和政策立場,合作中的環境責任和可持續性標準可能會有所不同,台灣地區可能會更加重視環境保護,而中國大陸既關注生態環境也注重農業産出和經濟效益,這種差异在合作項目中可能導致目標不一致和執行難度增加。更爲復雜的是環境和可持續性不僅是一個科學和技術問題,它還涉及到文化、倫理和社會責任等多個層面。例如,對於土地和資源的使用權,以及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平衡,都可能受到社會文化因素和歷史背景的影響。

  四、鄉村振興背景下兩岸休閒農業融合發展的對策

  海峽兩岸休閒農業融合發展的進展與成效,要立足海峽兩岸深厚的文化底藴的基礎上,讓休閒農業文化活起來,深入海峽兩岸基層考察調研,走訪台農等群體,認真傾聽台胞心聲、問需解難,讓台胞們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一)海峽兩岸休閒農業融合發展中的政策和法規對接:政策協同融合

  政策和法規不同步搆成了兩岸休閒農業合作中一個常被忽視却極爲關鍵的挑戰。例如,當中國大陸有關部門和台灣省政府部門試圖推進農業合作時,就很可能會遭遇不同制度背景下誕生的不同法規和政策,這種不同往往在具體執行階段造成混亂或無法執行的情况。爲解决這一問題,兩岸政府部門可以通過高層次的對話和合作來研究並協調相關的政策和法規。具體而言,這可能涉及到建立專門的工作組或聯合委員會,負責深入研究兩岸農業法規和政策的异同,並提出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這樣的工作組不僅可以爲兩岸政府提供專業建議,也可以作爲一個持續對接和溝通的平台,確保在農業合作方面的政策和法規能够更好地協同和對接。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對接和協同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性或程序性的問題,它也具有深刻的政治和社會意義。通過政策和法規的融合對接,兩岸不僅可以推動農業合作走向深化和規範化,還可以爲其他領域的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在更廣泛的層面上促進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穩定。

  (二)中國大陸與台灣地區農業資源整合與共享:跨海科技合作

  在海峽兩岸農業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兩岸資源整合與共享成爲了一個迫切需要解决的問題,特别是考慮到兩地在農業資源和技術方面的明顯不平衡。一種務實而高效的解决方案是通過構建科研成果、技術交流和人才培養等多元化途徑,以整合雙方的農業資源和技術優勢。這不僅有助於平衡資源分佈,還可能催生新的農業科技創新,進一步提昇兩岸農業的競争力。在這種模式下科研成果的共享成爲一個核心組成部分,不僅可以通過數據庫和在綫平台進行,還可通過定期的學術研討會或工作坊來促進,技術交流的推進也是至關重要的,特别是在農業自動化、節水灌溉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此外,人才培養可以通過學術交流、研究生互换和短期培訓等方式,提供雙方專家和學者互相學習和研究的平台。這種資源整合與共享模式的成功實施需要一個清晰的戰略視角和長期的政策扶持。政府機構、研究院所和農業企業應共同參與,形成一個全方位的合作網絡,以實現兩岸農業資源和技術的高效整合與共享。

  (三)海峽兩岸休閒農業消費文化與市場定位:農業産品的微觀策略

  盡管兩岸共享中國文化的根脈,但不同的社會、經濟和政治背景使得兩岸消費者的文化和消費習慣存在較大差异。這些差异不僅影響産品的接受度,還直接關係到市場推廣和産品定位的成功率。因此,兩岸合作中必須建立一種動態的、互爲補充的研究機制,通過不斷的市場調查和數據分析,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和文化趨勢。這也意味着需要一個跨學科的方法,整合文化學、經濟學、心理學等多個領域的專家知識,以獲取全面而深入的洞見。這樣的綜合研究不僅能優化兩岸農業産品的市場表現,還有助於推動兩岸農業合作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的拓展。

  (四)海峽兩岸資本流動與農業創新:投資與融資模型探索

  針對兩岸休閒農業合作,建立有效的投資與融資機制顯得尤爲重要。因此,這種狀態下所需的不僅僅是資金的流動,更是一種制度性、策略性的合作。政府在資金支持方面能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通過特定的資助項目或税收優惠來激勵私人投資。這種公私合作模式可以解决由於兩岸政治經濟制度差异帶來的融資難題,因爲它在本質上是靈活的、可定制的,能够適應各種復雜的融資需求和政策限制。同時,爲了確保資金的有效利用和風險控制,建議實施更爲嚴格的項目評估和後期監管機制。這種機制應涵蓋多個維度,包括但不限於項目的商業可行性、環境可持續性以及對兩岸關係的長期積極影響。

  (五)海峽兩岸休閒農業的生態平衡與長遠規劃:融合發展的可持續性

  在兩岸休閒農業合作中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是一把雙刃劍,既是巨大的挑戰也是潜在的機會。具體來説采用綜合性的環境影響評估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該評估應基於嚴謹的科學研究,並考慮到社會、經濟和文化等多重因素。在評估的基礎上,相關方可以制定出具體、可行的環境保護措施,並將這些措施整合到整體的項目規劃中。此外,必須在項目週期的各個階段,即從前期規劃到實施,再到後期的運營和維護——進行持續的環境監測。通過科技創新和管理昇級,例如智能農業技術和循環農業模式,不僅能有效减緩環境壓力,還能提高農業生産的效率和質量。從這一角度看環境可持續性實際上爲兩岸農業合作提供了一條走向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這需要兩岸各方不僅要有深刻的環境保護意識,還要有通過合作來解决共同面臨的環境挑戰的决心和智慧。

  科研成果和技術交流在資源整合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高級别的對話和專門工作組爲政策和法規對接提供了穩定環境,環境影響評估和可持續方法在項目設計中被强調,文化和市場研究爲産品和服務提供了精準定位,公私合作和政府支持則爲合作提供了必要的資金。總體有而言,兩岸休閒農業合作不僅具有經濟社會價值,還有助於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和鄉村振興,爲海峽兩岸各方面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多維視角和實踐路徑。

  參考文獻:

  [1]王興澤.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休閒農業發展的思考.甘肅農業,2023(03):24-27. 

  [2]陳航,王躍偉.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賦能鄉村振興潜力評價及障礙因素診斷 [J/OL].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3]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鬥.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1.

  [4]鄧啓明等.“大陸阿裏山”的新篇章——“五大振興”引領漳平加快打造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示範區,海峽通訊,2023(03),62-63.

  [5]張樂等.借鑒台灣建設經驗推動寧波鄉村振興.兩岸關係,2023(03):34-36.

  [6]盛樂音.淺析休閒農業發展的未來趨勢.農家參謀,2022(01):112-114.

  [7]參見吴季真、林義斌.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報告(2017),《兩岸創意經濟研究報告(2018)》,厦門理工學院文化産業與旅遊學院專題資料匯編,2018年,175-184.

  [8]林榮清.台灣休閒農業發展的歷史演進和啓示.台灣研究,2022(06):77-88.

  [9]王志,李賴志.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兩岸農業合作問題研究,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1),94-97.

  [10]陳珏穎等.農産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國際經驗及啓示.世界農業,2023(08):5-12.

  [11]魏遠竹等.台灣地區對大陸農産品貿易現狀及其對島内經濟的影響.寧德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4):1-8.

  [12]吴巍巍,鄭雨竹.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的賡續與創新——第八届兩岸文化發展論壇綜述,海峽人文學刊,2022.2(01):142-154+160.

  [13]李非,李夏培.台灣經濟融入大陸“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研究,厦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73(03):101-112.

  [14]趙楊.基於鄉村振興的鄉村休閒旅遊産業發展路徑探討.常州工學院學報,2023,36(03):65-69.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