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台胞參與祖國大陸鄉村振興的福建實踐與經驗啓示

  2020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强調:“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看,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堅持把解决好‘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1]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强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一步擘畫了新時代新征程鄉村振興新藍圖。邁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征程,“31條惠台措施”“26條惠台措施”和“農林22條措施”等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措施的陸續出台,爲台胞台企參與大陸農業林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融入大陸新發展格局提供同等待遇,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期間提出“四個更大”的重要要求,指示福建“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2]近年來,福建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决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的殷殷囑托,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局出發,大膽探索創新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模式,鼓勵和支持台灣建築師和文創團隊(以下簡稱台灣團隊)深耕八閩鄉村,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兩岸融合,走出一條頗具福建特色的以閩台融合促鄉村振興之路。

  一、閩台鄉建鄉創合作的緣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願意讓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願意爲台灣青年提供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舞台,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爲他們的成長、成才、成功注入新動力、拓展新空間。”[3]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是福建圍遶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和助力鄉村振興兩個大局,發揮祖國大陸市場大、需求旺、前景好,台灣在鄉村建設方面起步早、理念新、經驗多的優勢,鼓勵支持台胞台企共同參與鄉村振興、融入新福建建設,積極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創新取得的成果。具體而言,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是指借鑒台灣社區營造經驗,鼓勵引導台灣團隊根據鄉村環境整治、産業培育、文化創意和活化運營等各類鄉村振興項目需求,提供專業服務,並實施駐村“陪護式”服務。[4]

  從2014年開始,有十幾支台灣團隊和一批擁有豐富經驗的台灣建築師來閩尋找參與鄉村規劃設計的機會,開啓了台胞參與鄉村振興的實踐。如台灣打開聯合團隊進駐永泰縣嵩口鎮,上趣開新團隊入駐泰寧縣杉城鎮際溪村,台灣大學城鄉所李珮珍團隊入駐厦門市海滄區青礁村院前社。但由於缺乏相應的輔導服務機制,許多台灣團隊入閩初期“兩眼一抹黑”,無從下手,找項目、辦手續、溝通協調等方面舉步維艱,承接的項目小而零散,服務費用缺乏保障,兩年後繼續留在福建的不足二成。只有少數台灣團隊深耕八閩鄉村並取得了成功。厦門市海滄區和平潭綜合實驗區也開始探索聘用台胞社區營造師參與鄉村振興和社區治理。

  2018年2月28日,國台辦、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出台“31條惠台措施”;6月6日,福建省出台“66條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台灣建築師、文化創意團隊等參與特色小鎮、優勢農特産品開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含農房整治)、美麗鄉村、鄉村旅遊、傳統村落和歷史名鎮名村保護利用等方面項目,按規定申請財政補助,村莊規劃設計“陪護式”指導服務項目在100萬元以下、爲期一年以上的,各地可以通過競争性磋商方式優選台灣建築師團隊。10月23日,福建省住建廳、省財政廳和省台辦聯合出台《關於鼓勵台灣建築師來閩參與鄉村建設的若干意見(試行)》,明確可采取競争性磋商的方式,委托台灣團隊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等,簡化了項目發包程序;省級財政每年支持10個合作項目,每個項目補助50萬元。同年底,經組織專家評審出符合條件的第一批省級補助項目,每個合作項目補助50萬元,正式拉開了閩台鄉建鄉創合作的序幕。

  二、閩台鄉建鄉創合作的主要模式

  如前所述,福建在鼓勵和支持台胞參與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探索形成了類型多元的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模式。以下結合較爲成功的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樣板項目打造作爲典型案例,嘗試初步梳理若干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模式的主要内涵。

  一是根脈傳承模式。有的項目從古建活化利用入手,深入挖掘當地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活化運營,幫助在地民衆深入瞭解人文歷史,深度追尋鄉愁記憶,進一步賡續閩台文化根脈。台灣團隊“像善待老人一樣善待古建築”,注重延續傳統建築風貌,不搞大拆大建,而以“針灸療法”切入保護修繕、活化利用,做到“修舊如舊”。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引進台灣團隊,實施南山書院、村史館改造等項目,做到“一墻一瓦維持本色,一花一木恰到好處”,讓古建老宅重焕新生。台灣打開聯合創始人劉國滄帶領25名台青在永泰縣嵩口鎮開展古鎮活化改造,活用利用古建築,初步形成有影響力的閩台合作鄉建鄉創的“嵩口模式”。台灣曾芝穎團隊(福建橙翔文旅)先後打造了閩清縣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文化挖掘、樟洋村村民記憶庫創建、雄江鎮庫區移民文化館設計及策展等項目,邀請居民共同參與,挖掘被遺忘在舊時光中的古村落記憶,提昇居民對村莊的認同感和對家鄉的榮譽心。林智遠團隊進駐漳州市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通過人居環境微整治、思永樓活化利用(遷台記憶項目設計)等方式,展現埔坪村的文化底藴和兩岸一家親的濃厚情誼。

  二是文旅融合模式。有的項目在“生態優先、保護第一”的基礎上把生態、風景、文化、鄉愁變成特色旅遊産品,設計打造了兼具歷史文化、自然風光與地域特色的村鎮,成功帶動文創和旅遊産業發展。台灣“上趣開新”張欣頤團隊在泰寧縣際溪村深耕7年,從村莊環境、建築提昇入手,與村民共同打造“耕讀李家”,開發出本地農産品伴手禮,設計運營稻田咖啡館,將一個蕭條衰敗、寂寂無聞的村莊打造成年遊客量成功突破12萬人次的“中國最美休閒鄉村”、“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台灣青年設計師林智遠團隊進駐平潭北港村,創立“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帶領村民在4年間修繕建設98家民宿。2019年該村旅遊收入達到2100萬元,接待遊客60多萬人次,北港村常住人口從250人增至900人,有30多名台灣青年常駐村莊,已成爲集民宿、文創、餐飲爲一體的網紅鄉村旅遊點。台灣潘冀事務所團隊入駐漳州市平和縣南勝鎮歐寮村,緊扣“紅色歐寮”的改造目標,從古建活化利用、三類農房改造、革命遺址改造、鄉村産業培育(神摇漂流産業鏈和高山休閒觀光産業)、公共空間打造等方面入手,進一步展現該村的文旅特色,打造人文氣息濃厚、地域特色彰顯、村莊治理有序的省級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樣板村。南平市建陽區將口鎮松柏村2021年以來與台灣“大話熹游”團隊合作,以朱子卡通形象IP和當下流行的網紅卡通爲墻繪主形象,打造800米朱子文化墻繪項目,完成朱子IP標識系統,將朱子文化與松柏村特色文化相結合,並挖掘出“松柏十景”“松柏十味”“文明鄉風”等當地文化特色,不斷提昇自有品牌“悠然松柏”的旅遊效應。

  三是産業振興模式。通過推動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構建現代農業體系及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爲兩岸農業合作提供新機遇。持續實施現代農業專項補助、農業生産電費减收等惠台政策,鼓勵台農台企依託6個台灣農民創業園和9個閩台農業融合發展産業園等合作平台,發展“農業+文化、旅遊、教育、康養、互聯網”等特色現代農業,打造“天福茶博院”“漳平台品櫻花茶園”“漳浦蜜原農場”“南靖天緑咖啡休閒園”“晋安快樂園藝”等一批農業三産融合的企業,帶動了當地農民增産增收,形成閩台鄉建鄉創合作的新模式。漳平台創園連續五年在全國台創園綜合測評中名列第一,並成功入選2022年國家農業産業融合發展項目,獲中央財政奬補。林智遠團隊的服務範圍已擴大到平潭青峰村、磹水村,並進駐湄洲島,持續探索“民宿運營+台創基地”爲導向的産業振興之路。台灣“見學館”文創團隊與永泰長慶鎮携手打造的“長慶嚴選”品牌,實現人居環境與産業雙提昇。厦門市海滄區洪塘村赤土社引進海峽城鄉發展基金會等台灣規劃團隊,與村民携手共建共治共享,促成昔日貧困村華麗蝶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口建起鄉愁公園,陶瓷藝術館、尋味赤土農家樂、七色豆農園等産業穩步發展,研學觀光日漸紅火,這個曾經“很難做”的村莊,成爲集農業、文化、旅遊於一體的鄉村振興示範村,不少村民的收入翻了好幾倍。

  四是社區治理模式。福建各地通過聘請台灣專才擔任社區營造師、村鎮責任規劃師,共同參與編制鄉村規劃、活化利用傳統文化、開發文創産品及創新治理方式等,提昇社區、村鎮建設的風貌、品質及治理水平,系統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提昇,持續推動閩台城鄉基層的交流交融,形成以鄉建鄉創合作帶動基層治理水平提昇的新模式。厦門市海滄區在引進台灣青年服務社區治理上大膽創新,嘗試了從政府聘用、國企聘用到社會組織自主運營的多種模式。台灣大學城鄉所李珮珍團隊入駐厦門市海滄區青礁村院前社,以“先造人、再造物”理念,圍遶“我們變了,村莊就變了”主題,號召年輕人投工投勞,共同整治村莊人居環境,有一半以上的村民成立院前濟生緣合作社,進行在地創業,創造出從拆遷村到生態村的華麗轉變,年營業額近2000萬元,增加收入500萬元。全國23個省市地區和“一帶一路”沿綫42個國家到訪。借鑒李珮珍成爲該區聘任的首位台胞社區主任助理的成功經驗,厦門選聘42名台灣青年擔任社區主任助理,2019年成立由台青自主運營管理的“海峽城鄉發展基金會”,已累計聘用56名台灣鄉村治理人才擔任社區營造師。平潭在全國率先引進台灣社區營造師64名,在92個村(居)開展兩岸融合試點。[5]

  三、閩台鄉建鄉創合作的主要成效

  近年來,福建充分發揮對台特色優勢和“先行先試”政策優勢,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爲契機,以兩岸同根的八閩鄉村爲載體,以兩岸互補的鄉建鄉創爲抓手,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爲目標,通過政策扶持、陪護服務、情感牽引等路徑,鼓勵和吸引了一大批從事鄉建、文創、農業、旅遊等行業的台胞台企及台灣團隊來閩追夢、築夢、圓夢。截至目前,福建累計引進123支台灣團隊450多名台灣鄉建鄉創人才,在350多個村莊開展鄉建鄉創陪護式服務,覆蓋全省80%以上縣(市、區)。[6] 閩台鄉建鄉創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僅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完善城鄉基層治理注入新的活力,而且起到了賡續閩台文化根脈、助力台胞扎根融入、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積極作用。

  (一)加大引導扶持,政策舉措不斷創新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住建廳、省台港澳辦、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和省婦聯等部門密切配合,在全國率先建立以鄉建鄉創爲主題的兩岸合作機制,率先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有關部門先後制訂出台《關於鼓勵台灣建築師來閩參與鄉村建設的若干意見(試行)》(2018年10月)、《關於深化閩台鄉建鄉村融合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2021年3月)、《關於促進閩台農業融合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2021年9月)、《關於深化閩台鄉建鄉村融合發展若干措施的補充通知》(2022年5月)、《福建省閩台鄉建鄉創合作管理規定》(2022年11月)、《福建省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成效評價辦法(試行)》(2022年12月)、《關於以閩台鄉建鄉創合作爲抓手助力鄉村振興和兩岸融合的指導意見》(2023年2月)等政策舉措,在項目帶動、培訓輔導、交流合作等方面給予政策和資金扶持。積極實施項目帶動,明確有條件的村莊可采取競争性磋商方式,委托有經驗的台灣團隊開展規劃設計諮詢等鄉建鄉創“陪護式”服務。財政專項支持力度加大,省級財政對評審列爲省級鄉建鄉創的項目,每項補助50萬元。從2021年開始,省級財政每年安排5000萬元、支持100個閩台鄉建鄉創合作項目,讓更多台灣團隊有機會參與鄉建鄉創合作。截至目前,已累計安排1.72億元資金,支持了340多個項目;同時,各市、縣也配套了補助資金,如泉州市出台促進泉台農業融合發展10條措施,對未列入省級補助名録的項目,累計安排200萬元,扶持10個市級項目。閩清縣每年安排1000萬元支持5個合作項目、1個樣板村創建,並提供3000平方米集中辦公場所和50套配套免租住房支持台灣團隊。[6]同時,緊扣台胞台企實際需求,出台台胞購房、繳存住房公積金、採認台灣建築業企業和個人資質以及探索兩岸建築、規劃、文創等行業領域標準互通等一系列同等待遇配套政策。

  (二)强化資源整合,服務機制不斷完善

  福建省住建廳每年采取購買服務方式委托省青年建築師協會,爲參與鄉建鄉創的台灣團隊提供全過程輔導服務。依託“海峽建築師家園”,在台北(大稻埕)、福州、厦門、泉州、三明、平潭等多地設立服務網點,實現綫下網點聯動,推動兩岸鄉建鄉創合作在“政策輔導、項目信息、合作對接、落地跟踪、問題協調”的全領域、全鏈條閉環服務。發揮台灣團隊擅長總統創意、文創設計和社區營造以及大陸團隊在規範解讀、施工設計、熟悉當地等方面的優勢,創新開展兩岸建築師聯合駐村行動,發動大陸建築師團隊長期配合台灣團隊開展鄉建鄉創“陪護式”服務,引導雙方分工協作,經驗共享、專業互鑒,有效提昇鄉村建設效率與項目運營成功率;兩岸團隊共同梳理總結台灣社區營造經驗,更新大陸建築師鄉建鄉創理念和做法,吸引促進了一大批高校、設計院下鄉服務。這一創新舉措榮獲國家住建部“中國人居環境範例奬”。跨領域整合集合部門、高校、企業、協會等方面資源,設立“海峽兩岸鄉建鄉創發展研究院”,聘請相關領域的兩岸專家學者共同參與,建設兩岸鄉建鄉創領域智庫和推動融合實踐的平台。探索建立台灣團隊服務成效評價和項目落地性評價兩項制度,每年組織輔導服務單位、項目業主、縣級住建部門和台灣團隊對當年度享受省級財政補助的項目簽約台灣團隊和項目業主分别進行量化評價,推動閩台鄉建鄉創合作走深走實。

  (三)昇級打造樣板,合作内涵不斷深化

  福建各地充分發揮台灣團隊的特色優勢和專業能力,發動兩岸建築師共享智慧,與在地幹部和農民群衆密切配合,共同推進鄉村規劃設計、污水垃圾治理、人居環境整治、農房建設、鄉村文創、産業培育、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品牌打造和村民培訓等,合作内涵不斷拓展。精心培育出平潭北港村、厦門院前社、厦門赤土社、泰寧“耕讀李家”、羅源起步鎮、永泰嵩口鎮、閩清“梅城印記”、三元小蕉村、漳州鴻漸村、邵武龍鬥村、福安南岩村等一批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樣板項目。這些項目有的結合鄉土特色改造提昇村莊風貌,有的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活化運營,有的成功帶動農業、生態、文創和旅遊産業發展,有的集中連片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提昇、文化挖掘、産業培育和共同締造,實施統籌謀劃、系統打造,類型多元、内涵豐富,當地居民滿意度高、可自我造血、可復製推廣,走出了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從2023年開始,省級財政每年再投入1億多元,以村莊、集鎮、縣爲載體,成片開展鄉建鄉創,優選9個樣板村、9個樣板集鎮和3個樣板縣(閩清縣、三元區、邵武市),打造福建特色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範點、示範片,着力提昇鄉建鄉創合作集聚效應,集中連片推進鄉村振興。

  (四)持續“以台引台”,創建深度不斷拓展

  福建各地實施“以台引台”、産學研合作、分享交流,進一步提高鄉建鄉創新深度。引導台灣團隊主創進入台高校開展講座現身説法爲閩台鄉建鄉創宣傳進行代言,吸引許多台灣大學生和創客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相關的陪伴運營服務。三元區組建閩台、校企跨界融合隊伍,引入台灣大葉大學等10多所高校師生融入鄉村項目實習或就業創業,共同培養鄉建鄉創實用型人才。推動高校産學研合作。台灣團隊積極與省内高校師生開展産學研合作,培育一支適應鄉村振興、鄉村建設的師生隊伍。邵武市、三元區兩個樣板縣的台灣團隊分别與省藝術職業學院、三明學院師生團隊在田野調查、微景觀設計、經驗分享、畢業設計等方面開展産學研合作。健全交流推廣機制。常態化組織沙龍論壇、設計競賽、項目對接會、成果展覽等活動,邀請兩岸行業專家、知名高校、規劃設計單位和文化創意團隊通過綫上綫下方式宣傳推介、交流互動。2021年福建省青年建築師協會、台灣中華教科文創新發展協會依託海峽青年節舉辦首届“海峽鄉創大賽”,收録兩岸188項參賽作品,評選出34項兩岸優秀作品,吸引了14支意向赴閩創業團隊,前後獲30餘家海内外媒體及平台宣傳報導,引起熱烈反響。福建省電視台專門製作紀録片《回家的路》和多個短視頻,記録台灣團隊參與福建鄉村振興“初見”、“築夢”、“融合”、“鄉愁”的心路歷程。2023年5月,台灣橙翔團隊舉辦鄉建鄉創交流營,共招募了20支台灣團隊到閩清參與樣板縣策劃,活動後有5支隊伍確定將繼續參與樣板縣的創建工作,並有2個品牌入駐運營。

  (五)賡續文化根脈,促進同胞心靈契合

  兩岸團隊在村莊“陪護式”服務過程中,與當地民衆同吃同住,一起工作生活,融入當地社會,感受鄉音鄉情、瞭解人文歷史、體味同根同源、追尋鄉愁記憶,既賡續傳承了福建祖地文化,又增進台胞對閩台根親文化的認同感,更促進了兩岸同胞情感融合與心靈契合。越來越多的台灣專業人才積極投身閩台鄉建鄉創合作,在助力鄉村振興的同時,切身感受中華文化的根脈魂,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祖國大陸找到了“我是誰,我從哪裏來”的答案,獲得新的身份認同。張欣頤團隊扎根福建8年,到過100多個鄉村,服務超過20個村落。在第十二届海峽論壇中,張欣頤動情地説,“我們的目標是用設計點亮鄉村,把他鄉變成故鄉,讓遊人成爲家人”“我們是來自台灣的福建新村民”,引起兩岸同胞共鳴。[7]台灣曾芝穎團隊來閩6年,邀請不少大陸團隊加入項目,與大陸同胞早已不分‘你我’,“參與大陸鄉村建設,很有成就感、獲得感”。吴正隆團隊自2014年來閩,在福建做鄉建鄉創,“越做越有勁兒,也越來越有成就感”。在福建創業的林智遠找到了家族在平和縣的祖籍地,踏上了尋根謁祖之旅。他説:“前些年還一直認爲自己是個外地來福建的創業者,是個旅人。現在,我真正覺得自己其實是個回鄉的遊子,這裏也是我的故鄉。”[8]投身鄉建鄉創的台胞或團隊還分别獲評省勞動模範、省五一勞動奬章、省三八紅旗手、省青年五四奬章和福建青年五四奬章集體等榮譽稱號,在大陸實現了人生價值。

  四、閩台鄉建鄉創合作的經驗啓示

  近年來,福建總結探索出一條以閩台鄉建鄉創爲抓手、以樣板項目建設爲載體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路子,初步形成一套可復製可推廣的以閩台融合促進鄉村振興的創建模式,積累了一批成功經驗,具有較强的示範作用。

  (一)必須堅持先行先試,凸顯福建對台優勢

  由於兩岸關係的特殊性和福建重要的對台戰略地位和區位優勢,福建始終以服務國家統一大業爲己任,用足用好中央賦予的特殊政策與靈活措施,在兩岸交流合作中始終堅持“先行先試”,主動作爲,勇於創新,在全國首先建立以鄉建鄉創爲主題的兩岸交流合作機制,進行了一系列開創性的探索和實踐。從引進台灣社區營造師參與鄉村振興和社區治理,到鼓勵台灣建築師團隊來閩參與鄉村建設,建立全過程輔導服務機制,開展兩岸建築師聯合駐村行動,再到出台閩台鄉建鄉創合作管理規定與成效評價辦法,公佈以閩台鄉建鄉創合作爲抓手助力鄉村振興和兩岸融合的指導意見和樣板創建實施成效要素,培育一批省級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樣板縣、樣板集鎮和樣板村,上述一系列深化閩台鄉建鄉創合作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在全國創下多個第一,爲後續的相關政策出台積累了經驗、提供了依據。

  (二)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福建在深化閩台鄉建鄉創合作過程中始終貫徹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爲鄉村振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脚點,以增進民生福祉爲依歸,着力辦好民生實事,服務兩岸同胞個體發展需求和情感需求。從農民群衆的切身利益出發,以服務本地居民爲中心,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聚焦鄉村民生需求,不斷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爲不斷實現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創造有利條件,促進“以人爲中心”的鄉村振興。積極主動回應參與鄉建鄉創的台灣團隊訴求,通過政策扶持、經費補助、機制對接、情感牽引等方式,多渠道、多角度幫助台灣團隊解决其在福建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切實保障台胞合法權益,爲其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不斷提昇台胞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三)必須堅持統籌推進,推動共建共管共享

  實施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個長期任務,需要綿綿用力、久久爲功。福建始終堅持系統觀念,加强統籌協調和各部門聯動,持續完善體制機制,不斷匯聚各方力量,共同推進閩台鄉建鄉創合作落地見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住建、財政、農業農村、文旅、涉台等部門密切配合,把鄉建鄉創當做鄉村振興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協調推進閩台鄉建鄉創合作項目建設,在制度建設、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等方面多措並舉、通過上下聯動、部門配合、干群互動、兩岸互鑒,形成閩台鄉建鄉創融合發展工作合力。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注重共同締造,發動社會各界、村民主動參與鄉建鄉創,通過鄉建鄉創找到共建、共管、共享、共贏的兩岸融合發展新支點,轉變基層幹部群衆的思想觀念,强化規則意識、集體意識、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推動實現從“要我參與鄉建鄉創”到“我要參與鄉建鄉創”的轉變。

  (四)必須堅持因地制宜,探索創新合作模式

  以閩台鄉建鄉創合作促鄉村振興是福建率先推行的一項改革創新舉措,没有先例可遵循,没有成熟經驗可借鑒。福建各地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立足各地鄉村發展實際,深入挖掘地方産業、景觀、人文等特色資源,堅持分類施策,精準施策,尊重農民意願,最大限度地調動當地的資源和力量,持續推進閩台鄉建鄉創合作。先後探索形成了類型多元、内涵豐富的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模式,如人居環境提昇模式、根脈傳承模式、文旅融合模式、産業振興模式、生態振興模式、社區治理模式、城鄉融合發展模式和傳統村落活化利用模式等,避免千篇一律,確保各地鄉村振興具有時代性、特色性、創造性,謀劃出適合當地的鄉村振興道路,爲打造宜居宜業的幸福美麗鄉村、健全完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注入新的活力,爲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作出示範。

  (五)必須堅持示範推廣,打造品牌特色亮點

  福建注重及時對鄉建鄉創的優秀經驗做法進行總結梳理,堅持通過多種渠道把好的典型案例進行復製推廣,持續在鄉村振興實踐中有機融入“台灣元素”、引入“台灣動力”,持續提昇閩台鄉建鄉創合作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目前,李珮珍帶領的“院前好時光”工作團隊將其打造的院前模式推廣至閩西革命老區和漳州市平和縣。林智遠團隊的服務範圍已擴大到平潭青峰村、磹水村,並進駐湄洲島、平和縣,持續探索“民宿運營+台創基地”爲導向的産業振興之路。張欣頤團隊的足迹遍佈福建數百個鄉村,成功復製打造“耕讀李家”的經驗做法,爲泰寧的“古儺大源”、尤溪的“蔬活湯川”“悠游下村”、建寧的“荷歡修竹”、屏南的“國寶甘棠”、古田的“大德故里”等40多個村落提供規劃設計和文創旅遊産品。省青建協組織台灣團隊赴寧夏開展鄉建鄉創交流,成功簽約若干試點項目,開啓閩寧台協作助力寧夏鄉村振興的實踐探索。

  五、結語

  總體而言,福建已探索出一套可復製可推廣的以閩台融合促鄉村振興的合作模式和成功經驗,對於支持台胞參與大陸鄉村振興具有較强的示範作用。要立足新形勢新要求,深入學習貫徹、融匯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台工作、關於“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貫徹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從加大政策扶持,拓展合作内涵,加强機制建設,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入手,爲台胞參與鄉建鄉創、投身鄉村振興提供更加便利條件、創造更多機會,鼓勵和吸引更多台胞來八閩大地追夢、築夢、圓夢,加快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爲服務全國大局、推進祖國統一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强調 堅持把解决好“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李克强主持 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出席》,《人民日報》2020年12月30日第1版。

  [2]《習近平在福建考察時强調 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爲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國家福建篇章》,《人民日報》2021年3月26日第1版。

  [3]《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革台盟台聯委員時强調 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 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 俞正聲參加看望和討論》,《人民日報》2015年3月5日第1版。

  [4]參見2022年11月出台的《福建省閩台鄉建鄉創合作管理規定》第二條。

  [5]《追夢,在希望的田野上——“31條措施”發佈實施5週年系列報導②》,《福建日報》2023年7月20日第7版。

  [6]《來自台灣的“福建新村民”:把他鄉變故鄉》,中國新聞網,2020年9月20日,http://www.chinanews.com/tw/2020/09-20/9295699.shtml。

  [7]《“找到自己文化與血緣上的根”——一位台灣青年的尋根謁祖之旅》,《光明日報》2022年4月5日第8版。

  [8]《兩岸鄉建鄉創合作 “花”開八閩》,中國新聞網,2021年4月24日,http://www.chinanews.com/cj/2021/04-24/9462900.shtml。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