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胞參與福建鄉建鄉創,有助於落實大陸惠台政策和促進閩台融合發展。閩台地緣相近、農業融合基礎扎實,以及福建日趨完善的惠台政策體系等,爲台胞參與福建鄉建鄉創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以三明市三元區創建閩台鄉建鄉創樣板縣爲例,總結建設經驗,挖掘鄉建鄉創實施中的隱患與弊端,探究台胞參與福建鄉建鄉創的實踐路徑。作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福建應進一步發揮獨特優勢,因地制宜培育鄉村内生發展能力,拓寬閩台鄉村産業融合發展渠道,構建閩台鄉建鄉創對接平台,持續推進台胞參與福建鄉建鄉創。
【關鍵詞】閩台鄉建鄉創;融合發展;鄉村振興
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賦予福建的重大曆史使命。我省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出發,探索創新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模式,鼓勵支持一大批從事鄉建、文創、農業、旅遊等行業的台灣團隊共同參與我省鄉村振興、融入新福建建設,走出一條具有福建特色的以閩台融合促鄉村振興之路。閩台鄉建鄉創是我省先行先試借鑒台灣社區營造經驗,鼓勵引導台灣建築師和文創團隊(以下簡稱台灣團隊),根據鄉村環境整治、産業培育、文化創意和活化運營等各類需求,提供駐村“陪護式”服務,推動提昇鄉村建設水平,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的創新舉措。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今,全省已累計引進台灣團隊110餘支、台灣鄉建鄉創人才340多名,“陪護”服務325個村莊,覆蓋全省近80%以上的縣(市、區)。2022年11月18日,國台辦、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復函福建省政府,同意在三明市設立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2022年12月13日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佈《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福建省財政廳關於組織申報2023年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樣板縣和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市場化項目的通知》,三明市三元區入選2023年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樣板縣。閩台鄉建鄉創項目合作範圍由原來的村莊規劃設計、文創拓展到集鎮環境整治、歷史文化保護、農房建設、産業培育等方面。台胞積極參與福建鄉建鄉創,爲進一步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提供了有利契機。因此,深入研究台胞參與福建鄉建鄉創路徑,進而構建台胞參與鄉建鄉創長效機制,有助於惠台政策落實和閩台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三明市三元區開展鄉建鄉創基本情况
2016年以來,三元區緊緊圍遶鄉村振興精品示範綫的建設,設定了“民衆認同、易見成效、可做示範”的目標。爲實現這一目標,區内積極探索村莊間的産業互補和資源要素統一謀劃,采取串點連綫、成片策劃的方式,重點發展了岩拷綫(即格氏栲至萬壽岩)的生態景觀帶。
在此基礎上,三元區選擇了莘口鎮的曹源村、樓源村,岩前鎮的忠山村、星橋村、下寨村、烏龍村、岩前村,以及列西街道的小蕉村等8個村莊,開展了駐村陪護式的鄉建鄉創工作。爲了進一步推動項目的實施,三元區與台灣的陶人蕉作、跨界自造等團隊聯合,共同謀劃並建設了28個閩台鄉建鄉創合作項目,這些項目總投資達到了7050萬元。值得一提的是,三元區因其出色的工作成果,被選爲2023年福建省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樣板縣之一。
在三元區的鄉建鄉創樣板縣範圍内,涵蓋了上述的一街兩鎮的8個村子。這八個村莊都進行了惠民友善的空間改造,其中岩前村、忠山村和樓源村更是重點進行了“三類農房改造”、“裸房整治”、“管綫整治”、“自然景觀節點”及“産業發展”等相關的實施工作。至今,小蕉村和岩前村已成功入選爲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的示範樣板村。
1.三元區列西街道小蕉村鄉建鄉創工作成效
小蕉村是一座陶瓷文化底藴深厚的千年古村落,村落周邊分佈着宋、元、明、清古窑址。2019年台灣陶藝大師徐瑞鴻先生、台灣民宿客棧協會副會長蔡幸爵老師與陶藝家、文創設計師吴斯坦先生組建的跨界自造文創團隊進駐小蕉。鄉建鄉創工作成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打造陶文化爲主題文創村。在盡量保留固有自然景觀和鄉村風貌的基礎上,利用村落、村民、古民居、良田、山林以及水源,通過對原生態資源與優美自然環境的有機整合,結合旅遊元素,致力於“活化”小蕉古窑址文化,改造設計村莊節點(古街、古戲台),規劃設計陶文化交流基地,助力當地文旅産業發展。
二是開發就地取材的文創産品。團隊通過對當地植被和地理環境的考察,定制了用天然植物和果實熬制成汁對布料進行染制的小蕉品牌文創産品,設計農副産品伴手禮。
三是策劃研學旅行系列活動。團隊配合村兩委打造五彩稻田,聯合多所小學開展户外勞動實踐課;策劃舉辦了“星期天市集”“中國緑都最氧三明之梅列蕉野樂”等活動。
台灣團隊“陪伴”建設與運營以來,一座以千年古窑歷史爲基礎,打造集康養、農業、文創於一體的陶文化主題文創村逐漸形成,小蕉村先後獲得了“國家森林鄉村”、“福建省森林村莊”、“鄉村振興試點村”、“福建省新農村社區樣板村”“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示範村”等稱號。
2.岩前鎮岩前村鄉建鄉創工作成效
岩前村萬壽岩與台灣之間保持着緊密的聯繫。台灣“中華華夏青年關懷總會”承辦的2017年“尋根之旅”台灣青少年客家文化夏令營和2018年第二期台灣青少年“大陸尋根之旅”夏令營均把萬壽岩作爲必選參訪點。2021年12月“萬壽岩”獲批“福建省對台交流基地”。同年起,岩前鎮與台灣跨界自造團隊簽訂“陪護式”服務協議,就鄉村振興重點示範綫、萬壽岩文旅小鎮景區、忠山歷史文化名村活化利用等重要節點開展鄉建鄉創設計。2023年1月岩前鎮獲評省鄉村振興重點特色鎮獲1000萬元補助,用於鄉村振興及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樣板縣項目。鄉建鄉創工作成效如下:
一是打造閩台鄉建鄉創合作駐村陪伴運營基地。跨界自造團隊在岩前鎮設立跨界自造鄉建鄉創駐村辦公室,與台灣十多所大學開啓“産+學+作+研”合作,吸引許多台灣大學生和創客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爲村落提供頂層規劃、建築設計、空間活化、産業輔導、活動策劃等陪伴運營服務。2023年先後舉辦兩期兩岸大學生鄉村建設實習營活動,來自台灣6所高校的建築景觀、文化創意等專業的台灣學生參與“三元區閩台鄉建鄉創樣板縣”項目,37名台灣大學生與大陸4所高校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實習,從項目的田野調查、方案設計,到施工監督、親手打造景觀節點小品,深度參與鄉建鄉創工作,爲村落提供頂層規劃、建築設計、空間活化、産業輔導、活動策劃等陪伴運營服務。在基地常設性的開展“鄉村振興院子講堂”與“村民知識講座”,由台灣團隊教授開展鄉村振興做法案例講座,目前已完成第2期輪逥講座。基地被授予三明閩台鄉建鄉創合作交流中心、明台融合發展示範點、三元區海峽建築師家園等榮譽稱號。
二是推動閩台校企及校校等形式合作。三明學院建築工程學院與台灣跨界自造文化團隊在三元區聯合打造“興啓點”閩台鄉建鄉創設計服務品牌,每年引進50~100名台灣高校青年與創客,開設三明學院學生實踐課題,組建閩台、校企跨界融合隊伍,引導兩地高校學生融入鄉村項目實習或就業創業,共同培養鄉村振興應用型人才,助推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
三是擴大文化交流合作促進融合發展。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謝祐文化”爲紐帶,將歷史遺址、傳統飲食、民俗節慶、名人軼事等各類鄉村文化要素有機串聯,持續推動兩岸文旅融合,成功舉辦“兩岸民族共好”論壇、兩岸鄉建鄉創設計大賽、海峽兩岸萬壽岩科技節、“厨神杯”閩台龍舟邀請賽等多場兩岸交流活動,100多位台灣鄉鎮村裏、少數民族代表、台灣設計師、台灣運動員來此參與交流。
二、三明市三元區鄉建鄉創項目建設存在的問題
三元區在開展鄉建鄉創中,以小焦村和岩前村爲示範,積極探索全區域點綫帶發展路徑,整體上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鄉建鄉創項目仍存在以下同性問題:
一是資金投入不足,與村莊規劃建設不相匹配。鄉建鄉創是從村莊較長週期的角度出發來規劃村莊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持續投入,但目前鄉、村兩級所能籌集到的建設資金有限,許多項目難以落實。特别是當前除住建領域,其他行業安排補助資金較少;市、縣配套資金不到位,導致項目建設進度緩慢。
二是資金補助一刀切,與項目實施實際不相符。2018年至今,省級財政累計安排1.13億元支持226個閩台鄉建鄉創合作項目。目前省住建廳繼續推進每年支持100個閩台鄉建鄉創合作項目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每個項目補助50萬元。但申報項目村落具體鄉情、人居環境等情况各有不同,改造“硬設施”和“軟文化”所需的時間、技能與設計費用等各不同,統一以50萬來支付費用,不利於調動合作項目主體的積極性。
三是台灣團隊人員有限,項目服務順暢度受限。一方面在開展設計方案細化、施工工藝指導等工作時,鄉、村干群與台灣團隊之間需要共同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來對接、磋商具體細節與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是台灣團隊工作任務繁重而人員較少、甚至不太穩定,雖通過機制創新增加閩台兩岸大學生前往實習融入設計工作,但項目主要指導與組織實施人力仍是不足。
四是相關標準不同、信息不對稱降低工作效率。由於海峽兩岸(閩台)存在工程技術相關概念與標準差异、取材用料方式方法不同等問題,初到大陸發展的台灣團隊,在執行項目工作時往往習慣采用台灣地區標準,忽視了兩地標準與要求的不一致性;結果是組織、施工單位等難以按照原有思路、方案推動落實,存在“打折扣”或“重構”等方面情况,導致現實效果與設計初衷有一定落差。
五是當地村民和社會參與意識及意願有待增强。台灣團隊在鄉村進行實地調研陪護式服務時,當地民衆與相關社會組織對鄉建鄉創的認同度不高,參與支持配合的意願不强,增加了開展相關工作的難度。台灣團隊面臨勞動力和用工缺乏等方面問題。一些村幹部認識有限,主要配合不够、甚至政策規定的執行不到位。
六是相關院校師生參與時間與規模等無法保障。雖然跨界自造團隊與台灣地區及本地相關高校的聯繫相對緊密,也吸引了一批台灣青年學子前來三明實習見習,但總的實習實踐時間、項目經費與發揮空間等有限,特别是持續參與人員的規模與實踐機會受限,服務項目的穩定性與長久性無法保障。
三、推進台胞參與三元區閩台鄉建鄉創樣板縣建設的對策建議
從三元區小蕉村和岩前村兩個村莊的實地調研情况看,閩台鄉建鄉創在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與兩岸鄉村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已顯現出積極的成效。但鄉村振興之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絶非一朝一夕之功,其目標和内容涵蓋鄉村建設的方方面面,閩台鄉建鄉創工作也仍處於試驗探索階段,在具體實踐實施中還有進一步改進和深化拓展的空間,需要進一步優化完善,取得更大突破和提昇帶動作用。
一是要加强資金統籌與使用管理,發揮綜合效應。省、市、縣各級住建、農業農村、文旅和發展規劃等部門要形成協調聯動機制,將相關專項經費整合用於鄉建鄉創合作相關鄉村與項目;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項目資金進行叠加和集中使用,盡量把資金池做大注滿、用好用實,保障後續運行與穩定投入。
二是要分層次、分類别差异化不同項目補助資金。探索推出以奬代補措施,根據鄉建鄉創項目建設與運行管理等的不同情况,設定相應標準與要求,由省級職能部門對年度評估較好的村莊再給予專項資金奬勵,對於年度評估較差的村莊則降低扶持資金數量與比重,充分調動鄉鎮、村莊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
三是擴充台灣團隊數量,發揮優秀團隊示範效應。鼓勵、支持和吸引更多島内台灣團隊來閩參與鄉建鄉創項目,建立參與鄉建鄉創項目台灣團隊首來族培訓與補助機制。建議由負責樣板縣、樣板村的優質團隊適時總結陪護項目的經驗與注意事項,開發、設計出相關培訓課程,及時交流分享並帶動相關項目工作,針對性輔導以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服務項目成果的可持續性。
四是注重融合的方式方法與實質,放大融合發展效應。鼓勵、支持更多的台灣團隊與閩台高校開展合作,吸引建築規劃、景觀設計、文化創意等專業的大學生前往見習實習,將鄉建鄉創開展較好的村莊列入台青就業實訓基地,並給予相應補助與輔導。省、市台辦可設置專門經費,用於支持鄉建鄉創所在的村莊舉辦各類閩台交流活動,讓台灣同胞更直觀地參與和瞭解閩台融合的實際情况,加深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增進心靈契合。
五是促進閩台鄉建鄉創項目參與主體多元化。建立促進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民衆深入參與鄉建鄉創項目的激勵機制,構建政府、企業、社區龢民間組織等不同實體間的共同協商鄉建鄉創問題的合作模式,努力提高廣大村民和社會參與的數量、質量和效益。處理地方涉台事務的官方機構, 主要負責涉台諮詢, 落實並推進惠台政策的實施等;鄉鎮政府、社區居委會或村委會應該全面統籌安排和推進相關事務,疏導村民,普及項目内容和優點,增强村民的參與意識和能力,使村民能够更好地理解項目的潜力和價值。民間組織也應該積極推動人才引進計劃的持續實施, 實現“以台引台”。
六是率先探索、推動閩台鄉建鄉創相關標準共通。加快開展兩岸村居環境標準共通研究和試點工作,致力於解决兩岸融合發展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實踐過程中存在的關鍵問題與主要“瓶頸”,突出“共通”合作和標準規範創新,在兩岸鄉村融合發展領域做好試驗示範,打造兩岸標準共通新模式、新途徑、新内容。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