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台灣地區促進農業高新技術發展政策體系探討

  【摘要】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中後期,台灣當局相繼推出一系列促進農業高新技術發展的政策。主要涵蓋推動農業高新技術産業化、加强農業科技産業研發和系統管理、積極開展農業高新技術研發、推動精緻農業快速發展等四方面。這一系列政策直接帶動台灣地區逐步實現農業生産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及服務化。同時,推動台灣地區農業實現高科技轉型昇級和鄉村發展的後工業化。

  【關鍵詞】台灣地區;農業;高新技術發展;政策體系

  自1980年代初以來,台灣當局相繼推出一系列促進農業高新技術發展的政策舉措。在此基礎上,經過40多年的發展,台灣地區農業目前在技術和經營模式上相較於大陸仍具有領先優勢。

  一、推動農業高新技術産業化

  台灣地區農業技術開發起步早,進步快,尤其在水果、花卉、蔬菜、甘蔗、甜玉米等農作物種子種苗的培育和生産技術研發應用上具有很高水平。

  (一)制定和實施農業技術開發計劃

  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中後期,台灣地區先後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農業技術開發計劃。

  1.發展策略性農業高新技術

  1982年,台灣地區召開第二次“國科會”,確定發展八大策略性科技,其中,與農業高新技術有關的有:生物技術、食品科技、微電腦和自動化技術等。1984年,台灣制定並實施“農業昇級”計劃。該計劃爲期3年半,總投資302億元新台幣。包括:發展精緻農業、加强農業科技研究和推廣、改善農業生産環境、改迸農産品運銷、培養“核心農民”。旨在利用自動化技術發展技術密集型設施農業,利用高新技術改良農畜、水産品種、芒果、荔枝、花卉等園藝作物産期的生化調節,病蟲生物防治,生物獸藥以及人工疫苗技術開發等。1985年,台灣當局還制定並實施了組織培養、融合瘤、基因轉殖研究合作計劃,重點研究育種和病毒基因工程、家禽胚胎工程等。1986年,台灣地區在由“中央研究院”主持的基礎研究計劃中,將水稻光合作用、細胞遺傳、稻瘟病菌遺傳學、細胞組織培養、水稻抗鹽系統檢定、微生物技術等農業生物技術置於重要位置。同年,台灣當局頒佈《加强農業建設綱要》(1986—2000年),側重於開展動物生物製劑開發、農副産品深加工、精加工技術、特種多用途農業機械、漁業聲納技術、遥感技術等農業技術創新項目。1990年代初,台灣當局提出繼續深化生物技術、食品科技等在内的八大策略性科技,重點開展生物學基礎研究。同時着重研發生物遺傳工程在農業、醫藥、食品應用等方面的農業生物技術。

  2.發展科技導向型農業

  1995年,台灣地區正式公佈《農業政策白皮書》,提出未來台灣農業長期發展的首要方向是“發展科技導向的農業”。農業科技發展的策略性重點包括農業産業科技研發和生物技術開發2個層次和14個重點方向[1]。其中,涉及農業高新技術的有:一是發展基因工程等關鍵性生物技術,加速農業生物技術開發應用;二是開發生物性農業生産資材、動植物保護疫苗預製後産品安全檢測技術;三是應用生物技術,發展高品質、高價值、多元化農産品;四是加强開發綜合性動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及快速診斷鑒定技術;五是加强海洋生物資源繁育和永續利用的新技術開發;六是研究畜禽營養代謝過程及遺傳控制機制,發展畜禽選性繁殖技術;七是創新食品加工技術;八是開發有利於工農業機械化的自動化技術;九是開發農用電腦,建立農業技術推廣資訊庫;十是加强農漁廢棄物利用新技術研究。

  3.發展農業知識經濟

  2000年,台灣“農委會”研究擬定“邁進21世紀農業新方案”,提出“發展農業知識經濟,厚植農業競争利基”策略。明確21世紀前10年台灣農業科技發展方向主要是:在生産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農業生産體系,提高自産農産品的市場競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術的研發與運用,加速農業自動化與信息科技應用,提昇産業競争力;在生活方面生産衛生、安全、高品質且多樣化的農産品,提昇人民生活品質,重點發展高品質且多樣化的農産品,滿足消費大衆需求;結合民間力量發展食品科技,帶動産業發展;在生態方面减輕農業生産對環境的衝擊,强化農業支持生態環境維護的功能,重點改進動植物生産、檢疫防疫技術與體系,保護台灣島内農業生産環境;加强農業資源保護利用,維護自然生態環境。2001年,台灣“農委會”制定《農業科技發展中程綱要》,包括11個研究領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領域、林業科技領域、漁業科技領域、畜牧業科技領域、農業環保科技領域、農産品加工科技領域、農業自動化科技領域、農業共通性科技領域、農業生物技術領域、林業防灾科技領域。

  4.重視發展農業高新技術應用

  2008年以來,台灣地區更加重視發展高新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尤其重視加强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在政策上支持利用生物技術,多種基因選殖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蘆笋超雄株育種技術名列世界前茅,竹子花藥培養育種爲世界首例,香蕉組織培養的健康種苗已大量進入商業性生産,居國際領先地位。此外,還將遥測技術運用於農業生産,利用信息技術發展電子商務等並廣泛應用於生産,從而使台灣農業技術水平始終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二)制定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發展專案計劃

  1990年代,台灣地區爲配合其科技發展12年長期規劃和6年中期計劃,緊密圍遶“六年經建”計劃的建設需要分别制定和實施了“生物技術開發與推廣4年計劃”、“食品加工及包裝技術研究4年計劃”、“菌種保存與開發5年計劃”、“台灣盆地地下水地質與工程環境整合調查計劃”、“海洋工程發展2年計劃”等。截止1994年,台灣地區已研發出與農業有關的各類生物技術研發計劃有重組DNA技術、作物澱粉分子生物學、轉殖動物、轉殖魚類、轉殖植物、海洋生物技術、蛋白質基因、植物染色體、皺皮菸草、昆蟲病毒等。1995年,台灣地區進一步擬定加强生物技術推動方案,成立“生物技術規劃小組”,負責協調各項研究計劃的組織實施。具體而言,當年由台灣當局直接推動的生物技術研究計劃有生物技術産品開發與推廣計劃、環境生物技術與産品開發計劃、産業技術資訊服務推廣計劃、産業用菌種的保存與開發計劃等四項。這些計劃由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完成。

  (三)推動形成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網絡和實現農業機械化和自動化

  據台灣地區農業管理部門統計,科技對台灣地區農業增長的貢獻率達60%,有機化肥等工業及物流配套體系完整。1990年代中後期,台灣地區農業科研經費占農業總産值比重已達8-10%,在此基礎上,已形成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網絡。台灣農業技術推廣體制具有官民聯合,科研、教育、推廣相結合的多元化特點,從省到鄉均設有農業推廣教育輔導委員會。推廣工作以省市農政單位爲主管單位,各級農會爲執行單位。農會在農業技術推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農會是農村最基層的組織,它不僅及時將科技信息傳遞給農民,把科研成果及時送到農民手中,同時反饋農民的需求與疑慮,解除農民承擔生産風險的後顧之憂,使農業生産力不斷得到提高。與此同時,台灣當局不斷加大對農業機械的投入,通過補助和低息貸款鼓勵農民購置各種機械,推動農業機械化。自1979年起,台灣當局運用農業發展基金利息,補助農民購買農機,補助標準達售價的10-50%[2]。到1980年代中期,台灣地區已全面實現農業機械化。之後,台灣當局仍以年息5.5%的低息貸放給農民購買農機,從而不斷提高農機質量和水平。此外,台灣地區除了進口農業機械外,還根據台灣農地特點,自行研製小型坡地農機,成效顯著。如栽培名貴花卉、蔬菜、水果,基本上已實現自動化。例如,在泰安温室玫瑰園内,噴藥、澆水、施肥基本由電腦控制。而且,1990年代中後期,台灣農産品運銷從分類、包裝、保鮮到運輸、銷售的全過程已逐步實現管理企業化、程序自動化的現代運銷方式。例如彰化漁會埔心魚市場采用無綫電腦拍賣系統,承銷人用遥控器進行競價交易,使拍賣在公平、公開的環境下達成,避免人爲失誤。

  二、加强農業科技産業研發和系統管理

  (一)促進農業科技研發與産學緊密結合

  1.鼓勵科技人員開展科技協作

  在農業科技研發方面,台灣地區鼓勵科技人員開展科技協作,共同協助産業界研發前瞻性技術,以維持台灣農業競争優勢。1998年8月,台灣地區“農委會”發佈《農業技術計劃産學合作實施要點》,經過2001年4月及2002年12月兩次修正,並補充頒佈《産學計劃管理條例》,就産學合作計劃實施目的、産學合作計劃範圍、參與業者、業者研發技術已有初步成果條件、計劃項目申報評審流程、項目計劃執行期限、業者研發技術(含專利)使用權、經費使用規定、計劃執行期末報告書、所獲得之智慧財産權及相關研發成果、歸屬、管理及運用等作了明確規定。該合作計劃具體爲“農委會”或所屬試驗研究機關以外的行政機關與産業界共同出資,委托或補助學術單位或研究機構承擔實施,或“農委會”所屬試驗機關與産業界共同出資,並由“農委會”所屬試驗研究機關承擔實施。

  2.鼓勵民間業者參與農業技術研發

  與此同時,台灣當局還積極鼓勵民間業者參與農業技術研發,提供優惠措施,如依參與業者的條件辦理優先技術轉移及技術授權。即參與的業者配合出資比例若達計劃總經費10% 以上者,可於計劃執行期間及結束後1年内獲得優先非專屬授權,出資比例達計劃總經費30%以上者,可獲得5年以内的專屬授權。此外,該項農業技術産學合作計劃將主管部門的研究能量向産業延伸,結合大學及研究所等單位資源與農企業力量,携手共同解决農業技術開發的瓶頸,對於縮短企業産品開發時間,降低生産成本,提昇農企業科技水準,促進産業昇級與提高,農業國際競争力起了重要推動作用。這種農業科技研發産學合作創新機制,突出特點體現爲:一是加强跨部門合作,積極促成跨國企業研發中心、島内企業研發中心、與學界之間的研發創新合作;二是通過一系列的立法和機制創新,建立起使公立科研單位的成果可通往企業的橋樑,消除公有科研單位科研成果不能被企業分享的障礙。並推動大學行政法人化,公教分離,評估大學與研究機搆合作前瞻研究的産業科技績效,要求兼及技術授權龢利用研發成果,催生新科技衍生企業;三是大學與農業的産學合作方式日益多樣化,包括業界擔任學校董事會成員,參與學校的研究與教學,擔任研發有限責任合伙模式下的各種策略伙伴等。但受限於産業發展軌迹和組織制度因素,台灣産學之間在研發創新的互動關係上,仍然有待提昇。目前大學與農業的産學關係較偏向“研究與訓練的開發”部分,而少涉及“智財開發”端,未來産學合作將向“智財開發”方向發展。

  (二)設置門類齊全和分工明確的農業研發體系

  台灣農業科技研發機構主要由行政職能部門主管,如隸屬“總統府”的“中央研究院”及其下屬動物、植物、生物農業研究所等;“國家科學委員會”下屬的研發中心;“行政院農委會”及其下屬的各級農業科研機構[3]。研究所多數屬大學主管,試驗所和改良場的主管部門主要是“行政院農委會”與此同時,台灣地區已設立門類較齊全的農業學科體系。主要農業學科領域都設置有專門的研究機構。其中,包括生物技術在内的農業基礎研究主要由“中央研究院”、各大學院校及設立於大學内的研究中心負責。農業産業科技研究由台灣地區的“省農林廳”所屬的農、林、水、畜試驗所和改良場,以及財團法人的專業研究機構承擔。而“中央研究院”有關生物技術基礎研究的科研機構有植物所、動物所、生物生化所、生醫所、分子生物所。財團法人從事農業生物技術研究的核心機構是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該中心於1993年成立,是台灣當局資助的非營利法人單位。其職能爲開發學術界研究的成果,而後將研究成果轉移至民間批量生産,同時引進海外先進技術,進行仿造、改良及轉讓。與此同時,台灣地區各公私立大專院校下屬的農學院、農藝學科係均設立有農林研究所和招收研究生,進行相關學術研究,以培養農藝專家、農業科技人才爲主。例如:1928年成立的台灣大學農學院,設置有農藝、農工、農化、植保、昆蟲、森林、畜産、獸醫、農經、園藝、農業推廣、農業機械、食品等13個係,另有植物病蟲學、畜産所、獸醫、漁業科技、漁業生物試驗、農業工程學等10餘個專門的研究所。該院標誌性成果有生育酚濃縮製劑,山羊和水稻有用基因轉殖,應用衛星資訊開發精準農作物生産系統,以及檢測十字花科植物種媒黑斑病病原的半選擇性培養基製劑等;1919年成立的中興大學,設有農藝學、園藝學、畜産學、林學、植物病理學、水土保持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土壤環境科學、昆蟲學、生物産業機電工程學、農業經營學、獸醫學等10多個係,以及農業推廣教育、生物科技學、農村規劃、獸醫病理學、獸醫微生物學、獸醫公共衛生學等研究所以及獸醫教學醫院、動物疾病診斷中心、生物科技發展中心、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而且,台灣“行政院農委會”下轄台灣地區數量最多農業科研機構,其中,在種植業方面,包括:農業試驗所(下轄嘉義分所、風山分所、關西工作站)、各農業改良場:台東農業改良場、台南農業改良場、花蓮農業改良場、高雄農業改良場、桃園農業改良場、苗栗農業、蜂蠶業改良場、茶葉改良場、種苗改良繁殖場等。在畜牧業方面,包括:畜産試驗所(下轄恒春分所、新竹分所、宜蘭分所)、家畜衛生試驗所及各畜産繁殖場,包括台東畜産繁殖場、花蓮畜産繁殖場、高雄畜産繁殖場、彰化畜産繁殖場、澎湖推廣中心等。在水産業方面,包括:水産試驗所(下轄高雄分所、台南分所、鹿港分所、台北分所、東港分所、台東分所)、新港工作站。

  同時,台灣地區還設有省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農業工程研究中心、農業機械化研究發展中心、台灣香蕉研究所、台灣漁業及海洋技術顧問社、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等一些專門科研機構。上述台灣“行政院農委會”和台灣地區省屬的農業科研機構彼此分工清晰,任務明確,各有自己側重的科研目標。例如:台灣地區畜牧業科研機構中的省畜産試驗所是綜合研究中心,養猪科學研究所專門研究大宗畜産猪,疾病防治有省家畜衛生試驗所,宜蘭畜産分所研究鴨,新竹畜産分所研究乳牛,恒春畜産分所研究肉、役牛,另有苗栗、彰化、高雄、台東、花蓮等5個畜禽繁殖場加以配合,便於基礎研究、品種和技術改良科研以及成果推廣三者之間的緊密聯繫與合作。

  再者,台灣地區還擁有衆多冠名“財團法人”的農業相關研究所,主要由台當局農業管理部門或專門的企事業機構出資成立的非營利性的研究機構,從事應用研究,以加速提昇農業技術爲宗旨。這些研究所是民間組織,講求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以包容性、前瞻性、尖端性爲重點,其成果轉讓爲非獨佔性,適時以多種方式推廣至産業界,並提供技術服務,輔導培訓農業技術人員。其中,在種植業方面,這類研究機構包括:農業種子資料中心、台灣菸葉研究所、亞太糧食肥料技術中心、台灣糖業研究所、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等。在畜牧業方面,這類研究機構包括:台糖公司畜産所、財團法人養猪所、實驗動物繁殖與開發中心、聯合國糧農組織養猪所等。

  另外,台灣地區還擁有亞洲土地改革與農村發展中心、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亞洲農業服務中心、農業工程中心、台灣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等。其中,台灣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是1965年由台灣罐頭食品工業同業公會、前“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及前“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共同籌劃捐資設立,初期目的是協助台灣罐頭食品業提昇産品的國際競争力,之後逐步擴展研發領域,包括食品與生技産業的關鍵技術,成爲當前台灣食品産業規模最大的研發與專業培訓機構。1982年,該所成立菌種保存及研究中心,2002年更名爲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中心,成爲當前亞洲最完整的生物資源中心。2005年該所還成立南台灣服務中心,進駐位於台南市的南台灣創新園區,並於2011年負責營運“經濟部”嘉義産業創新研發中心,成爲服務台灣南部地區各類食品企業的專門機構,集農産品貯存、食品加工、食品工程、食品包裝、食品調料、油脂加工、菌種保存、生物技術、食品分析、食品資訊等方面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服務於一體,爲台灣食品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術支撑。由此,與中國大陸相比,台灣地區農業科技研發體系學科門類較爲齊全、綜合性機構與專業機構相結合,同時,研究、教學與推廣緊密結合,人員交流順暢;科研、中試、推廣等系列科技工作分工合理、相互銜接,使科技成果能較快形成生産力。而且,科技機構以自然地理區域而非行政區域設置,能根據生産發展需要與農業結構變化及時調整。同時,農業科研人員編制精幹,素質較高,國際學術交往頻繁。

  (三)加强對農業科研的系統管理

  1980年代中期以來,台灣地區通過設立相應的科研管理機構以加强對農業科技研究發展的政策制定、計劃執行、項目管制與運作的規範。其中,1986年,台灣“農委會”成立“農業研究發展小組”,以加强對農業科技計劃的管理與考核,進而提昇農業科技水平。1993年經改組,確定該小組的主要任務爲:農業科技發展政策及法規的擬定。計劃的規劃、評審及預算編列,計劃的推動、管理、成果檢討與績效考核。人才培養及國際合作的規劃、推動與管理。科技會議的籌劃及其結論與建議事項的推動;與相關“部、會”、學術及研究機構對有關農業科技計劃的協調與聯繫。之後,該小組又改組爲“農業科技研究發展委員會”,主要負責農業科技項目的管理。農業生物科技的基礎研究則由“國科會”生物處主管。同期,在“農委會”内部設立“農業科技審議委員會”,以加强對農業技術發展規劃及“國科會”農業科技研究發展計劃的執行、管制與運作。該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對農業科技研究發展方向規劃諮詢,農業各産業技術發展政策、制度、法規、策略及重大方案審議的諮詢,農業科研計劃資源分配審議的諮詢,農業科研計劃成果檢討審議的諮詢,其他農業科技發展事項的諮詢等。該委員會下設農業、林業、漁業、畜牧及生物技術5個技術領域審議小組,各技術領域審議小組的任務是:對“農委會”個别産業技術發展規劃及審議的諮詢,“農委會”科研計劃審查及管理考核諮詢,“農委會”科研計劃與業界合作事項協調及審議的諮詢,“農委會”有關科研計劃事項的諮詢。

  此外,2001年3月,“農委會”成立“農業科技績效評估委員會”,以加强農業科技研究發展計劃執行績效評估,促使農業科技研究經費有效運用。該評委會的主要任務包括:以農、林、漁、牧及生物技術等領域科技研究計劃爲對象,評估過去該領域的研究計劃執行績效。評估農、林、漁、牧及生物技術等領域科技研究成果所掌握的技術,以提昇台灣地區農業産業競争力的效益。評委會設委員23—25人,由“農委會”主任委員聘請學識優异、經驗豐富,對産業科技、經濟充分瞭解的相關産、官、學、研領域的專家兼任。另外,“農委會”還設立農業生物科技“國家型”計劃諮詢委員會,由7個領域的36位知名生物技術專家組成。

  三、積極開展農業高新技術研發

  台灣農業高新技術發展是研究與開發相結合的産業化過程。自1980年代以來,台灣地區不斷加大對農業高新技術的研發經費投入。例如,1994年,台灣地區對從事農業科技研發的科研人員人均投入經費分别爲:農作物科技32.7萬元,林業科技25.4萬元,漁業科技52萬元,畜牧業科技46.6萬元,電子資訊科技3萬元,生物技術171.2萬元,食品科技166萬元,污染防治科技217萬元。其中,台灣地區對於生物技術及其它農業高科技研究的經費投入遠高於傳統農業科技。與此同時,台灣地區“農委會”對於從事農業科教研究、推廣、教育、農場經營、農業産銷和政策研究等有貢獻者設有專項奬勵,奬金達20—30萬元。此外,台灣地區“行政院”設立有“杰出科技榮譽奬”,“教育部”設立有“學術奬”、“青年研究發明奬”、“大專院校技術人員杰出奬”。“國科會”還設立有研究奬勵費,爲從事農業技術研發有成者提供資金扶持。在此推動下,1982—1993年,僅新竹科技園區即擁有生物技術企業11家,占園區企業的6.8%。園區内設立“生物技術産業專業區”。1994年,台灣地區由産學研各機構及相關“部會”負責人組成“生物技術指導小組”,在此推動下,大批生物技術開發企業和大規模投資計劃相繼出台。其中,與農業關係密切的有:台灣生技中心與新加坡合作創辦“生物農藥研發公司”、台灣花卉發展協會籌設的“國際性花卉公司”等。與此相伴,自1980年代初以來,台灣地區在種植業、農業機械化技術、漁業、畜牧業、林業、生物技術等領域逐步研發出一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生産技術。具體如下:

  (一)種植業高新技術研發與産業化

  自1980年代初以來,台灣地區種植業高科技應用的重點是新技術育種、生物防治和生物固氮、提高土壤肥力等。通過廣泛收集種質資源,開展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同時,利用雜種優勢,在水稻、果樹、蔬菜、花卉等品種選育中取得巨大成就。1993年,台灣地區先後育成水稻新品種64個、甘蔗新品種68個。1980年代以來水果育種先後育成10類60多個品種。至1990年代中期,台灣地區電腦品種資源庫擁有水稻品種資源1000多個、大荳3000多個、甘蔗1200多個、蔬菜1300多個。蔬菜育種培育出早期的蘆笋超雄株育種,之後廣泛利用蔬菜雜交品種優勢利,截至1994年,僅從境外引進育選的葉菜類品種即達725個,芸台屬品種爲1425個。在生物防治農作物病蟲害方面,台灣地區利用天敵小繭蜂、赤眼蜂、釉小蜂、蚜小蜂分别防治小菜蛾、甘蔗螟、椰子紅葉蟲和棉蚜。同時,在草嶺天敵昆蟲群體飼養技術方面取得新進展。此外,還利用性激素防治玉米螟、象鼻蟲、果實蠅等害蟲。利用蘇力菌、白僵菌、黑僵菌防治蔬菜害蟲。利用土壤添加劑、合成營養液、幾丁質添加物、木霉菌抱子懸浮液防治白絹病、韭菜銹病、柑桔綫蟲病等。在農藥殘留毒素快速檢測技術方面,台灣地區通過制備對農藥敏感的酵素和微生物,成功開發出快速檢驗農藥殘留毒素新技術。例如:利用家蠅腦部的乙酶膽鹼酵素和蘇力菌合併使用,即可在4小時内完成50件果蔬樣品殘毒檢測。之後還研發出殺蟲劑殘毒定量定性分析技術並得以廣泛應用。

  與此同時,台灣地區土壤資源調查已實現資訊化、電腦化管理,土壤改良和肥力管理已采用電腦技術。測土施肥、植物營養診斷施肥、專用複合肥、分區施肥等施肥新技術已廣泛應用。此外,在豆科固氮菌篩選和土壤接種劑生産、藻類固氮作用研究以及菌根菌等方面的研發成果已進入商品化階段。而且,自1985年台灣大學園藝係完成台灣地區首座電腦園藝系統,台灣地區農業開始步入電腦化時代。自此,以電腦控制作物生物環境的技術集約型設施農業得以迅速普及,有力推動了水稻集約化育秧和果樹、蔬菜、花卉設施栽培的發展。從而有效地控制了作物的生長發育,實現了産期調節。由此,香蕉、葡萄、梨、李、檸檬、芒果、楊桃等10多種水果成功應用産期調節技術.温帶梨、桃、果經産期調節在平地亦獲得豐産。

  (二)農業生産機械自動化全面普及

  1986年,台灣地區已全面實現農業機械化,機械化程度爲整地98%、插秧98%、收割97%、烘干67%。1993年,台灣地區擁有大中型曳引機2052台,耕耘機128243台,聯合收割機29980台。同期,台灣地區在種苗生産自動化、噴藥機械自動化、温室控制自動化等方面已達世界先進水平。此外,台灣地區還擁有多樣化的自動化農機,體現爲:一是柑桔園噴藥、搬運多用機,可用於灌溉、噴藥、採收、施肥等作業;二是洋葱莖葉處理機,具有遥感、輸送、整白、梳根、排出等項功能。以及荔枝整修機、蜂蜜濃縮機、甘薯收穫機、玉米豆類收穫機、多用途有機肥撒播機等。另外,台灣地區將超音波感測器應用於噴藥機械。在種苗移植機上搭配視覺系統,從而控制西瓜等穴盤苗的移栽。而且,利用蔬菜種子影像資料進行優良種子篩選。

  (三)漁業高新技術研發與應用

  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末,台灣地區在水産生物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具體體現爲:一是用性激素處理培育單性魚苗;二是利用雌核生殖及誘發産生多倍體的方法,控制放養種群,並增加個體生長體型;三是利用生物技術從事養殖環境控制和疫苗製造;四是采用剪眼柄技術促進漁類孵、巢、成熟;五是運用精英移植技術進行蝦魚人工授精。其中,繼1963年在鱗魚、草魚人工繁殖成功之後,在草蝦、烏魚、虱目魚、綢科、妒魚科、石斑魚等人工育苗上取得突破。由此,台灣地區飼養的魚、蝦、貝、藻達已達65多種。與此同時,自1985年起,台灣地區開始應用衛星遥感技術研判漁場,1989年將其導入解析衛星探測系統,由此,台灣地區海洋捕撈業實現資訊化與電腦化。此外,台灣地區還積極開發利用科學探魚機,極大地提昇了漁場探測的指向性、精密度及探測範圍,從而進一步促進捕撈漁業的發展。另外,爲解决日益凸顯的養殖漁業環境問題,台灣地區充分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和電子技術成功開發出五種鰻魚循環水養殖模式和三種草蝦循環水養殖模式,通過微生物製劑和水質處理劑保持養殖池的良性循環。

  (四)畜牧業實現技術密集型化

  1990年代末,台灣地區的畜牧業已發展成爲技術密集型産業,其産值占農業總産值的43.2%,經營模式已全盤實現企業化。同時,畜牧業科技重點從提高生産效率轉向兼顧安全和環境維護。此外,高新技術在畜牧業品種改良、疫病防治、自動化生産技術、廢棄物處理等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具體體現爲:首先,在畜牧業品種改良方面,1975年,台灣地區引進英國猪胚胎移植成功,1982年順利培育出世界第一胎試管猪,同年,成功實現牛胚胎移植,1984年,培養成胚胎試管牛。同期,台灣地區還在動物用融合瘤及單源抗體快速診斷、奶牛胚胎切割等畜禽生物技術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而且,台灣地區在畜禽育種上已建立原種生理、血液與生長等基本性狀資料電腦系統網和基因庫圖譜,爲品種改良提供科學依據。其中,已將種猪GPI.PGO遺傳型檢測結合型分析方法應用於猪育種中的親子血緣鑒定。同時,利用三元雜交技術建立起世界上公認的最有效的肉猪生産體系,生産效率和品質已達到荷蘭、丹麥、美國等畜牧業發達國家的超級品種水準。而台灣地區所研製的飼料添加物的種類居世界之首,達60多種,配合飼料生産朝“濃縮飼料”、“粒狀飼料”和“專用系列飼料”方向發展;其次,在畜牧業疫病防治方面,台灣地區已研發出通過單抗確診出猪瘟、傳染性華氏囊腫、猪傳染性盲腸炎及日本腦炎等畜牧業疫病。而且,已應用聚合酶鏈反應技術診斷猪瘟、牛結核病及家禽病毒病等;再者,在畜禽自動化生産技術方面,台灣地區已成功建立養猪自動化模式、泌乳牛與仔牛飼餵、餵乳自動化模式;另外,在畜牧業廢棄物處理方面,台灣地區已建立牧場廢水處理與水質監控自動化系統、鷄場排泄物製作堆肥與脱臭自動化模式、乳羊飼餵與泌乳自動化系統等。

  (五)運用高新技術發展林業

  台灣地區林業發展以保育爲宗旨,林業科技研究重點是森林資源保育利用、水土保持、河川治理和海岸保護等。其中,運用高新技術發展林業的突出成效爲應用遥感技術進行森林資源調查和地質環境監測。具體體現爲:台灣地區已利用SPOT衛星資料成功建立動態坡地光譜特性資料庫。將遥感技術與地理資訊系統應用於森林資源的取樣 調查。將航空照片掃描資料制成正射影像以應用於林地變遷監測。利用地理資訊系統建立自然保護區的自然資源和保護資料。而且,還將遥測技術有效運用於地質環境監測、集水區水土動態和土地利用規劃、山坡地綜合開發等方面。

  (六)生物技術研發及産業化

  自1982年台灣地區將生物技術作爲重點科技之一以來,一直致力於生物技術産業化。台灣地區生物技術研發以遺傳工程、融合瘤技術、細胞和組織培養、發酵技術、生物化學工程爲重點,旨在爲農業技術現代化提供技術支持。在農作物基因工程研究方面,台灣地區已研發成功花椰菜、白菜、甘籃等作物的抗蟲、抗凍基因轉殖,蘭花、木瓜抗病毒基因轉殖以及全球首次將次農杆菌轉殖於水稻。此外,台灣地區研發的對抗蟲基因、抗病毒鞘蛋白基因、超氧歧化酵素基因、乙烯合成酵素基因、蔗糖合成酵素基因等多種基因選殖的技術已達國際先進水平;在包括組織培養、體細胞融合、體細胞突變應用等作物細胞工程方面,水稻花藥培養已實際應用於育種。蘆笋超雄株育種與法國並列世界前茅,香蕉體細胞變异已成功育成抗黄葉病品種,“台蕉1號”和短性、早花、豐産等品係。竹子花藥培養育種爲世界首例;在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方面,台灣地區已建立百餘種作物快繁脱毒的整套技術,包括:中草藥、園藝和森林作物,其中蘭花、香蕉、大蒜、蘆荀、石竹、金綫蓮等已在民間廣爲應用。此外,甘薯、馬鈴薯莖尖培養、香蕉吸茅莖尖培養的脱毒菌已進行商品化生産。同時,台灣地區還利用細胞懸浮培養技術生産紅豆杉醇的二次代謝産物取得突破性進展。另外,台灣當局提出發展生物技術須上游(基礎研究)、中游(産品開發)、下游(工業生産)三者密切配合,連貫發展。其中,上游研究由“國科會”規劃推動,“中央研究院”、大專院校具體負責。中游主要集中於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化工所、食品所。下游主體爲企業界,即各類科技開發型企業。而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即爲連接農業生物技術上下游的樞紐。

  總體而言,生物技術産業作爲台灣地區新興工業的重點,對其島内農業、食品、制藥、環保等相關産業昇級發揮着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推動精緻農業快速發展

  台灣地區於1980年代中期提出“發展精緻農業、促進農業昇級”的政策構想[4],試圖通過培養懂經營、善管理的核心農户,發展精緻農業,使農業結構縱深化、農業生産科技化、農産品質高級化,“一精三化”達到“農業昇級”的産業調整目的,進而提高農民收益,改善農村生活。由此,自1985年以來,台灣地區農業逐步由原先的“稻、猪”爲主的温飽型轉向縱深化、多樣化、品質型發展,精緻農業發展迅速,將傳統農業和生物科技相結合,在有限的資源上創造出高附加值農業産品,農業結構得以改善。台灣地區精緻農業的内涵體現爲:一是生産對象仍是農産品範疇;二是生産技術含量高並高科技化;三是生産已從大田生産邁向工業化生産和規範化管理;四是精緻農業的收益高於一般農業。例如:台灣糖業公司設於台南以生産蝴蝶蘭爲主的企業即爲台灣地區精緻農業發展的典型。該企業占地約2公頃,由一個試驗中心和幾個不同的“生産車間”組成。整個蝴蝶蘭生産過程采用無性繁殖、營養基育苗、高新技術成分。其中,試驗中心主要從事蝴蝶蘭的品種培育和早期生産,即無性繁殖和營養基育苗階段生産。該階段生産是整體蝴蝶蘭生産過程的關鍵環節。通過無性繁殖並在營養基基礎上培育出來的蝴蝶蘭幼苗,每生産到一定階段,其生長環境都需要發生變化並做出相應調整。即從一個生産車間進入到下一個生産車間,直到長至可移送温室盆栽爲止。與此同時,該企業的蝴蝶蘭生産管理的規範化程度高。生長期不同的蝴蝶蘭按照生長的連續特徵,依次經過不同的“生産車間”,最後在大温室裏包裝出售。此外,在該企業工作的人員分爲兩類:一是掌握園藝技術和生化技術的科技人員,主要從事無性繁殖和營養基育苗的生産管理事宜。另一類是從事簡單勞動的工人,主要從事諸如營養基更换、花卉銷售的包裝和裝運。另外,精緻農業中心實行工廠化生産,自動化程度高,人均勞動生産率高。生産效益高於甘蔗種植等其他經濟作物生産。具體而言,台灣精緻農業發展及成效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一)優質高效農業快速發展

  主要體現爲:一方面,糧食生産呈現多元化。1984年,台灣地區實施“稻田轉作計劃”後,水稻種植面積逐年縮小,玉米、高粱等飼料用糧種植面積成長較快,同時,在飼料雜糧生産、育種等方面積累起相當的經驗和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台灣地區長期以水稻爲主的單一糧食結構;另一方面,1987年,台灣地區有關當局研訂“稻米育種實施方案”,采用分工合作方式,由各地區農業改良場利用地區特性選育良種,加速優質稻育種,從而推動稻作育種目標趨向重“質”,進一步提高了稻農生産利益;第三方面,水果生産科技化和高級化不斷取得進展。1980年代以來,台灣地區在水果生産上改變以往對香蕉、柑桔、鳳梨三大水果的依賴,積極發展多樣化、高級化水果生産。其中,柑桔類中柚類種植面積增長快速,使得柑桔類産品結構呈現多元化和高級化。同時,葡萄袖、龍眼、芒果、檳榔、李子、桃、梅、番荔枝、可可椰子、荔枝等非傳統果品的種植面積增加較多,産量和産值都遠超傳統的香蕉與鳳梨生産。而且,在果樹苗木繁殖方面,葡萄、風梨、香蕉、柑桔、草莓、木瓜、枇杷等多種果樹苗木培養技術在生産上實際應用。果樹産期調節及一年多收技術在蓮霧、楊桃、番石榴、葡萄、梨等果樹生産上成功推廣,每年可爲農户增加20億元新台幣收益;第四方面,台灣地區技術密集型設施農業發展取得突出成效。據台灣地區“農林廳”統計,自1990年代以來,台灣地區的網箱養魚、設施園藝、工廠化種苗繁殖等發展迅速,其中,内陸和海水網箱養殖的快速發展有效地提高了養殖漁産品的品質,進而在國際市場獲得較高收益。設施栽培已成爲台灣地區花卉出口的主要生産手段。同時,活動式設施骨架利用、無土栽培、自動化作業等高新設施栽培技術不斷出現。工廠化、企業化種苗繁殖在台灣地區已有相當久的發展,除畜禽人工繁殖、多種魚苗人工育苗外,在水稻、花卉、蔬菜等多種農作物種苗生産上已形成工廠化、企業化生産經營方式。種苗業已成爲台灣地區農業創匯的重要行業。例如,園藝作物種苗生産除保障島内需求外,還有一半左右提供出口創匯。其中,僅甜椒種子一項每年即供應全球市場達4噸多,由此號稱“全世界所用的甜椒種子幾乎全由台灣生産”;第五方面,高價值花卉業發展迅猛。自1985年以來,台灣地區花卉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其中,成長最快、最大宗的爲菊花、唐菖蒲、玫瑰。1990年代以來,大理 花 、滿天星及其他切花成長快速,球根類、苗圃類、盆花類、夜來香等有較大幅度增長。

  (二)培育專業農户以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

  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台灣當局推動“農業昇級”的重要一環是“培育八萬農業大軍”,即將農民——人的因素視爲關鍵,通過挑選懂經營、善管理的農民爲核心農户,並加强專業培訓,使之成爲“農業昇級”的主力。主要措施是挑選8萬名有志務農、又有發展潜力的專業農民,進行農場管理和各項農業專業訓練,尤其强調培養有文化的青年農民,使其成爲有新農業經營觀念和開拓精神的農民,在農業經營中發揮“核心”作用,帶動相鄰農户共同發展。由此,一方面,台灣地區專業農民素質不斷提昇。台灣當局通過對農、牧、漁專業農户實行各種專業培訓教育,尤其是支持農户子女就讀農業專科或職業學校,使農民素質有較快提高。同時,農場主受大專、高中教育程度比例也有較大程度提高,成爲台灣農業發展的强勁力量;另一方面,農村勞動力向非農部門快速轉移。台灣地區輔助“培養核心農户”的政策即爲减少農業從業人數,引導兼業農離農轉業,促使專業從農者獲得合理收益,導致農業勞動力通過農户兼業化機制向非農業就業部門實現快速轉移。同期,台灣地區基於“第二次土地改革”政策的實施,輔導農民組織共同、委托、合作經營,引導兼業農户轉讓土地經營權離農就業,加强對離農轉業農民開展第二專長職業培訓,從而推動其順利轉業;第三方面,台灣地區農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通過擴大農業經營規模,爲台灣地區發展精緻農業提供規模經營的可能,有助於提高農業經營效益。爲此,台灣地區自1980年代以來,加速推行農地重劃,建立灌排水、農路便利的標準農田丘塊,並在各方面支持兼業農離農轉業和扶持專業農民,在貸款上扶持農民實現共同,委托及合作經營,以逐步達成大規模專業化生産,並積極擴大農産品産銷合作組織建設。由此,耕地不斷向較大規模經營農家轉移,導致大規模營農户增加。而且,台灣地區不斷加强對原有各種農業産銷合作組織,核心農民組織的整頓合及建設,有計劃地對蔬菜、水果、花卉、毛猪、肉鷄、蛋鷄、養殖水産等七大項産業的産銷輔導,組建共同産銷經營班。以集團化作業促進小農制下農業經營規模擴大,推動農業現代化、企業化經營;第四方面,精緻農業已成爲台灣地區應對海外農産品衝擊的重要農産業。體現爲:一是台灣當局選擇市場潜力大、附加價值高、社會成本低的精緻農産品爲重點産業(如花卉、種苗等),輔以農業資源的重點投入、使之成爲具有台灣地區特色的高科技投入、資本密集型産業,同時具有與國際農産品競争的實力。二是台灣當局持續推動生物技術應用、農産品加工、農業自動化、栽培漁業、種源保存等重點科技發展,以提高農業經營效率,提昇農業全球競争力。三是自1980年代以來,台灣當局持續推動開展一鄉一特産,創造産品差异性、開發多樣化、高品質、高附加價值且符合島内消費風味的農産品,以此鞏固島内消費者,從而形成具有台灣地區特色的農特産品。四是發展以觀光果園、休閒農業及農地造林等融合觀光、遊覽、休閒爲一體的綜合性農産服務業,以此形成不可替代的特殊農業,與海外農産品展開競争。

  五、結語

  自1980年代初以來,台灣地區通過制定和實施農業技術開發計劃、制定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發展專案計劃、推動形成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網絡和實現農業機械化和自動化等政策以推動農業高新技術産業化。同時,通過實施促進農業科技研發與産學緊密結合、設置門類齊全和分工明確的農業研發體系等政策以加强對農業科技産業研發和系統管理。此外,台灣地區於1980年代中期還提出發展“精緻農業、促進農業昇級”的政策,從而推動優質高效農業快速發展。基於此,通過培育專業農户,有效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進而實現台灣地區鄉村的後工業化演進。

  參考文獻:

  [1] 單玉麗. 台灣農業高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J]. 科技導報,1998(10):50-53.

  [2] 單玉麗. 赴台觀感[J],海峽兩岸《港澳經濟》,1996(10):54-55.

  [3] 羅大偉,張起燕. 科技促進台灣現代農業發展——剖析台灣農業科技研發體系. 海峽科技與産業,2013(8):20-26.

  [4] 曾玉榮,程振誘. 精緻農業對台灣農業的影響與成效[J]. 台灣農業概况,1996(1):11-16.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