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構建和諧社會的道義支撑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廣東是一項偉大的系統工程。它需要經濟、政治、社會各種因素的和諧及其力量的發揮,又需要包括道德在内的精神文化力量的和諧和功能的發揮。本文從倫理道德的視角,就道德在構建和諧廣東中的作用問題作若干理性思考。
一、構建和諧社會的内涵本身體現着深厚的道德價值
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産黨在内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社會理想,並爲此奮鬥了100多年。
在中國傳統歷史文化中,“和”即和睦之意,含有和衷共濟、政通人和、内和外順的意藴,被廣泛用於描述家庭、國家、天下等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協調一致的狀態;“諧”即爲相合之意,强調順暢、協調、融洽,力避扺觸、衝突,表現在人們對“小康社會”、“大同社會”的描述和追求上。概而言之,“和諧”就是和睦協調之意,亦即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達到統一、協調、調和。和諧的思想和理想源遠流長。從倫理道德的角度進行評價,“和諧社會”是人類合乎正義、合乎人性的最優價值選擇。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包括社會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構想,又包括相應的執政能力、社會治理方略和社會運行機制的系統工程。换言之,社會的和諧是由多種力量制約的。和諧社會的内涵可以從不同方面進行概括。就社會大系統來説,需要解决三個層面的問題:一是要解决社會發展的和諧問題,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協調發展;二是要解决社會關係的和諧問題,正確處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種利益關係,堅持公平與正義;三是要解决好外部環境的和諧問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2005年2月19日,胡錦濤同志在中共中央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開學典禮上,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内涵作了全面論述:“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六個方面的和諧中,“誠信友愛”(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顯然主要是道德的體現。“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産力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這兩方面包含了經濟、政治特别是法律的要求,也體現了道德的要求。至於“民主法治”、“充滿活力”、“安定有序”這三個方面,也直接間接地與道德有關。總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内涵反映了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具有鮮明的倫理道德價值。
二、道德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道義支撑
道德作爲社會生活的特有現象,它既是社會經濟關係的反映,又反作用於一定的社會經濟關係。進步的道德對社會文明進步具有巨大的能動作用。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社會的和諧發展,是由多種因素、多種力量制約或支撑的,而由道德價值觀凝聚起來的精神上的支撑則是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社會的公民、各行各業的從業者有了共同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追求,就能在社會諸多的矛盾龢利益衝突中,達成相互諒解,協調一致地去化解矛盾,調整關係,同心同德地去實現美好的目標。因此,從倫理學意義上説,“和諧社會乃是社會的多元利益通過道德的認同和行爲選擇的協調形成的一種有利於滿足人的需要、促進人的發展的社會良好道德關係和精神氛圍。”(唐凱麟:《道德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道義基礎和精神動力》,《光明日報》2005年5月10日。)同時,也要求人們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中達到和諧。
社會主義道德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論证作用。即論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道義價值的合理性。任何道德都是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内心信念(特别是良心)等形成,要求人們按照一定的善惡標準處世行事,爲一定的社會經濟關係服務。道德對經濟關係的作用貫穿於經濟形態的産生、發展和消滅的全過程。當一種新的經濟關係剛剛産生並要取代舊的經濟關係的時候,由它産生的道德便以自己特有的形式去論证推翻舊的經濟制度是善的、正義的行爲,唤起新的階級和進步力量投入建立新制度的鬥争;而新的經濟關係和政治制度建立起來之後,由它産生的道德又以自己特有的形式去譴責不利於新經濟關係鞏固發展的言行,努力爲新經濟、政治制度作道德輿論的辯護。歸根到底,道德總是直接、間接地爲産生它的經濟關係服務的。
我們所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關係的和諧協調,而作爲社會主義經濟關係反映以及和諧社會精神文化組成部分的社會主義道德,顯然要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目標服務,成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道義基礎,論证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正義性和可實現性。
教育功能。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社會或階級爲了使社會成員遵循其道德準則,自覺地履行相應的道德義務,而對人的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實施的系統的道德影響。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務,既要使人們懂得善惡、是非、榮辱的界限,更重要的是使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範深入人們的内心,轉化爲個人的内在道德品質,最終落實在行動上,並成爲良好的行爲習慣。
人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出發點和落脚點;人的道德素質如何直接關係和諧社會建設的成敗。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道德教育是道德建設的重要形式,在道德建設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道德教育是社會道德發揮作用的重要杠杆之一,是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道德教育是個人道德品質形成的重要推動力。一種道德能否被人們所接受,固然在於它是否正確反映社會道德關係的本質,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道德必然性,但是這種道德究竟在多大程度和範圍爲人們所接受,則取决於道德教育的成敗。或者説,一個社會的道德風貌如何,歸根到底取决於該社會的道德教育是否卓有成效;同樣,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的好壞,最終取决於他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什麽樣的道德教育和自身道德修養程度。因此,古往今來,凡有作爲的思想家、政治家,幾乎無不重視對道德教育的理論研究與實際運作。客觀地評價,從總體上看,廣東省廣大幹部、群衆的道德素質是良好的,但從建設和諧廣東、文化大省的要求看,仍然存在差距,需要通過精神文明建設、加强道德教育逐步解决。
調節作用。這是道德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最主要作用。道德的這種作用是由它在經濟社會中的地位决定的。人們總是在一定的生産和社會集體中生活,發生着個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整體之間的關係,發生各種利益矛盾、衝突。爲此,就要求有一定的準則來調整人們之間的人際關係、利益關係,以保证個人與社會整體關係能够和諧一致,保證人類的生産、共同生活的正常運轉。
利益關係是否和諧是建構和諧社會的核心。當前我國社會存在的利益衝突、價值失落、道德錯位、行爲失範等無序現象,亟待協調解决。特别是利益關係引發的矛盾尤爲值得注意。它的發生大體出自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社會經濟形態的變化,即從傳統計劃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轉型時期出現的問題。市場經濟條件下,多元的利益主體從各自的價值觀出發,追求各自的利益,一些個體或小團體出於個人或小團體的狹隘利益,往往不顧法律的約束和道德的規範作用。二是社會技術形態的變化,即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問題。各種經濟成分的共同發展和多種利益群體的出現,反映到人們思想意識中,就是多種思想觀念的相互碰撞,社會成員出現思想道德的困惑乃至混亂,産生心理和社會的危機。這些矛盾衝突,集中地反映在個人利益與社會集體利益的關係上。因而,道德調節的作用,也就集中地以調節人們的個人利益、他人利益和社會集體利益的關係問題爲中心而展開。
三、正確認識和處理構建和諧廣東道德建設中的幾種關係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總目標。换言之,社會主義道德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廣東中的作用,需要通過道德建設這個基本途徑去實現。爲此,大體要正確認識和處理以下幾種關係:
其一,共性與個性的關係。
這裏講的“共性”,是指廣東作爲全國的一部分,其道德建設必須嚴格遵循黨中央發佈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規定的指導思想和方針原則、主要内容等。這裏講的“個性”,是講廣東作爲改革開放較早的地區所具有的特點,新的情况,新的問題。例如,市場經濟較發達,移民人口多,瀕臨港澳,處在對外開放的前沿,等等。這種環境和省情,對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特别是價值觀、道德觀所産生的影響,同内地居民存在差别。這種差别爲道德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也帶來了不利因素。對此,應該給予高度重視,以便做到實事求是,有的放矢。
其二,法治與德治的關係。
法律和道德是維係社會和諧的兩大支柱。法律和道德都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兩者是密切相關的。從共同的方面來看,兩者都是調整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重要的行爲規範。從不同的方面來看,一是道德帶有不成文性,而法律具有成文性,具有規定的明確性和嚴謹性;二是道德帶有軟約束性,它主要是訴諸公衆輿論、社會習慣、人類良知的力量,而法律帶有强制性、不可抗拒性,具有體現國家意志的强制的力量;三是道德主要解决善與惡、真與僞、美與醜、榮與辱的社會評價問題,而法律主要解决罪與非罪、合法與非合法的準繩問題。在同一個國家,法律和道德作爲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兩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歷史上的任何統治階級都總是把自己階級的道德作爲制定法律的依據,並爲其做法律辯護;同時,也必然運用法律形式,發揮法律的强制和懲戒作用,以維護、倡導和振興本階級的道德。道德的精神總是滲透到法律中,法律、法規又對人們的道德觀念的形成和强化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社會,要想做到長治久安,都必須綜合運用法律和道德這兩個武器,都必須法治與德治“兩手抓”。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把法制建設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
其三,道德價值取向多元化與道德價值導向一元化的關係。
人們的價值取向,總是受到他們所屬的不同經濟成分龢利益群體的制約。當前,我國社會存在着利益的多元化,利益層次關係的多層次性,以及經營運行决策的相對分散龢利益差距的拉大等情况。與此相聯繫,人們的利益觀、價值觀也發生變化,出現多種價值觀并存和個人價值取向的多元化現象。
社會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價值取向多元化,並不意味着道德建設的導向也要多元化。這是因爲,雖然當前我國社會的利益主體是多元的,價值取向也是多元的,但是就整體而言,人們的利益關係是建立在以公有制爲主體的所有制關係之上的。因此,必然要求人們在觀念形態(包括價值觀)方面,作出一定的價值選擇;要求社會主體必須堅持一元化的價值導向,即爲人民服務和集體主義的價值導向,這是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本質特徵相聯繫的一種價值導向,它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全體人民中倡導爲人民服務和集體主義精神,才能正確處理個人與國家、集體的關係,才能有效地扺制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滋長蔓延。
從社會個體成員來説,道德價值取向是多種多樣的;從社會整體來説,道德價值導向必須是一元的、統一的。社會的統一道德價值導向,不僅要在多樣化的道德關係中,選擇和昇華出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準則,以便引導社會道德的基本走向,確定社會道德風貌的主流;而且要在這一方面上,把社會成員的不同道德要求統一起來,即把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結合起來。堅持道德價值取向與道德價值導向的統一,同時,要堅持主旋律與多樣化的統一。弘揚主旋律,就是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綫指導下,大力倡導一切有利於發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導一切有利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導靠誠實勞動争取美好社會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我國社會發展的主流方面,社會生活中的諸多光明、積極、健康的内容,應當在我們的道德教育中得到真實反映和充分體現,佔據主導地位。我國正處於廣泛深刻的變革時期,社會道德生活不可能風平浪静,這就需要在道德建設中弘揚主旋律。主旋律鮮明有力,大環境健康向上,就能振奮人們的精神,鼓勵群衆的鬥志,凝聚民族的力量,激發社會的活力。這既是道德建設的目標之一,又能爲道德建設創造更爲有利的條件。
在傳統社會或計劃經濟體制下,人們取得生活資料、支配生活資料的方式,就業、休閒、娱樂、消費的方式,一般都比較單調劃一。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逐步完善,則打破了原有的生活模式,人們的精神生活日益向多樣化方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爲人們破除舊的思想道德觀念,樹立新的思想道德觀念,提高人的獨立自主性和選擇、實現人生價值,創造了越來越多的有利條件。這就要求我們在道德建設中,采取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形式,以適應人們道德境界的層次性和社會生活豐富多彩的要求。但在操作上要突出重點,堅持主旋律與多樣化的統一。
其四,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的關係。
在道德建設上,一定要從實際出發,鼓勵先進,照顧多數,把先進性的要求同廣泛性的要求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團結和引導不同覺悟程度的人們一起向上,形成凝聚億萬人們的偉大精神力量。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先進性要求。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人類道德發展的新境界,按道德的歷史發展來説,它屬於人類歷史上最進步的共産主義道德體系。或者説,社會主義道德是共産主義道德在共産主義低級階段即社會主義階段的表現形式。在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上提出先進性的要求,就是要强調對共産主義道德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加强對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和無私奉獻的宣傳教育,加强對共産主義理想的教育等等。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廣泛性要求。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不僅包含着共産主義道德先進性的要求,而且還具有廣泛的群衆性,是在廣大人民群衆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社會公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廣泛性要求是:鼓勵和支持一切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主義生産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進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於追求真善美、扺制假醜惡、弘揚正氣的思想道德,團結和引導億萬人民積極向上,不斷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
把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結合起來。在現實生活中,道德建設中的先進性和廣泛性是既相互聯繫又相互滲透的。先進性的共産主義道德要求,往往通過廣泛性的社會主義道德要求來實現。廣泛性的道德要求的認真實踐,有利於先進性的道德在更廣的範圍内成爲現實。社會主義社會道德建設中的先進性與廣泛性的存在,一方面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政治制度决定的,特别是由生産資料所有制的多樣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我國社會主義實踐證明,道德建設的層次性是客觀存在的,主觀上無視這種道德的先進性與廣泛性、理想與現實性的存在,無助於我們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正反兩方面的教訓使我們認識到,在道德要求上不加區别、不分層次地一刀切,用最高層次的先進性和理想性的共産主義道德來要求所有群衆,勢必脱離實際,然而我們又必須提出高標準的道德來教育群衆,以促使其達到更高的思想境界。只有這樣,才能激發起人民群衆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爲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想而奮鬥。
(作者:李春秋,係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政治理論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