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構建和諧社會應注重對人自身的調節
社會和諧發展或和諧社會的構建,是以人們在利用改造自然過程中的决策和行爲與自然(資源環境)關係的和諧、與人的群體(人口)總體地與自然關係的和諧爲基礎的。因而,要使社會和諧發展,對人自身就要作兩重的調節:從人的决策和行動與自然關係的演進過程方面説就要對人改造龢利用自然(包括自身的自然)的活動作調節;從人的群體(人口)總體地與自然的關係方面説就要對人口態勢作調節;當然,這兩種調節是相互聯繫而在本質上一致的。下面就從原理、發展歷史和現實等方面作進一步的分析。
一、社會和諧發展就是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發展,而科學發展觀内涵本性地包含了對人自身的調節
建設和諧社會就是使社會能和諧地發展。這又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人與自然關係的協調和諧和人與人關係的協調和諧;如前所述前者是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礎,後者却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爲如果人與人關係不和諧就會嚴重影響人對自然的正確利用和改造,造成無數環境惡化和資源衰竭的問題,一如迄今人類工業發展史所表明的那樣。從社會學(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條件機制)方面看,要構建和諧社會,無疑需要有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並以之爲基礎建立正確的政策導向體系和道德規範體系,使社會總體地朝正確的方向發展和正常地運行;但追根溯源,這些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政策、道德等,都離不開正確理解和盡力做到人與自然關係協調和諧、人與人關係協調和諧這兩個相互聯繫的根本方面;而且,社會的和諧發展,所達到的就是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利益分配均衡,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不斷得到全面滿足,政治、經濟、文化權益得到全面保障等目標。實現這些目標,就使社會物質資源領域和精神領域綜合水平全面提高,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而所有這些都是近年黨中央所提出的科學發展觀要達到的發展目標。
胡錦濤同志指出“堅持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 “堅持以人爲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爲目標,從人民群衆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衆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全面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内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産和生産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胡錦濤:《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04年3月10日),《中國人口報》,2004年4月7日。)由此可見,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正是科學發展觀所指導的社會發展的目標。因此,社會的和諧發展就是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社會發展。
不過,我們在領會科學發展觀所强調的“發展”這一重要思想時,千萬不要忽略了另一方面的重要思想——對人自身的調節。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關鍵就在於對人自身的調節——在利用改造自然(資源環境)過程中對人的决策和行動的調節,使决策和行動能更科學合理地利用自然、經濟社會效果更好而又更能保持和提高資源環境的質量;在資源環境的特點與人的群體的相互關係上對人口態勢作調節——使人口的數量、結構、素質和分佈與資源環境的特點和總體承載力相協調。在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具體工作中,就要“着眼於充分調動人民群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胡錦濤:《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04年3月10日),《中國人口報》,2004年4月7日。),一個重要的方面也是爲了動員群衆認識這種主動調節人自身的活動、調節人口態勢的重要意義。
所以,從原理上説,建設和諧社會,或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協調發展,是一刻也不能停止對人自身的調節的。
二、中國共産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形成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一直注重對人口態勢瞭解和調節
兩千多年前儒家提出“天下爲公”的“大同世界”,就是一種和諧社會的理想。中國共産黨用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又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積累成功的經驗和總結失敗的教訓,到今天能在完整的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進行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其實也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在進行革命鬥争的艱苦歲月中,爲着革命的勝利,中國共産黨一直關注着全國和解放區的人口狀况,以之作爲决定革命鬥争的方針、政策、方法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産黨成爲世界上最多人口國家的執政政黨,在建設社會主義各項工作中關注人口狀况、人口態勢就更顯經常和突出。中國共産黨的第八次代表大會是黨在全國執政後召開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大會確定了一條走中國自己建設道路的正確路綫,提出了全面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八大的决策總起來説是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陳麗華等:《中共歷次代表大會焦點寫真》,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版。)也可以説是黨執政後在國家發展問題上關於科學發展觀的初步總結。如1955年,毛澤東主席在《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一文就注意到中國的基本國情是人口衆多,已耕的土地不足,時有灾荒和經營方法落後;(《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重印,第179頁。)1956年初,當時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人對中央各部的工作進行了系統的、深入細緻的調研,集思廣益,得出了對當時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最高水平的認識,最後由毛澤東主席在《論十大關係》一文中作了科學的概括和總結,成爲指導黨的“八大”政治報告撰寫的重要思想。《論十大關係》中所論述的是適合當時中國國情的、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思想原則。這些原則,實質上是要對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沿海與内地,經濟與國防,國家、生産單位和個人,中央與地方,漢族和少數民族,中國與外國等十個方面的關係進行協調、統籌。應該説,這其實是今天科學發展觀中“五個統籌”的一個重要思想淵源。這十個方面關係的論述,如在對“國家、生産單位和生産者個人關係”的論述中,明確説明,“……都必須兼顧,不能只顧一頭”,説“這是一個關係到六億人民的大問題,必須在全黨和全國人民中間反復進行教育”;又如在對“漢族和少數民族關係”的論述中,在説明漢族人口占壓倒優勢而少數民族占的地方大的現實後,詼諧地歸納説,“我們説中國地大物博,人口衆多,實際上是漢族‘人口衆多’,少數民族‘地大物博’”。(《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重印,第272—275頁。)在這樣一些正確思想原則指導下,“八大”前後一段時間内,全國各方面的工作很有成效,整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也取得了大進步。
黨在十一届三中全會後,《論十大關係》中所表述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思想在新的階段裏得到了充分的運用和發展,並經歷“全面開創新局面”的十二大、“繪製改革的藍圖”的十三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走向”的十四大、“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的十五大和按“‘三個代表’要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十六大,(陳麗華等:《中共歷次代表大會焦點寫真》,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版。)在全黨上下總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完整深刻的科學發展觀。
黨的十二大首次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思想文化建設作爲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並提出了在建設高度的物質文明的同時還要大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包括文化建設和思想建設);在經濟發展總體設想中强調了兼顧發展的速度和效益;兼顧發展生産和改善人民生活;在提出經濟發展“翻兩番”的目標時注意人口態勢,提出力争在20世紀末把全國人口控制在12億之内。
黨的十三大重申了十一届三中全會以來的改革開放决策,比較系統地論述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明確概括和全面闡述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路綫“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繪製了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藍圖。提出“人口控制、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是關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沿着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987年)。)
黨的十四大報告指出,(要)“認真執行控制人口增長和加强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必須確保實現既定的人口目標,堅持優生優育,提高人口質量。重視人口老齡化問題,……要增强全民族的環境意識……。”(《中國共産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1992年)。)
十五大指出:“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給資源環境帶來巨大壓力”,“我國是人口衆多,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五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997年)。)
黨的十六大提出:“必須把可持續發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堅持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和保護資源的國策。穩定低生育水平。合理開發和節約使用各種自然資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産黨第16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02年)。)
總之,從八大到十六大,再到十六届三中全會和去年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黨的科學發展觀的形成過程一直没有離開過對人口態勢的關注和調節,而社會建設偉大成就特别是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成就的取得,是與對人自身生産生活活動的調節、對人口勢態的調節分不開的。
三、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調節人口態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建設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
我們沿着正確的發展方向前進,已初步建成了小康社會,那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初步基礎;而在新世紀新階段中我們面臨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現實,對人自身的調節更要達到新的水平。
(一)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根本目標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而使社會可持續發展,但其逐步達到目標是漸進的、復雜的和綜合的,都與人口態勢有極密切的聯繫。
所謂人與自然的和諧可以這樣地理解:人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資源環境)創造社會經濟資源並享用這些創造的進程與自然本身在承受人及其活動總量之下保持其原有的順利演進趨勢兩者並行不悖而永續演進。歷史證明,人口群體在利用資源環境既創造自己的社會生活又延續發展自身群體過程中起碼遵循兩個基本規律:一是人口群體自身的數量和自然結構變動規律;二是勞動人口群體的行業和職業結構變動規律;兩者都隨着人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對自然(包括資源環境和人自身兩者)認識的加深和掌握技術手段的進步而變化。另外還有在這個過程中因人對自身群體的教育而出現的群體素質及其結構的發展變化規律和在人利用資源環境過程中人們對地點和崗位選擇而出現的人口群體空間分佈規律。
某一區域要向人與自然和諧的目標前進,就是要使人口群體自身及其活動的總體方式(量和質)不要引起該區域的生態退化反而應使之順利發展而有利於永續演進。一般情况下,問題出現在人口群體總量大且增長過快和人的活動總體方式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上,既破壞自然又影響經濟社會的順利發展(只有少數情况是問題表現在人口群體總量太少,不能及時有效利用資源造成資源浪費)。所以,一般首先要做的是控制人口群體的增加速度從而控制人口群體的總量,以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而保障經濟和社會的順利發展。但控制人口群體增速從根本上説就是控制人口的出生率或生育率,這就使人口的年齡結構變化(低年齡組人口比例减少),又因追求低死亡率是社會發展的基本目標之一,而隨着高年齡組死亡率的降低更爲顯著而使高年齡組人口比例昇高;如果在控制人口群體增速過程中有性别偏好(如重男輕女),又會使性别結構發生變化。
不僅如此,無論人口群體的數量是否要控制和受控制,人口群體在一定的社會制度因素下對資源環境的利用會隨人們對自然(包括自身的自然)認識深化和生産力的提高而使群體自身的行業——職業結構復雜化;同時,人們爲了使群體適應自身這種行業-職業結構變化的要求而對群體自身進行教育和培訓,這又使人口群體的素質結構變得復雜。
此外,由於地球表層不同區域自然環境各自的特殊性以及在其基礎上同樣出現的人文環境的區域特殊性,不但使不同的區域的人口群體數量多寡不同,而且經濟系統各區域需要的勞動或能爲人們提供的職業和崗位也復雜多樣或存在差别,這勢必引起人們在選擇各自的工作崗位和居住地過程中在不同區域的遷移和流動而形成不同的群體區域分佈態勢。
(二)調節人口態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説明,按科學發展觀要求調節人口態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和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
上一階段我國人口態勢調節的總體情况可用“我國人口轉變從人口統計的主要指標數字看已經完成”一語來概括和理解。這也就是,在經濟和社會進步使死亡率降到低水平後不久,在滯後不多就開始的强有力的政策誘導下,在相同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人口出生率也已降到了低水平。這時的人口態勢特點是:規模很大且增速也快的人口在增速和規模上已受到了較好的控制,在人口自然增長率低的同時,低年齡組人口(兒童和少年等)比例已降得較低故少年負擔係數已較小;而高年齡組人口(60歲以上)比例尚未有太大的昇高,僅是初步進入老齡化階段,因而老年負擔係數還不算高。但由於在降低出生率過程中對重男輕女的傳統性别偏向觀念糾正遠不理想因而在青少年人口中出現男女性别結構不平衡(男多女少);另外,由於在人的發展投資方面投入不足,(《人口研究》編輯部:《論以人爲本》,《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故人口的平均素質不高,結構也不盡合理。與此同時,農村衆多的勞動力和人口隨迅速的經濟發展向投資和産業布局的聚集地(城鎮特别是東部沿海城市)流遷和聚集。
可以把我國人口態勢的調節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表述如下:20多年實行計劃生育直接地取得了累計少生3億多人的人口效益,從總體上緩解社會經濟發展的沉重壓力,有力地支持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在宏觀經濟層面,計劃生育調節减少的出生人口爲家庭和國家累計共减少7.4萬億元的未成年人口社會撫養費,這對增加社會積累(儲蓄率提高)從而對經濟增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計劃生育對人口調節作用也取得了减輕就業壓力、改善教育和健康狀况、增加人力資本、提高婦女地位等社會效益;還取得了减輕總體人口對資源環境壓力的效果,在維護生態環境、保障生存條件方面取得了資源環境效益。(楊魁孚等:《中國計劃生育效益與投入》,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特别地,由於在30年左右的時間内走完發達國家百年才能完成的人口轉變途程,這一過程中總撫養比迅速降低(少兒撫養比下降快而老年撫養比增加慢),就使得在20多年内保持着一個勞動年齡人口高比例的人口。而在改革開放政策和較低層次産業基礎上迅速擴展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對這一龐大的勞動力資源的利用,就創造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速增長的經濟奇迹。(蔡昉:《人口轉變、人口紅利與經濟增長可持續性》,《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而且,無論我國社會其他方面進步和人的發展的工作做得是否充分,其發展的基礎都是建立在這一“人口紅利”的經濟奇迹之上的。
廣東的情况也與全國類似,只是人口轉變速度比全國稍慢,也可以説是在條件較爲復雜的情况下對人口規模與增速的調節力度稍遜,但廣東在政策和地理區位雙重優勢之下,對勞動力資源的利用則比人口遷出(流出)省份好得多,也即多分享了全國經濟發展中的“人口紅利”。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過程中對人口態勢的調節與上一階段相比基礎不同任務也不同。
如果説,上一階段在人口出生率高的情况下通過計劃生育的有力調節,使得少年撫養係數較快下降而使人口總體上進入勞動年齡人口比例高的階段,那麽,在新的階段中,這一勞動年齡人口的高比例將因人口老齡化加速老年撫養係數的增大而較快地下降。爲了延緩這一“人口紅利”的式微,我們將需要很不一樣的人口出生調節政策和精妙的調節手段。
如果説,上一階段在改革開放初期由經濟發展基礎决定的勞動密集型産業擴展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勞動力人口的行業-職業結構的變化,那麽,在新的階段中,産業的逐步昇級及在地域上的轉移就要求我們從總體、戰略的角度考慮産業的發展和布局與勞動力人口行業——職業結構的匹配。
如果説,上一階段因資源有限和認識不充分對人口素質結構的調節力度不足計劃欠周詳,那麽,新階段中這一方面的調節就要更重視、要有更詳細的、與産業發展和布局、與勞動力人口行業—職業結構匹配得更好的計劃。
如果説,上一階段勞動力和人口在城鄉間、區域間的流動和遷移帶有更多的自發性而使城鎮化過程的無序性較明顯的話,那麽,在新階段中,對人口流遷和城鎮化過程就應有更高瞻遠矚的、從節約資源和提高社會經濟系統運作效率出發的城鎮化發展戰略和規劃,以便能最大限度地减輕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和能最充分地利用不同層次的勞動力資源。
廣東的情况與全國是類似的,只是由於改革開放以來總的發展略爲領前一步,故在産業結構的昇級和轉移方面要有早一點和略超前一點的考慮。而且,在“9+2”區域發展戰略架構將要實施之際,産業發展和人口調節也要與這一戰略架構的實施相結合。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要加强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制訂人口中長期發展規劃”,對人口態勢各方面的調節,也就應是規劃所包含的内容,也可以説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和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和全局性工作。
四、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和諧社會,就要做到上下一心,各方聯手,對人自身進行調節
人口態勢與科學發展觀目標之間有緊密的聯繫,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調節人口態勢就直接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工作之一,也就有助於國家的發展進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而使社會和諧地發展。這應當是好理解的了。但目前按相當多人的認識,可能會認爲,對人口態勢的調節只是領導幹部的事;即使一些國家幹部隊伍中的人,也可能認爲只是人口與計劃生育部門的事,和自己關係不大。我們要在原理上弄清楚,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是要靠所有人各自和共同地調節人們的生産和生活活動,從而也就調節總體人口態勢來達到的。
(一)群衆路綫是黨的根本工作方法,當前貫徹群衆路綫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之一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胡錦濤指出,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人口資源環境工作,“要牢固樹立以人爲本的觀念,……一定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爲出發點和落脚點。要着眼於充分調動人民群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胡錦濤:《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04年3月10日),《中國人口報》,2004年4月7日。)這就是説,今天我們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也一樣要堅持黨的群衆路綫,要使群衆充分認識自己的利益所在,充分發揮群衆的首創精神。
如果我們同意落實科學發展觀對人口態勢的調節大致包含人口的數量增减快慢及其自然結構變化,勞動力人口的産業—職業結構變化、人口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結構變化,人口的地區和城鄉分佈變化等幾個主要方面,那麽,貫徹群衆路綫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調節人口態勢這些方面的人口特徵都是相互關聯的并且都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决策有關,在這一點上要進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讓大家都明白,各自的工作合起來是一個發展系統的良性運行。各自做好所負擔的工作就是爲這個發展系統運行良好而負起責任,因而個人在生産和生活活動的决策和行動就要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二)人人在受發展成果之惠之前,都應是取得發展成果勞動的參與者。
除了從貫徹群衆路綫的角度看調節人口態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應上下一心,各方聯手的必要性之外,還應從科學發展觀内涵的角度看這種必要性(當然,兩個角度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科學發展觀的一切發展都是以人爲本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各地區、各方面發展都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總之,一切發展的成果,都要惠及全體人民。但是,要做到所有這些,要做好這些,也是靠全體人民努力的,是靠調動人民群衆(包括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這是發展以人爲本的另一個方面。作爲領導幹部,在調節人口態勢落實科學發展觀工作中當然主要地負有綜觀全局、把握發展方向、提出根本戰略的責任,但領導幹部的决策和把握必須先有“從群衆中來”的過程,才能保证其“到群衆中去”實施時較爲正確和較少犯錯而貽誤大局;且其决策也只有“到群衆中去”實踐才能産生預期的效果。因此,領導幹部是離不開一般幹部和廣大群衆支持的,所以説要“上下一心”。
廣大群衆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除向幹部和政府機關反映自己的意見外,更有責任規範自己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行爲,按已决定了的國家發展决策去指導自己的行動是總的要求。至於各種具體要求,則是很復雜的,要靠自己提高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去判斷和選擇。如在正確認識科學發展觀基礎上規範自己的生育行爲,使婚育新風吹遍千家萬户,就能有效地做到“穩定低生育水平”。又如艾滋病肆虐漸烈,2003年“非典”疾病又猖獗一時,這些現象是與人口發展、人口態勢有關的,却都可以通過提高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來分析判斷和選擇自己的行爲模式。
總之,只要能做到上下一心,各方聯手,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各方面工作,包括對人自身的各種活動、人口態勢的調節,就都能够做好,就能建成各方面都協調發展的和諧社會。
(作者:鐘逢干,係中山大學政務學院人口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