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建設和諧廣東“六要論”


  和諧社會的實質是人的内在需要與外部可能性之間的平衡。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不同學者有不同的概括,馬克思主義認爲,人的需要包括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兩個方面;西方心理學家馬斯洛則提出了需要層次論,把人的需要分爲五個層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盡管人的需要很豐富,但最根本的需要是經濟利益,這是滿足其他需要的基礎。馬克思一針見血地指出:“人們奮鬥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建設和諧廣東首先要滿足人的物質需要,讓社會成員得到基本生活的滿足。對此,筆者從以下六個方面來認識,稱爲“六要論”。即“蛋糕”要做大、成本要降低、質量要提高、區域要協調、分配要合理、個人要知足。

  一、“蛋糕”要做大

  經濟學家往往把國民收入總量比喻成“蛋糕”,只有把“蛋糕”做大才有可能盡量滿足全體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否則就是空談。做大“蛋糕”就是要實現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發展是第一要務。只有實現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才能爲解决一切不和諧問題提供物質保障。同時,只有實現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才能逐步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西方經濟學認爲,在人的收入達到一定程度後,他就會開始放鬆對經濟利益的追求,把剩餘的時間和精力轉到文化、娱樂、休閒等方面。可見,做大“蛋糕”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和前提。我省經濟實力强,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前列。26年來,我省人均GDP從369元增加到近20000元,其中珠三角地區已突破5000美元。今後,需要繼續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進一步做大“蛋糕”。

  如何繼續做大“蛋糕”?最主要的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首先,突破資源瓶頸對廣東經濟發展的制約。發展經濟必須依靠資源,廣東的資源壓力日益加劇。廣東的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027公頃,不及全國平均數的一半,低於聯合國劃定的0.053公頃的警戒綫。廣東人均佔有水資源量爲2100立方米,低於全國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平。廣東人均擁有的資源量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20,能源自給率不足10%,94%以上的能源需要由外省購進或進口解决。面對資源的壓力,廣東加快推進電廠電網項目建設,突出抓好土地、森林、水、礦産、能源、主要原材料的綜合利用,大力開發建設水電和風電,緩解能源、資源約束矛盾。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廣東要高度重視資源節約,全力建設節約型社會。在這方面,黨政機關要帶頭節約用地、節約用電、節約用水、節約用油以及節約辦公費用,爲全社會作出表率。要從我省實際出發,注重發展綜合能耗較低的産業;要建立節約型社會體系;要制定合理的戰略性資源的節約標準和政策;建立資源節約管理系統。努力改變廣東的資源高消耗狀况。

  其次,大力發展第三産業。從廣東的三次産業比重來看,第三産業的發展空間最大。2004年,我省第三産業在GDP中的比重占36.8%,而目前世界上最低水平組的國家的服務業占GDP比重爲45%,最高水平組的達到了70%。第三産業能耗低、産值高,適合我省能源短缺的實際。因此,廣東要特别重視第三産業的發展。

  再次,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廣東作爲經濟大省和資源小省,發展循環經濟是緩解資源瓶頸制約的重要途徑。在這方面,廣東要加强對發展循環經濟的專題研究,加快制訂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規劃及實施方案;要選擇見效快、程序相對簡單的部門、行業或企業進行試點,以培養典型,爲全社會提供示範;要不斷總結試點單位發展循環經濟的經驗,逐步加以推廣;要制定和完善有利於發展循環經濟的財政、税收、投資、價格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規;要建立有利於發展循環經濟的制度和機制。

  最後,努力提高對外開放的新水平。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經濟領先全國,很大程度上在於廣東的對外開放程度高。這方面,廣東具有明顯的優勢。在新的形勢下,要加快廣東經濟發展,需要進一步提高廣東對外開放的水平。在這方面,廣東要繼續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利用華僑衆多的優勢,努力以僑引資;走集約經營道路,提高出口競争力;利用比較優勢,鼓勵和引導企業“走出去”;積極應對知識産權調查、反傾銷等,提高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能力。

  二、成本要降低

  “蛋糕”要做大,但必須要注意降低成本。只有用低成本來推動經濟發展,經濟效益才能提高。否則,即使經濟總量再大,人民生活水平也難以得到提高。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依靠耗費大量資源來加快經濟發展,經濟總量雖然在不斷擴大,但經濟效益並不理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目前資源利用率低20-30%,單位産品耗能高40%。資料表明,目前我國萬元生産總值的能耗是美國的3倍、日本的6倍、韓國的4.5倍;鋼耗是美國的5.8倍、日本的2.7倍。這種高投入、高消耗、低産出的情况,我省也不例外。改革開放20多年來,廣東年均GDP增長率爲13.5%,但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長23.1%,比GDP增長率高出近10個百分點。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拉動的經濟增長,必然是低效率,目前,我省的工業勞動生産率只相當於美國的1/8、日本的1/5和韓國的1/2。2003年全省工業資産貢獻率爲10.4%,低於全國10.5%的水平;成本利潤率爲5.3%,低於全國6.3%的水平。

  廣東經濟發展如何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

  要降低成本,首先必須瞭解造成高成本的原因。經濟發展的高成本、低效率和低效益是一個全國性的問題,只不過廣東更爲突出。其主要原因是相同的。這就是長期以來,我國國有經濟産權不明晰,浪費損失無人痛心,這就必然造成高成本。因此,要降低成本從根本上來説,就是要深化改革,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微觀基礎和宏觀體制。從微觀基礎來説,企業是其主要的載體。在這方面:一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利用其産權明晰、浪費少的特徵,爲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夯實所有制基礎。二要深化國有經濟改革。我國國有經濟所有者缺位,致使浪費嚴重,成本居高不下。因此,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通過股份制改造,明晰産權,從根本上杜絶體制性浪費。從宏觀體制來看,同樣要從明晰産權出發,杜絶體制性浪費。在這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改革財政和投融資體制。我國傳統的財政和投融資體制使投資者熱衷於“跑部向錢”,争貸款、争項目、争審批,拿到錢後可以不負責任地使用,這就必然造成嚴重浪費。因此,要建立財政資金在行政、事業單位投入和公共産品投入的績效評價制度;要建立投融資責任制,以從根本上杜絶高成本之源。

  同時,要切實實行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實質是浪費型經濟增長方式。在這方面,我們要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要調整産業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效;要增强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科技貢獻率;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使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同時得到提高。

  三、質量要提高

  要做出高質量的“蛋糕”,就是要提高經濟增長質量。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單有總量擴大,没有質量提高,必然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從而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最終影響國家龢民族的興旺發達。這樣發展經濟又怎麽能實現和諧呢?當前,我國産品質量差、工程質量差、服務質量差、環境質量差的問題十分嚴重。假冒僞劣産品大有蔓延的趨勢,幾乎四處可見。據透露,從2001年4月到2004年10月底,國家質檢總局查獲的假冒僞劣産品貨值111億元,保守估計,市場上假冒産品總額超過1370億元。全國每天約有1億噸污水直接排入水體。全國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質受到污染。經濟建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近3000億元。珠江口是全國僅次於渤海灣的第二嚴重污染水域。我省63%的國土面積屬國家酸雨控制區,2003年酸雨頻率高達55.7%,是世界酸雨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經濟發展中的低質量問題,對人民群衆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劣質、有毒、有害的食品、藥品造成的人員傷亡事件時有發生;不少地方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不僅影響了經濟的發展,而且危害了人們的健康;各種假冒僞劣行爲防不勝防,致使人與人之間無誠信可言,有的地方甚至因此而産生讎視、對抗和衝突。全國是這樣,廣東也不例外。這些對建設和諧社會都是極爲不利的。可見,對此必須高度重視。那麽,應如何提高經濟增長質量?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爲本。以人爲本最根本的就是要珍惜、愛護、保護人的生命,保障人的安全,促進人的健康。這是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現實經濟生活中的質量問題却恰恰相反,許多假冒僞劣商品和嚴重的環境問題不僅影響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有的還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有的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須高度重視。在這方面,特别要强調的是各級幹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現實生活中存在的這些問題與不少幹部的錯誤政績觀有關。長期以來,我們不少幹部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爲了實現GDP的增長目標,不惜以破壞環境爲代價,有的地方幹部爲發展本地經濟,甚至容忍本地出現的許多違法生産經營行爲,對制假販假、以鄰爲壑等行爲采取地方保護主義的做法,這就爲經濟的低質量增長起了黑保護傘的作用。因此,領導幹部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真正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係、利爲民所謀。要使廣大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過去通過GDP考核幹部的做法,采用現在有的學者提出的用“緑色GDP”考核幹部政績;同時,要迅速實行中組部提出的考核幹部政績要審查政績成本的做法。

  其次,切實加强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我國經濟增長質量差,與法制不嚴有着密切的關係。在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方面,我們既有無法可依的問題,如我國生産、建設、服務等領域,有關涉及質量方面問題的,就存在無法可依的現象;也有有法不依的問題,許多生産經營者根本不懂法律、有的是懂得法律也不執行;還有執法不嚴的問題,不少地方對違法者采取“以政代法”、“以情代法”、“以錢代法”、“以言代法”的做法,致使違法者無所顧忌,甚至變本加厲。更有違法不究的問題,存在這方面的問題有的是因爲有些地方政府采取地方保護主義的做法,有的是因爲某些執法機關執法不力或其他原因。法制不健全,導致經濟低質量問題難以遏制,有的地方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因此,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必須加强法制建設,切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再次,通過提高人的道德素質來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經濟增長質量的好壞最終取决於人的素質,尤其是道德素質。工業發達國家的質量管理的經驗告訴人們:品不良在於心不正。我國經濟增長質量差,很大程度上與人的道德滑坡有關係。資料顯示:全國質量事故的60%是因爲職工崗位意識不强造成的。在現實生活中,假藥、假酒會害人致死,偷工减料的房屋、橋樑的後果不堪設想,等等。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但利欲熏心的缺德者却敢於爲之。可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必須提高人的素質。在這方面,我們一定要按照黨中央制定的“依法治國”的方針,通過加强宣傳和教育,切實提高人的道德素養。

  四、區域要協調

  廣東區域發展不協調的現象十分突出,可以概括爲“一個廣東、三個世界”。第一世界是以廣州、深圳爲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社會相當發達,廣東86%的財富聚集於此;第二世界是東西兩翼地區,發展水平不如珠江三角洲地區,但地理位置較好,發展前景看好;第三世界就是粤北山區50個縣,不僅發展滯後,而且自然條件差。從人均國内生産總值來看,2002年珠江三角洲是34295元,東西兩翼是8344元,山區縣是6558元,珠江三角洲的人均國内生産總值分别是東西兩翼和山區縣的4.11和5.23倍;從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年末餘額看,珠江三角洲分别是兩翼和山區縣的5.39和7.87倍;從城鎮化水平來看,珠江三角洲地區於2000年底達到72.7%,而山區的清遠市僅爲33.7%;從農民收入看,廣州、深圳兩地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别是山區縣的1.95倍和3.02倍,分别是山區連南縣的2.70和4.17倍。此外,在科技教育水平、醫療衛生、體育等方面區域差距也很大。

  協調區域發展,要把加快山區、老少邊窮地區發展作爲協調區域發展的重點,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首先,要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爲落後地區提供財力支持。我省有些地區財政相當薄弱,無力執行義務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職能;有的山區縣已經連續幾年没有能力補發幹部職工的政策性調資了。省級政府應承擔免費義務教育經費,减輕縣級財政負擔;要以社會平均收入水平作爲轉移支付的標準,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扶持;要减少財政管理層級,實行縣財省管、鎮財縣管制度;要嚴肅財經紀律,確保轉移資金落到實處。

  其次,留住人才、引進人才。人才是事業興衰成敗的關鍵,落後地區加快發展需要大量優秀人才。長期以來,落後山區的優秀青年大都通過考試進入了城市,他們極少回鄉工作,發達地區和大城市的人才又不願去山區工作,這就必然使得山區人才缺乏。這種狀况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山區永遠難以改變落後狀况。考慮這一狀况,筆者建議,由省財政拿出專款供貧困地區學生完成學業,同時簽訂畢業回鄉服務的協議,把本地出生的人才留住一部分。同時組織人事部門要選拔一些得力幹部到落後地區任職,爲當地發展提供組織保障。此外,要促進各種要素自由流動,特别是勞動力要素流動,使落後地區實現“兩進兩出”,即路要進去,物要出來;錢要進去,大量隱性失業人口要出來。

  最後,發揮後發優勢,發展特色産業。落後地區要把發達地區多年來發展經濟的寶貴經驗借鑒過來,將發達地區的成熟機制、管理模式“拿來”,爲我所用。不少落後地區也是一些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旅遊資源豐富,應大力發展民族風情旅遊産業。我省經濟發展水平高,旅遊市場很大,完全可以加快開發。還要利用勞動力相對廉價的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接收發達地區的産業轉移。

  五、分配要合理

  合理分配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根本。古今中外,人類的一切矛盾、衝突,乃至戰争,無不根源於經濟利益,很大程度上在於分配不合理。合理分配不是搞平均主義;搞平均主義没有差距,如同没有落差的水,不能流動,只能是一潭死水,毫無生機和活力;没有生機和活力的經濟就没有效率,也就不能很好地發展。但收入差距不能過大,收入差距過大就猶如落差很大的水,會産生很大的衝擊力,引發社會不和諧。所謂合理分配就是指堅持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根據不同人群、階層、行業、部門、地區的勞動效率及貢獻大小,形成具有適當差距的分配格局。

  目前,我省存在諸如不同人群、階層、部門、行業、地區之間的不和諧問題,其根本原因是分配不合理。具體表現爲:一是城鄉收入差距急劇擴大。2004年廣東省城鄉收入差距達到3.12∶1,如果把城市的許多補貼也算進個人收入,城鄉差距達到了6∶1。二是區域收入差距懸殊。粤西地區縣級公務員最高工資額(含補貼)1654元(正處級),最低工資額(含補貼)750元(辦事員),最高補貼是341.4元,最低補貼僅是271.4元,公務員平均工資額爲880元左右。然而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等發達地方區級市一般公務員工資都在4000元左右,後者是前者的4倍。

  三是行業收入差距過大。其突出表現是壟斷性行業與非壟斷性行業收入差距過大。工資排在前列的是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産和供應部門、金融保險、郵電通訊和房地産等壟斷性行業或者壟斷競争性行業;排在後列的是農林牧漁業、採掘業、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業。2003年平均工資最高行業收入水平是最低行業的數十倍。全國的情况是這樣,廣東更爲突出。四是不同人群收入差距驚人。一些企業老總、作家、藝術工作者、運動員、高校部分教師、外企工作人員比外來打工者、下崗失業人員的收入要高數百倍甚至上千倍。資料顯示:10多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民工工資僅增加了68元錢,若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工資是下降的。他(她)們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人格尊嚴屢屢遭到侵犯,這些已經在他(她)們心靈深處留下了傷痕。五是職務消費擴大了人群收入差距。我國每年公款喫喝、公車消費、公款旅遊三項耗資近萬億元,這些主要是有一定職務的人消費的,廣大平民百姓無緣沾邊。六是灰色收入使少數人不勞而富。一部分掌握一定權利的人以權謀私、貪污受賄、權錢交易,他們不勞而獲,迅速暴富。這是廣大人民群衆最爲切齒痛恨的。凡此又怎麽能够和諧?如何實現合理分配?

  首先,要堅持以人爲本,建立合理的分配體制。政府要努力建立合理的分配體制,使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要以法律形式保证打工者的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切實維護農民合法利益,努力促進農民增收。各級財政要有計劃地加大對農村、農業的基本建設投資;科技部門要爲農村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技服務;有關部門要依法保障農民對土地承包經營的各項權利,將征地、拆遷地補貼如數付給農民;要采取多種措施,積極促進農民增收。

  其次,要積極利用税收杠杆,調節過高收入。國外調節過高收入的主要方法是征收高額累進税,加强税收監管,應徵盡征,不留死角。

  再次,加强制度和法制建設,杜絶非法收入。要深化經濟體制和行政體制改革,明晰産權,加强監督,嚴格規範職務消費;同時加强法制建設,嚴厲打擊以權謀私、貪污受賄等違法犯罪行爲,防止財富通過非法途徑向少數人集中。

  最後,要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構建社會穩定的安全網。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是和諧社會所必須的條件之一。當前的主要任務是要加快“低保”建設,確保下崗職工、貧困農民等各類貧困人口享受“低保”。

  六、個人要知足

  構建和諧社會,除了做大“蛋糕”,實現合理分配,還有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人要知足。按照西方經濟學家的經濟人假設,人都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追求最大的經濟利益;根據美國學者布坎南等人的公共選擇理論,政治人也同樣追求利益最大化。可見,人對自身利益的追求是無止境的,無論哪個階層的人都一樣。但是,整個社會的財富是有限的,無法充分滿足每個人的需要。因此,人的經濟行爲要理智,不能無限制地追求財富。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物質財富的本質猶如人的器官的延長,是用來爲滿足自身需要服務的。從現實情况看,每個人只能得到有限的滿足,事實上没有哪一個人的欲望得到了充分地滿足。

  從我國實際來看,由於人口衆多,經濟發展水平低,我們不能苛求財富,只要和過去相比逐步有所改善和提高,就要感到滿足,不能没有節制。事實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廣大人民群衆的生活狀况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照理講應該很有滿足感。一些人之所以不滿足,除了社會存在分配不合理和腐敗現象外,還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他們脱離了中國的實際,常常將我國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總覺得不滿足。應該看到,一個基本事實是我國人口多。温家寶總理説,13億是個龐大的數字,如果用乘數,任何小問題乘以13億最後會成爲一個非常龐大的問題;而任何總數在除以13億時,則只是個微小的數字。由於人口衆多,即便中國經濟總量達到美國的程度,人均GDP也只有美國的1/7。因此,我們不可能總是與外國相比,而要以歷史的眼光和過去相比。另一方面,現在不少人總是感到不滿足,還與傳統文化缺失、信念空虚、不能反省和自律有關。近百年來,我們從根本上否定了傳統文化,這就使人不懂得行爲規範;改革開放之前,由於左的思想的影響,形成的不少信念違反人的本性,要不導致人走向極端,要不人們根本不能接受;當改革開放使人們覺醒和人性復歸時,人們的行爲却失去了指規。這會使不少人的行爲如脱繮的野馬,决堤的洪水,很容易泛濫成灾。事實證明,没有正確思想指導人的行動,人不能反省和自律,就會私慾膨脹、物慾横流,社會會出現十分可怕的局面。這是導致今天諸多社會不和諧問題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根源。

  要使人知足,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加强道德建設。道德是人類精神的自律,是調節人與人之間利益關係的行爲規範。如果人没有自律,誰都總是覺得别人、社會欠他的多,他理所應當向社會索取,社會就難以和諧;如果人没有自我規範就會不擇手段去滿足自我需要,那麽,社會就無法和諧。因此,要結合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活動,教育廣大幹部群衆加强道德修養,正確對待財富,提倡奉獻精神。

  其次,無論單位或個人,想問題、辦事情都要遵循節約的原則。人之不知足,客觀上是因爲財富有限,無法充分滿足人們的需要。節約是經濟的永恒主題,因爲“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節儉能够使有限的財富充分發揮作用。節儉能使個人不妄求財富,對社會能够减少衝突,對個人能遠灾避禍。

  再次,每個人對財富的要求應以滿足自己一生爲主,不要過多地爲子孫後代積累財富。不少人的不知足,不僅爲自己,而且要爲子孫後代積累財富。這是不必要的,先賢林則徐曾經説過,“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麽?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麽?愚而多財,益增其過。”他的話是很有道理的。所以,現在東南亞國家的不少政要人物都相約不爲子孫後代積累財富。

  再其次,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尋找促使人們心理平衡的理論,讓人知足。我國傳統文化注重個人修養,强調自律,要求人們知足,對人的心理平衡是一劑很好的良藥。古語曰:知足者長樂。明朝學者馮夢龍有詩雲:飽三餐飯常知足,得一帆風便可收;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幾時休?筆者也認爲:收入够花應知足,榮譽見好便可收。鈎心鬥角何時了,争名奪利幾時休?人生苦短和爲貴,莫將怨恨記心頭。

  最後,通過法制限制人的私慾膨脹,阻止一些人通過違法途徑獲取利益。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也是有限的,因此,要藉助法制的力量來限制一些人爲滿足一己私慾而可能導致社會的不和諧行爲。在這方面,不少發達國家的經驗值得借鑒。例如,在打擊假冒僞劣行爲方面,美國的法律規定生産、批發、銷售假冒商品均屬有罪,對生産者、經營者處以25萬美元以上和100萬美元以下的罰款,並處以5年以上的監禁;如有假冒前科的,罰款額可達500萬美元,監禁20年。法國規定,假冒違法者可判處2年監禁,罰款100萬法郎。西班牙的規定是,假冒違法者可按情節分爲輕、重、嚴3種,罰款額分别爲4000、2萬、80萬美元,罰款額可超過商品實價的5倍,並處刑罰和勒令關閉工廠。

  總之,如果人没有自律、不知足,任其私慾膨脹,任其不擇手段滿足一己私慾,那麽,社會不但不會和諧,而且會陷入矛盾、讎視、兇殺、衝突乃至戰火之中。

  (作者:黄鐵苗,係廣東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