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吳貽弓:傳統與發展的關係是永遠談不完的話題
經濟發展之後,文化發展不能滯後得太厲害。
不能把文化的某些低端的表現,變成主流。
不應用誇張的方式,向世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娛樂不應該最後完全掩蓋文化底蘊。
——吳貽弓
文化如何與經濟同步發展,成爲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的話題,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如何通過各種藝術形式表現傳統文化,並讓當代人乃至後人承繼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也是頗值人們思考的問題。本刋記者二○○六年三月在人民大會堂專訪了善拍懷舊文化題材的著名電影導演、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吳貽弓先生。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
記者:您怎麽看待文化和經濟協調發展的問題?
吳貽弓: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由於過去經濟比較落後,優先將經濟發展起來,也是一個應該而且正確的決策。
但是在經濟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以後,就不能讓文化的發展滯後得太厲害。不管怎麽樣,一個國家在世界之林,能夠站立的形象,是一個文化形象。包括經濟本身,恐怕裏邊會有越來越多的文化内涵。所以,我覺得文化和經濟確實是應該同步發展的。經濟的發展,政治的發展,文化的發展,社會的發展,都應該是整體的、協調的。
不能把文化的低端表現變成主流
記者:您怎樣看待最近幾年文壇出現的現象?比如出現了一批寫作筆法比較大膽的年輕女作家。您覺得主流應該是向甚麽方向發展,是經濟動蕩的社會導致了一個動蕩的文學時代呢?還是其他甚麽原因?
吳貽弓:我想,這在經濟勃發期、轉型期,可能在所難免。因爲在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可能還沒有意識到文化沈澱的必要性、重要性,因此出現相對的浮躁,我覺得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從國家高層領導的角度來説,對這種狀態應該有準確的觀察和清醒的思考,應該看到無論如何,不能把文化的某些低端的表現,變成主流;應該把文化的高端的表現,引導為主流。我認爲,這纔是我們的立國之本。
娛樂不應完全掩蓋文化底蘊
記者:您理想中的主流文化大概是甚麽樣子的?
吳貽弓:大概它依然帶有我們過去傳統所表露的那樣,就是理想、道德、情操這些方面,都應該是比較高雅一些的。當然這有待於全民族的整體素質的提高,來加以實現。但是從政府也好,從國家也好,應該更多地從這方面進行引導和規範。
文化細分起來總是有兩方面,一個是作爲大文化的格局裏面,總是有娛樂的那一面,這也是老百姓比較喜聞樂見的那樣的一些東西,也是理所當然地具有存在的理由。但是就文化和娛樂兩方面的發展來看,似乎應該是相輔相成纔好,而不應該是娛樂最後完全掩蓋了文化的底蘊。否則,就會出現某種偏差,會引起整個格局的一種變化。如果是這樣的話,可能我們就會出現一些麻煩。
如何看待傳統與發展的關係
似乎是永遠談不完的話題
記者: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迅速增長,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家文化好像出現了一個重新被肯定的過程,或者說已經有這種跡象。您怎樣看待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性?
吳貽弓:傳統文化總還是要起作用的。因爲一個民族如果缺少了其傳統的根,這個民族恐怕也就比較麻煩了。
但是傳統永遠都應該是在發展當中來認識的,都應該具有時代的特點。我們一直談不完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來看待傳統與發展之間的關係。當然,要處理好傳統與發展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也確實不是一個非常容易的、或者一蹴而就的工程。我之所以說這是一個工程,是因爲它很複雜,並不是簡單的一兩句話就可以說得清楚的。但是無論如何,傳統當中的那些精良的、那些精髓的、那些值得我們傳承下來的一些東西,我們絕對不應該把它丟棄。
現在從某種狀態來説,好像丟棄我們的傳統,變成了一種很輕而易舉的事情,這似乎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我個人感覺到,似乎還應該對我們的傳統,要有一些尊重、珍惜,要對它加以分析。而從教育下一代的角度來説,傳承傳統,乃是當務之急。
注入現代文化的同時應保持傳統文化的精髓
記者:您拍的影片有很多,您是如何對傳統文化進行表現和詮釋的?
吳貽弓:在中華民族的傳統中,儒家文化可以說是根深蒂固的。從我自己拍攝的影片來説,實際上有很多也在傳承這個方面的精神。《城南舊事》也好,《巴山夜雨》也好,包括《闕裏人家》這樣的影片也好,多少都還有這樣的一些傳統精神在裏面。特別是《闕裏人家》,儘管是在十多年前拍的,但是已經在其中注意到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的那麽一種不可避免地出現的某些矛盾和衝突,也探索對於這樣一些東西如何去看待。
當然,傳統文化並不是一部影片所能夠完全地解答清楚的,也不是我一個人所能解答清楚的。但是我想,無論如何,我們應該在現代文化當中,在注入現代文化的同時,能夠使得我們傳統文化當中的精髓,可以保持下來。祗有這樣的話,可能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自強自立方面的形象,才能夠保持其崇高和純潔。
不贊同用誇張的方式讓世界認識中國傳統文化
記者:中國影片其實有一段時間通過對傳統文化或者說習俗的一種比較誇張的演繹,在國際上獲得了一定的影響。當然這種方式,似乎近幾年有所沉寂。您認爲,如何才能夠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通過電影的方式,給予更加精準的表現,以便把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精髓,向世界進行廣泛的介紹?
吳貽弓:我倒是並不贊成要把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那些東西,用誇張的方式來加以傳播。我覺得,對待傳統文化,心態還應該是平和的,應該是腳踏實地的,應該是紮紮實實的,應該是言之有信、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據。
如果通過這樣的一些方式,真的能夠使傳統文化讓現在的年輕人感覺到它是寶貝,不是破損的古董,而應該是值得珍惜的東西。
外國人對中國電影也是喜歡獵奇
記者:以您的理解,外國的觀衆對於中國電影的看點,他們比較重視哪些問題?
吳貽弓:這與我們看外國電影的看點,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就像我們一樣,他們也總是一種好奇。我們關心我們的生活當中或者我們的文化當中,所不具備的某些特質或者某些特點,外國人看中國電影,恐怕也是這樣。
當然,我覺得我們不必刻意誇張我們傳統中的某些東西。實際上,我們祗要很好地將傳統文化傳達出去就可以了。
文化積澱和文化底蘊
決定演員藝術生命的長短
記者:以往,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甚至六十、七十年代,都有常青樹類的演員,您是著名的電影導演,您有沒有覺得現在演員的職業生命在快速縮短?
吳貽弓:明星的藝術生命的長短,我覺得跟明星的文化積澱和文化底蘊有關。如果一個明星有著非常深厚的、傳統的中華文化的底蘊,那麽他的生命力,他的藝術生命的延續性,可能就會相對來説長一些。
如果一個明星祗是依傍某種時尚或者某一個方面的優勢,那麽當這個優勢失去的時候,可能他或者她的藝術生命力也就結束了。
對導演來說也是一樣。
奧斯卡具濃厚美國文化特徵
與一般國際電影評獎不同
記者:目前一些中國的演員、導演已經進入好萊塢乃至成爲奧斯卡頒獎禮的嘉賓,您認爲這主要是出於對中國文化的逐步重視呢,還是他們本身的技藝已經得到了高度肯定,顯示他們已經躋身世界明星的行列?
吳貽弓:其實奧斯卡祗是美國的一個國内電影評獎,它與一些國際上的電影節的評獎還不太一樣,因爲一些電影節還屬於國際性的。奧斯卡是美國的國内評獎,與中國的金雞獎,按説的話,是差不多的。當然奧斯卡也有其擴大性,因爲美國在全世界的影響比較大,所以就搞了「最佳外語片獎」等等,讓人們感覺到奧斯卡好像帶有一定的國際性。
華人電影、華人導演和演員逐漸進入奧斯卡的電影評獎和那樣的一個領域,應該說這也是一件好事情。但是無論如何,奧斯卡還是以與美國文化的趨同,是站在一條線上的,其中肯定也是有著那樣一種要求;或許,那種要求與真正的中國文化,似乎關係還並不是太大。奧斯卡評獎與一般的國際評獎還不太一樣,其評選標準中有濃厚的美國文化特徵。
吳貽弓小档案: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著名電影導演。一九三八年生,一九五六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學習,畢業後進入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先後在《李雙雙》等電影中擔任助理導演。文革後執導多部著名影片,如《巴山夜雨》、《城南舊事》、《闕裏人家》,兩次獲得中國電影最高獎金雞獎。曾擔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