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吳家瑋:一飛衝天還是一敗塗地



  香港祗是一個買賣社會,缺乏商業社會應具備的廣闊視野。

  香港很多人狹隘理解高科技,概念中祗有IT。

  八所大學十年科研經費總和,祗及哈佛或麻省理工一年。

  高校學制必須改變,香港僵化體制導致十年呼籲尚無結果。

              ——吳家瑋


  已經做過十八年大學校長、並即將辭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職位的吳家瑋,日前在回答有關香港未來能否由科技帶動經濟發展的問題時說,香港既可能一飛衝天,也可能一敗塗地,關鍵在於香港人是否能夠自己掌控好自己的命運。

  一飛衝天與一敗塗地

  吳家瑋說,他對於香港的未來既樂觀又悲觀。因為香港的歷史留下了很多好的東西,比如法治、靈活性、衝勁和國際化等等;但是歷史也同時留下了很多不好的東西,比如對科技、文化、教育的不重視。其實嚴格地來說,香港並不是一個商業社會,而祗是一個買賣社會,因為香港缺乏商業社會應該具備的廣闊的視野。

  他說,英國人當年就是將香港作為商埠來設計的,應該說一百多年來作為商埠經營得很成功。但是香港不能永遠祗是一個商埠,香港未來應該與深圳、廣州一起成為長江以南的神經中樞。

  他認為香港是有潛力的,未來的發展關鍵看香港是否還能夠保持在他還年輕時的那種衝勁,有無各方面的領袖人才,有無正面、積極的志氣,包括正面、積極的傳媒。假如沒有這些,還是想著依靠過去的福利社會,希望多來些人旅遊、金融業繼續留在香港,這樣的結果必然是一敗塗地。但是如果有拚搏的精神、廣闊的視野,加一把勁,不是僅僅想著如何保護自己,有這麼一股氣,就一定能夠一飛衝天。

  他說,上海經過那麼多年的曲折,如今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香港為甚麼不能?香港的「一國兩制」已經得到國際的承認,香港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種條件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的,世界上沒有幾個地方具有這種條件。可以說,香港因為擁有廣大的腹地,面臨廣大的國際市場,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皆佔,關鍵看香港人能否發揮這種有利條件。

  香港高科技水平並不低

  吳家瑋說,目前香港很多人對於「高科技」這個概念的理解有點太過分了,一講到高科技就是IT,而且不是真正講資訊科技,更加窄化到網絡經濟。其實,高科技涵蓋的領域很廣,比如納米技術、海洋環保、生命科學等等,通通都有重要的地位。

  他說,以前很多人講香港科研能力如何薄弱,但是這其實更多地是一種心態問題,因為科技發展如果能夠迎頭趕上,是可以很快的。比如科大物理系的湯子康博士和王寧博士成功地研製出當今世界上最細的單壁納米碳管,直徑祗有零點四納米,此一成果備受世界各地研究人員的關注,日本NEC的同類研究尚居其後。電機及電子工程系劉名雷教授和區子廉教授開發的視頻數據壓縮技術被世界影像專家組織選錄在該組織的第四系列標準中,在這個領域這是首次有中國人開發的技術作為國際標準。沈平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研製的聲學新材料,在隔離低頻噪音方面展現極為重要的應用前景,此一傑出成果舉世矚目。三月份才研製出來的納米薄膜技術,成本祗有二點五美元,但是可以濾除百分之九十的手提電話輻射。

  他表示,人們往往講將內地的人才和香港的資金結合,這種觀念其實錯了,香港不是沒有人才,內地也不是沒有資金。最近科大和北大合作,就是由科大和北大出人才、出科技,深圳出地出錢,當時有人還以為他說深圳出錢是口誤。其實香港既有人才也有錢,內地也是既有人才也有錢,祗不過人才和錢的性質有所不同,比如香港的錢較多地來自國際。香港與內地各有各的優點,人才和資金都可以相互補強。比如中國推動的九七三計劃(類似於八六三計劃但總的規模較小,注重的是基礎研究),其中兩個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就是來自於香港科技大學。

  高科技能否成為香港經濟的支柱產業

  香港這兩年經歷了一段有些偏差的有關科技概念的躁動,雖然科技並不是幫助香港經濟跳出困境的法寶,但是運用科技作為主動力將香港帶入知識社會的觀念,已經在香港形成了共識。

  他還特別指出,科大目前分出二十多個科技公司,雖然還不出名,但他們都在默默地、卻是腳踏實地地努力;相信這些公司的其中一部分,會在未來幾年嶄露頭角。科大佔這些公司的股份很少,祗是百分之三,因為佔太多就沒有人願意投資了。這種公司多了,就會顯示出強大的活力,硅谷也就是這麼逐步形成的。

  香港八所大學的科研經費少得可憐

  吳家瑋說,讓工業界自行開發高科技是不容易的,因為這些公司需要減低風險、向股東負責。國際上一些大型跨國公司雖然會做研究,但是也都是儘量尋求風險比較低的項目,因為牽涉成本問題。祗有大學才能聘請最好的人才去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發揮他們的創新意識。歷史上,大部分科技突破都起源於大學。再說,在大學中研究失敗並不完全是壞事,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是大學的功能,而失敗的過程本身就對教學非常有用。

  但是,香港由於歷史等等原因,科研經費可以說是少得可憐。儘管每年香港的大學教學經費,與世界水平相比不算多也不算少,與美國的州立大學差不多,但是美國州政府撥款祗佔總經費的一小部分,大量的撥款來自聯邦政府以及一些基金會。而香港的大學經費來源祗有香港政府一家,且其中的百分之七十都用於發放工資,能夠用來進行科研的經費是相當少的。

  他說,香港八所大學十年的科研經費總和,祗相當於美國前十五位的大學如哈佛、麻省理工學院等著名大學一年的科研經費。香港科研經費祗佔GDP百分之零點三,僅僅相當於第三世界國家的水平。而與科大來往的那些國家的科研經費,一般佔該國GDP的百分之二乃至更高。

  香港的大學敎育制度應該改變

  做了約十八年的大學校長(其中五年多在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近十三年在香港科技大學),在吳家瑋的帶領下科大已經晉身為國際重點的研究型大學。他認為,香港的大學教育三年制必須改革,而為此各大學校長已經呼籲了十年。

  香港實行的大學教育三年制,與國際通行的四年制脫節。以往香港政府培養大學生的指導思想就是將來打工,所以不認為少一年有甚麼不妥。但是大學實際上是培養人才的基地,需要在整體的層次上提高人的素質,拓寬他們的知識面,而不僅僅是專業的工具。

  吳校長明確地說,香港的體制比較僵化,以往都是英國人從幾千公里以外發號施令,所謂問責就是看你是否照章辦事。現在世界進步了,不能再靠以前的本子辦事,那麼誰來帶這個頭?對於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英國人不管了,中央不能管,那麼香港人自己有無魄力改革教育體制呢?

  「港深灣區」或許可望在兩三年內成型

  大約八年前,吳家瑋校長就產生了「香港灣區」的設想,並且他認為這個「灣區」可以與擁有硅谷以及多所世界著名大學的「舊金山灣區」相媲美。所謂香港灣區,就是從香港入深圳-寶安-深圳機場-東莞-虎門大橋-南沙,轉而向南經中山-珠海和澳門,最後折返香港。簡單而言,就是以深圳、南沙、珠海為頂點劃出的一個等邊三角形,由深圳、香港、珠澳、南沙共同組成一個類似舊金山灣區的二十一世紀大都會。他認為「港深灣區」在自然環境、經濟、教育、文化等方面,都與舊金山灣區比較接近,或者說基本條件並不差,最大差別在於科技和跟隨而來的現代化企業。他多年來一直積極在內地和香港推動這個構想,他認為,以往經常講到的香港與內地的合作是比較空洞的,所謂香港有資金、內地有人才、「前店後廠」等,屬於封建社會的手工業作坊式的想法,已經過時了。

  他說,港深之間就差一線,在觀念上遲早會是一個城市。香港有五、六所大學從事科研,有高精尖的人才和國際資金,但是缺少高科技的文化;深圳不缺當地資金,但是缺少外國資金和國際網絡,也缺少大學,因此兩者可以互補。

  深圳對這個構想很重視,香港特首以及一些官員也開始有這種想法,雖然也有一部分官員不熱心。實際上,雙方對於對方的優勢都有需求,這種「港深灣區」結構未來兩、三年或許可望成型,目前已經有了些趨勢,香港應該好好加以運用。

  吳家瑋小檔案:

  一九三七年出生於上海,一九五四年畢業於香港培正中學,一九五五年赴美留學,獲喬治鎮學院學士學位;後轉往華盛頓大學深造,先後取得物理學碩士及博士學位。一九八三年,四十五歲的他受聘出任舊金山州立大學校長,成爲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華人大學校長。在物理學方面發表一百二十多篇論文,獲得多種榮譽,包括美國物理學會會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名譽教授,舊金山市長曾特意命名「吳家瑋日」,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金紫荊星章。一九八八年出任香港科技大學創校校長,短短十三年,將香港科技大學從一頁白紙辦成科研實力強勁的知名大學。二○○一年退休,現任全國政協委員、瑞安集團高級顧問。

  (原載《中國評論》2001年7月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