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陳坤耀:新世紀香港的選擇



  看不到帶動香港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香港經濟發展處於兩難境地。

  需要大量輸入中國内地專才。

  香港高校不太重視教與學。

               ——陳坤耀


  嶺南大學校長、香港著名經濟學家陳坤耀日前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表示,香港在新經濟時代,應該整合現有優勢,利用資訊科技使香港成為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中心,從而形成香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

  目前看不到帶動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陳坤耀教授表示,從長期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香港需要確定自己有甚麼可以保持的優勢,但是目前看起來並不樂觀。

  他認為香港到底有無條件搞高科技是值得提出一些疑問的,至少短期內不會有突破。目前的數碼港、科技園等,基本上還是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建成需要時間,建成之後能否成功還要有待觀察,目前都還沒有甚麼實質的內容。雖然香港開始表示要重視應用科技的研發,但是肯定需要幾年之後才能見效。就是說,在金融風暴發生、香港的房地產和金融市場受到重大打擊之後,能夠帶動香港經濟成長的火車頭,或者說是成長的動力源,目前還看不出來。

  他還強調,香港需要搞清楚甚麼是高科技,是不是高就對香港一定有用?他認為新經濟的重要發展因素在於利用合適的科技並加以創新,某種意義上說,創新比自己發明高科技更加重要。因為很多技術現在都可以買到,關鍵在於如何創造性地加以應用。

  培育供應鏈管理中心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源

  他說,一個頗為值得考慮的設想是,在新經濟時代,網絡作為新經濟的代表性工具被廣泛應用,香港可以整合現有優勢,利用資訊科技培育供應鏈管理中心,尤其是物流管理方面的實力,進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動力源。

  他說,經濟發展注重的就是效率,現在同樣的產品,四天可以交貨的公司就會比五天交貨的公司獲得多得多的訂單,長期而言就決定能否生存;而且,經濟發展不可能完全與以往的基礎斷絕,否則就是不現實。

  從這裡著眼,可以發現香港在培育供應鏈管理中心方面具有很好的條件。因為這樣的中心就是將很多不同地方生產的部件集中整合來滿足客戶的要求,其所需要的通訊、運輸、製造業基礎、管理、集中與分流、市場營銷、法律、金融等方面的規範、人才和經驗,香港都是具備的;因為香港原本以製造業起步,已經是金融、貿易、航運、資訊中心,加上網絡化帶來的便利,是可以大大提高整合的效率的。這類中心不需要太多的基礎知識的研究,祗是需要一個比較好的地理位置來建立這樣的中心。

  他認為,香港從一個傳統的貿易基地,利用資訊科技轉變為一個供應鏈管理中心,是具有很好的優勢的。問題在於,香港政府官員是否願意在新經濟的思潮之下,改變以往的思維,認識到新經濟條件下對時效的嚴苛要求,訂定新的土地政策,將這類中心建立在靠近機場、碼頭等交通關節點的附近,不要祗是從庫房收入的角度來考慮賣一塊地賺多少錢,要從長遠的角度來為香港培育新的經濟發展動力源。

  「時效是最關鍵因素」,他強調說。同時他說為培育這樣的中心,香港需要很好的軟件人才,編寫適應供應鏈管理中心需要的程序。因為IT祗是工具,需要加以應用發揮效益。而且,他認為如果培育供應鏈管理中心成功,也可以吸納一些低知識結構的勞動人口參加簡單的裝配工作。

  香港經濟發展處於兩難境地

  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香港經濟遭遇戰後最大的衝擊,股市不振、樓市大幅下調,通縮困擾香港,目前處於低消費、低投資的狀態。陳坤耀認為,香港經濟正處在「兩難」的境地。

  他說,有人簡單地認為祗要將樓價恢復到頂峰、股市重新推高到兩萬點就可以了,其實整體經濟的復甦與長遠發展並非如此簡單。九六、九七年香港的樓市過分膨脹,民眾被「期望」支撐而合力投機造大泡沫,所導致的成本上升已經使很多商家難以承受。有些頗有聲譽的跨國公司,也被迫將辦公室從中環遷到長沙灣等比較偏遠的地方,這是很不正常的。成本的高漲已經使香港產品的競爭力大大下降。

  目前香港經濟所面臨的兩難境地主要是由成本高漲和財富縮水形成的:如果想改變財富效應,推高股市和房地產,那麼成本馬上就會大大上升,競爭力就會大大下降;如果不推高股市和樓市,民眾的消費和投資意欲就很低,經濟復甦的步伐就會很慢。

  他認為,就香港目前房地產的價格來說,依舊是太高;二○○○年底比九七年時下降了一半其實沒有甚麼大不了的,九七前的投機行為本來就將房價推到了不合理的高度。

  他表示,香港人要有準備過一段艱苦一些的日子,因為儘管二○○○年的整體經濟增長達到百分之十至十一,但是基本上是由外圍因素導致,明年就沒有這麼樂觀。如果香港在這一、兩年內投資和消費不恢復,香港就要經歷一段相當長的經濟低增長期。

  放寬限制,大量輸入中國內地專才

  香港公佈從內地引進專才的計劃之後,可以說雷聲大雨點小,至今引進香港的內地科技人才可以說是遠遠不敷市場的需求。

  陳坤耀教授說,香港的市場需要大量從內地輸入專才,香港政府對此應該放寬相關條件。可是,很可惜,至今引進的速度很慢。他認為之所以引進不理想,是因為牽涉的政治因素太多。比如工會的反對、政府對人口限制的考慮等等。

  他說,美國之所以能夠有今天的科技、經濟發展水平,大學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曾經有一個重要的有關如何發展美國的報告書,其中主要的建議就是對大學提供資源進行人才培育和科技研發。戰後美國科技的發展與大學密切相關,基本上每一個重要的科技中心地帶都有一個重要的大學,大學所培養的人才在其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美國多年來不僅自己大量培養人才,還利用移民政策大量吸引世界各地的專才到美國,這些人對美國的科技和經濟發展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陳坤耀認為,不利用靠近內地、易於吸引內地專才的良機,是很可惜的。

  中國加入WTO關鍵看香港是否能抓住機遇

  就中國加入WTO對香港經濟產生的影響,陳教授認為要分長短期和行業來講。

  他認為香港貿易肯定會受到衝擊,越來越多的外國公司直接進入內地而不再需要香港,將來的所謂轉口、轉運可能最多祗是在港辦手續,貨物根本不再到香港。但是從服務業來說,中長期來看,外國公司還是往往需要在香港有一個立足點,因為香港在人才、法律、融資、仲裁等方面,還是具有優勢。當然,新加坡在這個方面對香港威脅很大。

  他特別強調,短期來說,香港服務業能否抓住機會是很關鍵的。因為在中國獲准入世後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內地的服務業如金融、保險、電訊等等,香港公司有很大機會優先獲得批准。中國大陸可能會為了緩衝外資公司的衝擊或者說對抗外國公司,會讓香港公司短期內獲得優先在內地發展的機會。當然,長期還是要看實力。

  同時,香港的紡織品業在失去配額制度保護的情況下,必須與內地合作,否則就一定會消失。如果在市場、管理、設計等方面與內地良好合作,將會有一個巨大的發展機會。因為現在中國大陸已經是世界出口成衣第一位的國家,而到二○○五年,預測中國的紡織品在配額制度消除後還會增長百分之五十。

  陳校長笑言,機會肯定有,而且不小,關鍵看香港是否能夠抓住。

  香港普及教育要改進 

  高等教育要重視教學

  針對如今香港大學生質素下降的問題,陳坤耀教授認為,並不是大學教育的水平降低了,而是學生的整體水平,不及以前實行精英教育的時候。同時他認為高等教育要重視教學而不僅僅是科研。

  他說,六十年代香港適齡青年能夠上大學的祗有百分之一,而且由於交通和經濟能力等因素使得香港最好的學生留在香港上大學而不是到國外,這就使得當時香港的大學生整體質素很好。現在情況大大變化,儘管高等院校的教學及科研質素提高很多,但是適齡青年人在香港實行普及教育之後已經有百分之十八的人可以上大學;加上很多學生都有能力到國外讀書,若以六十年代的大學生和現在的大學生進行個體相較,平均而言,在能力上會比較容易得到「不如以往」的感覺。這裡,普及教育投入資源不足導致學生進入大學前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差,是重要的原因。

  他說,普及教育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在實行普及教育的同時,需要投入相應的資源,才能夠保證學生的素質,但是香港以往在這個方面做得不夠。記者問到,如果大學是以半成品加工成品來比喻的話,是不是現在香港高等院校之前的中小學教育不夠好,也就是說半成品的品質有一定的問題?陳坤耀教授認為可以這樣比喻。

  同時,他認為香港的大學教育也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說重視科研而輕視教學。他說,大學應該說有兩個目標,一個是知識領域的擴大也就是科研,另一個是傳授知識也就是教學。過去十年香港開始重視科研,但是政府花在科研上的資金不足,結果雖然重視卻沒有甚麼成果。一個美國的學者對他說,哈佛大學的一個學院每年的科研經費,就超過香港八所院校每年科研經費的總和。香港的私人企業不支持科研,政府又不給錢,是很難有科硏成果的。

  而由於不太重視教與學,雖然有評價教學質素高低的機制,但教學好了也得不到獎勵或者更多的資源。他說,所謂教學,除了老師教得好以外,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興趣也很重要。他說嶺南大學提倡博雅教育,重視教與學的過程,鼓勵學生不要過早分科,但是香港的學生、家長、教師,包括很多政府官員都不是很瞭解博雅教育的真義。香港的學生往往在十五歲左右就開始分文理科,這會導致知識面的狹窄和知識的貧乏。

  陳坤耀小檔案:

  香港嶺南大學校長。一九四五年香港出生,祖籍廣東增城縣。香港大學文學士、社會科學碩士、英國牛津大學博士。一九七九年至一九九五年任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一九八六年獲授講座教授銜,現亦為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名譽講座教授及傑出院士。曾於一九九一至九二年任香港立法局議員,一九九二至一九九七年任香港行政局議員,至今擔任多項社會公職。主要研究領域為亞太地區經濟增長,技術革新經濟理論,以及跨國公司與技術轉移等。

  (原載《中國評論》2001年2月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