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黃英豪:促進和平統一從青年人做起 從我做起
促進統一,必須從青年人開始。
對統一要有緊迫感從自己做起。
兩千多萬臺胞多數沒到過大陸。
拿到獎盃就應忘掉已得的榮譽。
——黃英豪
二○○三年十一月五日,來自香港的黃英豪,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城,與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九位俊傑,榮獲本年度的世界傑出青年稱號,他們是在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青年商會分支機構推選的數百名各有所長的青年之中,由具世界權威的評委會進行多輪篩選,千挑萬揀出來的最優秀代表。而香港的著名青年領袖黃英豪,是以其在法律專業的傑出成就以及對社會事務,特別是在促進兩岸和平統一方面的貢獻而獲此殊榮的。乘此機會,本刊記者第一時間專訪了黃英豪先生。
兩岸統一
必須從青年人做起
記者:這些年,您在臺灣海峽兩岸的青年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此次獲得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稱號,也與此頗有關聯。那麼您是如何評價兩岸青年交流的重要性的?
黃英豪:隨著世界經濟重心的東移,今後兩岸關係發展的方向,將直接影響到整個東亞地區乃至世界未來的走勢;如果兩岸能夠攜手共同振興中華,這對全世界將作出更大的貢獻。因此,希望世界各地的青年共同來關注並協助兩岸達成和平統一。作為一個中國人,更應為國家的和平統一盡自己一份力量。我在領獎儀式上提出:兩岸四地的青年,都應以實際行動,肩負起這個神聖的使命,「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從青年人做起從我做起!」這個倡議,得到了在場人士的熱烈回應。
促進統一,必須從青年人開始,這是我從事兩岸青年交流多年來的體會。由於種種原因,加上臺灣當局推行漸進式臺獨的政策,令到部分臺灣青少年,對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歷史感到陌生,對祖國大陸日新月異的發展瞭解不多,甚至產生了一些誤會。大家從臺灣電視上可以看到,支持統一、反對臺獨的大遊行當中,大多數是中老年人,年輕的面孔較少。這種現象的確發人深省——如果不加強和臺灣青年一代的溝通,爭取他們對和平統一的認同,將會給統一進程帶來新的問題。
同時,促進統一是每個中國人神聖的責任和使命,我們必須要有緊迫感,從自己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這樣才能通過持久不懈的努力,日積月累,逐步實現祖國統一、振興中華的大目標。
努力提升自己
熱心服務社會
記者:您是香港最年輕的全國政協委員之一,多年來獲得了很多榮譽稱號,此次又榮獲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稱號,可否比較具體地談一下您的事業發展過程?
黃英豪:四十年前,我出生在香港一個律師家庭,父親黃乾亨在香港法律界也是成績卓著。在我剛滿十四歲時,父親就把我送到英國中部一個偏遠小城讀書,讓我遠離奢華,培養一切靠自己去努力爭取的良好品格。
在英國根德大學法律系畢業並順利通過律師資格考試後,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回到香港執業。當時正值後過渡期,我利用自己的法律專長,和香港其他青年律師一起,舉行了多個研討會、介紹會,舉辦紀念基本法頒佈等活動。一九九七年,我被選為香港臨時立法會議員,直接參與香港特區成立的歷史大事。同年三月,我聯絡部分志同道合者發起成立香港青年法律工作者協會並被推選為會長,這既讓廣大青年同行有共同發展的機會,又可以一起為推廣、落實基本法,維護香港的法治出力。目前,該協會不斷發展壯大,會員人數達七百多人,成為在香港法律界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組織。
除了在專業領域力圖使自己不斷提升、日有寸進之外,我多年來也一直關注社會公益事業。我現在是多個青年團體的負責人,擔任過香港青年聯會的兩屆主席等職務,還聯同多個香港青年團體,舉辦了紀念「五四青年節」、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五週年焰火晚會、香港青年內地訪問團等許多活動。今年三月,我非常榮幸地成為了香港區較年輕的全國政協委員,有機會在更高度層次上參與國家和社會的事務。
加強交流是化解兩岸青年分歧的最佳途徑
記者:您在加強港臺青年交流、促進國家和平統一大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在二○○一年十一月和香港多位青年領袖一起,發起成立「港臺青年交流促進會」並擔任主席,組織了多項兩岸四地的青年交流活動及率團到臺灣訪問,希望香港臺灣兩地的靑年能夠加強瞭解,求同存異,為國家的和平統一大業和振興中華民族多做貢獻。在這個方面,您是否再講得具體一些,包括如何進一步加強兩岸四地青年的交流?
黃英豪:好吧。去年末及今年上半年,內地、香港、臺灣都遇到史無前例的SARS風暴襲擊,我當時非常關注臺灣的疫情發展,並聯合在香港的數十位全國政協委員,發出建議中央政府支援臺灣抗疫的提案,得到了積極的回應。同時,港臺青年交流促進會也發起向臺灣民眾捐獻防護衣物和醫療用品的活動。
至於今後如何進一步加強兩岸四地的青年交流,舉例而言,目前雖然每年都有數百萬人次的臺灣同胞到大陸,但是,據統計分析,來來往往的都是固定的二三百萬人;在兩千多萬臺灣民眾當中,大部分都沒有去過大陸。包括部分青年精英在內,他們對大陸的認知,還是停留在過去一、二十年的情況,因而對大陸提出的和平統一方針有許多誤解。反過來,大陸青年能夠去臺灣的人就更少,每年祇有幾萬人,他們對臺灣民眾的想法也缺乏瞭解,導致了雙方面都有許多誤會。
我認為解決的辦法衹有一個:就是以實際行動,加強交流,求同存異,化解分歧,這樣才能在島內形成和平統一的強大民意。由於香港的獨特地位,在兩岸交流中應該能夠扮演中介和橋樑的角色。如果每一個港人都往這方面努力,每人都交幾個臺灣朋友,經常來往,就能夠大大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的進程。在這裡我先透露一下,港臺青年交流促進會今後將和臺灣的青年團體合作,組織更多的兩岸四地青年交流活動。例如,我們將開辦臺灣青年企業家北京大學研習班,讓他們通過課堂講授和實地參觀考察,瞭解中國社會經濟的最新發展以及內地和香港簽訂CEPA協議後帶來的商機。另外,明年也計劃協助內地的青年企業家到臺灣訪問,邀請臺灣大學生組團到福建遊覽,加強兩岸青年的聯繫。
展望未來,雖然兩岸形勢複雜多變,但是,我還是充滿信心。尤其是中國最近成功發射載人飛船,成為世界三大航天大國之一,令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大大增強,這也是加強對臺灣民眾吸引力、爭取臺灣民意的最好機會。祇要我們不斷努力,克服困難,並在實踐過程中,及時根據客觀情況的改變,不斷完善和調整有關方針政策,就一定能夠爭取臺灣大多數民眾發自內心的認同,使和平統一成為臺灣的主流民意。
奪到獎杯
就應該徹底忘記這個榮譽
記者:獲得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的榮譽,實在是可喜可賀的,您是如何看待這個榮譽的?
黃英豪:自己獲此殊榮,當然感到非常興奮。但是,從拿到獎杯的那一刻起,我就要徹底忘記這個榮譽,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因為,獲獎祇是代表了世人對我過往成績的肯定,但是過往,這已經成為了歷史。作為肩負振興中華重任並為全民族的福祉奮鬥的青年一代,今後應該樹立更高的目標。
黃英豪小檔案:
出生於香港,在英國根德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囘港執業,現任香港黃乾亨黃英豪律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且熱心社會公益,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香港港臺青年交流促進會主席等四十多項社會職務,曾經被評爲一九九八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二○○三年度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原載《中國評論》2003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