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嶺南才女 著述精博——淺析《冼玉清文集》學術特點
冼玉清先生一生從事文博研究,治學嚴謹,學識淵博,著作等身,是現代中國著名的學者和詩人,有“不櫛進士”、“嶺南才女”之譽,被學界比喻爲漢代的班昭、宋代的李清照。值冼玉清先生誕辰110週年之際,謹以廣東省文史館與佛山大學佛山文史研究室合作整理出版的《冼玉清文集》爲對象,淺析其學術研究特點,以志紀念。
《冼玉清文集》約70萬字,分上下兩編。上編爲《廣東文獻研究》,約30萬字,共收入冼玉清先生在《嶺南學報》等刊物上發表的論文12篇;下編爲《廣東釋道著述考》,約40萬字,是關於佛教、道教的巨著,爲她未發表的、晚年力作。餘在讀此文集時,有以下體會。
研究領域寬闊
該文集上篇收録有冼玉清先生的論文12篇,雖然其中的《廣東之鑒藏家》、《蘇軾儋之友生》、《招子庸研究》、《蘇軾與海南動物》、《陳白沙碧玉考》、《天文家李明徹與漱珠岡》、《何維柏與天山草堂》、《楊孚與楊子宅》等8篇論文與人物研究有關,但除《廣東之鑒藏家》、《蘇軾儋之友生》爲人物專題研究外,其餘6篇在研究人物的同時還注重諸科相關史實的考證;另外4篇論文爲《樑廷楠著述要録》、《粤東印譜考》、《清代六省戲班在廣東》、《粤謳與晚清政治》。12篇論文共涉及歷史遺迹、歷史文獻、印譜、人物、粤劇源流、天文及動物等多個門類的專題。下篇爲佛學專著。可見,此文集涉及研究領域之廣泛,非學術功力深厚者難以企及。
縝密考評歷史文獻、歷史人物
文集中有關歷史文獻、人物的論文多爲填補空白之作。通常開拓性的研究相當艱難,包括研究思路的確定、資料的搜集以及觀點的論证,然而即便如此,冼玉清在研究時仍力求内容全面、考證縝密。以《廣東之鑒藏家》、《蘇軾居儋之友生》、《粤東印譜考》三篇論文爲例,便可略窺其嚴肅認真的學風。
《廣東之鑒藏家》一文,據冼玉清在引言中自述:“收藏鑒賞,與文章經濟絶不相關,故史傳甚少記載。”由此可見有關收藏鑒賞研究之不易。難能可貴的是論文收録了明代至清末廣東有代表性的金石書畫藏家50人,頗爲全面,且内文收録的每一位收藏者略傳及其主要藏品均採自文獻記載,未有憑空懸撰者,故有助於使用者訂訛考古。
《蘇軾居儋之友生》一文,爲考述蘇東坡貶謫海南時與15位友人交往的事迹而作。文中對蘇東坡的15位友人生平及文化素養皆有收載與評説,對蘇東坡與各位友人交住時的詩文唱和背景作出考證,並將詩文作品一一收録,作點睛之評述,進而論证蘇東坡在海南論文講道時的思想情感與轉變過程,成爲研究蘇軾傳記與作品重要的參考文章。
《粤東印譜考》一文,在廣泛查閲方誌、文集、筆記等地方古籍,旁征博引、縝密考究粤人有關印譜著述的基礎上,按“以眼見者爲準,其未得則以經方誌著録爲據。至未論定成集者,尚逾十種,概不收入”〔1〕的原則,收録粤人印譜著述41種、143册,可見遺漏不多。論文中有印譜著述者生平評傳,並對印譜内收録的各類印章之特徵、數量、真僞以及印譜的版本進行考訂。全文共3萬餘言,頗考學問與功夫。
專題研究精深
冼玉清對所熟悉的先賢史實、文物古籍、金石書畫等領域的研究細緻深入,每斥學人之誤,自成一家之言,尤其在文集的《粤謳與晚清政治》、《廣東道釋著述考》兩部專著中得到充分體現。
專著《粤謳與晚清政治》7萬餘字,爲冼玉清在掌握豐富粤謳曲目題材的基礎上對粤謳的源流、演變所精新研究的成果。她提出此專題的研究着眼點是從粤謳“這一文學形式所反映當時的生活和鬥争,來作爲研究中國近代史上革命鬥争史的一個印证和補充”,〔2〕可見她善於從被人們忽略的領域做文章,進行補史证史。筆者概括起來此專著有以下特點:1. 對民間曲藝粤謳之流變過程有全面的論证。指出粤謳發源於19世紀中葉,最初是用來抒發男女之情,廣泛流行的原因是文詞易懂易唱,表現手法上象徵比喻多、抒情意味重,故受人們喜愛。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粤謳已被賦予了時代的聲音,成爲宣傳鼓動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鬥争的武器。2. 對晚清粤謳的政治題材内容分類精細。專著裏將粤謳内容從大的方面分爲反帝國主義、反封建統治、資産階級革命等三類,而每一類下又有次類數種,如在反帝題材下又分出反對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侵略活動、反對美帝虐待華工與1905年反美拒約運動鬥争、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暴行和清王朝封建統治等次類。3. 粤謳的素材來源廣泛,亦説明對有關晚清政治題材的粤謳收録相當全面。書中收録的粤謳有出自簡振昌私人收藏的舊鈔本、省中山圖書館藏《燕喜堂鈔本粤謳》、《有所謂報》、《時事畫報》、《新小説》雜誌、《廣東日報》附刊《一鐘聲》、《拒約報》、轉引李默《辛亥革命時期的粤謳》、《新少年》、《遊藝報》、《旬報》、《東方報》附刊《自鳴籟》、《國民報》、鄭廣權先生鈔本粤謳等共14種來源,其中從《有所謂報》中收録得最多,題材非常廣泛、全面。4. 全文收録近80首粤謳,在每一首粤謳後,先以題解的形式指出其反映的思想感情,繼而以本事的形式交待其産生的社會背景、表現的主題内容,使讀者在看完此專著後仿佛閲讀完一部近代史話。總之,這部專著當開系統地研究粤謳之先河,爲後學開拓了研究思路。
專著《廣東釋道著述考》約40萬字,爲冼玉清晚年力作。這是首部全面收集、評述廣東作者關於佛教、道教著述的專著,在學術界引起高度關注,故專家多有研究和評價。本人甚少涉足此研究領域,認識有限,只能從直觀感受上談談此專著的特點。首先,本書收録的廣東釋家文獻全面豐富,共有唐代7家、宋代4家、元代2家、明代5家、清代76家、民國7家,附釋家言39家,非博覽群書而不能成,亦可顯見冼玉清史學功力之深厚。其次,對釋家著述考訂精詳。書中對每一釋家著述的名稱、版本審慎厘訂,在謹按中總結特點、糾正學人之誤。如:冼玉清在《六祖大師金剛經口訣》一捲的謹按中雲:“《宋史藝文志》著録作‘慧能撰《金剛經口訣》一捲’。‘慧’通‘惠’,此書已入日本《續藏經》本,書名與宋《志》同。”可見,她對述釋之著中的一字之差别均能做詳細釋譯。再如她在《六祖壇經》二卷中所作謹按雲:“惟阮元《通誌》則著録《六祖壇經》三條:既作唐惠能撰,復作唐釋惠昕撰及唐釋法海撰。查《壇經》是惠能説,法海録,可謂爲惠能撰,亦可謂爲法海撰。惠昕則將不分門品亦不分卷之法海本分爲二卷十一門,直是改編。阮《通誌》謂爲撰,誤。宋《志》謂爲注,亦誤。惠昕宋人,阮元《通誌》謂爲唐人,且列在法海之前,尤誤。”可見洗玉清在縝密考證後,直指學人之誤。再次,專著以洋洋40萬言之篇幅對各釋道文獻進行考訂,不但對各朝代的釋道文獻之版本厘訂清楚,更重要的是由此闡述南禪的創始人、發展脈絡、地理分佈的特徵,以及禪宗思想的影響,如她在《金剛經釋義》謹按中寫道:“禪宗在中國創始於北朝而盛於唐、宋,不僅影響宋代理學,並傳至朝鮮、日本,但純是中國佛教産物,其哲學與南朝玄學相適應,重視義理與理解。惠能爲禪宗之真正創始人,不主張徒背誦經,而須體會佛經之精神。不須累世修行,重大量布施,只要主觀上覺悟,便可以成佛。”從而立一家之言,成爲佛學研究必讀之書。
注釋:
〔1〕廣東省文史館、佛山大學佛山文史研究室編,《冼玉清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63頁。
〔2〕廣東省文史館、佛山大學佛山文史研究室編,《冼玉清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292頁。
(作者:曾新 廣州市地方誌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