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藝德雙馨意高古——書畫家、美術教育家伍海成印象



  在順德,提起伍海成老師的别名“伍叔公”,可以説是無人不識,無人不曉。“伍叔公”以其深厚的書畫藝術修養和良好的個人道德品質,長年堅持書畫創作和教書育人,無論在藝術圈或是教育界,均享有較高的聲譽。

  翻開“伍叔公”的學歷,他畢業於一個並不名牌的學校—番禺師範,用今天的眼光看,實在是很不起眼甚至顯得有些寒酸。但是,他並不因此而自卑,更無氣餒,而是以“知耻者奮進、麻木者沉淪”爲座右銘,時刻以“笨鳥先飛”的辦法要求自己,用過人的耐心與虚心的精神去學習和掌握那書畫的專業知識。憑着他的勤奮和實力,從一個邊遠鄉村的美術教師而晋昇到縣市的重點中學執教,可見是絶非靠僥幸和偶然所得的。

  由於“伍叔公”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他知識面廣,舉凡中西繪畫理論與觀念盡皆瞭解涉獵,基礎訓練之素描、速寫、静物寫生及創作等無所不能教授。因而,經他教授過的學生,基本功都非常過硬,亦由於他的循循善誘和以亦師亦友般的關懷、給予幫助,學生們大都能考入理想的高校進行繼續深造和學習。順德有史以來第一位考入廣州美術學院的學生便是伍老師所執教的。

  也由於“伍叔公”在大量的課案實踐中,能够善於總結和學習,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他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其長期筆耕不綴的創作也水漲船高地昇華起來。盡管日常教學和繁雜的社會活動占去其不少的時間,但他竟然能保持不斷有佳作問世:《緑海銀龍》、《臘月》、《珠江水電》、《太行秋色》、《南岳山色》、《火焰駝鈴》、《故鄉》等等便是此中代表。他的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省級展覽並獲奬,更得到廣大書畫愛好者和專家的肯定和喜愛。

  “伍叔公”不但擅長於國畫山水,人物、花鳥也是信手拈來毫不費力,水粉、木刻各臻妙理,各體書法、吟詩作對樣樣皆能,懷古咏物、或評擊時弊其文論立意高古詞句漪麗又檏實隽永。他深深懂得博與精的關係,在經歷了長時間的“博”之後,他已經在“精”的層面上發展和着力。看得出,他的許多作品,都更加自覺地在追求檏拙、蒼勁、豪邁、雄健、渾厚華滋的風格。注重意境的經營,無論大畫小幅均能做到境界開闊,氣勢流暢而讓人賞心悦目,十分講究用筆的筆性與趣味,墨韵的干濕幻化以及色調、明暗乃至題句用字等均注重法度與章法,做到胸有成竹而筆无妄下的境地。

  鑒於“伍叔公”取得多方面的成就,很多人認爲他已經功成名就了,可以鬆一口氣了。然而,難能可貴的是,“伍叔公”無論對社會作了多大的貢獻,社會地位有多高、名聲有多響,他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一介平民的本色。這無論在獲得“廣東省勞動模範”或被授予“廣東省特級教師”等光榮稱號的時候,以及被選舉爲順德人大常委會委員之時,他都没有刻意地去顯示和炫耀。他還是他,絲毫没有一點得意忘形的失態,他還是那麽的平和與從容。他從不以自己的地位而壓人,也不以自己的學養而傲人,更不以自己之能力去欺人,始終保持着兢兢業業、老老實實做人的作風和宗旨,將人生中自我完善看作比什麽都重要。

  有些人,爲了追求藝術,可以放浪形骸地遊戲生活、遊戲人生,而“伍叔公”並不這樣,他同樣也追求藝術,他是建立在不影響現實生活的正常狀態下的追求。也有一些人爲了生活的安逸和享樂而偏離或放棄對藝術、對事業的追求。“伍叔公”是努力地將藝術與生活與事業有機地協調起來,做到三位而一體,彼此不誤而相互輝映,這多少體現了他“中庸”的修爲與理念。或者,也由於他的“中庸”才使得他周圍的朋友、學生更加樂於與他友好而愉悦地相處。

  (作者:葉其嘉)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