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情動在藝術的境界中——小記作家畫家張懷存



  我説張懷存“是一個生活在藝術夢中的人”,這話恐怕並不夸張。

  作爲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的畫家,懷存就曾寫有一篇題爲“朋友是一杯清水”的散文。在此摘幾段她的文字,給大家分享分享—“朋友是一杯清水,一個美麗的故事,一段永恒的回憶!”,“有朋友真是好,朋友給我無盡的關懷和幫助,讓我感動,讓我心醉;朋友給我靈感的泉源,讓我有勝讀十年書的感嘆。”這些發自懷存肺腑之言的表白,真是可以讓人與她一起感受和體會並一起獲得快樂和滿足的。的確是,在懷存生命的旅程上,有太多的友情與她相擁,使得這位頗有藝術才華的、長得一副娃娃臉並永遠在嘴角上掛着幸福微笑的小女子,整天都感覺置身於沐浴陽光的温暖中。

  先亮一亮本文主人公的底吧!張懷存筆名白靈,1972年出生於青海省,是位土族姑娘,1990年長沙冶金學院畢業後到廣東汕頭從事教育工作。這些年來,她已先後在《詩歌月刊》、《作品》、《星星詩刊》、《文匯報》、《大公報》、《詩歌與人》以及《中國散文》等報刊上發表了一大批作品。其個人網站“心中的緑洲”是作者目前個人創作和主要文藝活動的總集,内有詩集《心中的緑洲》(書已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贈你一片雪花》(書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集《聽見花開的聲音》(書已由海風出版社出版)及中國畫作品集《張懷存國畫集》(書已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還有她在2003年初赴香港舉辦個人“新詩配國畫作品展”的詩畫作品、活動照片以及介紹張懷存藝術創作的名家點評等。2005年初,懷存還以一顆童真的心,爲廣大少年兒童讀者獻上了極富兒童文學色彩的詩集《鉛筆樹》(書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廣東省作家協會及國内文學界的不少專家學者爲此曾專程赴汕頭市,爲其召開《鉛筆樹》文學座談會。你説,張懷存是不是生活在藝術的海洋中?生活在友人們關愛的夢幻裏?

  事實上,這位被人們所關注、關愛着的青海土族妹子,早已落户僑鄉潮汕,並成爲僑鄉文學娘子軍中的一位佼佼者了。懷存是一位充滿活力和懷有不泯童心並一直處於良好的藝術競技狀態的人,她與潮汕僑鄉的其他文學娘子軍們一道,不懈努力地在那一方熱土的文學藝術園地辛勤勞作着,並已各自有了喜人的收穫。

  懷存毋論教書育人還是寫詩作畫,都是能以率真的本色抒發對藝術的真實感悟的,因爲她既是位能以詩情激揚起都市或鄉土文化情緒的人,也是位在藝術上相對“不定一尊”的并存新鋭意識的表叙者。作爲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生人,懷存並没有八十年代生人那樣具有一種不可遏止的自我尖叫意識;雖爲人直率快爽,但對於藝事,她還是屬於那種相對内斂但又藝術欲望不止的追尋者;她時時可釋放出一些圈中人所稀缺的某種進取意態,這種精神狀態的存在,正是她能够有所作爲的根本。

  對於畫畫之事,依目前懷存頭頂中國作協會員光環的狀態看,我覺得只是她的相對狂熱的餘事而已。對這種與寫作一樣重要的揮之不去的藝術創作,懷存是極爲上心的。人生的最大陷阱和挑戰是如何去拒絶誘惑,本應該懂得把自己的追求做做减法的—但懷存的追求實在不少,因此有些誘惑她真是拒絶不了。

  懷存自認是這個時代的幸運兒。她自小就喜歡涂鴉與彈琴,父母的藝術細胞在她身上最終得以延伸時,爲了圓心中的藝術夢,大學畢業後,她選擇了當美術教師爲自己的職業;能常與孩子們在一起畫畫,也真是件美事罷。

  懷存習花鳥畫表現得最多的是荷花。這荷的“出淤泥不染,濯清漣不妖”就能很好地表現她的情感世界,故爲懷存所愛。依我看來,懷存的荷花在其筆下散透出來的那種任性的率真美已超過了其技法的表達美,在筆勢縱横的墨韵淋漓間,借花卉飛禽之形,抒了温柔敦厚之情。這種抒“象外”以得平和之音的藴蓄,在《温馨的愛》、《花言時光》、《夢蓮》等畫作中都有較好的詮釋。懷存寫魚、揮竹、點鷄、染花、勾石,多在抒意間表現了賦予天真情趣藝術要素的激動;在這裏她的畫面不是激揚壯美作感發,而是以拔動心弦之温情得以取勝,流露出了畫家擁抱生活的真性情。講句大實話,就筆墨技巧和謀篇構圖而言,懷存欲要更上一層樓,還有很多階梯要登。比如具體到對繪畫傳統審美情趣的理解、對墨韵色階的把握、對題款章法的認識乃至對漢字書法結體的勾劃,這些都是懷存應攏爲自身之技並作旋律化、節奏化的審視來加以深解的。

  懷存是以詩人的情懷去抒發對人生善意與愛心來表現畫面的,這種真誠,使她力求畫面以某種華麗却不耽溺、雅致亦不單調、簡約却不嗆俗的視覺基調來與人分享,這種純真這種感喟,這種寫實空靈所彌漫着生命情趣的畫面,真也能以超逸的境界衝擊不少欣賞者那可能具小資情調的感情閘門的。

  時代畢竟發生了變化。文學藝術界是否已進入了一個没有標準的時代?當懷存所感知一些有新意的藝術手段不僅僅只是跟在時尚後面記録、追逐着,而是在無形中創造和引領了時尚的潮流時,她那藝術心靈中的審美值多少受到了衝擊。作文作畫,能爲人世間獻出有豐富想象意態的作品,是懷存在空靈曠達的藝術感悟中苦苦追尋的東西。她知道,這就是“想象力”的魅力!

  這到底懷存對繪事投入了多少時間多少情感,我不得而知。但以她對藝事的生存態度和生存方式的狀態看,是可以從其詩句上找得答案的。其有詩雲:在生命的荒原上/我總是細細尋/我心中那片神秘的緑洲/從黄昏到黎明/從春日到秋天。的確,這位並非美術科班出身的作家畫家,在潮汕著名畫家蔡仰顔和嶺南畫派大師關山月的指導下,在黄永玉、劉勃舒、王蘭若、林豐俗、張紹城、林致浩等書畫家的關愛下,在衆多各界長輩、朋友們的支持下,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活出了自己的價值。

  懷存筆下的花鳥畫,各種花卉和各式飛禽都是她用來構建和組合自己作品的部件。《荷花》、《金魚》、《雛鷄》等系列及《静物花卉》作品,是她懷抱較爲完美表現欲之勢,對各幅畫面作“非圖解情感意義”的解構作品。盡量做到搆思着意及筆力精彩,是懷存想擺脱傳統理解羈絆規定的一種嘗試。

  藝術情動的過程,是懷存展示心靈境界的過程。作爲女性,對繪畫藝術在原生態的體驗中,以筆墨作潑、勾、染、揮運,留下了張懷存感於心應於手的藝術生活軌迹,她在這條軌道上走得十分得意十分瀟灑。只因爲,她是個“生活在藝術夢中的人”。

  2005.6.25於廣州暨南大學英雅軒

  (作者:劉胄人 書畫家、評論家、廣東《新週刊》雜誌社總編輯)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