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恣肆沉縱 奇崛古穆——《廖一穆國畫集》序
唐·張彦遠曾雲:“仰觀垂象,酈龜鳥之迹,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所謂“書畫同體”,乃强調文字源於圖畫者也。宋季之後,所倡之“書畫同源”,莫不重書法之筆墨功力乃繪畫技巧之基礎歟?畫家廖一穆自攻研繪畫始,即領受“書藝”之陶冶,於篆、隸、楷諸書體所下之功夫頗深矣。其於篆籀之《散氏盤銘》體、隸書之《石門頌》碑體、東晋高句麗《好太王》碑體,楷書之《泰山經石峪金剛經》碑體等尤爲專注,深味其檏茂拙實,開闊厚重之風,而又眼研手摹王鐸之行、草之結體、章法、意韵,而演化出其於行書、草書之恣肆放縱、飛馳自如之節奏韵律中隱現金石碑裂之沉雄穩健之氣度是也。此乃一穆於書道之刻苦鍛煉中深得其中三味,故能斥之於繪事之綫條勾勒,往能“一筆而成,氣脈貫通,隔行不斷”(唐·張彦遠語)也。
餘等識一穆久矣。每觀其作畫揮毫,腕肘起懸,張力籍腕指凝於毫端,而使柔軟之毛筆産生猶如鑿石,如刻金般力度。正如宋·米芾譽之“入學之理,在先寫壁,作字必懸手。”故其筆下綫條頗具龍蛇騰舞之生命力也。一穆於雄强偉岸之美心向矣。常沉溺於趙之謙、吴昌碩、朱紀瞻諸師奇突張揚之域,大氣磅礴之氣藴中,又於進修廣州美院之期間,下窺西方古典與現代藝術,吸取其中激越奔放、雄偉大氣之意象,融匯而漸得貫通,漸成就其獨特之風格。
穆者,静中涵養渾厚剛猛之力也。廖一穆作畫之時,日漸追向古穆沉雄譜合其名之“穆”耳。其所繪之墨梅,巨干盤桓,密校槎丫,矯健若蛇龍遊動;一穆寫蘭蕙,异於傳統仕人之文雅逸氣,錚錚鐵蘭,生機鬱勃;一穆寫荷蓮,長莖衝天,闊葉覆塘,若磐石天降,盡去“一一風荷舉”飄逸之意;穆寫蒼鬆,凝霜傲雪,卓然高枝,托根廣路,黛色參天……其用筆徐疾得法,沉實蒼勁。作品氣勢之奇崛,所藴内力之剛猛,令人目動神移,心靈激盪。“畫氣不畫形”—此乃老缶之自評畫語。所謂“不畫形”者,實指超越於物象之上,而求更高之藝術神韵也。一穆筆下之花、果、藤、木、實隱隱而具形似外之大氣逥盪之蒼勁力矣。
大寫意花鳥畫之用色者,是爲歷代百家之异題也。故古文人畫家多以水墨爲主,曰“墨色易古不易俗,彩色則易俗不易古。”然廖一穆於參悟敦煌諸古壁畫琳琅麗彩之餘,用金石書畫之趣作花卉蔬果,宏肆古麗,飽滿奇特。澄思滌慮縱玩於其間.故凡舉意肆筆,率得其真,如其《青竹》之作,老根薄石,笋枝附梓,扶疏交映,青翠滿庭,宛得高秋之野色。
寫至此,感得一詞相贈。曰:
菩薩蠻·廖一穆花鳥畫賞讀
曉來雨過池萍漫,夜闌雲定栖孤鸛。古木卧長風,蒼鬆舞碧龍。
筆留秦籀篆,墨動秋枝轉。萬象聚毫邊,雲山征壑前。
一穆生性質檏真誠,醉心書畫藝術,廣集博學,沉溺金石之學,自樂其中,勤操不倦。古訓雲:“天道酬勤。”深思勤學,勇於實踐,定將使之繪畫藝術漸達新境哉。
癸末冬於梅東廬
(作者:樑照堂 國家一級美術師,廣州畫院理論部主任、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卜紹基 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畫家、美術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