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李醒韜的花鳥畫意境
作爲嶺南的著名畫家,李醒韜先生對自己藝術的表現手段從來是較爲多樣的。
就李先生近年來花鳥畫的創作,我願在此坦盪地作一番評述。
如果説李先生是在常年堅持一味“不貴形式”而求變革,我想這對其花鳥畫探索之路的評價是溢美之詞。縱觀李先生的花鳥畫技巧狀態,我以爲目前應定位於在傳統型偏寫實風格多一些間,在南粤,已開始脱异於畫家樑照堂的“黑”而保留了“重”之韵。事實上,李先生之花鳥畫的“重”,已“重”出了自己之格局;這種“重”,絶非嶺南另一畫家陳永康的“暢”,這“重”應是李先生放縱自身筆墨的大勢,又因此“勢”得體,在蒼潤渾逸間就“重”出了韵味或説淋漓,而看北方,我則以爲李先生之花鳥有海上朱屺瞻老及山東於希寧老的“拙”勁;事實上,李先生有無去刻意神摹兩位大師之韵,我無法證明,但就其技法因素而言,其能量所顯現出來的通達,已融合了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花鳥畫整體藝術風貌所呈現出來的紛呈繁多創作態勢後的審美特徵。
如果在國畫這個行當裏玩墨韵,我想還是要講“趣”的。没“趣”則不能動人心,那是甚爲乏味的。我讀李先生的花鳥魚,就覺得其畫作有“趣”可品,有“趣”可賞,自然也就因有“趣”而擊掌了!
你看那幅《揀盡寒枝不肯栖》就是挺有趣的作品:疏而不散的畫面裏,隨風摇曳的枝頭面對小鳥的擇栖有臨風傲枝之勢,筆墨的枯潤在葉枝間走行,疏密間的浩博俊偉也較爲豐滿地展示了作者的功夫;沉厚的墨韵發揮着雄放逸崛的寫意花鳥畫意藴,在剛健的筆力中,闡釋着“心雄萬夫”的現代魅力。
著名美學家王朝聞就曾認爲:花鳥畫舊程式當然不能完全適應新創造的需要,不應當讓舊程式束縛新的程式的創造。在這裏,實不敢説李先生就是位從舊程式的巢穴裏脱開出來的創新程式者。因爲衆所周知,李先生一直是擅長西洋畫的,就國畫而言,也是作山水在先。花鳥雖爲並有所成,但畢竟是近幾年之事。正如著名畫家、書畫評論家樑照堂先生評李先生之花鳥畫:“醒韜兄長耕畫道,然仍勇於開拓,出新推陳,於漸進默行中,堅守門道。雖歷經風雨而未退。”可見,潑彩南音展風華的李醒韜之花鳥畫語言在不求躁動而尚静穆,追原創精神而展筆墨蒼潤上,已得到成功者的認可。
作爲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作爲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也作爲廣東文藝職業學院主管美術的副院長,李醒韜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我私下想,這些年,李先生在花鳥畫創作這片天地有所收穫,恐怕來得並不輕鬆!不管如何,我對李先生的話就是抱慶幸心情而賀的,只因爲李先生的花鳥畫是自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花鳥畫藝術優秀作者迭出後並在相對沉寂的今天,在汲取了衆多畫家藝術成就基礎上揚帆出海的又一高手,一位出手即求深沉雄大格局的高手—紫藤芭蕉、荔江榴香、臘梅秋菊、鳥栖枝頭等景致,無不爲李先生筆下之物象。而這些又無處不滲透着墨韵的風華。墨色到處,生機撲來,閃動着靈光之氣。我感其筆情墨趣之間,流淌着至純的快樂!
畫乃心聲,畫爲大象。李先生融中西藝術學養,哺就了自己的精彩。讀《南枝夜來先破蕊》、《清風明月映秋荷》、《緑波依舊水長流》等作品,均足見這些大都爲發呼於心源之作,作品展示了作者筆下天成的造化之美。
李先生抒臆達情的本願是用筆墨來自娱和娱他的。但作爲有一定知名度的優秀畫家,他作畫比較注意意境的追求,厚重傳神爲李先生所崇。“中國畫一定要創新”之説已是老調重彈。但老調要重彈,如何去彈,怎樣才能彈好,倒應是探索者所爲的。李醒韜就是這樣一位有氣度的探索者。因爲他知道,將精湛扎實的技法加上新的創作思維去建構反映時代需求的藝術,才是好東西,才是精品,李醒韜正在行進中,探索中……
李先生畫畫是十分認真的,這點與其在卡拉OK廳點歌唱“美聲”那份投入的情形極似。大家揮豪,最後交貨的大都總是他,“慢條斯理、一絲不苟”,這種追求精到的不敷衍行事的作風,表現了其爲人處世的品行。 “不落畦徑,盡入雅格”是李先生謀篇構圖的程式,他認爲惟有如此,才不至製造出數量較多的雷同品。至於那些關乎神韵、關乎清逸甚至關乎虚入渾深、積健爲雄之類的藝術話題,則是李先生很願意以“一花一天國”的極美精神境界裏去與你討論之事。李先生人好,他總是抱着一種真誠去與人相交的。
我想,依李先生的藝術才情與難得的心境,他的花鳥畫將會有更高成就。
2004年4月12日於廣州暨南園
(作者:劉胄人 書畫家、文藝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