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汲古熔今 不懈努力



  潮州木雕,由於髹漆貼金,故又稱“金漆木雕”。潮州木雕工藝,凝聚了歷代潮汕藝人的心血,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吸取了各種不同民間藝術的精華,融匯而成,獨具風格,是我國藝術寶庫中一塊絢麗的瑰寶。

  老實説,對於這一本土歷史悠久的民間工藝品,我對它知之甚少—既不能理性地去品評它的精妙,也不能準確地去詳述它的來源,但我却熟悉它、喜歡它。小時候,我在鄉里的祠堂裏唸書,到處可見的木雕讓我熟視無睹,隨着年齡的增加,我對潮州木雕有了新的認識,一是出自懷舊,二是引發比較感性的喜歡。

  我在我的公司設置了一間版畫工作室,近年來,比較專心地進行版畫創作。我越來越喜歡的傳統潮汕民居民俗,自然而然成了我的創作題材。於是,潮州木雕也就成了我經常表現的重要載體,創作中我融入情感,爲之感動。我的家鄉有很多經營潮州木雕的商鋪,我開始不由自主的留連於這些鋪店,漸漸地家裏有了木雕飾品,現在也玩起木雕收藏了。

  時過境遷,往日金碧輝煌的木雕飾品,大都已陳舊,甚至殘缺,更多的是籠罩着歲月的痕迹,但却增添了許多神秘和内涵。《潮州金漆木雕》作品創作伊始,我就把“金色”作爲主調,我把這個意圖告訴幾個要好的畫友,他們在贊同之餘,提出了金色的傾向性問題—要麽偏冷,要麽偏灰,以避免金色這種特殊色彩容易造成“火氣”的弊病。但我在作品中堅持用原湯原汁的金色,有意讓它“金”得耀眼,“金”得令人心動,“金”得讓人重拾昔日木雕的風采,重温早已失去的童年舊夢。每幅作品中表現的潮州木雕,我並没有過份去篩選,更多的是從造型上去適合畫面的需要,盡量保持原件的本來面貌,不作過份雕琢、變型和夸張。作品中調動一切造型因素盡量突出木雕原件,讓其布滿畫面,充滿張力,衝擊視綫。

  正是這種有感而發引起的創作衝動,我在整套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幾乎没有冥思苦想,没有幾易草稿,替之的是一氣呵成。有了大的架構之後,我把幾個較爲知名的金文碑帖分别放入每幅作品的背景中,以求豐富畫面的繪畫語言。深沉的顔色,高古的格調,從而大大地加深了作品的文化底藴。

  在作品表現語言的追求中,我大膽地運用了抽象的幾何符號,作爲點、綫、面搆成每一件作品。這些與畫面主體有着强烈對比的搆成元素,激活了每個畫面,更增加了潮州木雕的神秘感、滄桑感而使其更具魅力。

  這就是我創作《潮州金漆木雕》系列作品的點滴體會。我深知,作爲畫家,我們要用我們的作品去傳達古遠、深邃的傳統文化,唯有在今後的創作中,汲古熔今,不懈努力,不斷地充實自己,提昇自己,才能讓人接受。

  “醜媳婦總得見公婆”,我希望我的作品在專家和觀衆的聲音批評中得到教益,這就是我最大的願望。

  2004年2月29日於掃煙齋

  (作者:林映濤)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