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流逝的美麗



  讀大學時,我班的教室在係教學樓的頂層,每天我要走四五層樓梯到教室,上上下下之間,漸漸對樓道鐵扶手上的銹迹産生了興趣:鐵把杆上的銹迹形狀大小不一,因歲月腐蝕的程度不同而産生了豐富的冷暖色調變化,手摸上去還有些許深深淺淺的細微變化;其中的一塊象退潮後的海灘上留下的一個小水窪,周圍是質感粗粗的沙粒,中間窩着一汪水,仔細看,這汪水裏還静静地游着一條小魚;自發現它後,每天經過我都會尋找這條小魚,看見它,如同見到一個朋友,時光就這樣在每日無聲的問候中過了四年,我們也從新朋友變成了老朋友;只有我知道它的存在,每日來來往往的人中,它只等待着我的經過,這是我們的一個秘密。

  畢業六年後因爲學習重彩畫我重回母校進修,課室還是六年前的老課室,第一天上學的途中不期然地我又遇見了老朋友;它依然静静地待在老地方,仿佛就是爲了等待我們再次的重逢。六年的光陰使刻録了我們秘密的它,色調更深沉了些,水窪中好象還涌出了些玄妙的雲朵;在我們目光交接的瞬間,一股難以名狀的感動迅速直扺我内心最深處,開啓了記憶的閘門,沉澱心底多年的關於大學時光的記憶碎片翻騰漫溢開來——那曾是一段幸福得讓人以爲生活本該如此繼續下去的好時光,却原來是一枚射出去就不可回收的金箭……回憶起往事讓心在隱隱地疼,才知道原來感動的滋味原來也可以是痛楚的。在這個計劃不如變化快的無常的裂變時代裏,能與舊人、舊物乃至舊時光相遇,顯得如此的彌足珍貴。我是一個容易被感動的人,直覺告訴我該爲這次的重逢做點什麽,於是便在速寫本裏畫下了水窪和小魚的印象。

  在而後的一段日子裏,爲這次重逢畫張畫的念頭困擾着我,沉溺在思索裏,恍惚間我想起法國作家讓·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在此書中,作者仿若是個無敵的掌握了時間機器的魔法師,自由穿梭於時空之中。他以極其敏鋭的心靈感受着生活周遭中的各種聲音、氣味、美麗少女的吻和感傷的歌聲,並以超人的,細緻得稍顯啰唆的叙述手法展現在讀者面前。幾年前讀這部作品時,我還未能深刻地理解個中滋味,這次與“小魚”的偶然相遇,使我驀地明白了普魯斯特的良苦用心——在他的筆下,尋常的事物因着時光的流逝而顯得不尋常,美好的事物因爲歲月的磨蝕而讓人更留戀……流逝通常使人傷感,被傷感佔據了的心靈往往容易忽視了流逝所藴涵的另一種美感,那是由時間獨創的一種消蝕心靈、讓人心痛的殘酷的美感。在永樂宫壁畫前,在故宫陳列的各式精美的西洋鬧鐘上,在身處的這座日新月异的古城的街巷裏,在美麗依然的女友的眼角,我無不深切地體會到時間製造的這種美感。大浪淘沙,更淘金。這些年來,面對年華的流逝,我開始感到無奈;隨着年歲的增長,我慢慢學會了感受、欣賞流逝那難以言傳,縹緲虚無的美,却一直苦於無法爲她以圖像形式留下記録,那種焦灼的感覺,如同守着一個藏着寶貝的百寶箱,却找不着鑰匙。時光的流轉製造了我與“小魚”的這次重逢,原來正是打開了心鎖的一把鑰匙,向我驗证了《追憶似水年華》的主題——時光流逝之美,也及時地賜予我一個創作的主題,由此,衍生出《神曲系列》和《青銅時代》等重彩畫作品,我願以此紀念流水般逝去的美好年華與事物。

  (作者:楊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