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亦文亦武一張一弛——記警察畫家譚小結



  譚小結是一位畫家,是順德容桂警隊裏一位卓有成就的青年女畫家。

  警察,是她神聖的職業;畫畫,是她職業以外的寄託。這是命運的造化,讓她的生活有了一張一弛的寫意。

  譚小結,是地地道道的順德容桂人。她自幼得到“書畫藝術之鄉”的美術之風的熏陶,從小學到中學,都是學校美術興趣小組的重要骨幹,在各類賽事中屢屢獲奬。一張又一張的奬狀,一座又一座的奬杯,既是她進步的紀録,又是推動她不斷進取的動力。

  美術,就像一塊磁石,以巨大的磁場吸引着她。隨着她對美術創作的熱戀,追求目標的遠大,她於1986年加入了容奇畫會。那年,她15歲。15歲的她,以《夏日》榮獲了順德縣首届農民畫展二等奬。

  加入了容奇畫會,沉浸於濃厚的藝術氛圍裏,得到葉其青等前輩畫家的悉心指導,她簡直是如魚得水,眼光更開闊,目標更清晰,勁頭也更足了。

  從那時候開始,畫會組織的每一次寫生和作品分析研討活動,抑或是外出參觀展覽,欣賞大師名作,總有她的身影。她那聰慧的大腦,她那俊美的明眸,既像一塊巨大的海綿,又像一部靈敏的攝影機,不斷地吸收、不斷地擷取衆人的技法精華,以豐富自己,充實自己,提昇自己。

  春苗沐浴了雨露便會茁壯成長,滴水匯入了大海便會汹涌澎湃。上世紀80年代後期,她就像一株喜逢甘露的幼苗,一滴投進大海的水。在容奇畫會前輩畫家和畫友們的熱情指點和相携下,她以極大的熱情和幹勁投入到創作中,可以這樣説,那一時期,美術創作伴隨着她的每一天,隨處出現的一個小景,隨時發生的一件小事,都會激發起她异常活躍的創作靈感,創作出一幅又一幅飄溢着水鄉風情的作品。其中的《蕉園小趣》,先後獲得了1987年順德縣少年兒童科技勞作作品展覽三等奬和佛山市第三届少年兒童作品展覽三等奬,1988年順德縣文藝創作“金鳳奬”優秀奬等三個奬項。還有《林塘夏翠圖》,入選1989年舉辦的“廣東省第七届美術作品展覽”。這從一個側面説明,雖然還很稚嫩的她,其作品却經得起多方面的檢驗,藴含着潜在的創作實力。

  1990年,她告别了可愛的校園生活,走向了工作,從一位亭亭玉立的水鄉姑娘,成爲一名落落大方英姿颯爽的女警察,擔當起一個亦文亦武的角色。上班,她是一位捍衛法律,維護社會安寧的人民警察;下班以後,她又不懈地跋涉在通往藝術殿堂的路途上。

  上世紀90年代初,是她進入美術之門後的第一個旺盛期。在這一期間,她有《春鬧奕林》先後入選佛山市第十届百花奬美術書法作品展和第11届亞運會廣東省美術展覽,有《瓜園晨曲》入選“佛山市第11届文藝百花奬美術作品展覽”。稍後,又有《水是故鄉甜》入選“廣東省慶祝建國40週年美術作品展覽”。

  當歷史的年輪轉入二十世紀90年代中後期,譚小結,似覺沉默了,在各級各類大賽中很少見到她的名字出現。其實不然,在這段並不算短也並不算長的日子裏,她除了工作便一門心思放在知識的積累上。她深諳,作爲一個水鄉風情畫的年輕跋涉者,要想在創作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樹,不僅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還必須要有多方面的知識和理論作武裝。

  應該説,譚小結沉默的幾年是有收穫的,這個收穫,就是回顧,就是反省,就是知識的積累,就是觀念的更新。

  當21世紀的旭日光臨大地的時候,她又像初春的新笋一樣拔節了。2001年,她以《竹林》獲得了“廣東省公安系統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一等奬;2003年,她以《水鄉鐵騎》獲得了“廣東省公安系統第二届南粤衛士風采書畫攝影展覽”優秀奬;更值得高興的是,2002年,她加入了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這是她在美術創作的路途上爲自己竪起的一塊里程碑。

  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譚小結的作品不多,但屢屢獲奬,靠的是什麽?

  這個問題提得很好,筆者認爲,譚小結之所以能屢屢得奬,那是因爲她掌握了比較嫻熟的筆墨功夫,作品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豐富的内涵,所以,也有人説,品讀譚小結的作品,就是品讀她的精神境界和藝術追求。

  譚小結和容奇畫會的其他成員一樣,都是着意於表現水鄉風情的畫家,她不僅較多地運用傳統的筆墨功夫,還大膽地融合了現代的色彩,從而收到了更加貼近自然、貼近生活,更具地方特色的效果。

  譚小結,以一根根長長短短的綫條和深深淺淺濃濃淡淡的色彩,和着滿腔激情,勾勒出一個個生動活潑的畫面,抒發着她對家鄉的情感和熱愛,同時鋪築着一條通往藝術聖殿之路。

  (作者:陳三株)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