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觀潘蕓畫“荷”
世界上大概没有哪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繪畫藝術,有象中國畫這樣看重人品和畫品的關係,自古以來就有“畫品即人品”之説,要求“學畫者貴先立品”,概因中國畫偏於抒情寄性,也即所謂借物抒情,繪畫的目的不在於寫物,而在於寫情寄意,畫家的品格直接决定其作品的品質,此乃我們中華文化的精粹之一。觀潘蕓作品,便能聯想到她的真誠、不虚假、不做作、表裏如一,畫格與人格一致。
女畫家潘蕓從事美術教育和美術創作多年,都市緊張而喧囂的生活却没有影響她内心純真的藝術追求。此君待人處事從不張揚,對工作極端負責却不刻意追逐名利,對生活和自然的熱愛,對他人的關愛和寬容,搆成她博大的愛意情懷。世間的無奈也只能給她或她的作品帶來一絲淡淡的憂鬱,但絶不影響她對純静生活和藝術創作的追求。
藝術是内心的表現,率真是藝術家的本色。只有那些能够擺脱庸俗觀念束縛的人,才能成爲真正的藝術家。潘蕓的作品質檏無華,坦盪純真,透出的純静能洗滌觀者心中的污濁。瞭解潘蕓的人都知道她愛荷,更愛畫荷。關於荷的作品有很多,如《雨荷》、《月荷》、《秋荷》、《殘荷》等。工筆畫《新荷》似帶着一種仙氣襲來,開放了的、正待開放的荷花像出水芙蓉般,是那麽的純静、清馨。用綫極富功力,渲染細膩,格調也極其清雅,使觀者感受到一個崇尚自然、熱愛生活、淡泊名利、純樸而恬静的女性内心世界。寫意畫《殘荷》與《新荷》有着截然不同的意趣,畫中用筆的輕鬆和不經意,折射出畫家任憑風雨的灑脱。殘枝敗葉讓人感到冬的無情,但那只可愛的小鳥的出現,又使人看到了春天般的希望……對意境的經營盡在她那看似單純而又耐人尋味的畫幅之中;筆法和墨色也顯出畫家扎實的筆墨功力。而水粉畫《秋荷》則吸取了西方繪畫在色彩方面的表現方法,來增强這幅《秋荷》的藝術感染力。藍藍的荷塘月色,寂静得像一首詩,看似隨意的構圖,却使得畫面富有張力,幾顆露珠、幾片枯葉,又形成了强烈的對比,似乎喻示着大自然的愛與無奈。看得出作者對荷之美的理解已超出了“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
潘蕓的“荷”之特色、不僅僅在於她用精美的技法及表現的多種形式,畫面上,一只小鳥凝神伫立,暗喻着人與自然的交融;依偎在荷葉上的露珠,又象是荷的心泪,使人感動;朦朧的月色下,霧氣中荷花和荷葉的亭亭玉立,又是何等的不懼風寒……這種詩情畫意,來自畫家對自然物的精微體察,來自她對大自然的熱愛,來自於她所獨有的對荷之美的新域界的體驗。
真誠的藝術,是人生的明证。潘蕓所畫的“荷”,是她各個時期對“荷”的精神意境的大徹大悟之象徵,畫如其人,它們記録了作者對於真、善、美的追求歷程。我想,這就是這些作品的藝術價值之所在。
(作者: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