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繪畫的觀念—讀張鐵威國畫作品



  中國畫是具有文化意義、審美情緒的一種形式。如把國畫作爲一種形式,那是很純粹的東西,我們在探索形式以及注重對形式的表現時,很容易使中國畫獲得一種現代感,當然自然地也體現出國畫搆成的美的形式。這是現代人對形式的認識方式,在構圖、搆成等觀念上,各人的理解都不盡一致,從張鐵威的作品中略感到現代人對形式搆成領會的觀念。

  張鐵威從習畫到從事設計工作,和兩者同時進行。這種總是在紙上進行的工作,於此,似乎並没有太大的區别,但實際是存在有很大的相悖之處。習畫從傳統來看是不斷内斂的過程,而設計是在不斷的張揚視覺、形式等過程。如此易使這兩者之間的矛盾相撞,失去各自的優勢。而張鐵威在面對這兩種不同性質的工作不斷地調和出適合表現自己的繪畫觀念,體現出一種品味、氣質。其采用生活中的場景,特别是鄉村的景物,荒草野菊,小鳥覓食……易得生機凸現。畫家這種細琢的場景以致在衆多的鄉村式畫法取材當中,獨樹自己的面目。在其繪畫的搆成上,簡化畫面的元素組合,繁雜的物像作平面上圖案化的裝飾處理,尋找一種在工作、繪畫上相互通融的意趣。這是設計工作影響以及對形式搆成觀念的敏感結果。設計是純形式的,既古老又很現代,或是在對形式的組合上,在觀念上一定要遵循審美的規律。作爲張鐵威,他有較好的文學修養,在對形式的把握上,能够適合審美的目的。看了他的畫作之後,很容易讓我們對畫面的形式感産生一種新的意味,作爲一種現代的觀念以判斷的尺度是難於明確的。但從張鐵威的作品畫面的效果上看是有其獨特的方面。

  從中國畫的發展以及畫的本身上看,筆墨的因素是中國畫的主要表現手段。筆墨是訴諸於觀念,它可能停留在僅曾在歷史的概念當中,而對筆墨的演繹是每一代人所需要努力去探索的一個課題。當中國畫發展到了今天它們面臨的是多元觀念的影響,自然中國畫的表現空間也可能不斷地被擴張,從這一點上看是非常具有意義的。從表現空間的形式作用上看,這種純粹的形式理念便能輕鬆地走進中國畫的表現空間。空間使觀念的形式得到寄託,因此在賞讀張鐵威的作品時是輕快、恬静的不須付出很多“勞動”,畫面的淡雅而易得畫中之味。

  作爲從事美術工作的人來説,難能可貴的是能有自己的想法,張鐵威不管在繪畫或設計工作上,他是把個性、精神、氣質融進他的作品的形式組合搆成上。

  (作者:林書杰 青年書畫家、評論家)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