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周而復始樹堅牢——談周樹堅的書法人生
在嶺南書壇,談及周樹堅,許多愛好者均不陌生。他從一個業餘書法愛好者,登上了專業書法的殿堂,後來又走上了從政之路,其人生經歷,頗帶一點傳奇色彩。
早在70年代,周樹堅在書法藝術上,便得到書壇耆宿秦咢生先生的指點,讓他直朔書法的本源,先習甲骨文,逮及小篆八分,後意臨北碑及晋唐行草,尤致力於雲南“二爨”,每一名碑法帖,摹寫不下千百遍,打下了堅實的傳統根基。文革期間,他一個20來歲的小青年,不避嫌疑,持所書古文字習作,逕自前往中山大學,請教容庚和商承祚先生,二老感其年輕好學,親爲指授,對秦漢文字的源流,古今書法的演變,均一一分析講解,令他的書藝進入一個新的境界。其隸書取法石門頌碑體的檏茂,好大王碑體的雅趣及爨寶子碑的勁挺,摻以吴子復、秦咢生的用筆和結字方法,神氣内斂,中宫收緊,意態肅穆停匀,尤以爨寶子碑最爲會心,摻以篆隸筆意,方圓並見,清秀間見剛健,飛揚間見沉雄,寧静中寓動勢,生澀處涵灑脱;其行書取法“秦體”,又見新意,既有碑的剛勁,又藴含着帖的俊逸;篆刻深得秦咢生先生的薪傳,恪守傳統,以學古爲尚,力追秦漢,質檏雄健,與其書法同一風骨。前人曾謂,方寸之間,須得尋丈之勢,周樹堅的篆刻,深得此中三昧。
周樹堅不但是一位潜心鑽研的書家,更是書法藝術的優秀組織者。早在1980年,他便發起成立了“廣州市青年書法家協會”,這期間,他以出色的組織才能,團結了一大批青年書法愛好者,使嶺南書壇呈現出一派朝氣蓬勃的氣象,不少書法新人由此脱穎而出,有的已經成爲當今廣東書壇的中堅力量。在他的推動下,我省青年書法家,不但活躍於省港澳地區,而且與浙江、昆明、南京、西安、大連等地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後來,全省乃至全國各地也紛紛成立書協,與廣州、廣東率先成立青年書協及周樹堅卓有成效的工作分不開。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剛剛恢復工作,周樹堅調入書協,成爲《嶺南書藝》雜誌創辦者之一。該刊是當時國内重要的書法雜誌,曾引起全國書法界的廣泛關注。1985年,周樹堅到嶺南美術出版社,負責組建我省第一個書法編輯室,先後擔任書法編輯、編輯室主任、副編審等職。他在出版社工作期間,精心策劃了嶺南書藝叢集,編寫出版了《秦咢生自書詩册》、《容庚書法》、《阮退之草書册》、《麥華三小楷》、《吴子復書好大王碑》、《四體楹聯》、《樑鼎光鋼筆臨帖》、《黄子厚行書册》、《好大王碑集聯》,《漢魏碑刻集聯》、《爨寶子碑集聯》等60餘種書法專業書籍,暢銷全國各地。其中《鋼筆臨帖》一書,榮獲廣東省優秀圖書編輯奬、全國最佳鋼筆字帖編輯一等奬。這些書法作品的編輯出版,對提昇廣東書法在全國的地位和加强嶺南書法文化的積累,作出了積極貢獻。1996年,周樹堅任廣州市海珠區政協專職副主席,不久,便當選爲政府副區長,分管文化、體育、衛生、環保等項工作。在工作中,他憑着自己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悉心調查本區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大力保護區内的文化遺産,帶領全區各界人士和文化工作者,探索群衆辦文化事業的新路子。比如,他們把鄧世昌故居建成頗具地方特色海珠博物館,館裏除了陳列鄧世昌的塑像和有關文物,還擺放了容庚、商承祚、秦咢生、麥華三、關山月、黎雄才、趙少昂、楊善深等嶺南書畫名家的塑像。博物館裏的那座“海珠寶鼎”,記載着海珠區的人文歷史和發展概况。其銘文由著名學者陳永正撰稿,由周樹堅精心書寫,堪稱雙壁,成爲最具特色的鎮館之寶。海珠區博物館不但是廣州地區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還成爲嶺南書法愛好者心儀的活動場所之一。海珠區亦被文化部授予了“全國文化模範區”稱號。
書如其人,其人如書。陳永正先生對樹堅其人其書,曾中肯地評價道:“觀其書,而知其人,知其功力,知其學養。時流每有作甲金文字者,一篇之中,錯謬迭出。而周君之作,字字有據,筆筆工穩,其書之過人,固得於師承,亦勤學所致也”。
周樹堅將他的書房命名爲“嘉木堂”,取其“南方有嘉木”(唐·陸羽《茶經》語)之意。我祝願這株屹立南天的嘉木,能够不斷枝繁葉茂,領异標新,真正實現商老在贈給樹堅的聯語中所期望的棗“立志繼承務矗立,周而復始樹堅牢”。
甲申年荷月於若虚齋
(作者:黎向群 廣東省青年書法理論研究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