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優雅的氣度——説説書法家劉文



  劉文兄這位上海人,1970年南下羊城,雖然在廣州生活工作了幾十年,但他那斯文優雅的樣子還是我心目中的標準的上海人模樣。之所以給我這個感覺,的確是劉文在與人接觸後能讓人産生一種比較江浙文化人的感覺來。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是劉文風華正茂、青春勃發的時代。因其父親是上海資深的文化編輯,又喜歡書畫收藏,故結交了當地的不少文化及書畫名流。劉文得父之蔭,與一些文化前輩也頗有交往。當年在上海輕工學院輕工業産品設計專業讀書期間,劉文就曾先後師從胡問遂、程十發、錢君匋等海上書畫大家學習書與畫。這些神采技藝在海内外都能叫得響的藝術家,給劉文的影響甚大。在他們身上,劉文知道瞭如何去瞭解、認識中國人特殊的藝術感受方式,並在審美的基點上如何去吸收、融化外來養料,以發達自己的藝術;同時還知道如何去至意到情地展示藝術家的心靈追求,把握和運用傳統美學準則去駕馭創作等等。在這段時間裏,劉文在藝術精神意境上的獲得,要比一些技巧性的東西的獲得多得多。回想起來,他真感謝那一段能使他一輩子也受用不完的“美好時光”。

  劉文早期搞油畫、連環畫及工藝美術設計。藝術跨度多多的他,在長期實踐的基礎上,培養了比較敏鋭的人工美與自然美作交流的藝術糅合手段。對於創作,他通常致於精心構圖、反復設計,可能的話,他還願用特殊技法來融入自己的創作,因此,劉文在把比較紀實的手法向抽象形態的漸變上,也就做得較爲到位。

  劉文是藝術院校設計專業畢業的。時至今日,不敢説劉文的工藝美術和書畫作品早具意象磅礴之氣,或獨具語彚之韵,但就其書法作品來説,却也已擁有一種優雅的節律。劉文書藝展示的基調,在行筆走勢結體的韵味上,我感到最有海上胡問遂的韵味。這種“胡味”,亦是劉文理解胡大師書風的“天然”展示。天然,是藝術展示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任何藝術品,毋論如何精緻巧雅,若不抱天然心態而爲之,總也會露出雕琢之痕;技術性太强,就難免有太程式化的東西出現。藝術創建中的“天然”,不應是先天就固有的,而是人工所爲的。劉文的“天然”,就屬於他自己的完全流露,也就少了雕琢的痕迹。

  作爲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的劉文,行政事務繁多,再加上廣東藝術設計資格評審工作這一攤,奪去了他許多的書畫創作時間。但他畢竟不是個願意“養尊處優”的人。這幾十年來,作爲一種藝術享受,也作爲一種精神調劑,這位優雅的上海人在廣州優雅地習練書法,多年下來竟也頗得中華傳統韵味之美了。劉文的行書散透出自然、平和、優雅的文人氣象,意境雅趣穿行字裏行間。對於他的書法,用“平和簡静,遒麗天成”來形容,恐怕相對準確些;其字那婉約中見剛健的筆勢,介乎於豪放與清雅間。書法美,是指書法作品所顯現出來的神采美。清劉熙載雲:“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也(《書概》)。”劉文書法藝術的優雅清隽絶不只是外形的“筆意妍美”,而是剛柔相濟間昇騰飛舞出來的清高雅致。

  風格的確立實在不易,而風格同時又是可變的,畢竟“風格”不能一直“抽象”下去,它取决於藝術家的素養和工作質量。“風格”也是會發展的。正是由於這樣,創作者和欣賞者才重視“創新”作爲一種有意義的説法而讓人津津樂道。劉文對古人書藝的崇尚尤其表現在他對米芾、蘇東坡的精神領域已有所感悟。要進入這種境界,實在是藝術家修養總和的心緒展示,每一道運筆的朝向與走勢,都是作者内心領悟傳統而後再綜合完善的行進,是對文字符號形象在節奏的衝撞中昇華出來的東西,亦是技巧及情感之間達到平衡同步時的自然流露。按此要求,我覺得劉文字的筆法還是略顯纖弱文細了些,對行氣的理解也應增功夫,另外個别字的結體凌峭不足而雄放欠度等等,這都是他仍須落功夫而爲之的事。

  藝海無涯,依劉文目前的藝術狀態,這位海上書風承繼人自有其精彩之處。我只願他風骨清高的書風,繼續以一種優雅的氣度,更好地有所展示。

   2004年9月於廣州暨南園

  (作者:劉胄人 書畫家、文藝評論家)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