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文人曹輝



  “日夜不息的流動,醖釀了千百年的詩意,用季節斷句分行,依時令合轍押韵,唱出這一首首醉人的緑。在緑的篇章裏,你喜歡散板,隨意地敲打着節拍,散漫成忽高忽低的音符,一如臨風信步的古人,吟誦着陶淵明的詩篇。”

  朋友,您對這段散文詩覺得如何?可感受到一種美的“流動的韵律”存在着?我告訴你,你可以感受到這韵律的存在。這是基於我對作者曹輝兄的文風與其書畫綫條得以重叠强化認識的結果。

  曹輝兄與我,在生活、爲人的品性上,當屬“性情中人”一類。與其交往,絶無需設防。

  曹輝兄了得,在電視崗位上,有他自己的輝煌。寫過不少好文章,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届運動會開幕式電視直播解説詞撰稿者。

  曹輝兄了得,其文其書其畫,亦散溢出濃濃的文人清香,文人氣派凸顯其中。

  曹輝兄了得,腦子好用,靈感叠出。那頗有個性的優哉游哉的“作派”,活出了自己。

  這裏,我要説明:我之所以對曹輝兄“作頌”,實在是處於對其才情的一種真心作頌。

  事實上,曹輝兄與書法早就結了緣。17歲那年,他當兵入伍,因頗顯藝術才情,在新兵連就被選中,幾個月後就調到電影組當放映員。這是個美差哩!其時,又因宣傳和工作的需要,他重操筆墨,和戰友一起,初學歐陽詢《九成宫》,後習顔真卿,練起了書法。

  時至今日,作爲電視編導,他編導拍攝了近300部集電視文藝專題片和紀録片,其中有不少獲得國家、省級奬項。作爲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他對書法藝術的宣傳,更是不遺餘力。用電視手段爲衆多嶺南書法家唱頌歌的同時,他傾心傾情製作了專題片《嶺南書風》,播出後好評如潮。

  不久前,曹輝兄從電視文藝編導的崗位調到《南方電視學刊》任副主編,從事學術和文字的編輯工作。這對於已經出版了紀實文學《抗日十大名將》、散文集《説三不道四》、《曹輝書畫集》的曹輝來説,應是件得心應手之事。

  我想:曹輝兄之能,除天賦外,還絶對離不開父親曹俊山對他的極大影響。曹俊山爲廣州軍區師職文化人,是軍内外有影響的文藝家。他能編劇作曲,擅操二胡、嗩呐、笛子、簧管等多種樂器,亦能寫相聲説相聲;曹父是國際魔術師協會會員,玩魔術的高手,中央電視臺製作的電視系列藝術片《中國魔術大觀》第九集“彩豆串聯”,就是他的作品。情思才涌的曹父在他歌集和音樂理論著作之外,還先後創作出版了20萬字的雜著《黑白人生》,40多萬字的長篇小説《神手天龍》。這兩部書,都以“江湖視角”,寫出了滄桑的世道和艱辛的人生。曹輝有一個筆名叫“俊山子”,這可説是他從心裏對父藝的刻骨銘心的精神承繼。

  曹父對兒子之愛,就書法方面而言,頗有特色:他規定了兒子從小就描紅臨摹書法的具體程式。乃至兒子部隊復員後,愛子心切的曹父還出馬找了不少當年在廣東省内頗有名氣的書法家,讓兒子去學藝。最後,曹輝拜師嶺南著名書法家謝家因。拜師之日,有此問話,問:學書有何要求?答曰:堅持。於是,對於書法之技藝,曹輝兄這幾十年下來,算是作了堅持。

  曹輝兄業餘揮毫,或書或畫多年。因其書曾得書法家謝家因先生之妙而頗有體會,故能行筆運腕變化收放自如,而被不少好友和書家所愛,且得有“骨氣洞達,爽爽有神”之評。近幾年來,曹輝兄又融著名書法家林散之先生之綫條神韵,用舒展的筆氣展示了自我,他那“獨標骨氣”之書法,雖未神韵獨具,却也有“自是不朽”之風了。我想,日後曹輝兄如能將散之、家因兩先生的綫條神韵揉爲一體,而得其英姿卓犖之概,則一家之精神瀟灑,將自在其中。

  曹輝兄的畫,構圖簡意,布局有趣。觀《怎麽就走了?》一圖,大實話爲題,以墨作猫,幾色點花,在不激不勵之中,瀉注了幾分情感,十分生趣。

  “藝無坦途惟奮進,蒼天不負有心人”等勉勵之詞在曹輝兄身上我不敢亂用。實際上,他總是以一種淡淡的,無争爲至高的心境,來平和地表現自己的本質。勉勵詞“吹水”於他,我反覺滑稽。故不作“激勵”也罷!

  爲文爲書爲畫。曹輝兄的“雜”,“雜”出了情趣,“雜”出了光景,也“雜”出了水平。我想這亦是男人的一種風度!

  這就是文人曹輝。

    2002年2月底初稿,2006年3月底改稿於廣州暨南大學

  (作者:劉胄人 書畫家、評論家、廣東《新週刊》雜誌社總編輯)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